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59式現在都沒退役,而比它更晚的62式卻早早退役了?

Hxiam


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翻修時,館內的展品移到廣場上,使我們可以近距離的對比62式輕型坦克(左)與59式中型坦克(右)體積大小的對比,從外觀上看62式輕坦就是59式的縮小版,要不仔細看主炮粗細和抽菸裝置的位置,確實是難以辨認。

對比完它們之間的體積大小後,回到問題的原點,62式坦克和59式坦克目前仍然各自有約300~400輛在我軍服役,遍佈在我軍南北各集團軍,並沒有62式要比59式退役的早之說。
62式坦克研製的目的是適應我軍南方部隊作戰地域環境的要求,它實際上算是一種“步兵坦克”,主要作戰任務就是使用85毫米主炮和重機槍給步兵分隊提供火力支援,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要搭載步兵較遠距離機動,起到一部分裝甲輸送車的功能,分配給62輕坦的這些作戰任務的原因是:當時我軍未完全進入到機械化或者摩托化,缺乏自行火炮和沒有步兵戰車,步兵營連分隊缺乏有效的近距離支援火力和複雜地形機動的交通工具...所以,62式輕坦要幹不少的活!


62輕坦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雖然起到了火力支援和搭載步兵分隊遠程奔襲的設計目的,但是也暴露出來它防護能力太弱和85毫米炮火力不足的固有缺點。

62輕坦戰鬥全重只有21噸,作為輕型坦克這個噸位是比較合適的,因為要求的就是可以翻山越嶺,可問題是噸數低防護能力肯定差!62坦克正面車體裝甲厚度為35毫米、炮塔厚度為45毫米...這顯然是太薄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多次被RPG單兵火箭擊穿,甚至被越軍的M79單兵榴彈發射器擊穿正面裝甲。
越軍在越南戰爭期間繳獲了大量的美製M79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已經裝備到了班一級部隊,每一個班裝備一支,M79發射空心破甲彈在150米的破甲厚度為55毫米...擊穿62輕坦的裝甲是較容易。


與這幾名戰士的身材相比,62輕坦確實是太小了,這也是造成它防護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鑑於62輕坦在戰場上防護能力差的問題,我國軍工部門也對它進行了防護強化 ,但是受制於原始設計的侷限,即便是改進其防護也難以有較大的提高,主要問題就是發動機功率低,裝甲增厚後速度會大大減慢。
我軍在2012年已經開始著手研製新型輕型坦克來替代62式輕坦,新型輕型坦克命名為:15式主戰坦克,戰鬥重量達到了35噸,已經與59式坦克的重量相當了,對比於62輕坦增重15噸,在新研製的大馬力動力包的支持下裝甲厚度也顯著增加,它目前已經裝備到了我軍南方部隊,開始全面的替代過去62輕坦的任務。



再說一說59式坦克,“五對負重輪”是赫赫有名的!我國從1959年開始製造它到停產,估計製造了約6000輛以上,成為蘇制T54A/T55坦克的一個重要分支!數量要大大超過62式輕型坦克。它也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由於裝甲厚度和主炮威力好於62輕坦,對步兵的火力支援效率也高於62式,同時59式的戰損修復率大大高於62式輕型坦克。


這麼多的坦克也為59坦克的升級、衍生、變形...提供了物質基礎,據稱:59坦克各種各樣的型號和以它底盤變形出來的特種坦克有30多種之多,可以較靈活的改進都是也因為59坦克的車體較大的緣故,武器裝備體積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要適當的大一些,給升級改造提供冗餘度,太小了咋改造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是費勁兒的事情。

59D型坦克是59家族當中最後一個也是最先進的型號,最顯著的就是安裝了“反應裝甲”,據稱炮塔正面相當於520毫米(破甲彈)、車體為490毫米(破甲彈),這兩個厚度已經相當於早期的T72B坦克的水平了,也就是說可以抗擊RPG在100米外的正面攻擊,顯著的提高了59D坦克的生存能力。


59D第二個升級的地方就是換裝了94式加長管105毫米線膛炮,該炮是在引進的英國
L7型105毫米線膛炮的基礎上改進的,在2000米內發射83式穿甲彈,穿甲厚度為440毫米、發射93式長杆尾翼穩定穿甲彈深度為500毫米,可以擊穿T55/62和T72早期型的炮塔正面裝甲和車體正面裝甲。

59D通過兩項重大改進使得它在96式和99式坦克未服役之前,可以對抗周邊任何坦克,也彌補了兩型新式主戰坦克在裝備初期數量上的不足。
緬甸陸軍的59D坦克,在VT–4/T84和T90S未裝備到泰國陸軍和越南陸軍前是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坦克!從使用情況來看緬甸陸軍對其總體性能很滿意。


到21世紀00年代,59系列坦克在我軍服役了半個世紀之久!雖然經過了很多次的重大升級和改進,終歸平臺太老已經不適應我軍的作戰要求了,所以我軍在96系列和99系列較大批量服役之後將59式坦克大批量的退役,車況較好的進行封存...但59式坦克為我軍做出貢獻卻永遠不能磨滅!也正是長時間對它的改進升級和大批量製造,培養出了大量的科研人員和高級技師、以它為平臺的各種改進,也為我軍後續型號坦克的研製提供了經驗和工藝積累...所以,稱:59坦克是我國“坦克製造業之母”不為過!

59式坦克會像62式輕型坦克那樣,被96系列坦克所全面替代,但它倆為保衛我們的國家做出的貢獻將永遠記載在人民軍隊的“功勞簿”上!


皇家橡樹1972


59式,或者說其前身T-54,堪稱歷史上最成功的的中型坦克。但是,59基礎上研發的62,是非常非常失敗的,可以說是一無是處。

62式最初被作為一款機動性能比59更為出色的輕型坦克,以適應南方多水網稻田,多丘陵的複雜地形環境。該車基本上就是一個減重,簡配版本的59A。然而非常尷尬的是,最終定型的62式在這方面還不如59。

坦克的地形通過性主要取決於2個層面:

1,功重比。

2,履帶的對地壓強。

功重比高自然跑得快,對地壓強小不容易陷進爛泥地。

62式輕型坦克的發動機功率是砍過的,只有300千瓦(59是390千瓦),結果就是62的功重比比59高不了多少。並且62式的履帶很窄,對地壓強反而比59更高。在公路上62跑得快一點,但是越野環境下很多時候62跑得不比59快。由於履帶的對地壓強太大,有些59能去的地方反而62去不了。

(62式的履帶有多窄可以自己體會一下)

除此之外,62式也無法勝任“坦克”的作戰任務,該車的裝甲太薄,正面炮塔45mm車身35mm,僅能夠防禦14.5mm機槍。而當時各國廣泛裝備的20mm級機炮在使用穿甲彈的情況下可以輕易擊穿62式的正面裝甲。美製12.7mmM2機槍也可以擊穿62式的側面裝甲。

而其裝備的85mm坦克炮也幾乎沒有反坦克能力。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雲,廣兩大軍區投入了將近500輛62式輕型坦克,被擊毀超過20%。

由於其糟糕的防護能力,在實際使用中很多時候62式都是當作步兵戰車使用。然而別人的步兵戰車可是能讓步兵坐車裡的。而62得讓步兵把自己捆在車上。

不要以為這些士兵是站/坐在車上的,他們是把自己捆在車上的,因為坐不穩。如此一來,一旦受到伏擊之類的會發生什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順帶一說,這個坦克的炮塔是手搖炮塔,轉速只有7.2°/s,炮塔旋轉一圈大概需要一分鐘。這是什麼概念呢?

這玩意知道吧?二戰德國的四號坦克,它的炮塔轉速都要比62快不少。

鑑於該車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表現太差,同年5月總裝備部就下令要改進。最終的產物也就是圖中的這輛WZ-131改。該車是62式系列中第一款裝備了破甲彈的型號。在此之前,62式與62A(WZ-131)的反坦克彈藥均是85mmAPCBC彈,穿甲深度與上圖二戰德國的四號坦克基本一致。

這麼一說,這車有多失敗自然不用多說,所以後來退役也是一件好事。


戰鬥機解說家


電影《芳華》中的62式↑

如圖,電影《芳華》中的坦克。運輸車隊遇襲,緊要關頭開上來62式,一通金剛威猛,擊退敵人。想知道62式南疆浴火的評價嗎?功臣坦克,南疆衛士,絕殺的急先鋒!琢磨一下也能明白,若非儘可能低地減輕重量至21噸,怎麼可以在此種地帶酷炫狂拽呢?是不錯,作為36噸59式的輕化版,一切全都以輕為重,76毫米炮,換下來100毫米炮,為儘可能控制體重,正面裝甲也只有35毫米,你可能說它經不住RPG的轟擊,問題是在設計之初,它就是縱橫南方玩飄移的重器呀。試想一下,如《芳華》,若非62式及時殺到,怎麼可以輕易擊退敵人呢?它被定義為在南方丘陵地帶遂行偵察和迂迴作戰的坦克,火力足,機動性能好,可以達到50公里每小時,並有一定的防護能力,設計性能達到了,被大量用於實戰,發揮了重大作用。

缺點也有

有點小毛病,也屬正常。戰鬥室容易殉的問題,高射機槍必須探出車體才能操縱,中彈後車門不易打開,首發命中率不高,等等,造成了一些損失。我們只能說,62式做到了當時的最好,就是當時技術水平的產物,因此立下汗馬功勞,成為步兵的最愛。在那種地形,有種坦克如奔,想想不也挺幸福的?面對暴躁出的問題,我們不是沒有努力,使用新型技術進行加減,炮換上了105毫米,新型火控保證了精度,加厚了裝甲,提高了發動機功率,炮塔也換上全新的一種型號,完成了不少試驗。只是我們發現了技術已並主流,但在當時瑕不掩瑜,你得說,它是的設計思想和初衷,大部分都在戰場得到了有效檢驗。

短小精悍

機動性足夠,它是用於偵察的。火力足夠,打個穿插,威風十足。還有一項優點都沒說,它是短小精悍的。凡濃縮的都是精華,用在62式身上,妥妥的。說起來這要歸功於玩遊戲的高手們,不加偽裝網,在有一定掩護物體下,比如躲在草堆中,被發現的距離只有50米。如此一來,它突然開火,這是一門炮,還有機槍,於敵後又是多大的動靜?琢磨一下,遊戲高手的話很有道理。要不然我們的坦克勇士們,不會無堅不摧。要找缺點誰不會呀,當今世界的坦克,無論怎麼先進,哪一型哪一款,又不是毛病一大堆,何止我國設計的第一款輕型坦克呢?現在我們有了新輕坦,使用的是現在最前緣的技術,當然水平要高得多,這也是我們多少年努力的結果呀。


魂舞大漠


幾方面原因。



第一,62自身侷限性較大。作為基本上是“特供”南方作戰部隊在水網稻田等不良地形下使用的作戰車輛,62式全重才21噸,搭載85毫米坦克炮,比59式36噸左右單位全重輕了1/3以上,這一定程度上雖然有利於提高機動性,但也帶來了車體小、裝甲薄、火力弱的固有缺點,85毫米坦克炮基本無法對付周邊各國主戰坦克,45毫米的主裝甲也就能勉強抵抗一下重機槍,而小小的車體則對後期的升級改造極為不利,所以,雖然後面有過一些改進型號,但是都沒翻起什麼大波浪,陸續退役也是必然的事情。

第二,與之相反的是59的產量高,改造空間相對較大。根據公開數據,59的產量達到6000臺以上,遠非62式1300臺左右能比。59較大的車體也為後期改造留下了較充足的餘量,所以我們才能見到一系列裝備了105甚至120毫米坦克炮、搭載反應式裝甲、大幅提升動力的改進型號出現,甚至還有各種“改得連媽都不認識”的魔改型號。

當然,在此期間,作為一款研製生產達半個世紀的老裝備,59式也在批量退役,但是總體而言,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一定數量的老59和各種魔改型號活躍在我國和周邊其他國家的部隊裡。





深藍防務


地表最終五對輪,59式魔改滿地跑,從上世紀開始到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改型,足以證明其耐用性、以及生命力的強大。59式中型坦克是上世紀50年代仿製蘇聯T-54A中型坦克,並大量裝備的一款自主研發坦克(仿製加改進),也是我國國產第一代主戰坦克。

往後延伸國產坦克基本就是對59式的魔改,甚至還包括中美密月期的“美洲虎”主戰坦克。59式坦克戰鬥全重36噸,裝備一門100毫米線膛炮,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裝甲防護和機動性能。和現代主戰坦克相比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維護方便。

附加裝甲的59D型坦克,這張照片最經典,顯得更霸氣。

中美蜜月期合作研發的“美洲虎”主戰坦克(注意五對輪),當時還準備推向國際市場。

62式輕型坦克的研製始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建國初期國家基礎建設薄弱,沒有很好的交通網,自然對於重噸位的坦克通過性很有限制。如何滿足在南方丘陵山地偵察、迂迴、作戰等任務,就需要一款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護能力輕型坦克。

62式輕型坦克戰鬥全重21噸,裝備一門85毫米火炮,噸位小自然防護能力就比較弱,在上世紀60年代南方那場戰鬥就一覽無遺。當時由於參戰坦克團均為純坦克部隊,缺少步兵裝甲車輛,坦克往往還兼職搭載步兵。特別是62式輕型坦克,僅42軍坦克團106輛坦克和裝甲車,在穿插過程中就被擊毀45輛,同行步兵同樣傷亡慘重。

包括蘇制RPG2和RPG7型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以及美製M79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在實戰中居然都能打穿62式坦克。再加上機動性能還不如新型步兵戰車,火力也不突出,因此被淘汰是戰場的選擇,優勝劣汰。


河東三叔


同樣都是坦克,但62式坦克卻無法與59式坦克相提並論,畢竟62式坦克是一輛輕型坦克,重量只有區區21噸,還沒有當下的步戰車來得沉,且本身就是個“薄皮餃子”,只於薄薄的裝甲,也就只能防備12.7/14.5毫米重機槍子彈而已,無法抵禦一般火炮和單兵火箭筒的打擊。

而59式坦克,儘管廉頗老矣,但尚能食飯,本身就有36噸重,被命名為中型坦克,實際上裝上125毫米滑躺炮,具有先進觀瞄器材的59改型坦克,其生猛的作戰能力已和主戰坦克無異。

59式改型坦克,除了主炮威猛給力,還能發射炮射導彈,具備在5000米範圍內擊穿現役主戰坦克的能力,豈是21噸的62式輕型坦克所能比擬,所以迄今為止依然是重裝機械化部隊的主力坦克。

當然,隨著重量33噸的15式坦克大量裝備南部戰區集團軍,以及駐高原地帶的部隊,量產了半個世紀以上的59式坦克也已停止改建,生產線轉而生產其他坦克,最主要的是出口型坦克。

62式輕型坦克儘管用於南方多水網稻田多丘陵的複雜地形環境,具有較好的機動性能,能遂行偵察、迂迴、同敵輕型裝甲車輛作戰等任務,但畢竟存在85號米火炮威力過小、打不穿主戰坦克前裝甲、本身裝甲防護很弱等先天不足,因此淘汰出局是註定的。

79年南疆衝突中,實戰檢驗並證明了62式輕型坦克防護力不足,已經不適合現代化作戰,其薄弱的裝甲都經不住RPG-7火箭筒的打擊,別說的反坦克炮,包括其他反坦克導彈了。

因此,62式輕型坦克的戰損率之高,大大出乎了軍方的預料,是戰後改進或直接淘汰62式輕型坦克的最主要原因,儘管其生產線直到10年以後的89年才停產,但大都是用來出口創外匯的,或將62式輕坦援助第三世界友好國家。


國平軍史


59式坦克是基於蘇聯T-54坦克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一款中型坦克,59式坦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款中型坦克之一。

而62式坦克的作戰性能卻非常的糟糕,62式坦克本身就是在59式坦克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一款輕型坦克,主要目的是用於適應在南方水網密佈的地區進行作戰。所以說,62式輕型坦克研發裝備的晚,但是卻比59式坦克退役的早,根本原因就是其性能較於59式坦克落後。如果保留62式坦克在解放軍繼續服役的話,還真的對解放軍沒有任何用處,況且解放軍還有大量比其較為先進的59式坦克服役。
(解放軍62式輕型坦克)



並且在近年來,59式中型坦克發展出了許多改進型,在其性能上裝備了許多現代化的電子設備,改進型的59式坦克在作戰性能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圖為59式坦克的魔改型號)

改進後的59式坦克繼續在解放軍中服役,因為其較少的維護費用與使用成本,平時用於訓練新兵、維持坦克部隊的大幅編制,或是部署在軍力較弱的小國邊境用於戰備值班等等,這對於軍費精打細算的解放軍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在知道62式為什麼退役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款62式坦克,以便於更好的知道62式坦克為什麼退役。這款坦克是在上個世紀的1958年開始研發的,最開始是基於中國南方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在上個世紀建國初期,中國南方地區並沒有那麼多的道路,這一點從二戰時期的中國遠征軍的路線也可以看出來,並且由於氣候還多喜歡種植水稻,因此多水田,南方水網密佈。

中國當時主要裝備的主力坦克59式坦克很難在那種環境下進行作戰,因為坦克較重而無法在水田裡行動,因此開發了62式輕型坦克。而62式坦克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僅僅是將59式坦克進行減重得來的。可以說是59式坦克的縮小版本。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削減坦克的裝甲防護,而這一削卻削的十分要命,62式坦克最薄處僅僅達20毫米厚(但是有角度),車體最厚處僅達35毫米,炮塔厚45毫米,但是這也不行啊,在對越作戰中,有一部分62式坦克甚至被M79榴彈發射器擊毀,此說法雖然缺少證據。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中國軍隊現在裝備的87式榴彈發射器,設計人員為這款發射器特意開發了破甲彈彈種,這種破甲彈穿深可達80毫米,從任何方向都能夠擊穿62式坦克。既然榴彈發射器都可以擊毀62式坦克,越軍裝備的40毫米火箭發射器,甚至是落後的T34/85坦克自然不用多說。

問題遠遠不在於此,62式不僅削了裝甲防護,甚至連坦克主炮都換成了85毫米口徑。雖然彈種為全裝藥殺傷爆破榴彈,但是仍舊無法對抗同時期的蘇聯坦克,儘管人們也並不指望這款坦克去與蘇聯的裝甲集團"抗線",但是一款穿深不行、防護不行的坦克,存在意義又是什麼?如果比火力、防護的話,62式坦克僅僅達到了同樣為60年代開發的BMP1步兵戰車的水平,但是人家有的還有導彈,蘇聯的BMP1步兵戰車,可以看到加裝了反坦克導彈,可以在遠距離摧毀坦克62式有什麼?就算不比火力和防護,62式也沒有BMP1炮的快。

這就引出了下面要講的一個點,那就是這款車的實際速度也不行。首先在發動機上,62式坦克也是削過的,發動機功率為430馬力。而我們來看下59式坦克,59式坦克的發動機可以達到500馬力。雖然體重減少的62式坦克,搭配一款比59式坦克功率更低的發動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實是,62式坦克在實戰越野時的速度,有些時候還不及59快。而62式坦克唯一的優秀之處僅僅在於,有一些59式坦克去不了的地方,它能去,例如泥地、山坡、一些橋樑等。

而62式,火力、防護、機動性等問題也就決定了它在實戰中的使用狀況。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能讓59上就不讓62上。而62式因為自身防護以及其他原因,在越戰中損失了百餘輛62式坦克。值得一提的這樣一款火力、防護都不足的坦克,目前在解放軍中仍有裝備,並沒有像題主所說的比59式坦克早退役,推測目前仍作為教學車繼續使用。


62式主戰坦克後期還有改進型,後期的坦克還同時增加了炮塔側後部位的間隔裝甲和裙板,增加了敵我識別系統和煙霧彈發射器,經過現代化改進的62式輕型坦克,這次可是對該型坦克的大手術,把原來的85毫米主炮換成了105毫米主炮,使用全新彈藥,火炮的射程提高了50%以上,安裝了新型火控系統和觀瞄裝置,提升了整體的射擊精度和夜戰能力。炮塔改成了焊接式,正面安裝了複合裝甲,提升了機動能力。整體性能提升了一大截。而59式坦克的多款改型也是十分給力的,比如說59D型號,後期的型號整體作戰能力都提升了一大截,即便在現在,面對戰場上的先進裝備,也是尚可一戰。

令人興奮的好消息是,中國新研製的15式輕型坦克已經逐步量產,主要裝備在中國的南部戰區和西部戰區,來替換已經老舊的62式輕型坦克。而15式輕型坦克相比62式坦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可以上高原,而62式坦克就較難做到這一點。15式坦克的綜合作戰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它不僅可以承擔火力偵察等一般輕坦的任務,還可以執行一部分突擊行動,迂迴穿插,還可以進行攻堅戰這樣的主戰坦克任務。由於重量輕,一般的大型運輸機都能夠運送,可以有效提升我軍裝甲部隊的快速戰略部署和靈活打擊能力。因此中國目前主要生產的還是15式輕型坦克,等到大量裝備部隊後,62式坦克就會進入屬於它的"退休時光。"


雷姐的機械空間


因為59雖然現在落後於時代,但依舊可以改進之後充當二線和三線坦克使用,但是62設計之後沒幾年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這就是那個年代輕型坦克發展的一個悲哀,直到現在輕型坦克才有藉助“輕量化主戰坦克”和“履帶化武裝偵察車”這兩個概念借屍還魂的趨勢。

62是我國自主設計的第一種坦克,其目的是為了當時在南方河網密佈地區進行作戰,所以當時的噸位要求比較輕。62當初就是在59式坦克的基礎上進行輕量化減重而來,只保留59坦克的基本零件,裝甲進行了削弱(車體首上前裝甲35mm,30度角,炮塔前裝甲45mm),重量減輕到了21噸左右。此外為了配合這個輕量化車身和輕量化炮塔強度降低的設計,所以發動機採用的是由59所用的12150L柴油發動機削弱而來的12150L-3柴油發動機,功率降低到430匹馬力,噸功率比在20左右,速度能到每小時60公里;火炮也換成了後坐力更小、重量更輕的62式85TC 85毫米線膛炮。

62式在剛裝備那幾年還算是跟得上時代主流設計,主要在於當時國內對於62坦克的要求還是步坦協同、必要的時候充當一下武裝運兵車存在。所以對於火力和車身裝甲的要求遠低於對機動性的要求。那個時候我軍在南方和西南、西藏地區還遠沒有達到摩托化,更別說機械化了,所以62在當時並不是一個以一線作戰為主的輕坦,而是以偵查、協同、配合為主的輕坦。

結果到了70年代,62那種設計就已經開始落伍於時代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62式對外暴露出了火力孱弱、防護不足的缺陷。當時越南裝備的美製M79榴彈發射器都能用40mm榴彈炸穿62式的正面裝甲,更別說當時蘇聯還援助了越南大批RPG,這基本上是62式剋星的存在。

終結者裡州長的M79榴彈發射器都能輕易擊穿62式

所以後期我軍開始給62加外掛裝甲和反應裝甲,不過侷限於62較低的發動機功率和比較孱弱的履帶懸掛等問題,導致了62即便掛上外加裝甲之後,動力上也會受到限制,降低速度從而進一步拉低戰場生存率。

所以現在62即便沒完全退役,剩下的450輛也不是作為一線作戰力量存在了。它在軍隊中的生態位已經由最新的15式輕坦取代。與採用傳統裝甲和85mm主炮的62式相比,新15式輕坦更應該是輕量化主戰坦克:噸位達到了35噸,裝甲換成了比均質鋼更輕而且防護更好的複合裝甲,主炮也換成了魔改長105mm炮,可以說完全壓制西南、西藏邊境的一些敵對勢力,再加上新時代我軍戰略投送力量有了質的飛躍,新15輕坦完全可以以運輸機運送到交戰區實現碾壓。


鐵匠工坊


不一樣-_-||,曾經的六二輕坦駕駛員,開過六二,五九,六三裝甲車水陸坦克,開過152,155自行火炮,深知六二這車的性能,一句話,太簡陋,,裝甲薄,牙籤炮,簡單底盤,操作複雜無比,無同步器變速箱,離合式轉向。六三裝甲車變速箱都有同步器。火炮瞄準方式,是最原始的手搖,連垂穩都沒有,更別說雙穩,簡單粗暴,倒也繼承了五九的耐操,基本設計上沒有考慮過後期改進,沒有改進空間,曾經改進上過105線膛炮,為了'裝上,連加溫鍋都拆了才能'裝上,出了樣車後就沒下文。所以,六二要改進,幾乎等於設計新車,倒不如退役了,換新車更實際。不過,這車倒不是一無是處,特別適合新乘員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