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波:美的最大的資產是敢於向自己動刀子

方洪波:美的最大的資產是敢於向自己動刀子


在改革開放誕生的第一批民營企業中,美的是強者的代表:從1968年企業前身創立,到1993年股份制改革併成為中國第一家改組上市的鄉鎮企業,再到如今市值3700億元的全球科技集團,在波濤洶湧的時代變革和市場洗禮中,美的走出了自己的鍊金之道。


1

美的究竟贏在哪裡?


“美的實際上很簡單,就是跟改革開放一脈相承,得益於中國發展和崛起的大背景。從1981年(註冊美的商標)一路上發展起來,這個過程當中,美的基本上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巨大的人口紅利、中國市場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個是根本。”方洪波說。


這位“中國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在1992年受到鄧公南巡的啟發,從國企辭職來到佛山,投奔改組前的美的集團並與創始人何享健相識。在“伯樂”何享健的培養和支持下,方洪波從企業一線逐步走到管理層,開啟了一段商界佳話。


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是起點和根本,但這並不是支撐美的走到現在的全部原因。


家電企業曾經是一片藍海,依靠著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一度只要在生產與營銷上稍下功夫就可以收穫訂單;但是大浪淘沙,新的市場環境對企業的技術與戰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往日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面臨淘汰。


在方洪波看來,“過去的競爭力,大家發展依靠的是中國快速發展的大環境。通俗來講就是規模優勢或者是用規模來獲取低成本優勢。現在海外的增長受限了,國內沒有什麼增長,那你哪有什麼規模?以前每天都有擴大,但現在就是這麼大。


成本也沒有了優勢,現在整個東南亞只有新加坡(成本)比中國高,其他的國家都是比中國低,藍領和白領都是比中國的低,甚至包括東歐的國家都是比中國低,我們沒有了成本優勢。”


在新的環境下,企業如何能持久的生存和發展下去?早在2011年美的就確立了基本原則——“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


他講道,“在我們2011年提出來的轉型的三個主軸中,最核心的就是構建產品創新能力。無論怎麼樣,首先你的產品是與眾不同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可以滿足用戶的需要,用戶願意花錢買你的產品,能夠給他帶來價值。圍繞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情。”


簡單來講,這一邏輯是用兩片“綠葉”——效率驅動和全球經營去支撐產品領先這朵“紅花”。其中,全球經營不言而喻,美的海外營收佔比超過40%,依靠海外市場極大擴充了業務和營收體量;而“另一片綠葉”效率驅動則與美的的轉型升級密不可分。


2

在高速公路上找出口


2012年方洪波剛剛接過何享健的班,在銷售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美的集團出人意料的宣佈啟動經營轉型升級。方洪波看到了“薄利多銷”的潛在弊端,決心扭轉過去依靠規模效益的增長模式,但是這一轉型伴隨著的產品線調整和大規模減員,讓美的和方洪波遭遇了來自內外部的質疑和指責。


關鍵時刻,方洪波得到了何享健的全力支持。有媒體曾寫,“方洪波當時向何享健做彙報,稱自己壓力很大。何享健只說了一句話,‘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情’”。


經營轉型在方洪波看來,就是非做不可的“正確的事情”。回憶轉型之初,他說,“當時受到了很多非議,我們當時的轉型就像在一條高速公路上跑著,突然告訴你前面是盡頭沒有路了,但速度不能慢下來的同時,你還要找到一條新的出口,要走另外一條道路。


效率驅動是什麼呢?以前成本優勢沒有了,做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沒有成本優勢就不行,我們要堅持效能驅動,效能驅動就是跟你在高速公路上換輪胎和找出口一樣的,你要找到新的成本優勢。


這個新的成本優勢就是通過效率驅動來建立的,而不是通過人口的紅利、勞動力的低成本以及環保等等這些隱性的低成本來建立的。建立新的成本優勢才能確保你的盈利能力,然後有了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你才能去投入創新,讓產品領先。”


有何享健的絕對信任,方洪波大刀闊斧的幹了起來,逐漸在美的內部樹立了權威。實施這一轉型六年後,2018年美的年營收總額較2012年增長了約285%,利潤增長超過481%。方洪波說,“我們今天回頭去看,很幸運的是我們當時那樣想的就那樣做了,否則也就沒有今天了。

比如說一刀切的停止了所有生產要素的投資:2010年以後沒有在中國建一平方米的廠房,沒有拿一畝的土地,沒有新建一條生產線,對於我們這麼大的製造型企業,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們所有的投資投到哪裡?投到研發和機械基礎設施,我們開始研究和開發體系(R&D)的分離。建立研究體系和開發體系,然後建立集團的四級研發架構,各個技術路線圖的規劃,每個產品都有未來的技術路徑,五年的路徑,這個是最起碼的要求,真正做到了研究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從一個風扇到一個空調,全部的技術路徑和規劃都是非常清楚的。”


經營轉型升級的同時,美的瞄準了製造轉型,力圖淡化“傳統”、“家電”等標籤,由家電企業轉型為全球化科技企業。


根據既定的目標,美的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究與建設,將自身的管理經驗、軟件產品及全球領先的機器人自動化能力集成,打造Midea M.IoT,推動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加強人機協作,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比如試製試產週期縮短45%、渠道庫存下降32%、排產效率提升83%、產品品質指標提升17%等等。

3

“美的確實就是敢改”


方洪波相信企業的護城河需要靠風險積累,而應對風險就需要企業不斷顛覆自我。“企業家的精神本質上就是敢於自我否定,敢於不斷創新,去應對挑戰。美的確實就是敢改。並且能夠前瞻性的,在別人沒有改的時候,我們去改。”


他舉了三個例子,其一是數字化,“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數字化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我們率先推數字化。如果當年不搞數字化,今天我們也不會出現‘美雲智數’(美的集團旗下雲服務商)這樣的企業,我們不僅是自己幹,還把它上市化,向全社會提供服務。”


其二是T+3業務模式,“這就是所有人還在沉迷於過去的時候,我們率先幹,T+3業務模式本質上就通過效率改變過去家電行業層層分銷,打款壓貨的模式。我們現在沒有庫存,我們以銷定存,一身輕,沒有負擔。


最後回到2012年美的的轉型,“那個時候美的並沒有問題(2011全年營收931.08億元,淨利36.98億元),在國內是挺好的,我們進行轉型和調整的時候,全行業就說機會來了,美的又在自我折騰。但是我們有時候講,企業就是要折騰,社會的變化太大了。”


方洪波沒有提到的是,在他的主導下,美的還展開過營銷渠道和管理架構的幾輪大洗牌。最常被人提及的是,美的集團內部只有四個層級:員工、中層經理、總監/副總裁、董事長/總裁,扁平化程度甚至勝過不少成長期公司。


在方洪波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背後,不得不提的是,美的是國內最早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民營企業,這與創始人何享健獨具前瞻性的商業思維息息相關。


1968年何享健帶領23人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即美的集團的前身。改革開放後,這家原本做藥用塑料蓋的小企業轉向生產風扇。儘管是從鄉鎮企業起家,但美的在80年代末就依靠研發新風扇產品實現過億元產值,90年代初進行股份制改革,又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發展而成的上市公司。


“敢改”正是源於何享健最早在美的內部提出的思路,“在美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何享健在公司治理上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早在1997年他就決定引入日本松下公司的事業部制,逐步下放其個人權力,設立內部激烈機制和問責機制,帶領美的開始走向股東、董事會、經營團隊“三權分立”的經營模式。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作為職業經理人的代表,方洪波走上了美的的中心舞臺。有媒體寫到2012年交班大會上的細節,方洪波面對與會高管說了兩句話:“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方洪波只是美的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過客”。


4

“最好的時候還沒有到”


最近幾年,美的重新定義了自己:從家電企業變為“一家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的科技集團,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種類與服務”,並且將數字化、智能化、物聯網等概念統統收入囊中。


隨著製造升維,美的開始大舉在研發領域“招兵買馬”。方洪波說,“在哪裡有這個技術,我們就把研發中心設在哪裡。


比如要做人工智能和未來技術,就把研發中心設在硅谷。比如說,我們缺少冰箱的壓縮機,有很多冰箱的一些高端和大的技術,我們就把研發中心設在奧地利。工業設計、煙機、灶具、設計美學,包括灶具,歐洲做的最強在意大利,我們就設了兩個研發中心在意大利。”


目前美的集團在全球設有28個研發中心,其中18個位於海外,研發人員超過一萬人。“哪裡有資源,哪裡有最優秀的人才,我們就把研發中心設在哪裡,在全球範圍吸引整合優秀的人才。”


被冠以“文人”頭銜的方洪波其實是一個堅定的技術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他認為,“人類歷史發展只有技術進步才能驅動各個行業發生顛覆和發生變革。整合、淘汰,優勝劣汰和大浪淘沙,這個是根本。”


對技術的“痴迷”,促使美的推動“縱向價值鏈昇華,非常垂直,所有核心的技術和零部件全部掌握在自己身上。”掌握技術的同時,美的謀求技術創新帶來“質變”,並且為此不懼風險,僅2018年一年的研發投入就將近100億元。


方洪波說,“從過去5年,美的申請專利數量是這個行業裡面第一的。我們盈利的增長速度超過收入的增長速度,說明了我們的引領能力和引領結構發生了變化。不是靠規模增長帶來了增長。說明了我們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

  

但是我個人覺得,現在還不是美的看到產品創新技術投入最好的時候,最好的時候還沒有到,可能在未來兩三年,明年可能會比今年更好……我們不斷的投入在研發和技術創新上,我們已經看到了質變的曙光。”

方洪波:美的最大的資產是敢於向自己動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