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樹毛絮飛舞 這個“過敏季”提前

南京梧桐樹毛絮飛舞 這個“過敏季”提前

近日氣溫直升,南京的梧桐絮比往年提前爆發

剛剛過去的冬天,是江蘇史上最暖冬天。而實際上,全國已經連續7個冬季偏暖。氣溫上的變化,會給我們生活環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花期 今年普遍提前5到7天

江蘇氣象表示,由於去年冬季很暖,導致植物生長髮育進程加快,花期普遍略有提前。

無錫染井吉野櫻原來平均始花期為3月25日前後,去年冬季異常偏暖,染井吉野櫻更是提早開放,是近年最早年份。蘇州油菜花今年的盛花期預計較往年提前5到7天。無錫桃花將在3月22日到23日進入盛花期。徐州豐縣的梨花預計也要比常年偏早9天左右。

南京梅花山山頂的“情人梅”,過去每年2月14日才有花開放,而今年2月12日就開了。

行道樹 梧桐樹提前下毛毛雨

3月19日,市民張女士經過中山南路時,發現路上已經有梧桐絮翻飛。往年集中在4月飄落的梧桐絮現在已經開始“上市”,讓許多市民提前進入“過敏季”。今年梧桐絮為何來得這麼早?

“梧桐飛絮氣溫一般要到20℃以上,這幾日氣溫直升,讓法桐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因此激發了梧桐的飛絮機制。”南京市園林和林業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凱表示。目前南京的梧桐飄的是芽衣絮,隨後是果毛絮。梧桐芽衣絮一般是每年3月中旬、4月初產生。特別是在氣溫較高時,毛絮飄得比較嚴重,過敏體質一定要做好防護。

如今,怕冷的香樟樹在南京主城隨處可見,可在半個多世紀前它卻無法在南京生長,氣候變化讓它在南京普及開來。此外,彩葉變色是由於氣溫連續低於特定溫度,但去年受溫度影響,彩葉樹種的變色時間推遲。據朱凱觀察,一些槭樹類的到去年12月才變色。

農業 江蘇大部種起晚粳稻

“上世紀80年代江蘇大部分種植的是中熟秈稻品種,收穫期在10月中旬。隨著氣候變暖,水稻生長季延長,江蘇種植的水稻品種已大部分更換為晚粳稻,收穫期可延遲到11月上旬。氣候變暖延長了水稻的適宜生長期,利於水稻產量提高。”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農業氣象專家江曉東介紹。

蟲害 害蟲提前開始活動了

到了夏天,園林樹木容易生病蟲害。但近日的戶外調查中,南京市園林和林業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文霞發現,蚜蟲、蚧殼蟲、樟木蝨、天牛等害蟲開始活動了。而正常情況下,天牛要到4月份才活動。由於去年冬天很暖,一些越冬的蟲害沒被凍死,看情勢,今年的蟲害會比去年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