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宅在家玩手機時間多,小心患頸椎、腰椎病

全球疫情未減退,為了安全,大家宅在家玩手機的時間變多,竟有一名男子玩到手臂、手指疼痛發麻,經醫生診斷頸椎突出,壓迫到神經。

防疫期間宅在家玩手機時間多,小心患頸椎、腰椎病

一名44歲男子,工作需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下班後的消遣就是用手機上網,是個標準的低頭族。最近因為疫情更少外出,低頭看手機的時間倍增,一陣子後開始隱約感覺到上背痛,之後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尤其是頭往後仰時,好像一股電流從手臂傳下,甚至覺得手臂越來越無力,雖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因此前往就醫,經過問診及身體檢查、頸椎X-光檢查,醫生懷疑是頸椎神經根壓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第4-5、第5-6、第6-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頸椎病易找上低頭族

頸椎病通常發生在30~50多歲的成年人,原因通常是長時間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椎病持續受到壓力,此外,外傷也會造成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症狀表現

一般而言,有頸椎病的患者通常會抱怨頸部疼痛,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後,就會引起上肢的神經學症狀,包括酸、麻、痛,以及有時會有電擊一般的疼痛感;若壓迫影響到運動神經根,則會出現上肢無力症狀。


在X光上有時可見到較狹窄的椎間盤空間,但主要診斷還是依靠核磁共振掃描,才能看到神經受到壓迫的情形。

防疫期間宅在家玩手機時間多,小心患頸椎、腰椎病

治療主要分為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若是椎間盤輕微突出且神經學症狀較不嚴重時,可以考慮先採取保守治療,包括休息、口服藥物、熱敷、電療、頸部牽引、頸部肌肉運動訓練、改變姿勢習慣及藥物注射等方式,大部分病人的症狀能在6周內逐漸獲得改善,回到正常的活動;若是椎間盤有破裂、保守治療無效等情形出現時,則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

如何預防頸椎病?

1.低頭姿勢勿維持太久

低頭看手機已是大多人的常態活動,就連許多媽媽也常常邊餵奶邊看手機,或是維持低頭的姿勢看著寶寶,久而久之也可能會引發頸肩痠痛,過度前屈頸部會加速頸椎關節退化,嚴重甚至導致頸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


因此建議不要長時間用同個姿勢低頭看手機,應適時的變換姿勢,每隔15分鐘也要做一點頸椎緩解運動,讓頭部前趨後仰、左右旋轉,使頸部肌肉得以休息舒展,增加肌肉的柔軟度。


2.避免增加腰背壓力

平時應少搬重物,太重時可分次搬;撿或搬地上的物品時,應蹲下拿取而非彎腰;打噴嚏及咳嗽時,身體可略往前傾,以避免增加腰背壓力。

防疫期間宅在家玩手機時間多,小心患頸椎、腰椎病

3.養成運動習慣,多訓練背部肌肉

建議有養成運動習慣,也可以通過瑜伽、有氧體操等鍛鍊背部肌肉。


疫情當前,雖然儘量減少外出,待在家時間變多也別過度沉迷手機、電腦,不如利用這個時候,多花點時間與孩子互動,增加親密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