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假如房價大幅下跌,會促使很多人安心做實業,對此你怎麼看?

信念與奇蹟


穩定工農商服的生命鏈,然後才是想辦法騰出手賺取財富,一旦這條最基本的經濟產業鏈條出現了問題,肯定造成經濟衰敗。


黑土地的我


在房價面臨下跌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剛需們喜上眉梢,盼了這麼久,房價總算要跌下來了。而另一方面,有人就開始擔心萬一房價出現大跌,會不會造成大量失業呢?

房產開發商的相關人員會失業。減少支出,節約成本,大家都會懂。在房價下跌之後,缺乏足夠的利潤保障,開發商相應拿地、開工也會減少,這樣不少建築工人和農民工也會失業。

專家表示:“如果房價暴跌,不但不會引起大量失業,反而會促進就業,人均收入也會提高”!如今的高房價嚴重擠壓了實體經濟,房產經濟一家獨大的局面潛伏著巨大危害!

如果房價平穩下跌,則主要是指慢慢地下跌,讓房企能夠比較好地控制住風險,並在管控風險過程中適應市場變化。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下跌不僅不會讓很多人失業,反而會增加就業。

房地產本身的就業,在沒有出現市場明顯衰退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問題的,是比較平穩的。其他領域的問題,已經經過近幾年的認真化解和消化,矛盾基本得到解決,不會對就業帶來太大壓力。


常航學士


這個肯定是這樣的,不用看別的就看日本,日本房地產泡沫破例之後,這個幾十年對經濟雖然產生巨大影響,但是實體經濟卻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我們國家過去十年,太依賴於房地產了,導致房價過去十年飛速上漲,讓房貸成為一個家庭最大的經濟負擔。

房價飛漲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做實業的公司也參與了炒房,重心變成了炒房,而不是經營自己的主業,這樣的後果就是放價越來越高,實體經濟越來越差。現在這次疫情的影響更是巨大,這個時候如果還想讓房價上漲,那麼後面將會出現暴跌。

我認為這個時候應該讓房價迴歸理性,讓房價回落到一個合理的位置,不要讓房貸再成為一個家庭,幾代人的負擔。沒有了房貸的壓力,年輕人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實業。而做實業的公司見炒房沒有了利潤,他們自然也不會再去炒房,而是專心經營自己的主業。


月牙亮投


會使一下子很多人失業,回家種地那是真的。


yeee123


早晚的問題!


月明17


好事啊支持!


感悟人生245913149


近期股市有個段子,說春節後股市為什麼大漲?是因為要人們安心宅家炒股;國內疫情快結束了為什麼大跌?是因為要人們安心復工。

是這麼回事嗎?可以說多少有點牽連,但調侃的意味居多。

至於題主說的“專家”,如果真能說出房價大幅下跌,會使人安心做實業的話來,那這人肯定是個假專家,缺乏經濟學常識。這番言論只是博出位、博眼球,撈取名聲罷了。

我們打個比方:如果你家突然失竊了,家裡的財產丟失了七八成,你的反應是什麼?當然是憂心忡忡、心神大亂,然後報警抓賊,希望能夠挽回損失。假使丟失的財產數額太大,甚至影響了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沉重債務負擔,那麼幾乎就是滅頂之災,很可能把一個家庭從此拋入社會的最底層。你還能安心工作、安心實業嗎?

我國的人均Gdp去年剛剛邁過10000美元關口,可以說絕大部分人口剛剛勉強進入小康。與發達國家普通公民的資產結構不同,我國居民的家庭資產中70%以上是房產(社科院數據)!而有相當大比例的房產還在按揭還款狀態。房價大跌相當於我國居民資產大幅縮水,視下跌程度會有一定比例的房產持有人會被銀行要求補足質押物或保證金,不知道多少人會一夜返貧、資不抵債。進而引發金融系統的危機,下一步就是全社會的債務危機。

這情形太可怕。全民財富都被洗劫,談什麼安心實業!那將是經濟大蕭條,大衰退,或許連工作都沒了!

這樣的“專家”還是讓他去沙漠裡種樹吧,滿眼都是沙(傻),和他的智商上限差不離。

大白話說財經,我是斷斷斷水刀。歡迎關注歡迎交流。


斷斷斷水刀


假如房價大跌會使很多人安心做實心嗎?

1.高房價只是影響中國實體經濟的因素之一。

房地產仍是中國產業之柱之一。房地產涉及的產業鏈非常廣,比如鋼鐵,水泥,建材,傢俱等等。如果房價大幅下跌,對中國經濟傷害遠大於利益。

過去20年房金時代,炒房使的房價的確過快增長,出現了泡沫。銀行的貸款,居民的存款都流向房地產行業,脫實向虛,實體融資難,融資貴。使得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大量倒閉或者外移。

國家現在採取限購限貸“房往不炒”的政策來抑制房價漲幅過大,打擊炒房者。

2.另一個因素是企業產能過剩。

企業需要進一步進行產業升級。然而很大一部分企業仍然沒有認識到中國市場及傳統出口歐美市場已由增量變為存量市場。每個行業進行優勝劣汰是必然的,每個行業最後都只會是有技術,有品牌的的頭部企業才能強者恆強。比如家電行業美的,格力,海爾。

所以,房價大幅下跌並不能完全解決很多人不能安心做實業的問題。

關注我,創業投資不失手。閱過留痕,手有餘香


理查德頻道


這些專家的觀點確實存在一定得道理,房價大幅下跌,確實可以促使很多人安心做實業,對於實業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要知道這是一種假設性的問題,現實中國內房價出現大幅下跌的概率非常低,除非遇到全球經濟危機或者金融危機,房價才可能出現大跌的現象,類似2008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國內樓市已經成為支撐經濟的頂樑柱,經濟太依賴房地產了,正因為國內房價才具有投資的價值,才會讓房子成為商品,有炒作的價值,失去居住的價格,所以國內房價總體是呈現上漲的。


但假如國內房價出現大跌的話,總體都會出現利弊之處,短期的話會對經濟衝擊很大,長期的話是更有利經濟長期健康發展。

如果房價出現大跌,熱錢會直接從房地產流出,而這些熱錢從房地產撤離之後,可能要尋找可以賺錢的市場,比如會進入金融市場,或者直接做實業投資,這種概率是最大的。

國內房地產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房價大跌熱錢進入實業,如此龐大的資金進入實業的話,肯定會支撐實業,讓更多做企業的人賺錢,一旦實業有賺錢效應了,普通老百姓都跟風投資實業了。

市場的錢和人都是具有羊群效應,哪裡有市場賺錢效應,熱錢就會跟風進入;人也是一樣的,愛湊熱鬧,哪個熱鬧大家都跟風聚眾。

就拿2008年的實際情況來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國內房價也出現了一波大跌的走勢。樓市出現恐慌,熱錢流出樓市,尋找其他避免產品。


當2008年金融危機後,房價也出現大跌之後,那個時候做實業是非常好做的,只要有經商頭腦,堅持做實業都是可以賺一桶金。

隨著國內房價持續上漲,熱錢都已經進入樓市了,實體是越來越難做了,近幾年實體老闆一個比一個慘,除了競爭大之外,房租成實體最大成本,以及實體缺乏資金運周導致實體難生存。

總之房價大幅下跌,對實體是肯定好的,只要實體好做,各個都會回到實體投資,會促使更多人做實體,這一點是肯定的,實體會越來越好。


老金財經


這個觀點不用說都是錯的,2008年中國房價大跌,促使了很多人做實業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的製造業迴流了嗎?今年疫情肆虐,房價肯定是短期內下跌的,那麼這段時間是否促使很多人安心做實業呢?所以,房價大幅下跌,和很多人是否安心做實業不是因果關係。

1、不做實業是因為實業難做

我2011年的一個項目,是做傳統制造業的,營業額在一個多億,但是利潤只有幾十萬,和財務負責人溝通後才知道,這幾十萬的利潤還是因為政府的補貼才有的,否則公司還是虧損的。公司利潤下降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現在公司要全員繳納社保,公司上下數百名員工,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第二就是公司在進行升級,為了增加公司的競爭力,公司加大了對產品的研發創新的投入,從一個高校聘請了一位教授來負責技術研發,三年時間投入不小,公司也獲得了數十項專利。

現在社保、安檢、消防、環保等等不同的環節讓企業的成本不斷增加,負擔不斷加重,企業的利潤越做越薄,而很多企業主是60後的,他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齡,接班人又無望 ,很多就選擇了退隱之心,把公司賣掉或者關掉,還有很多在艱難維持的,其實也是因為面對這麼多跟了自己的員工無法放下,公司就是保持一個盈虧平衡的運營,賺不了什麼錢。

有些人就把這些自己投入到其他投資的領域,比如投資房產,比如投資股權,比如投資互聯網傳銷等等,反正有很多的投資項目等著你去投資,前幾年是一個集中暴雷年份,大量的投資人的錢拿不回來,這裡面既有一般的中產階層,也有很多企業主。

實業難做還是因為實業本身確實難做,不賺錢,不把桎梏製造業身上的東西拿掉,不投資房子也會投資其他的,這些年見過亂七八糟的項目太多了,這個世界上術業有專攻,企業主在自己的領域是專業的,但是出了這個領域也是一個小白,也是一個韭菜,好割得很。

2、溫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樣本城市

溫州是一個著名的商業城市,經濟發達,全國聞名,筆者剛工作時在浙江就聽到對溫州人的讚美,這是一種信任,相互之間十分有誠心和契約精神。溫州商人被稱為東方猶太人。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代替東方猶太人這個標籤的卻成了溫州炒房團!


我們可以看一下溫州的製造業在GDP當中比重的變化,在2000年,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為58%;到了2006年,這個比例降低到55%;到了2010年這個比例降低到52%;但是到了2018年這個比例降低到了40%。

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58%降低到52%,降低了6個百分點,2010年到2018年的8年時間,這個比重從52%降低到40%,8年降低了12個百分點。

這都是一個製造業在經濟中比重的變化過程,現在提到溫州沒有幾個人會再發出10年前的的那種讚歎了。當年溫州製造業下滑,資本逐步撤出了製造業領域,從事了房地產投資,當然也有其他的投資,只不過因為組團太過明顯,溫州炒房團就此聞名天下。

看起來是溫州炒房影響了製造業,本質是製造業下滑,導致資本出走,進入其他的投資領域,即便是沒有房地產,這些資金也會走向其他的渠道。

要想製造業恢復以前的活力,那麼降低製造業企業的負擔和成本,行業投資收益率高了,來做的人自然就多了,一個賺錢越來越差的行業,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