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來中國海軍發展的速度尤為突出,為何能強勢崛起?

黃鑫


截止2019年,美國現役艦艇總噸位是多少?沒有算得清楚,有過360萬噸,那麼失於老舊,已不能作戰的有多少?有人算不來,魂舞大漠來算一算,也就是200萬噸多一點。那麼我們呢?我們到了100萬噸,至2018年,建造噸位已超過美國,原因是我們欠帳太多,不說別的,美國11艘航母的總噸位都達到了110萬噸,僅航母噸位就已超過了我們,何況我們的老舊艦艇也有不少。如果再加上海軍飛機,我們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有差距要承認,這便是我們強勢發展,要下餃子一樣發展艦艇的原因呀。如果我們不加快速度,差距還會有進一步拉大的危險,當然,我們不是要比它的噸位大,要在我們沒有全球部署的需要,不用那樣多,但沒有足夠的噸位也不成呀,對不對?

餃子噼哩叭啦。056,1300噸的小艦,已近60艘,造它100艘可能都不夠,有漫長的海岸線,有部署需要。如比較新型的驅逐艦052D一級,不足7000噸,遠海還是比較費勁的,大驅055可以,不過剛開始建造。有人舉例,國產航母003,正在建造,可稱為遠海第一艘航母,只是開始。航母出海都是一個大編隊,預警反艦反潛,作戰要素一樣不缺,從大麴到核潛艇,都要成龍配套,我們不過剛開始發展,現在就講強勢崛起,個人以為這個說法還是值得商榷的。

百年海軍。當航母發展百年以後,我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只是滑躍式起飛的,常規動力,沒有固定翼預警機支持的,都說距離美國差得遠,正是這樣。人家都發展了百年,我們不過剛剛開始。現在就比有點早,我們也不想爭個長短粗細,只滿足自家使用就好,不管10萬噸,還是核動力,經過10多年潛心發展,已迎來非常明朗的技術曙光。只要發展,就沒有不成的,只是需要時間。海軍需要的就是時間,非百年不可得,這便是海軍。

非常耗銀子。任銀子堆成山,走了彎路就後悔,美國DDG1000,被定位為下一代驅逐艦,接替幾十年的“阿利伯克”,結果因為太科幻,被宣傳為無人能及,至今排名,有人不懷好意,仍奉為第一,真是莫大諷刺。還有他的“福特”號航母,終生不用更換燃料云云,被人捧得上了天,不是什麼好事,僅嚇人是不夠的,現在連總統都在發愁,這個電磁彈射要還是不要,要吧,技術儲備嚴重不足,需要十多年研究;不要,說出的話潑出的水,怪尷尬的。130億隻採購一艘裸艦,還不包括研製費用,這樣造艦法,誰也耗不起,成了還好,只是不成,連自己也知道怎麼辦。比起美國,我們不貪多,使用新技術比例不高,造得相當順風順水,以為這才是我們速度快一點的原因吧?


魂舞大漠


1979年,爆發了南疆衝突戰,教訓了所謂的第三軍事強國,緩和了與西方整體的緊張關係,外來資金和技術加速流入國內;隨即,對外主動宣佈將裁減軍隊員額100萬,樹立起軍隊熱愛和平的乖乖兔形象,與西方關係進入了蜜月期。

高層極具戰略眼光,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因此,軍隊一定要忍耐,要為改革開放服務;於是,軍費被大量壓縮,有限的資金大都用在發展經濟上,國內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國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長期關注軍隊建設的讀者知道,整個90年代長長的十年時間,海軍發展步履及其緩慢,開建並拿得出手的也就3艘驅逐艦,包括2艘排水量4200噸級的052型驅逐艦,即112哈爾濱艦、113青島艦;1艘排水量6000餘噸的051C型驅逐艦167深圳艦。

其中,051C型167艦雖然採用依然是落後的蒸汽輪機動力,但在海軍發展史上卻意義重大,是海軍大型驅逐艦的開山之作,又在南海艦隊長期擔任艦隊旗艦。

進入新時期,海軍實現了戰略轉移,加上技術上的日積月累,特別是綜國力的強盛,目前,僅次於美國,而位居全球第二;所以有了更多的軍費來發展海軍,彌補改開以來軍隊長期忍耐讓位於經濟建設發展,導致海軍艦艇發展中大中型水面艦艇數量的嚴重不足。

以驅逐艦為例,國產第一代051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僅3600噸,艦上的裝備除了2座3聯裝的海鷹-1反艦導彈以外,艦炮、副炮、反潛火箭式深彈、軌導投擲水雷等,其技戰術性能都停留在二戰的水平上。

缺乏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反潛魚雷、反潛直升機等,2艘052型和1艘051C型驅逐艦儘管有了防空導彈、反潛魚雷、反潛直升機等,但裝備的僅是海紅旗-7近程防空導彈,不具備本艦和艦隊區域防空作戰能力,因此,算是勉強解決了海軍有無防空導彈的問題。

從052C型/051C型驅逐艦開始,海軍解決了艦隊區域防空作戰能力,但艦上的垂直髮射裝置,不具備共架發射能力,只能發射單一的遠程防空導;因此,只能說解決了海軍區域防空作戰能力,但艦載垂直髮射系統較之西方海軍還是明顯落後。

052D型/055型驅逐艦,採有了海軍標準的艦載垂直髮射裝置,其850毫米的直徑,7米或9米的發射井可供選擇,屬於目前全球最大尺寸的艦載垂直髮射裝置,對彈徑尺寸較小、射程50公里的中程防空導彈,具備“1坑4彈”佈置能力,提高了這兩型海軍新銳驅逐艦的導彈攜帶量和作戰水平。

其他,所有影響海軍發展的技術瓶頸,比如燃氣輪機、主動相控陣雷達、反隱形目標雷達、近程、中程、遠程防空導彈、反潛魚雷、10噸級反潛直升機、新型主被動聲吶等得到了解決,海軍水面艦艇發展進入爆發期。

4000噸級的054A型護衛艦就服役了30艘,1300/1400噸級的056/056A型護衛艦已服役下水海試60餘艘,將近7000噸級的052D型驅逐艦也已服役10餘艘,下水海試10艘,包括首艘055型萬噸大驅101南昌艦也已經服役於北海艦隊。

滿載排水量6.5萬噸的遼寧號航母已服役並形成戰鬥力,國產首艘002型航母也即將成軍,年內海軍雙航母編隊可期;滿載排水量將近5萬噸的901型綜合補給艦965呼倫湖號也已成為遼寧號航母編隊的成員,彌補了海軍航母編隊缺乏大型綜合補給艦的短板。

綜上,海軍自進入新時期,發展速度尤為突出,開始強勢崛起,源自綜合國力的提升、貿易和能源通道的不斷延伸、海外利益的擴展等,迫切需要建立一支與國力相符合的海軍,來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同時承擔更國的國際責任,譬如常年派出艦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反海盜任務。

海軍造艦速度的提升,同時也是在彌補長期以來,海軍發展的欠賬,所以外界包括軍迷看來每年不斷有新艦下水,近年來,一年就下水一支噸位相當於法國海軍的艦隊。

其實,海軍發展歷史欠賬太多,需要提速造艦才能彌補,就這麼點艦下水,談不上什麼“下餃子”;二戰時期,美國在二年時間內,就下水了175艘滿載排水量3000餘噸的弗萊徹驅逐艦,那才叫“下餃子”。

美海軍伯克級防空驅逐艦就有65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也有26艘,我海軍才有多少艘防空驅逐艦,10噸級的核動力航母就有11條,想必這就是海軍實力的差距;所以軍迷千萬不要再提什麼海軍開始“下餃子”了,一副小孩未見過大人卵的模樣,就是見識不夠,眼界不夠開闊。


國平軍史


我國海軍在近15年內的發展速度確實有目共睹、成績斐然,艦艇總噸位已達145萬噸,位居世界第二位,不僅規模大幅提升,裝備技術水平也躍居世界最前列!之所以能夠在近十幾年的時間內能夠有爆發式的提升,原因只有四個字“厚積薄發”!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之前五十幾年的忍辱負重、發奮圖強以及國家經濟、科技和工業體系能力的不斷提升的基礎上的,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海軍建設條件。
海軍目前最強陣容

預計2019底前我國海軍艦艇構成

052C“中華神盾”到055萬噸大驅的進化!

海軍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所涉及的範圍不單單是軍工相關行業,而是體現整個國家科技、工業體系的水平!從建國到本世紀初,我國的海軍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嚴重與我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國際地位嚴重不符,海軍能力僅能夠執行近海防衛,別說與歐美海軍強國相關,甚至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們的主戰艦艇的規模與武器配置連周邊包括越南、韓國等一些中小國家都不如,導致我國在南海、東海等海上權益收到嚴重損害卻無能為力。這樣的局面知道本世紀初,也就是2005年052C驅逐艦之後才逐漸發生了質的改變,與其說近十幾年的海軍建設是爆發式的發展,倒不如說是為了儘快彌補前面幾十年累積的巨大漏洞!
051型驅逐艦編隊,曾經人民海軍最強戰艦

055驅逐艦領銜的驅逐艦編隊

海軍快速發展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包括艦艇動力、艦載高性能雷達和電子設備、高性能艦載武器系統以及完善的艦艇設計能力等。以水面艦艇為例,國產GT25000系列艦用燃氣輪機在2010年前後逐漸成熟;346系列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在2005年投用、也在2010年前後解決了元器件和性能優化;紅旗-9遠程艦空導彈、紅旗-16中近程艦空導彈、鷹擊-18反艦導彈等艦載武器也基本上是在2010年前後開始大規模批量裝備,而代表我國水面艦艇設計能力等055萬噸大驅也是在2014年左右才定型、2017年首艦下水,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我國海軍艦艇相關的關鍵技術、設備基本上都是在2010年左右達到了規模化應用條件,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點之後,水面艦艇開始了大規模“暴兵”狀態,截止目前已擁有30艘054A護衛艦、6艘052C驅逐艦和11艘052D驅逐艦的先進水面主戰艦艇規模!


國產艦艇早已不存在“心臟病”
052DL驅逐艦海試

055驅逐艦101“南昌號”服役在即

近十幾年中不僅水面驅、護艦有了長足進步,2012年“遼寧號”航母的服役開啟了“大國航母”的時代,目前國產首艘航母已完成艦載機起降測試服役在即,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國產大型航母也已在船臺建造,人民海軍已吹響了進軍深海的號角!這樣就是爆發了嗎?不是,這背後卻是我們不得不為之的嚴峻形勢!我國經濟體量已上升至世界第二(如果按照實際購買力的話可能已經是世界第一),而且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鐵礦石進口國,來自海上航線和其他海外權益的安全需求對海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海軍規模和能力與需要保障的權益嚴重不匹配,缺少以航母為核心的遠洋打擊能力,這樣的形勢正在日趨嚴峻,因此,包括航母在內的主戰海軍艦艇建造任務依然十分艱鉅,遠未到自足自滿的程度。


同時下水的055驅逐艦3、4號艦國產雙航母編隊效果圖


正在建造的國產大型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效果圖

近幾年來海軍每年都保持20萬噸以上的艦艇建造規模,新艦不斷下水的同時仍有大量老舊艦艇需要替代,這也是海軍近十幾年不斷“暴兵”的另一個原因。我國海軍艦艇總噸位雖然快要達到美國海軍的一半,但大中型艦艇的數量連對方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航母更是十分之一都不如,這樣的差距遠不是短時間的“暴兵”能解決的,與之相關的體系建設、經驗積累和文化沉澱可能還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去追趕、彌補,依然任重道遠!


不斷“暴兵”中的造船廠
未來大型核動力航母效果圖


威吶解析


等咱有了錢,航母買兩條,跑一條,曬一條!如今?有錢~買艦!(庸俗一把,吐吐心中淤積之氣)

對於中國海軍,2019年甚至在未來5年之內都是一個大爆發的年代,因為每一年中國海軍都會服役和下水大批的新式戰艦,從航母、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等應有盡有。這其中也有補充中國海軍歷史欠賬的原因:我們大批老式051驅逐艦、053護衛艦需要退役和換裝,這些艦艇已經和現代意義的海戰脫節,服役也沒有多大的用途。其次就是中國海軍戰略轉型成功,從黃海海軍,變為藍海海軍。之前大部分主力艦艇都是導彈艇、掃雷艇、護衛艦為主,現在要變為航母、驅逐艦、核潛艇為主。大艦的下水和服役,更是給中國海軍更新換代帶來了機會。

當下,中國海軍的新式艦艇包括了002型航母,055萬噸驅逐艦,052C/D導彈驅逐艦,054導彈護衛艦,056導彈護衛艦,093B導彈核潛艇,094A戰略核潛艇,039C常規潛艇,901型遠洋補給艦等主力艦艇。中國海軍每年至少要建造/下水/服役20-30艘大型戰艦。

其次,就是中國的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沒有經濟實力作為依靠,造這麼多軍艦也是不可能的,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同時中國還有百家大型造船廠以及千家配套製造廠的支援,再加上國家意志:一定要發展一支強大的海軍。多種因素上,中國海軍才能在近幾年徹底崛起,而這背後的投入絕不是百億、千億元就能完成的。中國海軍現在“下餃子”的情況,就是避免重蹈北洋艦隊無艦可用的後者。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的一些簡單看法,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互動。如有轉載,煩請表明出處!

軍事天地


我國海軍近年來發展及其迅猛,已經躋身世界上最強的兩個海軍行列,僅次於美國。從2003年只有2艘神盾艦,發展到現在一共有30艘神盾艦,從2003年一艘航母都沒有,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2艘6萬噸級航母,從2003年只有10艘053H3型護衛艦還算能用,到現在有了30艘054A護衛艦,這16年,我國海軍的發展創下了世界奇蹟。

是什麼導致了我國海軍如此迅猛的發展?海事先鋒看來,主要有3大原因。首先第一個原因是有需要。不論是歷史上哪一個軍事強國的崛起,都和需求有關。這些需求各不相同,比如英國海軍的崛起是因為英國廣大的殖民地需要保護,比如一戰德國海軍的崛起,是因為挑戰霸主英國,冷戰中蘇聯海軍的崛起,則是因為核戰略的發展,需要保障對美國的海上核打擊能力有效。

我國海軍的發展和崛起,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有太多的海外利益需要去保護,比如說我們在其他國家的投資,比如說我們賴以生存的海上貿易生命線,比如說我國在其他國家建設的工程項目,尤其是港口設施。既然有了廣泛的利益,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海軍去保護,那麼這些財富轉瞬間就可能被複雜的國際局勢消滅掉,甚至被無緣由的摧毀。

其次,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國的海洋權益遭受了來自超級大國的挑戰。我國在黃海、東海、南海上都或多或少的和一些鄰國有海上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是超級大國就利用這個機會,以維護航行自由為藉口,在我國周邊海域挑起事端,動不動就派遣軍艦、航母來南海航行,更有甚者還會穿越一些敏感的海峽,這就從海上對我們施加了很大的壓力,我們需要強大的海軍來應對壓力。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能力可以做到。這個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經濟上,我國財政收入達到了3萬億美元,每年的軍費為1200億美元,都達到了世界第二位,有足夠的財政能力去支撐大海軍的建設。再一個我國的技術也達到了要求,大海軍的建設離不開技術做保證,我國海軍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055、新型國產航母、新型核潛艇等先進艦艇的建設,都離不開技術作為支撐,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耐心的設計和發展自己的艦艇,這為我們發展大海軍提供了技術保障。


海事先鋒


客觀的講,這是人民海軍發展的歷史必然性。人民海軍自本世紀以來的十數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在跨入“走出去”的時代同時,以遼寧艦、055萬噸大驅為代表的“大艦”、“遠艦”按計劃穩步推進,並實現了052C/D驅逐艦、054A遠洋護衛艦以及056輕型護衛艦繼051系列驅逐艦17艘的建造史之後,大批量建造,被國內外一致稱為“下餃子”。井噴式發展成為人民海軍當前的發展代名詞,正在以前所未有碾壓世界的中國速度迅猛向前。

歷史積壓的功課到了不得不補的關頭

人民海軍的發展史是一部辛酸史,張召忠少將退役後在節目中談及人民海軍發展流下的辛酸淚水,是當時那個發展時代的真實縮影。人民海軍與共和國同步成長,起步於小舢板時代,甚至海軍司令員視察海島需要租用民船,足以說明人民海軍起步之初的艱難。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人民海軍的艦艇主要以千噸以下的護衛艦艇為主,在面對當時的海防壓力時,不得已只能以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來彌補艦艇質量上的差距,開創了世界海軍史上多個以小博大的經典戰例,開闢了“海上拼刺刀”的時代戰術。試想,我們當初有對等國際的艦艇,還會有類似的無奈之舉嗎?

在進入本世紀以前,海軍最大的艦艇也就是被譽為神州第一艦的051B深圳艦,排水量首次達到6000噸級,在此之前,主力艦艇還是以3000噸051型驅逐艦為主;2000年左右中國先後分兩批購進了4艘俄製現代級驅逐艦,全部入列東海艦隊,被譽為“四大金剛”,成為我國本世紀前十年的中堅作戰力量,也是最能拿得出手的現代化艦艇。

提及現代級驅逐艦,不得不說說在此之前,人民海軍的防空作戰僅限於海紅旗-7的點防禦,直至現代級的到來,才首次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在後續建造新一代防空型驅逐艦時,也不得不兩條腿走路,一邊自主研發,一邊全套引進俄製產品。另外,現代級獲得首次賦予海軍超音速反艦作戰能力。這一系列的歷史縮影,足以說明人民海軍積壓的時代功課之多。

經濟發展為軍事科技和國防奠定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時至今日,短短的四十年,中國經濟總量越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催生了中國在科技、國防、工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在國內百分之六的增長比,對於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很高的指標了,但這個水平在國際上很多國家是望眼欲穿的指標。要知道很多西方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只有百分之二左右,在國內達到百分之七以上方能引起部分人的關注,這從側面說明了中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成就。

經濟總量的發展,同步帶來的是國防領域的投入,相較2000年,我國今年的國防支出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指標,是2000年的數倍之多。國家有錢了,在軍事科研、國防工業領域的投入越來越多,此前一系列的科研項目諸如新活力後,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隨著科研費用投入的加大,我國在科技領域開始奮起直追,在部分領域達到或超越世界先進水平。比如,隱形戰機項目,我國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同時研製兩種隱形機的國家;我國早在2013年就已經實際列裝反隱身雷達,並多次成功探測到接近我國周邊海空領空的隱形飛行目標盤;還有我國055萬噸大驅被外媒譽為國際上當前最有戰鬥力的艦艇。

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了問題,錢袋子是發展國防事業的核心基礎。

海洋強國戰略成為歷史推手

什麼是海洋強國戰略?對於當前的中國來講,海權是政治的延伸,也是經濟發展、軍事轉型迫切需求滋生之下的產物。基本確立了兩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去”,第二步就是需要尋找“支撐點”。

想要實現上述兩步走的戰略,同步進行的是推動“硬實力”的提升,即造艦、造大艦、造遠艦。本世紀初期,人民海軍開始組織艦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訪問全球;到了本世紀10個年頭以後,中國隨著大型作戰艦艇的批量列裝,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護航的同時,也開始走向西太平洋地區。

隨著遼寧艦的服役之後,中國海軍開始加快戰略轉型,由原來的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遠海護衛轉型,以航母為核心的遠洋打擊體系逐步形成。現在,中國海軍以及海空軍航空兵越來越多的走出國門,走出傳統領域,西太平洋遠海演練已成常態。

總結

人民海軍經歷了幾十年的辛酸史,從小舢板發展到航空母艦,由單純水面力量,向海空一體作戰發展,在補齊長期制約遠海作戰需求的防空型驅逐艦之後,人民海軍開始著力補齊其他短板,在繼續001/002航母、055萬噸大驅、025D驅逐艦之後,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也已經開始下水,中國海軍正在以前所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鷹鴿分析


中國海軍強勢崛起的因素可以說是特別多了,個人總結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站在政治方面的角度來看

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發展的決策上基本都是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失誤的,雖然說社會也存在著很多陰暗面,但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還是比較和諧的,可以說是讓中國在這些年一直都是處在一個安定的狀態的,經濟也慢慢發展起來了,國富也就自然強兵。


第二點,中國人民族的歸屬感

從中國成立到現在,可以說在這幾十年湧現出特別多非常優秀的科學家的,基本上每個中國人對國家的歸屬感都是極強的,一個民族的的凝聚力可以說會給這個國家的發展帶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作用看起來不明顯,但確實是最重要的,要是沒有歸屬感和凝聚力,一個國家可以說是非常難發展的。

第三點,休養生息的策略

從二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發生很大變化,世界大多數地方基本上都是處於穩定狀態,有矛盾很少用戰爭來解決,局勢可以說是很穩定的,讓中國能夠平穩的發展,積極的發展經濟,科研,還有其他方方面面,雖然說是受到西方一定的封鎖,打壓等等,但中國的發展還是遏制不了的。

第四點,中國的核威懾

新中國成立以來,很快就開始研究核武器了,到核武器研究出來之後,國家的安全有了很大保障,中國在世界上話語權也開始變高,其他國家可以說是不可能隨便打壓中國了,可以說核武器的成功研製,讓中國能夠平穩發展起來,威懾老美也不敢輕易動手。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經濟也開始變好了,整體國力自然而然提升,對海軍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這些年海軍發展的特別快。



第五點,美國長期以來的威脅

可以這樣說,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美國一直都是對中國有想法的,其實不只是對中國有,對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想法,而中國發展的又那麼快,老美感覺對自己的霸主地位產生了影響,可以說是變著花樣給中國使絆子,政治,經濟軍事都是這樣。逼得中國不得不趕緊發展,可以說美國的威脅,對中國的發展起來一定幫助的。


最後一點就是,這是現代軍事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最初是陸軍,然後經濟,科技能力都滿足了,自然就要發展海軍和空軍了,有那個能力肯定要發展實力保護自己,所以海軍近些年發展的快是必須的,未來在經濟和科技能力滿足的情況下,發展太空戰艦都是有必要的。

新中國成立這麼多年,現在條件滿足了能夠建造航母、最新的095核潛艇、殲20、殲31還有最新的055大型驅逐艦,能夠批量生產,為什麼不批量生產呢?所以這十年來,中國軍事實力發展的比較快,未來中國海軍航母也會越來越多,實力將越來越強,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問軍一杯酒


對於這個問題我分為兩大個方面來講

從經濟方面來講:

1.得益於中國近十多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並且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上,中國的發展很是傲人,這為中國海軍的發展提供了最大的動力。通過一個對比來說明,俄羅斯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得益於其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的軍事力量,但是在蘇聯解體之後,軍事力量的發展很是緩慢,因為俄羅斯的經濟發生了巨大的震盪,經濟壓力非常大,無法為軍隊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反觀美國,利用其強大的國防體系,在軍備上對其他國家都有隔代的優勢,這因為資金充足,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力量去研製!

2.得益於中國十幾年來工業的均衡發展,各方面發展都比較均衡。還是拿俄羅斯來說,前一段時間,俄羅斯現在唯一的航母不是被砸了一個大洞嘛,並且俄羅斯還只有一艘用來維修航母的浮船塢,這個浮船塢還有問題,不得不到中國來維修,所以工業的均衡發展對海軍的發展影響也特別大,尤其是中國擁有多個高水平世界一流的造船廠,這極大的促進了海軍的發展!

3.近十幾年來,中國在全球各個地區的利益不斷增長,中國急需要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來確保中國的全球利益,這也是國家重視海軍發展的原因之一。

從海軍的現狀來說:

1.原有很多的艦艇都接近設計壽命或已經超期服役,急需予以更新;

2.就是補短板,對海軍急需但又缺乏的裝備型號進行補充;

3.需要統一艦艇型號,用統一的、先進的艦艇平臺替換雜亂的各型平臺,達到綜合作戰的需求;

這都是海軍被動需要快速發展的原因。

其次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國近代所受的苦難就是從海上來的,沒有一個強大的海防,中國就無法重新屹立於世界。





絮恆


近十年來我國海軍高速發展,肯定是因為有錢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談何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軍工科研方面可以持續大量的投入,經過幾十年的積累,近十來年我國軍事裝備領域迎來了全面開花結果的喜人景象。

另一方面,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工業取得了大規模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工廠。2018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突破30萬億約4.5萬億美元,處於全球第一的位置。造船業早就取代韓國多年世界第一,全國上下建立起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為海軍裝備的發展奠定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得益於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海軍艦艇迎來了“下餃子”的盛況,一大批先進戰艦被批量建造出來,先後服役於人民海軍。如056系列輕型護衛艦下水服役了近60艘,054護衛艦系列、052C/D中華神盾系列也建造了幾十艘,055萬噸大驅媒體報道一開工就是8艘的規模,國產首艘航母也已經下水等待服役,加上其他輔助艦艇,有人統計我國在建艦艇規模等於一中等強度的國家海軍艦隊規模,這些都離不開強大的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


名小明


首先經過30多年的全力發展經濟,有了雄厚的資本坐支撐,

然後經過多年份技術積累 在某些領域達到一定程度 最終轉化為成果,

最後是 國家決策得以順應現實的修正,經過海灣戰爭、銀河號事件、炸館事件、撞機事件等一系列的事件,讓國人順勢清醒過來,光有經濟 沒有相應的軍事實力做後盾,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