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最容易吃的虧,就是不會說話的虧


有一個91年出生的年輕人最近問我:

逐漸接近30歲,感覺自己一事無成,尤其是升職,感覺看不到希望,該如何改變這種處境?

一事無成的人,有一個最容易改變現狀的辦法:

好好說話。

職場最容易吃的虧,就是不會說話的虧

說話這件事,我們每天都逃不掉。

我剛進職場的頭幾年,最痛苦糾結的事情之一就是:彙報和跨部門溝通。

明明忙了一天,但彙報起來就像自己什麼都沒做似的。

還有跨部門溝通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還要被老闆追責:為什麼這件事你還推進不了?

每次想爭辯,話到嘴邊就卡殼了,腦袋一片漿糊,想說的話就是不知道怎麼說。到最後,我只能一個人憋著氣,經常氣到想要原地辭職。

有沒有覺得,我們在職場最容易吃的虧,就是不會說話的虧。

可以說,如果職場有必修課,擺在第一位的,一定是

溝通。

1

不會說話,只想著把工作做到滿分,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嗎?

為了拼出人樣,有太多人在工作承受著加班、職責、身心俱憊,連體檢報告都不敢看。結果呢?到手的加薪升職機會被人搶走,卻還在犯傻:我還是做的不夠!

就在年前,我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幾杯酒下肚,以前的同桌莉莉忍不住找我傾訴:

自己每天都加班到最後一個走,領導的評語卻是“你的工作沒給我留下太多印象”,好幾次爭取升職都沒結果。

反而是剛來的實習生,每次參加會議,一開口就能贏得全場的掌聲,以至於在老闆面前,她的存在感爆棚,越來越受重視。

她這才明白:老闆這麼忙,根本看不到每一個員工在幹嘛。如果我不能高效地跟老闆溝通,體現自己的勞動成果、思考結果,我在老闆眼裡,很可能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最後她說,這種無力憋悶的至暗時刻,讓人特別崩潰,打算年後就辭職。說完這些,她辛酸地哭了出來。

和莉莉聊完,我越發覺得,職場上說比做,重要1000倍。會說話,就是你超過95%對手的重要資本。

職場最容易吃的虧,就是不會說話的虧


2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說:道理都懂,可就是天生不會說話怎麼辦......

我想說:當然有辦法!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技術總監程哥。大專學歷的他,畢業後加入一家創業公司,一直是公司公認最牛的技術大神。

在一次關鍵的升職答辯會議上,他剛開口彙報就慌了。關鍵時刻,他的大腦竟然一片空白,整整10分鐘的彙報,語無倫次……

最終,聽不下去的領導打斷了他,面帶一絲複雜的笑意說:“要不,就這樣吧?”

那一刻,羞愧、沮喪、懊惱、難受……一起向他襲來。

同事們勸他辭職:“只有你能把活兒做得那麼漂亮,留下太委屈了,趕緊找下家吧!”

沒想到,這句安慰的話,反而成為了一場暴風雨。

程哥休了一個長假,陷入了從未有過的迷茫,不僅放棄了晉升技術團隊主管的打算,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

某天,他偶然看到前美世諮詢總監孫圈圈文章裡的一句話:“做出90分的成績很重要,但不要做出90分,卻說成了60分”。

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原以為技術厲害就夠了,但想要帶領團隊,顯然更需要會說話:

對上,主管需要和老闆、高管彙報工作,為公司戰略和團隊發展獻計獻策;

對中,技術主管需要牽頭進行跨部門溝通,打通資源,高效合作,將大夥擰成一股繩;

對下,主管是團隊的主心骨,更需要指點、激勵團隊,為每個下屬的發展賦能。

這一切,都需要他具備思維清晰、高效表達的能力。意識到這點,他開始去找孫圈圈學習如何高效表達。

“996的程序員千篇一律,說話有水平的主管萬里挑一”

經過孫圈圈的幫助,程哥迅速抓住了表達的關鍵。利用裡面的“說話公式”,他在面試官前侃侃而談,最終拿到了2個夢寐以求的offer

就連一直覺得他表達欠缺的老闆,也開始對他刮目相看:

“考慮事情面面俱到,每個要點都說清說透了,不錯!公司需要更多你這樣的得力干將!”

職場最容易吃的虧,就是不會說話的虧


程哥說他根本沒想到,那個沉默、無趣、只會寫代碼的自己,也有靠說話吃飯的一天,每次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好像全世界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