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作打出刺激消費組合拳 經濟復甦也是一場“總體戰”

零!零!零!

3月18日0—24時,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4例,全部為境外輸入病例,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風暴中心的湖北也首次實現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和現有疑似病例三個指數均為“零”。

在境內疫情進一步穩定的情況下,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務之急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緊取消過度管控的做法和規定,儘快讓消費熱起來、讓經濟活起來。

國家政策|19條措施促進居民願消費、敢消費、能消費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8%,已經連續六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在境外疫情擴散蔓延並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對外貿易嚴重受阻的情況下,國內消費對於經濟復甦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為了讓消費這個“主引擎”迅速熱起來,從中央到地方,從機關到企業,各方積極行動,打響了一場和疫情防控一樣不容有失的“總體戰”。

在國家層面,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圍繞促進居民願消費、敢消費、能消費這條主線,出臺涉及6個方面的19條政策措施。

“圍繞‘願消費’,我們從供給側出發出臺8項政策措施,著力提高我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圍繞‘能消費’,從需求端考慮出臺6項政策措施,著力穩定和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圍繞‘敢消費’,我們主要從維護權益角度考慮,出臺5項政策措施,著力打造誠信、安全、公平的消費環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地方層面,江蘇南京已於日前率先宣佈面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餐飲、體育、圖書等7大類共3.18億元消費券,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推動服務業全面復甦。

官員示範|多地黨政“一把手”帶頭“下館子”

疫情期間餐飲行業遭受重創,為提振消費信心,近日多地黨政“一把手”紛紛帶頭“下館子”,相關新聞頻頻上頭條。

最早帶頭的是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3月9日下午,他來到位於夫子廟景區的南京大牌檔,出示綠色“蘇康碼”,並在店內吃了一碗鴨血粉絲湯。

兩天後,3月11日下午,南京市長韓立明前往大眾書局新城市廣場店,通過手機支付買了兩本書:一本是沈復的《浮生六記》,另一本是著名作家葉兆言的新著《南京傳》。

據媒體公開報道,近期帶頭“下館子”的還包括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浙江省嘉興市委書記張兵;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海東市長王林虎;湖南省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市長陽衛國;江蘇省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市長陳之常等。

有網友評論說,領導幹部通過這樣接地氣的方式釋放安全消費的信號,“也是蠻拼的”。

政企合作打出刺激消費組合拳 經濟復甦也是一場“總體戰”

企業行動|零售巨頭接連打出組合拳

刺激消費當然離不開流通、零售企業參與,在這中間,一些行業龍頭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零售巨頭蘇寧為例,在疫情最嚴重的階段,蘇寧發揮其全球供應鏈和自營物流優勢,緊急組織了超過50億元的防疫和民生物資,並在捐款捐物、免費服務、抗疫支出等各方面累計投入超10億,是抗疫保供過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隨著疫情逐漸平穩,蘇寧接連出臺重磅措施,加入到提振消費、復甦經濟的戰役中來。

2月10日,隨著各大家電企業陸續復工,蘇寧聯合眾多家電品牌第一時間推出“開倉計劃”,通過以最低五折重新定義爆款價格座標、30天價保、以舊換新、九道防護服務等舉措,在打通品牌銷售通路的同時,全面激活用戶需求。

疫情期間“雲逛街”成為廣大用戶流行消費方式,為此,2月21日,蘇寧利用全渠道、全場景優勢,在互聯網行業首創連續12小時直播的“超店播計劃”,由明星店員搭配網紅主播開通直播頻道,實時線上帶貨,當日累計吸引1.3億人次觀看,帶火“宅經濟”。

從2月27日至3月15日,蘇寧聯合數百家家電、3C、黃金珠寶、奢侈品等頭部品牌和十餘家銀行,推出為期半個多月的“24期分期免息”活動,讓消費者零負擔擁有心儀好物。這一強刺激政策促銷效果明顯,活動上線首日拉動訂單量同比增長700%。

2月底,蘇寧開啟全員帶貨模式,數萬名非零售終端“獅廠”員工變身蘇寧推客試水社交營銷。蘇寧大數據顯示,目前蘇寧推客超過100萬,推客用戶超過1000萬。尤其是在“24期分期免息”政策加持下,社群營銷對銷售額的貢獻率超過30%。

3月14日,蘇寧再發重磅消息:面向全國用戶發放總價值5億元的消費券,涵蓋家電、3C、服飾鞋帽、珠寶配飾、生活電器、超市快消等諸多商品及到家業務。用戶只需登錄蘇寧易購APP即可領取消費券,每人限領一次,領取時間為3月15日至31日。

對於蘇寧打出的這一系列“組合拳”,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為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企業發展活力、市場消費活力,要從三大方向提振市場信心,在持續創新手段刺激消費之外,還需進一步調動各種資源,助力實體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同時要進一步激勵企業投資,推動重大項目快速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