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所有資產都在跌?


為什麼最近所有資產都在跌?

美股最近跌的都有點麻木了,早上一看納斯達克才跌了不到5個點,道瓊斯跌了6個點,這個跌幅感覺都不算什麼了,等會兒看新聞才知道昨晚盤中又熔斷了,本週第二次,本月第四次,歷史第五次,這次的熔斷頻率絕對要記入史冊了。好了,今天咱們重點不是講美股,而是講一講為啥股票、債券、黃金、原油、比特幣這些大類資產全部都在跌?

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下近期各類資產的跌幅:

美股道瓊斯指數從29000點,跌破了20000點,跌幅超過31%;

原油從近60美元/桶,跌到了目前的25美元/桶,跌幅接近60%;

美國最大共同基金公司先鋒基金髮行的高收益債基金,價格已經跌至2016年底部的水平;公認的避險資產黃金未能倖免,從兩週前的最高1700美元/盎司,到現在跌破1500美元/盎司,跌幅達到12%;

年後曾經漲勢迅猛的數字貨幣同樣遭遇暴跌,比特幣一度跌破4000美元,跌幅超過40%。

這些數字是不是讓人有點膽戰心驚?按照一般的邏輯,大類資產之間應該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幾乎所有資產都在下跌呢?

顯然,不是單純一個新冠肺炎疫情就能有這麼大的威力。

疫情只是一個導火索。人們對於疫情雖然有恐慌,但不至於想把手中所有的資產都拋掉,關鍵是歐美各國政府對待疫情的態度和各種神操作,讓老百姓和資本市場感到不踏實,不知道疫情會蔓延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能控制住疫情。

投資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未來的預期,如果沒法預期,就會導致大家的集體恐慌,再加上原油危機的火上澆油,最終導致全球投資者都在加速拋售資產,造成流動性枯竭,這才是各類資產暴跌的根本原因。

那流動性枯竭是什麼意思呢?理論上講,流動性枯竭有幾個表現:

1.資產價格下降到其內在價值之下

2.金融機構外部融資條件惡化

3.金融市場參與者數量下降

4.金融資產交易發生困難

簡單來說吧,就是大家手裡都缺錢,都想賣掉資產換錢,但是賣的人多,買的人少,供大於求,就造成各種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甚至有人說,政府都有可能拋售黃金儲備用於資助抗擊新冠病毒。

在沒有流動性的時候,幾乎所有資產都失去了價值,這就造成了流動性枯竭。這時候只有貨幣才有最好的流動性。這也是最近各國央行都在釋放流動性的原因,希望貨幣可以流動起來。

不流動的貨幣,不能創造任何價值,只有流動起來,才可以創造經濟價值。

流動性是市場活躍的基礎,也是股價和指數的有力支撐,流動性枯竭的市場就會陷入持續下跌的泥潭。

3月18日下午,一條關於橋水基金的傳言到處在瘋傳,說是全球第一對沖基金橋水出現流動性危機,面臨爆倉。據說啊都傳到買菜大媽的群裡了。後來橋水官方出面闢謠,但是也承認橋水有的基金已經虧了20%,雖然比美股大盤好一點,但是別忘了對沖基金是可以做空的,策略可以更靈活,掌門人瑞達利歐是世界級的投資大師,居然都虧了20%。由此可見這次股災的影響之大。

在目前這種流動性枯竭的過程中,有些本來非常抗跌、交易量大的優質資產反而更容易被賣出套現,比如我們之前講過的中國股市的核心資產,也就是優質藍籌股、白馬股由於被大量賣出而超跌,反而提供了很好的買入長期配置的機會。這就是危機,危中有機的意思。

全球資產暴跌之下,再次使我們領會到了“現金為王”的含義,這時候我們手中的現金就顯得彌足珍貴。咱們之前一直提醒大家手裡一定要留足子彈,也就是現金。既可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恐慌,又可以在暴跌的市場中耐心尋找便宜的優質資產。

展望未來,目前的這種劇烈波動期一定會過去,對已經跌到了2700點的A股市場也要有足夠的信心,很可能是難得的底部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