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部落?

小學陪讀


阿拉伯部落不太清楚,但是蒙古草原上倒是有不少信基督教的部落。

實際上在蒙古剛剛成型的11、12世紀,很多北方的蒙古部落都信仰著基督教,就比如當時很有名的: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

也肯定有很多人會認為,阿拉伯人創立的伊斯蘭教才更適合這些遊牧民族,而基督教應該更適合於固定居住的城市居民。但實際上恰恰相反,伊斯蘭教的創立就是因為阿拉伯地區的商業興起,並且如果詳細瞭解就會發現,伊斯蘭教對於商業規則有著詳細的描述和約束。所以最早的伊斯蘭教區域,幾乎都是商業城邦並非草原上的遊牧族群。


蒙古的大多數人直到現在也未能接受伊斯蘭教,但在一千年前蒙古的克烈部、乃蠻部卻接受了基督教。可以想象一下,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創業初期跑到克烈部尋求幫助的時候,認克烈部的王汗為“父汗”(就像是認乾爹)的時候很可能就是跪拜在大十字架下進行的。

——為什麼基督教會傳到蒙古

隨著回鶻西遷,草原上傳來了一種叫做“聶斯脫裡派”的基督教派,這是一種我們不太熟悉的基督教派,又稱作“敘利亞教派”。這種教派特別之處在於,不認為耶穌是上帝的化身,否認了“三位一體”的理論,並且與遊牧民族的“長生天”信仰進行了不錯的適應,迅速在草原西部紮下根來。


由一名叫做“聶斯托利”的敘利亞人大約在430年前後,擔任君士坦丁堡主教時期創立。認為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分開。不過在隨後的教會會議上,他的主張被認定為異端並且開除了教籍,後來他便流竄到了阿拉伯及埃及等地,被流放到非洲的聶斯托利最終客死埃及。

“聶斯脫裡派”被判為異端,追隨者們也備受迫害,開始向東逃離。整個“聶斯脫裡派”在與基督教正統派代表的羅馬帝國產生矛盾後便開始尋求薩珊波斯帝國的支持。波斯帝國雖然並不信奉基督教,但由於和羅馬帝國是敵對狀態,出於政治需要便開始庇護這些“聶斯脫裡派”的信徒。


在波斯國王的的寬待和保護下逐漸壯大,到了公元4-5世紀時已經在中亞取得了不小的影響力,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這個教派的身影。不斷地向東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融入當地的特色。

波斯帝國隨後被阿拉伯人擊敗後,“聶斯脫裡派”教派總部的保護人也消失了。雖然一開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打擊,甚至一些宗教禮儀和規則制度都被早期的穆斯林所借鑑。但阿拉伯地區統治者的頻繁變更,宗教政策也是起伏變化,不能像波斯帝國時期時那般的被保護,所以“聶斯脫裡派”決定放棄城市的教區,轉而向東方的草原牧區發展。


隨即一大批說著波斯語和粟特語的教士,就從原來的波斯地區向東,進入了突厥語佔優勢的草原地帶。當時的傳教很可能是沿著“草原絲綢之路”,所以影響了很多突厥部落,伴隨貿易商路發展到蒙古高原,也影了蒙古諸多部落。

這個教派還曾經傳到了中國。


一伸手就是風口浪尖




到了拜占庭與薩珊波斯在近東展開漫長的爭霸戰爭期間,同為基督教信徒的拜占庭與加薩尼“天然地”接近起來,拜占庭宮廷有意假手於加薩尼王國的武裝力量,來防禦來自沙漠地區的遊牧部族,以及薩珊波斯及其僕從國——萊赫米部落所建的希賴王國的威脅,因此給予了加薩尼王國大量的援助以及軍事、文化上的教導。

有鑑於此,薩珊波斯帝國也同樣對深受自己襖教影響的希賴王國進行援助,這樣,在拜占庭與薩珊波斯交鋒於小亞半島東部、亞美尼亞、兩河流域等地的同時,他們各自武裝起來的附庸:加薩尼王國與希賴王國也大戰於敘利亞南部到阿拉伯半島西部。公元六世紀初期,加薩尼王國處於鼎盛時期,國王哈里斯因為連續擊敗希賴的軍隊,而被當時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委任為敘利亞及約旦各阿拉伯部落的首領,賜予其“貴族首長”的尊號。在皇帝的邀請下,哈里斯率加薩尼王國的一些權貴,專程訪問了君士坦丁堡,受到了查士丁尼及眾多拜占庭貴族的宴請和饋贈,如此厚愛,使哈里斯國王對拜占庭帝國感恩戴德,在其有生之年,始終以全部實力對希賴及波斯進行著血戰。(其中他的一個兒子曾因被俘,而被希賴的萊赫米人當作犧牲,供奉給了他們的神廟。憤怒的哈里斯在公元554年的“哈里瑪之役”中,大破希賴國王門採爾三世的大軍,殺戮上萬人之多,給殉難的兒子報了血仇)。



哈里斯去世後,繼位的兒子阿剌孟達洛斯同樣成為了拜占庭的鷹犬,繼續攻襲希賴和波斯邊境,曾在“阿尼伍巴之役”中取得大勝。但不想由於阿剌孟達洛斯個人信仰的是基督教一性派,這在當時的拜占庭已被視為異端,故而引起了雙方的猜忌與隔閡,拜占庭軍隊中的將領竟然乘兩軍會晤之際,將其綁架,並最終以“異端”罪被判決流放西西里島。其子努爾曼繼位後,圖謀報復拜占庭帝國,結果在偷襲拜占庭邊境時,被擊敗遭擒,押送於君士坦丁堡監獄。如此以來,加薩尼王國因群龍無首而陷入內亂、割據,力量大減。到了公元613年底,薩珊波斯的大軍掃蕩敘利亞,連續奪取耶路撒冷與大馬士革,加薩尼王國的各割據勢力均遭覆滅,這個阿拉伯人中最強大的基督教政權從此灰飛煙滅。


史海悠遊閭春暉


歷史上有沒有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部落?當然有了,而且不光歷史上有,現代也有,在埃及、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和約旦等國,直到現在都還存在著相當數量的阿拉伯基督教徒,那麼這些人有著怎樣的故事,就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早期的阿拉伯基督教徒

瞭解一些宗教歷史或者中東歷史的朋友估計都知道,伊斯蘭教是一個起源相對比較晚的宗教,在公元7世紀才出現。但阿拉伯人的歷史卻遠遠早於這個時間,所以在伊斯蘭教誕生之前,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阿拉伯部落是信仰基督教的。

其實在基督教的《新約聖經》裡,就有基督教徒向阿拉伯人傳教和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的情節。比如在《使徒行傳》章節中,就曾提到“……革哩底和亞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而這裡的“亞拉伯人”就是阿拉伯人。所以最早期的基督教徒裡其實就有相當一部分是阿拉伯人。

羅馬帝國的阿拉比亞行省

而且還不僅如此,一些現代的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在公元244年到249年擔任羅馬皇帝的“阿拉伯人菲利普”既可能是阿拉伯人,也可能是基督教徒。因為當時羅馬帝國正處在“3世紀危機”的亂世之中,所以這個菲利普早年的生平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和生長於羅馬帝國的阿伯比亞行省,所以他在羅馬史書裡被稱為“阿拉伯人菲利普”(英語:Philip the Arab)。而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他確實有可能是阿拉伯人,而且他在位期間似乎表現出對當時在羅馬帝國還是少數的基督教徒比較親近,甚至有些傳說說他最後皈依了基督教,成為了羅馬帝國曆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徒皇帝。

而在公元3世紀前後,生活在今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約旦地區的阿拉伯納巴泰部落開始信仰基督教,後來一個叫伽珊尼德的阿拉伯王國也信仰了基督教。到公元4世紀,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在西奈半島、兩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島已經不是罕見現象了。當時一些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部落,如泰伊、巴努阿卜杜勒卡伊斯和塔格里布部落在基督教世界都很有名,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城市奈季蘭甚至成了有名的基督教中心。但在此後不久,當時統治當地的也門國王杜·納瓦斯皈依了猶太教,而且信仰極為虔誠,他在統治期間對當地的基督教徒進行了嚴酷的迫害,將其一些領袖處決,其中一個名叫阿爾·海里思的阿拉伯基督教徒領袖還被羅馬教廷封為聖徒。

伊斯蘭化之後的基督教群體

而在公元7世紀初,伊斯蘭教得到創立,並迅速通過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動成為了阿拉伯地區的主要宗教。但在初期,伊斯蘭教的統治對阿拉伯人中的基督教群體並沒有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在有些時候還使其處境跟之前比更好了一些。因為在阿拉伯基督教徒裡,有相當一部分所信仰的是基督教東方正教或者其它不同於在歐洲流行的基督教派,因此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他們中的許多派別被統治當地的東羅馬帝國視為異端,經常遭到迫害。

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的基督教守護神聖徒阿博就是阿拉伯人

而且在伊斯蘭教的教義裡,其實對猶太教和基督教等同樣源自中東一神教體系(又叫亞伯拉罕宗教)的宗教還是相對比較寬容的。在伊斯蘭教裡他們被稱為有經者,因為他們和伊斯蘭教一樣都信仰同一個創世者,而且都認可亞伯拉罕(伊斯蘭教裡叫易卜拉欣)、摩西(伊斯蘭教裡叫穆薩)等先知,而且都相信世界末日、死後復活、天使、撒旦等概念。而且基督教信仰的耶穌在伊斯蘭教裡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先知(爾撒)。

主要的三種亞伯拉罕宗教的標誌

所以在歷史上的阿拉伯人地區,一些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部落在阿拉伯地區整體伊斯蘭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其信仰。甚至以阿拉伯語寫成的基督教文獻也是最早出現在了阿拉伯地區伊斯蘭化以後。在伊斯蘭教政權治下,他們如果同意繳納被稱為吉茲亞的人頭稅,就可以保持其信仰。同時因為其不是伊斯蘭教徒,所以在很多伊斯蘭教政權治下這些人還不用服兵役。當然,在實際情況中,因為基督教徒已經成為了伊斯蘭教政權統治下的臣民,所以有些時候吉茲亞稅會被伊斯蘭教統治者用於打壓基督教徒的工具。而且因為長期生活在伊斯蘭教佔據絕對優勢的區域,有些時候不信伊斯蘭教需要付出很大代價,所以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基督教徒皈依了伊斯蘭教。所以在今天的阿拉伯諸國裡,除了沙特、阿聯酋、阿曼和卡塔爾等海灣國家之外,基本都還存在著一些基督教群體。

今天的阿拉伯基督教群體

現代仍然存在的阿拉伯基督教群體裡,埃及的科普特人是最大的一個。埃及境內的科普特人大約有1000多萬人(不同統計數字有一定差別),在埃及總人口中佔比在10%到15%左右。不過科普特人的阿拉伯人屬性是有很大疑問的,因為許多科普特人並不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但在現代,科普特人歷史上的語言已經滅絕,他們已經完全說阿拉伯語,而且其中也有一些人在20世紀泛阿拉伯主義興起後自認阿拉伯人,所以雖然科普特人算不算阿拉伯人存在爭議,但一般國際上在探討阿拉伯人中的基督教徒時,都不會把科普特人排除在外。但雖然人數不算少,科普特人現在在埃及還是處在一個相對邊緣化的境地,而且科普特人信仰的是最早和歐洲基督教分裂的東方正教,所以他們和歐美人的信仰也有相當大差異。

20世紀初一群科普特人基督教士

而黎巴嫩則是基督教徒比例最高的阿拉伯國家。黎巴嫩大約有44%的人口是基督教徒,其中最大的教派叫馬龍派。但是和科普特人一樣,馬龍派信徒算不算阿拉伯人也是有爭議的,因為有些馬龍派信徒認為自己是古代腓尼基人的後代,因此不是阿拉伯人。但這種認識並不是認為馬龍派和其它黎巴嫩人不同,而是認為整個黎巴嫩人都不是阿拉伯人,包括信仰伊斯蘭教的黎巴嫩人。但馬龍派裡也有相當比例的人認為自己就是阿拉伯人。另外除了馬龍派,在沒有爭議的阿拉伯人裡,黎巴嫩也有大約30多萬是基督教徒。

1900年前後巴勒斯坦伯利恆兩個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婦女

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群體是一個在中東地區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是阿拉伯人,但卻是以色列公民。目前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總人口大約有189萬人,佔以色列全國總人口的20%左右。而在其中,有大約12萬人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而以色列全國基督教徒總人口也只有15萬人左右,所以以色列的基督教徒主要是阿拉伯人。而與之相對的,在巴勒斯坦自治區內,也生活有3.5萬到5萬阿拉伯基督教徒,佔其人口總數的1%-2%左右。此外在現在戰亂肆虐的敘利亞,基督教教徒也佔到其人口總數的10%,另外約旦和伊拉克也都有相當比例的阿拉伯基督教人口存在。

一家敘利亞基督教堂裡的壁畫,圖中瑪利亞手裡拿著的是阿拉伯文經卷


所以總體來說,在阿拉伯人中間,雖然伊斯蘭教佔據絕對優勢,但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還是存在一些信仰基督教的群體,其中一些雖然阿拉伯人的身份存疑,但和阿拉伯人在歷史上有密切聯繫是沒有疑問的。


桃花石雜談


這種情況肯定是有的。比如黎巴嫩這個國家,大多數就是信仰基督正教。黎巴嫩有個規定:總統必須是基督徒,總理是伊斯蘭教徒,國防部長是基督徒,外交部長是伊斯蘭徒。

還有埃及,少數民族科普特人也是閃含民族,就是半個阿拉伯人。他們信仰科普特教,也就是埃及正教。

如果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的話,只可能信仰東方正教――除非是在西方世界生活


鮮史官


先知穆罕默德的第一位妻子海迪婕太太的叔叔就是一位精通新舊約的基督教學者。在先知傳教的時候曾經接見過najran【信基督教的阿拉伯部落】的訪問團。另外在也門一代也有很多部落信奉基督教,但後來都自願的皈依了伊斯蘭教。


哈沐澤


伊拉克薩達姆時期擔任過外交部長的副總理阿齊茲就是基督徒。


手機用戶51013178705


黎巴嫩就是阿拉伯世界裡的基督教國家,該國人民講阿拉伯語,但是信仰基督教。


拉風17


黎巴嫩這個阿拉伯國家好像就是個基督教國家,大多數國民基本信奉基督教。據說黎巴嫩地區基督教信仰的形成還來自歐洲十字軍東征時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


一千個星期


黎巴嫩🇱🇧。阿拉伯人主體。信基督教居多


IssacNEWTON


各種信仰的人最終都相信了基督教!大有人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