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如果你工作十年以上,你應該經歷了08年、18年兩次大的經濟衰退,至少一次的行業性蕭條,以及若干次公司自身經營的危機。而你的命運,通常有兩種結果:大部分人經歷了人心慌慌後,還是挺了過來,除了少了年終獎之外,沒有任何直接損失;而少部分人則被以各種理由裁員,進入職業生涯的低谷。

想一想,是不是就像玻璃杯從高空摔下,要麼完好無損,要麼粉身碎骨或缺角裂縫而不能用了。

工作造成的穩定性的幻覺,就像火雞,它們活的時間越長,就越“確信”農場主的仁慈,直到感恩節來臨的那一天。當然,更致命的是“大公司穩定幻覺”,讓你陷入舒適,從而忽視了為自己建立“反脆弱結構”:

首先,大公司的職位高度細分,職位之間高度協同,一旦失業,某些能力就成了“屠龍術”;

其次,大公司提供足夠的安全空間,讓你無法暴露在市場風險中,就像溫水煮青蛙,很快讓你喪失防禦能力,還把自己的生活檔次建立在“脆弱性”之上;

最後,越複雜,越脆弱,某些大公司的業務結構看似多元穩健,其實建立在沙雕之上。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我們的世界充滿著語言暴力,指責、嘲諷、否定、說教、隨意評價、貼標籤、任意打斷等等,這些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令人痛苦。

那麼生活或工作中的你為什麼在小白階段不能靈活駕馭各種場景下的溝通?大半是因為在這些溝通場景中,你的大腦處在自動駕駛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費力氣的慣性方式回應眼前的人與事。儘管我們自己極力否認,但事實上,你發起溝通的最初的目的,往往都是向對方證實自己的觀點,並讓他接受這個觀點,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溝通是一種非常奇妙的事物,一句話能把人說笑起來,一句話也能把人說跳起來。溝通不僅是我們眼中的說話技巧,更是一種幫助我們打破侷限,成事、成人、成己的技巧。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從職場小白到精英其實就是要掌握溝通的技巧,那就要掌握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個核心的溝通要素。

1、觀察:客觀表達不評價

1、如何區分“觀察”和“評論”?即從一定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事物的一種主觀評價。

2、如:主觀評價:“這個人好懶”這就是,是一種觀點。因為每個人對懶的標準不一樣。

而對事物的客觀描述是:“這個人今天從早上到晚上,躺在床上玩遊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就是事實,是有理有據的客觀描述。

3、當我們作為聽眾時,聽到對方說話,如“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傻”等數落性的語言時,我們的直接反應是心裡很難受。

4、非暴力溝通中,我們馬上能區分出這其實是對方的一種主觀想法,一種觀點而已,只是漂浮在空中的幾個字而已。因為事實是,你的情況你自己最瞭解,你不傻,不笨。明白這一點,你就不會因為他人的不負責任的主觀評價而鬱鬱寡歡了。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2、感受:區分想法和感受

1、我們在溝通中要區分感受和想法。

2、感受是我們內心的真實感受,沒有對錯之分,不容易引起爭議。

3、想法是我們對事物的評論、建議或解決具體問題的辦法,有對錯之分,容易引起爭議。

4、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區分感受和想法,更能清楚你的需要,也更能理解你對事物的看法。

5、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把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我們很可能忽略你的感受,而去爭論想法的對錯,很不助於溝通。

我們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

例1:想法:我覺得我的吉他彈得不好

分析:在這個句子中,我是在評價自己吉他彈得好不好,而沒有表達感受

感受:作為吉他手,我有些鬱悶

分析:在這個句子中,如果我認為自己吉他彈得不好,我會感到鬱悶

例2:想法:我覺得你不關心我

分析:在這個句子中,我是在評價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而沒有表達感受

感受:沒有你的關心,我有些失落和傷心

分析:在這個句子中,我認為自己因為沒有得到他人的關心 ,我會感到失落和傷心

幸福,喜悅,欣喜,甜蜜,感動,激動,樂觀,自信,害怕,擔心,焦慮,憂慮,緊張等等,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字,但可以讓你把感受準確、有效地呈現給對方。當你身處糾紛、衝突中時,你的嚎叫與煩躁無濟於事,唯有靜下心來,慢下來,說出基於事實的感受,對自己如此,引導對方也是如此。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3、需要: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我需要

如果你不看重自己的需要,那麼別人也可能更不會看重,如果直接說出需要,就有可能獲得對方積極的反應。比如當你對下屬說“你將公司機密文件放在了會議室。太令我失望了。”這句話明顯在談感受,背後的需要則表明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這份文件太重要了,我希望能夠得到妥善保管,不會遺失或損毀” 。

我記得有首歌有這麼幾句歌詞很好,你會找我陪你哭 ,會讓我整夜聽你訴苦,總愛讓我幫你挑選衣服 我都在你身邊當你孤獨 ,你找我陪你無聊 ,陪你看你最愛的頻道,你會不會看到有一個我 ,把你的失落變成我的難過 ,扮演的角色只能保持沉默 ,堅持著唯一的執著 ,我該怎麼才能和你配合, 要多少虛偽才扮演的磊落, 有多少次想對你說, 你身邊還有我。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4、請求:你可不可以

向別人提出請求雖然簡單,但為了達到理想效果,需要三個條件。

首先,請求必須具體。你可以和孩子說:你可不可以把玩具放到玩具箱子裡,把書本放到書架上。而比“你把房間收拾好”的請求具體多了。

其次,一個好的請求,不要告訴他,不做什麼,而要告訴他,需要做什麼,而且還必須有非常清晰的行動方案。

最後,好的請求,不是“要求”和“命令”。


從職場小白到行業精英,要經歷怎樣的磨鍊,要學會四個姿勢

沒有溝通就沒有人際的互動關係,人與人之間關係,就會處在僵硬、隔閡、冷漠的狀態,會出現誤解、扭曲的局面,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害處。信息時代的到來,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思想需要加強交流;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信息層出不窮,現代行業之間迫切需要互通信息,這一切都離不開溝通。

溝通是管理工作的靈魂,是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共同目標,滿足各種需要的重要工具。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溝通,成功的公司管理人士通常會將90%以上的工作時間用於部屬之間的良性溝通之中。透過清晰的指導與決策節省時間與精力,減少重複勞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他人和自己對工作的滿意度,用非強制性策略影響或激勵他人。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由事情聯繫起來的,人在世上必須要做事。要想做好事,務必要先做好人,因為事的主體就是人,成功做事,就先要成功地做人。“人對了世界就對了”,要想“人對了”最重要的是要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