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最近看《完美关系》,林肯为了给女朋友一个惊喜,在没有告知邦尼的情况下,把她妈妈和弟弟接到了上海,由此牵扯出一场家庭闹剧。

这时观众才知道邦尼之所以不喜欢别人喊她“马邦尼”,上大学之后再也没回过家,原来是因为她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近几年,像《欢乐颂》、《都挺好》、《安家》、《完美关系》这些都市剧都涉及到“重男轻女”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观众吐槽剧情老套很狗血,其实生活远远比电视更现实,更狗血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关于家庭:重男轻女的背后,是可怕的主流观念导致的社会畸形

在《完美关系》里,从江达琳和邦尼妈妈的对话中足以反映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重男轻女的家庭,总是对女孩付出最少,要求最多。

在他们看来,身为女孩,你就应该吃少、穿少,多劳动,多干家务活;身为女孩,你就应该早早下学,挣钱养家;身为女孩,你就应该拼尽全力,帮衬哥哥、弟弟和娘家。

一部电视剧,往往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近几年编剧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拿“重男轻女”当热点话题,塑造了一个个像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这样的经典荧幕角色,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

中国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重男轻女的守旧思想虽然已经改变太多,但仍然杜绝不了悲剧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对于国人而言,想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依旧“任重而道远”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女性走出这种困境。

所以,女孩们,不要怪你的父母心狠无情,要怪就怪封建余毒对他们的荼害太深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重男轻女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那时候的人凡事都要占卜吉凶,然后再把它用符号刻在龟甲兽骨上。例如,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有

“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的记载。

战国时期,溺杀女婴蔚然成风。在《韩非子·六反》中曾写道,“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南宋时期,“程朱理学”一跃成为官学,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越来越没有尊严和自由。彼时十分推崇“女训文化”,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观念,强调女性要做节烈贞女,导致后世渐渐对女性的要求走向极端。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发展到顶峰,对女性的迫害和束缚越来越严苛,致使她们的处境更难,苦难愈深:

  • 女子不仅要缠足,还要守节。丈夫死后妻子不能改嫁,更有甚者以“妻妾殉死以表忠贞”相要挟,草菅人命。
  • 如果婚前婚后失身,则视为通奸大罪,被全族施以“浸猪笼”酷刑,活活淹死。

此时,日渐盛行的贞洁观念就像一个丧失理智的疯子,已经变成随意剥夺女性自由和生命的杀人工具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充分提倡男女平等和尊重女性的原则。自此,“男女平等”开始具备意识形态的合法基础,不再要求现代女性必须遵循三从四德,而是鼓励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主动外出就业,参与各种社会工作。

虽然处处主张男女平等,但并不说明已经没有“不平等”的问题。相反,女性不被尊重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被表面现象掩盖,转变为生活中零散琐碎的障碍,狠狠地砸向每个女性的生活。

比如同一个家庭中男孩、女孩被区别对待;女性因性别歧视、结婚生育等问题造成的就业困难;职场女性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承担起照顾孩子、老人、做家务的义务;有些父母更是把女儿视为“摇钱树”,张口就知道要钱贴补兄弟和娘家,导致女儿在两个家庭之间的双重负担过重……

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大多数人的家庭关系、家庭观念和性别角色还是很传统。尤其在农村地区,很多女性仍然深受封建伦理的约束,被迫做着或无形中做着不平等的事。

“男女平等”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口号,而应该付出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如果整体社会文明程度上升不到新的高度,那么女性的解放依旧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关于孩子:不被关爱的女孩,经常让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

苏珊·福沃德博士曾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写道: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如果家人重男轻女,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心理、行为、三观、人际关系及两性关系等方方面面

一般来说,“重男轻女”对孩子的伤害主要表现为三点:

01.消失的缺失感和空虚感

那些重男轻女的家长,总是向你传递一个明确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男孩才最重要

因此不被关爱的女孩由于长期不受重视、不被尊重,自己的需求又得不到回应,干脆忘记自己有需求这件事,尽量让自己变得像一个家庭的协助者,用照顾别人来麻痹自己,以此来对抗情感缺失和被人忽视的孤独感

在这种角色颠倒的畸形关系中,会逐渐加重对不公平待遇的麻木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她们不去为自己鸣不平,反而单纯地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由此产生一种极度不适的愧疚心理。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02.得不到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被区别对待的女孩,仅仅满足了呼吸、睡眠、食物、水这些生理需要,而安全感、爱和尊重的需要却严重匮乏

重男轻女的家长通常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习惯站在道德制高点要求你必须做点什么,如果不做或反抗就跳出来指责你的不是,这样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心灵备受摧残,还会造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 如果一个人缺乏安全感,很容易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生活,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经常和自卑、焦虑、恐慌等不好的情绪对抗,也容易患得患失,被各种问题困扰。有的人则过于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以此来弥补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 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归属感,无论是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都缺少足够的责任感。他们没有兴趣爱好,做事缺乏热情,不善交际,经常感到孤单和寂寞,容易让自己陷入抑郁状态。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03.失衡的心态和自我价值感

重男轻女是一种十分病态的家庭关系,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态,同时还会导致缺乏自我认同感,在看待问题时变得消极悲观,缺乏自信。

  • 思想偏激

重男轻女会导致很多家庭矛盾,它带来的嫌隙会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长期深受其害的人因压力陡增容易出现偏激、乖张等负面情绪,从而做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事情。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完美关系》中的邦尼,两个人都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而且有很多共同点: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精致又漂亮,说到衣服、包包张口就是名牌,买不到真品就买高仿品,总幻想着钓一个金龟婿,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她们更习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准,将名牌衣服、包包、名车、名表、房子和银行存款等等视为能力的代表。

这种过度追求金钱的现象,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

。生活不是电视剧,樊胜美和邦尼最后都遇到了让自己生活更好的有钱人,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更好的自己,才值得遇见更好的人

  • 缺乏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低

生活在重男轻女环境下的人,因安全感不够,容易缺乏自我认同感,导致自我价值感比较低。

人总是希望别人能够全然接纳自己,如果这一点连最亲近的家人都做不到,常常让我们难以相信自己被他人所爱、所信任。这种残缺的状态,让人觉得十分茫然无助,仿佛做什么事都看不到希望。因此看起来没有生机,没有自信,更没有魄力。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关于自救: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就像前面提到的,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路上的连环追尾,它所带来的影响会代代相传。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避免自己在里面越陷越深,你必须要做出改变,否则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地狗血,你看上去还是那么纠结和疲惫。

  • 不做冤大头,及时止损。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这个有毒家庭体系中存在的内部混乱,学会重新审视父母的决定,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观念;其次,当他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果断拒绝,及时止损,才是抵制“持续性压迫”的最好方法。

如果面对家人的无度索取,学不会拒绝这堂课,将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状态,一直消耗你的身体、心力和财力。

  • 即使原谅很难,也要放下。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名言: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父母的“重男轻女”通常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无论原生家庭给你带来多大的伤害,你可以不原谅,但可以选择放下放下过往,就等于放过自己。如果紧紧抓着过去的痛苦不撒手,你收获的,将是成千上万倍的痛苦。

  •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让自己强大。

在生活中,幸运常常光顾那些善于自救并付诸努力的人。

首先,你要精神强大,做一个踩着困难前行的人。内心坚韧不屈,在面对重大打击时才不会惊慌失措,茫然无助,而是想发设法解决问题,让自己活得轻松、通透和幸福。

其次,你要让自己物质强大,做一个努力向上、经济独立的人。钱不是万能的,但有时候没有钱万万不行。底气十足的经济实力,会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还会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

《完美关系》:和父母断绝关系的背后,是你们生了我却不想养我

对于社会来说,男女平等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家庭来说,男女平等才是正确的家庭观念。

事实上,很多女性仍然像《完美关系》中的邦尼一样,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委屈。如何和这种畸形的家庭关系相处,如何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才是每一个深陷其中的女性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任何时候,面对不公平的压迫勇敢说不,你才能活得轻松一些,否则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给自己惹上一身的麻烦,剪不断,理还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