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考不上985 211大學的人,註定無法成功嗎?

dddust


成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有著很強的個人因素。

你成功了,什麼都可以成為你走向成功的因素。

毫無疑問,馬雲是成功的,在一次接受採訪中,記者問馬雲,你怎麼看待杭州師範學院?他說,他認為是最好的大學。

當你有了足夠的名望,就算過去有多麼不輝煌,也會被說成是臥薪嚐膽,就算你非名校畢業 一樣可以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

讓我們看看商業大佬們的履歷吧!

馬雲 杭州師範學院


馬化騰 深圳大學


王健林 遼寧大學

王石 蘭州鐵道學院


潘石屹 中國石油管道學院

李嘉誠 北門街觀海寺小學

雷軍 武漢大學


劉強東 中國人民大學

李彥宏 北京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李大佬的母校真的太難找了,放過我吧!


世界是豐盈的


先安慰一下: 985總共39所,每年招收本科大約16萬,每年招收研究生大約20萬。211(含985)112所,每年招收本科約50萬,招收研究生約35萬。我國每年參加高考850-900萬人左右,1249所高校招收本科約500萬。也就是說,你能考上985就是打敗了98.5%的高考生,考上211就是打敗了95%的高中生。反過來,這95%的沒有考上211的過得挺滋潤的,沒有羞愧自盡,中國是靠這95%的人的努力強大富裕起來的,因為這5%的學生大部分出國了,沒在國內,尤其是最頂尖的9所大學的學生。

成才的道路千萬條,不是隻有985這一條。關鍵是自己努力!


俺從小就玩這個玩意


學歷是最好的敲門磚。如果想體面的掙錢!又沒有乾爹靠山啥的。當然要儘可能考好的大學!未來的財富分配已經非常明顯了!還抱著小學畢業都是老闆心態的人,你的確可以攤煎餅那不也是老闆嗎?沒有好的學歷,你都不知道這世界有多麼美好的工作環境,多體面的收入!!努力吧。不然你連參與觀看的機會都沒有!


ling00


眾多家長希望孩子能考上211、985,是希望孩子能夠與優秀的人共同學習和成長,名校裡面的師資力量也是家長渴求的。

學歷只是敲門磚,學生時代能拿到這塊敲門磚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後知後覺的孩子來說,很多孩子是不知道這塊敲門磚的作用,過了學生時代,才會懊惱不已,踏入社會,更注重的是能力和學習力。

所以成功與考上211、985,沒有絕對的必然關係,但是考上211、985確實可以走一些捷徑。


SUNNY66647909


首先需要明白所謂的成功是什麼?如果說把成功定義為有錢,住大房子,有權勢,那無疑是把成功的概念狹義了,甚至是不正確的,拿這個標準衡量蘇軾的一生,不僅不是成功,反而是極大的失敗。可是在小編心裡,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便是極大的成功。

其次即便是用狹義的概念定義成功,那麼不得不說這些所謂的成功都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之下博弈的結果,985.211只是其中一個變量的概率增大。

結論:這些名校和成功是有相關性,但沒有必然性。


知識分子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並不一定要學歷來證明!我見過很多老闆,他們大多都是小學畢業!

當然,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對成功的定義不同!985也好,211也罷!只讀聖賢書,不問窗外事!頂多也就是書呆子!這樣的高材生吹牛逼一套一套的,做起事情來就是白痴!


涵宇建築勞務


考不上985,211的孩子,不會註定不會成功,只是會比學霸們更難成功。將來是人工智能時代、萬物互聯時代,知識會越來越重要。985,211高校畢業的人在智商、自我管理能力上是好過普通高校畢業生的,更容易取得成功。當然這只是概率論,逆襲的總有人在。所以,即使是普通高校畢業,只要不放棄,永遠有機會!


追尋瓦屑壩


成功無標準。王健林的小目標就是掙一億,撿破爛的成功就是每天有瓶子撿。個人有個人的對成功的定義,985和211只是針對某一部分人的某一個階段的成功認知。所以類似的問題很幼稚


用戶3401366593


8!\b!。。。8?8?。


拼搏2783787487580


首先要定義什麼是成功。一般人能有一個穩定和收入不錯的工作,父母好、小家庭幸福,有房有應急的存款,小日子安寧有奔頭就算成功,而不是非得成名成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成功的,可不是絕大多數人都是985、211畢業的,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幸福生活、快樂工作就是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