都是EA211發動機,A4L賣25萬,為何朗逸能賣10萬?

被冰封的忢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都是ea211發動機,奧迪a4l賣25萬,為何朗逸只能賣10萬。首先兩個品牌的車根本就沒啥可比性,一臺是中型豪華轎車,一個是普通品牌緊湊級轎車,完全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發動機方面,奧迪a4l的1.4t發動機參數和朗逸1.4t確實都是一樣的,最大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不過其型號並不一樣,朗逸是ea2111,而奧迪a4l官方給出的則是cvn。cvn的特點就是縱置佈局,而ea211是橫置佈局,這也就意味著兩者變速箱肯定也是不同的,橫置發動機配備的變速箱並不適用於縱置發動機。奧迪a4l採用縱置發動機主要原因還是其平臺為縱置,畢竟其高配車型還是帶四驅的,縱置發動機配四驅是最好的選擇,其高端屬性天然有別於朗逸。




底盤方面,朗逸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是目前市面上低端車最常用的標準結構,在這方面它和速騰相比都要差一些,因為速騰都已經用上了後多連桿。而奧迪a4l則全系應用了前後五連桿懸掛,不管是濾震舒適度還是對車身姿態的控制力奧迪a4l都要吊打朗逸。

內飾方面就更不用多說了,朗逸是中規中矩的大眾實用主義調性,而奧迪a4l還是比較有豪華感和科技感的,懸浮式中控屏,mmi操控系統,以及電子檔杆都體現了它的高檔。用料方面,無疑也是奧迪a4l完勝。




然後是品牌溢價,奧迪是國內三大豪華品牌的標杆之一,消費者認知度高,四個圈能帶給車主相當的面子,而大眾就真的沒什麼了,尤其是大眾的緊湊級車那更是沒什麼了。

不管軟件硬件,軟裝硬裝,還是品牌格調,奧迪a4都是碾壓朗逸的存在,最次來說a4應該是和邁騰來比較,朗逸就算了吧,十多萬的差價正是兩者實力的體現,這個沒什麼毛病。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都是EA211發動機,朗逸賣10萬,為何A4L能賣25萬?其實你舉的例子還不算誇張的,同樣是EA888,帕薩特能賣18萬,保時捷macan能賣54萬。糾結這種問題,都是因為把動力或者說把發動機當成評價一輛車的唯一準則,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體驗,陷入了唯動力論的誤區。

動力重要嗎?毫無疑問是重要的,但是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對於動力的需求是比較容易滿足的,比如很多人認為零百加速進十秒就夠用了,動力再高只是浪費。但是品牌、面子、配置、舒適性卻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這也是汽車之間構成差價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人不願意相信,三大件中,發動機成本是最低的,所以這不是兩部車差價的最重要原因。除了發動機一樣以外,兩輛車的差距可以說是全方位的。

品牌方面,奧迪是一線豪華品牌中的一員,而大眾是普通品牌,雖然有著沃爾夫斯堡的血統和大眾就是高級的加成,但是兩者的品牌溢價差距很大。

設計方面,可能是為了刻意保持與奧迪的階梯差距,大眾的內飾設計一直以來都過於保守,被網友戲稱“祖傳內飾”。而奧迪的內飾,即使在豪華品牌中,檔次感和科技感都可圈可點。

懸架方面,兩款車的配置差距可太大了,朗逸前懸掛是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掛是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而A4L前後懸架都是五連桿,無論是成本、調教難度、實際效果,五連桿懸架都要強的多得多。

調教方面,俗話說硬件再好,也看調教。雖然兩款車的硬件有重疊之處,但是軟件調教的差距卻很大,反映在實際體驗中就是,這兩款車的駕駛質感、乘坐舒適度差距較大,開過的都能明顯感覺到差距。

用料方面,兩款車也呈現出了一定的差距,比如內飾軟性材料的應用,後備箱頂部的處理,而且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如鋼材強度、隔音棉、線材處理、底盤用料等等,都有所差別。

綜合來看,同樣一款EA211發動機,朗逸賣10萬,而A4L能賣24萬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就是體驗的差異,如果朗逸能夠帶來A4L同樣的駕駛體驗,它還會只賣10萬元嗎?


老司機侃侃車兒


大家現在對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現在數據顯示發動機配置一樣的奧迪A4L和大眾朗逸差了15萬的售價,為什麼一臺賣25萬,一臺賣10萬呢?小編對這個問題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那就和大家分析下自己的看法吧。


第一個方面,大眾朗逸採用的是橫置發動機,奧迪A4L採用的是縱置發動機,但是奧迪的發動機型號改成了CVN開頭的發動機,從效率上說,縱置的發動機更適合四驅甚至是後驅,而大眾朗逸的橫置發動機只是適合前驅罷了。

第二個方面,兩臺車的科技層次不同,大家知道奧迪A4L是奧迪車廠入門的汽車車型,非常具有高級感,加上奧迪A4L的外觀看起來特別的好看,一看就是豪華品牌,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大眾朗逸,外觀看起來也只是買菜車罷了。加上奧迪A4L油耗在8.7L/百公里,奧迪的內飾用料看起來也比朗逸看起來更加舒服,而且它的真皮做的也是非常的好,科技感十足啊。

還有就是奧迪A4L的空間也挺大的,比奔馳寶馬的空間都不遜色多少,奧迪A4L的方向盤也比大眾朗逸的方向盤更加輕盈,反饋從來沒有遲滯吃緊的現象,這臺車奧迪A4L的懸掛支撐也是非常的有力,給人很穩的感覺。

而大家開大眾朗逸的時候,肯定會感覺有點飄,特別是在顛簸路上,開朗逸的車主肯定會感覺很忐忑吧。再加上奧迪A4L的起步也是非常的快,比大眾朗逸也快上一截,奧迪A4L八檔的CVT變速箱讓人感覺開起來是非常平穩的,感受不到換擋的頓挫感,而15萬的朗逸這些高級體驗都是沒有的吧,還有一點就是商務人士和政府要員都是喜歡配奧迪車,從來不會用朗逸。因為開起奧迪A4就是要比朗逸更有面子啊!


車之養護


都是EA211發動機,A4L賣25萬,為何朗逸賣10萬。

奧迪A4L共有兩款發動機,1.4TEA211發動機,該發動機為高功率版,最大馬力150匹。2.0TEA888發動機,低功率版本最大馬力也是150匹,高功率版最大馬力190匹。

朗逸目前搭載1.2T、1.4T和1.5L發動機,均為EA211發動機。1.2T與1.5L最大馬力同為116匹,1.4T也是高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150匹。


從發動機上來看,同為1.4T的朗逸和奧迪A4L之間幾乎是沒有差距的。但是為什麼兩車差價如此只好呢?是否購買A4L意味著人傻錢多呢?或者買朗逸就是撿了大便宜呢?

首先,發動機只是汽車的一部分,汽車價格的差距,並不僅僅是發動機的區別,固然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之一。也就是說,衡量汽車的價格,不要僅僅侷限在發動機上。


那麼朗逸與奧迪A4L的價格差距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第一,品牌定位不同。奧迪屬於大眾集團,但是定位並不一樣,奧迪可以說是大眾的高端豪華品牌。大眾主打中低端市場,而奧迪主打中高端市場。因為定位不同,在配置,用料,做功,平臺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自然價格也不相同。

第二,車型級別不同。奧迪A4L是一款中級轎車,而朗逸則是小一個級別的緊湊型車。奧迪A4L與邁騰帕薩特等同為中級轎車。朗逸與邁騰帕薩特都有價格差距,何況說與高端豪華品牌A4L相比呢。


奧迪A4L與朗逸相比,朗逸在價格方面有優勢,除了同為EA211發動機之外,其他方面被奧迪A4L碾壓。奧迪A4L,定位更高端,用料更好,底盤更紮實,座椅更舒適,空間更寬裕,隔音更出色,而這些都是價值的體現,自然價格方面存在差距。

打個比方吧,同為一盤土豆絲,五星級酒店價格比小飯館貴幾倍,在五星級酒店您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擁有更好的就餐環境,更加可口的味道。而小飯館能夠提供的,顯然與五星級酒店不可同日而語。至於選擇小飯館還是大酒店,口袋決定的。沒有必要羨慕大酒店,也沒有必要看不起小飯館,但是吃飽和吃好也是兩碼事。


小強說說車


大眾跟奧迪許多車型都是同平臺打造,比如大眾途銳和奧迪Q7L就是同一個平臺,但價格方面有著一定的差異,在許多零配件基本都是一樣,達到了80%以上,剩餘的則是品牌影響以及一些細節差異造成。


雖然奧迪朗逸和奧迪A4L搭載的同為EA211發動機,但奧迪A4L匹配的是溼式雙離合變速箱,並且發動機內部加入了分層燃燒技術,這就是為什麼奧迪後面顯示的FTSI,而朗逸則是280TSI,油耗以及頓挫感都會抑制的更好。除此之外大眾朗逸跟奧迪A4L則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首先大眾是MQB橫置平臺打造,而奧迪A4L是基於奧迪MBL縱置平臺打造,這個平臺的主要特點是發動機重心相比普通橫置發動機更加靠近車輛中心,更有利於底盤排氣管佈置,底盤相比朗逸要更加平整合理,從而操控性也更加出色。


除此之外則表現在做工用料方面,奧迪A4L底盤採用鋁合金下襬臂,全框式副車架,以及更多超高強度剛搭載,車身剛性顯著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車輛操控性以及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奧迪A4L懸掛採用了前後五連桿式獨立懸掛,這也是綜置平臺帶來的好處,架控感受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就是為什麼奧迪A4L底盤更加有質感,舒適性以及操控性都能很好的保證。


在一些做工方面比如內飾做工用料,以及一些高科技配置都是首先搭載在奧迪車型上,所以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奧迪自帶的豪華車光環也有一定的溢價能力,可以給人帶來更加高貴以及高級的感受。為什麼一支有品牌的口紅可以賣到1500元,其本質功能是一樣,其他帶來的則是品牌本身的價值。


孔夫子說車


都是 ea211發動機,奧迪a4l賣25萬,為何朗逸買10萬?

題主的意思是同樣是ea211發動機,是奧迪a4l賣貴了,還是大眾朗逸賣便宜了?實際上這兩款車子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車子,在很多很多的方面都有著極大的差距,奧迪a4l賣25萬,朗逸賣10萬真的是有原因的。

首先從定位上看,奧迪a4l它是一款高端豪華車,在國人的心目中他具有非常高的位置,而大眾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品牌,朗逸僅僅是大眾旗下的一款非常普通轎車,並且這款車的還是國內特供車,也就是說它僅僅在國內存在,在國外是不存在的。

從級別上說,奧迪a4l,它是一款中級轎車,而大眾的朗逸,它僅僅是一款緊湊型轎車,在車身尺寸上奧迪A4L比朗逸有壓倒性的優勢。從做工用料上來看,奧迪a4l更加的精緻,用料也更加的厚道,而大眾相比奧迪的話就差了一個檔次。

從三大件兒上來說,他們同樣是ea211發動機,但是他們的造車平臺是不一樣的。變速箱方面,奧迪a4l用的是溼式雙離合變速箱,而朗逸用的是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就變速箱的穩定可靠性來說,奧迪還是有優勢的。從底盤上來看奧迪a4l採用的是5連桿獨立懸掛系統,無論是操控性舒適性都要比朗逸的扭力梁懸掛有諸多優勢。


並不是說採用了一樣的發動機,就要賣一樣的錢。這樣的例子並不少,例如很多朋友說雷克薩斯es僅僅是凱美瑞的換殼,其實並不僅僅是換殼這麼簡單的。他們的定位不同,做工用料不同,自然會通過價格表現出來,可以這麼說吧,看得上奧迪a4l的朋友是不會多看朗逸一眼,本身他們就不是一個檔次的產品。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EA211系列發動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發動機系列,這款發動機產品也是大眾集團的明星產品,在眾多大眾集團出品的車型中均有搭載。其中奧迪A4L和全新朗逸中的部分車型都搭載了EA211 1.4T高功版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馬力均為150Ps。那麼為什麼奧迪A4L的要價是在25萬元,而全新朗逸不過是十萬元級別的家轎呢?

的確,單從動力總成系統方面來看,奧迪A4L是不應該比全新朗逸更貴那麼多的,但是如果從整車來看,奧迪A4L就應該要比全新朗逸更貴。要知道,我們衡量一輛車的價值,不僅僅要看發動機,整車的方方面面包括品牌因素都能影響車價。首先就品牌力而言,奧迪汽車這個牌子絕對是要比大眾汽車這個牌子更為響亮的。如果你開奧迪A4L上街,別人就認為你開了一輛豪華車;如果你開全新朗逸上街,那麼他人認為你開的只是一輛普通的德系家轎。

再者,就內飾用料而言,奧迪A4L也要比全新朗逸來得更為高級。奧迪A4L在用料上大量採用了軟性材質,不管是觸感還是高級感,都要比全新朗逸的內飾更加出色。同時就座椅方面而言,奧迪A4L的座椅也要比全新朗逸的座椅來得更為舒適。與此同時,雖說這兩款車搭載了一樣的發動機,但是就底盤的紮實性,車輛的操控性以及NVH表現來說,都是奧迪A4L更為出色。要知道奧迪A4L的定位是中級豪華轎車,而全新朗逸的定位則是緊湊級家轎,要比奧迪A4L等級更低。

所以說,之所以在搭載了相同發動機的情況下,奧迪A4L會比全新朗逸貴得多,是因為在品牌定位,高級感以及做工上,都是奧迪A4L更勝一籌,自然價格更高。


汽車觀察家


奧迪和大眾很多車子都是同平臺的產品,不光是發動機一樣,其他零部件的共用情況也是非常的普遍,不信你自信看一些小的零部件上打刻的標識一般都是有奧迪標誌和大眾標誌。比較常見的就是一些小的開關或者倒車攝像頭之類的產品很多都是共用的。但是即使有一些零部件大眾跟奧迪是公用的,但基本都是一些共同開發的,不會影響品質或者整體外觀的零部件。

雖然奧迪A4L雖然和大眾朗逸用的都是EA211發動機,但是不能說完全一樣,奧迪的EA211發動機為縱置,也就是說發動機的氣缸是豎著排布的,而朗逸是橫置發動機,也就是說氣缸的排布方向是車寬方向。兩種排布方式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橫置發動機的中心更加靠近車頭,而縱置發動機的中心更加靠近車的中心一些。這樣帶來的效果就是奧迪A4L的整車重量分佈相對於朗逸更加合理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奧迪開起來行駛質感和操控比大眾朗逸好的原因。此外縱置發動機的佈局更好支持四驅一些,而且早期很多四驅的車型都是採用縱置發動機佈局。

除了發動機的區別之外,我認為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做工和用料,不像開發一款發動機那樣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所以導致奧迪和大眾的車子發動機共用。重新修改內飾用料和做工提升整車質感來的更直接一些,所以奧迪A4L賣的貴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用料相比朗逸更加的豪華。奧迪畢竟是豪華品牌,再差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真正的感受需要買了車之後才能知道。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品牌的溢價能力,奧迪的國人心目中總是與權力相掛鉤,在很多人心目中奧迪總有一種不怒自威的低調奢華,奧迪帶給了人們很多不一樣的感覺。四個圈的魅力不是簡簡單單的大眾換個殼子,加加料那麼簡單。


道遠說車


下面小編詳細的回答一下都是EA211發動機,A4L賣25萬,為何朗逸能賣10萬?

奧迪A4L搭載的這臺1.4T發動機代號為CVN發動機,而大眾搭載的則是一臺1.4T的EA211發動機,兩臺發動機代號完全不同,但是兩臺發動機數據表現層面又完全相同。

其中CVN發動機最大馬力150Ps,最大扭矩為250牛米,EA211發動機最大馬力150Ps,最大扭矩為250牛米。

第一,數據上分析兩臺發動機一樣,你可以列上CVN≈EA211這樣的不等式,因為這臺CVN發動機可以看成是EA211的縱置發動機,在朗逸上搭載的這臺EA211發動機是最普通的橫直髮動機,而奧迪A4L上考慮到傳統以及底盤特性,將EA211改為縱置發動機,取名為CVN,從傳統效率上來說,縱置發動機更適合四驅亦或者後驅車型,橫置發動機對前驅更有利。

第二,為什麼奧迪“特立獨行”的使用了縱置發動機?原因倒也簡單,因為A4L提供四驅車型,而朗逸為傳統的前驅車型。

第三,平臺不同,A4L誕生於更加主流的MLB EVO平臺,而朗逸依然是偏向於經濟適用化的MQB平臺,從兩款車出身上來說有著本質的不同,很明顯A4L的各方面指標都要完全碾壓朗逸,畢竟兩臺車根本定位有著直接的區別,從操控、安全性、空間、底盤濾震以及轉向手感來說,MLB EVO都有十足的實力支撐奧迪A4L發揮更強的特性。

再加上豪華、科技感、高級感、配置等差距,其實你要說因為一個發動機賬面數據相同就把兩臺車畫上等號,的確有失偏駁。

第四,品牌影響力,奧迪是國內三大豪華品牌的標杆之一,消費者認知度高,四個圈能帶給車主相當的面子,而大眾就真的沒什麼了,尤其是大眾的緊湊級車那更是沒什麼了。不管軟件硬件,軟裝硬裝,還是品牌格調,奧迪a4都是碾壓朗逸的存在,最次來說a4應該是和邁騰來比較,朗逸就算了吧,十多萬的差價正是兩者實力的體現,這個沒什麼毛病。

第五,材質用料不同,就內飾用料而言,奧迪A4L也要比全新朗逸來得更為高級。奧迪A4L在用料上大量採用了軟性材質,不管是觸感還是高級感,都要比全新朗逸的內飾更加出色。同時就座椅方面而言,奧迪A4L的座椅也要比全新朗逸的座椅來得更為舒適。

第六,定位不同,雖說這兩款車搭載了一樣的發動機,但是就底盤的紮實性,車輛的操控性以及NH表現來說,都是奧迪A4L更為出色。要知道奧迪A4L的定位是中級豪華轎車,而全新朗逸的定位則是緊湊級家轎,要比奧迪A4L等級更低。

總結:奧迪A4L的精髓在於2.0T發動機,動力強、油耗低、性能出色,其實1.4T車型真的不太建議入手,不過既然買了就要安心,而且千千萬萬不要拿1.4T的奧迪A4L跟朗逸比,畢竟平臺、設計理念、駕駛感受以及安全性都不在一個級別。

最後:以上就是小編詳細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喜歡小編的記得點贊轉發關注,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告訴我,我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回覆。


全民加油惠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情形,例如同樣是採用的是1.4T發動機,奧迪A4L可以賣到20多萬,而大眾朗逸則只能賣到10萬不到,為什麼採用相似的技術兩臺車的價格差異卻可以如此之大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我們要明白品牌對產品的影響

很多汽車集團旗下都有幾個品牌,有的品牌主打高端路線,有些品牌則進軍入門市場,但是對於同一個汽車集團來說,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讓其旗下不同品牌共享技術,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類似於像豐田和雷克薩斯以及凱迪拉克和通用這樣共享技術的。

對於這樣的技術共享我們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汽車發展到今天已經超過了100年,基本的技術對於那些老牌車企來說基本已經吃透了,因此除了一些高性能車型之外,在常規車型上普通品牌和豪華品牌幾乎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差距,因此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這種技術共享會讓你花更多錢才能買到的技術讓別人花更少的錢就買走了。

事實上,品牌對於一臺車價格的影響是非常重的,甚至超過技術本身,如果你買了一臺雷克薩斯ES,你完全沒有必要對那些買豐田凱美瑞和亞洲龍的人心理不平衡,畢竟在目前的國內市場,品牌認可度依舊是衡量一臺車非常重要的指標,開著一臺雷克薩斯和開著一臺豐田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因此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採用了那麼多相同的技術,但是奧迪A4L會比同樣採用1.4T發動機的速騰貴了。

即便是同樣的技術也有級別差異

沒有任何人規定同樣的技術不可以採用在不同級別的車型上,例如在寶馬車型上,我們可以看到一臺B48發動機可以從3系一直用到7系,橫跨了3個級別的車型,這樣的配置也不會什麼疑義,但是3系和7系的價格差卻達到了40萬。

在大眾集團裡,雖然速騰和奧迪A4L上都有搭載1.4T發動機,但是本質上他們並不是同一臺發動機,速騰上採用的是應用於MQB橫置平臺上的EA211發動機,而奧迪A4L上採用的則是應用於MLB EVO縱置平臺上的代號為CVN的發動機,儘管這兩臺發動機的參數並無二致,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臺發動機並不相同。

此外,儘管發動機技術上兩者有淵源,但是這兩臺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級別上,A4L是一臺中級車,而速騰是一臺緊湊型車,即便是再細分一些也只能算是一臺A+級車,因此這兩臺車在級別上本就不一樣,中級車比緊湊型車貴理所應當。

此外,奧迪A4L在外觀內飾等方面相比速騰甚至是邁騰更進一步,而且在採用的平臺上,奧迪A4L和絕大多數大眾車型也完全不同,採用了MLB Evo平臺的A4L採用了前後五連桿式獨立懸掛,在操控上也要比大眾車型更棒。

因此,這臺無論是品牌還是產品力都要比速騰強出不少的A4L,比同樣是採用1.4T發動機的速騰貴出一倍的價格來也就不足為其了。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 ,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