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父母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在養育的過程中,儘自己所能去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更多的呵護關心,甚至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去幫孩子承受本該由他們去承受的一些成長的痛苦。

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有一些家長就走了極端,把愛等同於溺愛,最終讓孩子變得自私,蠻橫,不講理,唯我獨尊等等。這不,就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一個14歲的男孩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最近有一段視頻火爆網絡,因為疫情,很多地方都設置了路障,經過的車輛和行人都要停下來檢查。一個14歲的小男孩出門取快遞,遇到了這樣的攔截,讓他非常不滿,不僅不配合檢查,還一腳把路障給踢飛了。並且大聲說:你知道我爸爸是誰嗎?這個視頻被拍到了網上,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紛紛表示:這是下一個李啟銘。

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後來才知道這個小男孩的父親,是一個縣委工作人員。他爸爸知道後,第一時間出來賠禮道歉,並賠償相關損失。這個案例就讓我們聯想到當年在網絡上火爆一時的李啟銘,駕車撞倒兩個花季少女,導致一死一重傷,出了事故還非常囂張。直接說:你知道我爸是誰嗎?我爸是李剛。

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你看一個好的家庭,往往能教育出好的孩子。而如果你溺愛孩子,也可能帶來一個逆子。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如何避免出現這樣的熊孩子呢?

1、首先要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

哪一些是正確的?哪一些是不正確?哪一些可以做?哪一些不可以做?都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比如孩子隨手在路上扔垃圾,家長看到了一定要批評指正。這樣汙染環境,破壞市容是不對的。如果一次兩次你都放任了,那麼以後孩子就覺得這是無所謂,非常正常的行為。等養成習慣,出了問題就很難再調整。

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2、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很多家庭給了孩子太多的溺愛,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做,什麼事情都為他做得好好。就養成了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一個習慣。如果你哪一天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他就會變得暴躁生氣,非常無理。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自然成長的空間。讓他學會不去依賴別人,自己動手去摘自己的果實,這樣才是最甜的。

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3、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不希望孩子變得野蠻無禮,那在日常的言行舉止中,就要文明得體,大方不自私。孩子在這樣家庭氛圍的薰陶下,也會逐漸變得優秀。而不是天天指責你要怎麼樣怎麼樣,而父母卻不能以身作則。這會孩子產生很大的牴觸和懷疑。你都做不好,憑什麼要求我呢?

下一個李啟銘!14歲孩子拒絕配合,反問:你知道我爸是誰嗎?

4、不要一味的順著孩子,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要直接拒絕。

否則他只會越來越過分,如果你哪一天不能滿足他,他就會出現逆反。所以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正確的教育引導,才能帶來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如果你不能好好的教育你的孩子,那麼社會有一天就會狠狠的教訓他。

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去引導和指正,讓這棵大樹長得更加茁壯,而不是歪歪扭扭。關於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意見和建議,也歡迎隨時與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