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最近看《完美關係》,林肯為了給女朋友一個驚喜,在沒有告知邦尼的情況下,把她媽媽和弟弟接到了上海,由此牽扯出一場家庭鬧劇。

這時觀眾才知道邦尼之所以不喜歡別人喊她“馬邦尼”,上大學之後再也沒回過家,原來是因為她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近幾年,像《歡樂頌》、《都挺好》、《安家》、《完美關係》這些都市劇都涉及到“重男輕女”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很多觀眾吐槽劇情老套很狗血,其實生活遠遠比電視更現實,更狗血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關於家庭:重男輕女的背後,是可怕的主流觀念導致的社會畸形

在《完美關係》裡,從江達琳和邦尼媽媽的對話中足以反映一個十分普遍的社會現象:重男輕女的家庭,總是對女孩付出最少,要求最多。

在他們看來,身為女孩,你就應該吃少、穿少,多勞動,多幹家務活;身為女孩,你就應該早早下學,掙錢養家;身為女孩,你就應該拼盡全力,幫襯哥哥、弟弟和孃家。

一部電視劇,往往就是整個社會的縮影。近幾年編劇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拿“重男輕女”當熱點話題,塑造了一個個像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這樣的經典熒幕角色,恰恰說明了一個問題:

中國從封建社會發展到今天,重男輕女的守舊思想雖然已經改變太多,但仍然杜絕不了悲劇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對於國人而言,想要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依舊“任重而道遠”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事情,仍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女性走出這種困境。

所以,女孩們,不要怪你的父母心狠無情,要怪就怪封建餘毒對他們的荼害太深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重男輕女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奴隸社會的殷商時期。那時候的人凡事都要占卜吉凶,然後再把它用符號刻在龜甲獸骨上。例如,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已有

“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的記載。

戰國時期,溺殺女嬰蔚然成風。在《韓非子·六反》中曾寫道,“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

南宋時期,“程朱理學”一躍成為官學,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越來越沒有尊嚴和自由。彼時十分推崇“女訓文化”,提倡“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觀念,強調女性要做節烈貞女,導致後世漸漸對女性的要求走向極端。

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發展到頂峰,對女性的迫害和束縛越來越嚴苛,致使她們的處境更難,苦難愈深:

  • 女子不僅要纏足,還要守節。丈夫死後妻子不能改嫁,更有甚者以“妻妾殉死以表忠貞”相要挾,草菅人命。
  • 如果婚前婚後失身,則視為通姦大罪,被全族施以“浸豬籠”酷刑,活活淹死。

此時,日漸盛行的貞潔觀念就像一個喪失理智的瘋子,已經變成隨意剝奪女性自由和生命的殺人工具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充分提倡男女平等和尊重女性的原則。自此,“男女平等”開始具備意識形態的合法基礎,不再要求現代女性必須遵循三從四德,而是鼓勵女性從家庭中解放出來,主動外出就業,參與各種社會工作。

雖然處處主張男女平等,但並不說明已經沒有“不平等”的問題。相反,女性不被尊重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被表面現象掩蓋,轉變為生活中零散瑣碎的障礙,狠狠地砸向每個女性的生活。

比如同一個家庭中男孩、女孩被區別對待;女性因性別歧視、結婚生育等問題造成的就業困難;職場女性不僅要賺錢養家,還要承擔起照顧孩子、老人、做家務的義務;有些父母更是把女兒視為“搖錢樹”,張口就知道要錢貼補兄弟和孃家,導致女兒在兩個家庭之間的雙重負擔過重……

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但大多數人的家庭關係、家庭觀念和性別角色還是很傳統。尤其在農村地區,很多女性仍然深受封建倫理的約束,被迫做著或無形中做著不平等的事。

“男女平等”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口號,而應該付出更具有實際意義的行動。如果整體社會文明程度上升不到新的高度,那麼女性的解放依舊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關於孩子:不被關愛的女孩,經常讓自己陷入各種各樣的困境

蘇珊·福沃德博士曾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寫道: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既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如果家人重男輕女,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心理、行為、三觀、人際關係及兩性關係等方方面面

一般來說,“重男輕女”對孩子的傷害主要表現為三點:

01.消失的缺失感和空虛感

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總是向你傳遞一個明確信息:你的感受無關緊要,只有男孩才最重要

因此不被關愛的女孩由於長期不受重視、不被尊重,自己的需求又得不到回應,乾脆忘記自己有需求這件事,儘量讓自己變得像一個家庭的協助者,用照顧別人來麻痺自己,以此來對抗情感缺失和被人忽視的孤獨感

在這種角色顛倒的畸形關係中,會逐漸加重對不公平待遇的麻木感。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她們不去為自己鳴不平,反而單純地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由此產生一種極度不適的愧疚心理。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02.得不到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將人的需要分為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被區別對待的女孩,僅僅滿足了呼吸、睡眠、食物、水這些生理需要,而安全感、愛和尊重的需要卻嚴重匱乏

重男輕女的家長通常找各種理由讓自己的行為變得合理化,習慣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你必須做點什麼,如果不做或反抗就跳出來指責你的不是,這樣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心靈備受摧殘,還會造成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缺失

  • 如果一個人缺乏安全感,很容易以一種不安全的方式生活,影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他們經常和自卑、焦慮、恐慌等不好的情緒對抗,也容易患得患失,被各種問題困擾。有的人則過於追求物質方面的安全感,以此來彌補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 如果一個人找不到歸屬感,無論是對自己、對家人、對他人、對社會都缺少足夠的責任感。他們沒有興趣愛好,做事缺乏熱情,不善交際,經常感到孤單和寂寞,容易讓自己陷入抑鬱狀態。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03.失衡的心態和自我價值感

重男輕女是一種十分病態的家庭關係,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態,同時還會導致缺乏自我認同感,在看待問題時變得消極悲觀,缺乏自信。

  • 思想偏激

重男輕女會導致很多家庭矛盾,它帶來的嫌隙會體現在每一個生活細節裡,長期深受其害的人因壓力陡增容易出現偏激、乖張等負面情緒,從而做出一些不切合實際的事情。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和《完美關係》中的邦尼,兩個人都來自重男輕女的家庭,而且有很多共同點:都喜歡把自己打扮得精緻又漂亮,說到衣服、包包張口就是名牌,買不到真品就買高仿品,總幻想著釣一個金龜婿,過上有錢人的生活

她們更習慣以金錢為代表的物質財富作為人生價值的標準,將名牌衣服、包包、名車、名錶、房子和銀行存款等等視為能力的代表。

這種過度追求金錢的現象,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一種心理障礙

。生活不是電視劇,樊勝美和邦尼最後都遇到了讓自己生活更好的有錢人,但前提是,你必須成為更好的自己,才值得遇見更好的人

  • 缺乏自我認同,自我價值感低

生活在重男輕女環境下的人,因安全感不夠,容易缺乏自我認同感,導致自我價值感比較低。

人總是希望別人能夠全然接納自己,如果這一點連最親近的家人都做不到,常常讓我們難以相信自己被他人所愛、所信任。這種殘缺的狀態,讓人覺得十分茫然無助,彷彿做什麼事都看不到希望。因此看起來沒有生機,沒有自信,更沒有魄力。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關於自救:想要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幸,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就像前面提到的,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路上的連環追尾,它所帶來的影響會代代相傳。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避免自己在裡面越陷越深,你必須要做出改變,否則日子還是一如既往地狗血,你看上去還是那麼糾結和疲憊。

  • 不做冤大頭,及時止損。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這個有毒家庭體系中存在的內部混亂,學會重新審視父母的決定,區分正確和錯誤的觀念;其次,當他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果斷拒絕,及時止損,才是抵制“持續性壓迫”的最好方法。

如果面對家人的無度索取,學不會拒絕這堂課,將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狀態,一直消耗你的身體、心力和財力。

  • 即使原諒很難,也要放下。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名言: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父母的“重男輕女”通常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治癒過去的創傷。無論原生家庭給你帶來多大的傷害,你可以不原諒,但可以選擇放下放下過往,就等於放過自己。如果緊緊抓著過去的痛苦不撒手,你收穫的,將是成千上萬倍的痛苦。

  •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讓自己強大。

在生活中,幸運常常光顧那些善於自救並付諸努力的人。

首先,你要精神強大,做一個踩著困難前行的人。內心堅韌不屈,在面對重大打擊時才不會驚慌失措,茫然無助,而是想發設法解決問題,讓自己活得輕鬆、通透和幸福。

其次,你要讓自己物質強大,做一個努力向上、經濟獨立的人。錢不是萬能的,但有時候沒有錢萬萬不行。底氣十足的經濟實力,會讓你過上想要的生活,還會讓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

《完美關係》:和父母斷絕關係的背後,是你們生了我卻不想養我

對於社會來說,男女平等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於家庭來說,男女平等才是正確的家庭觀念。

事實上,很多女性仍然像《完美關係》中的邦尼一樣,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忍受著一次又一次的委屈。如何和這種畸形的家庭關係相處,如何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才是每一個深陷其中的女性要好好考慮的問題。

任何時候,面對不公平的壓迫勇敢說不,你才能活得輕鬆一些,否則只會離幸福越來越遠,給自己惹上一身的麻煩,剪不斷,理還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