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如何征戰職場?戰略上跑馬拉松,戰術上跑50米。

如果把職場比作一個跑道,你覺得它是馬拉松還是短途跑?

職場新人,如何征戰職場?戰略上跑馬拉松,戰術上跑50米。


看到圖,你會說是馬拉松。但是,遇到職業困惑的時候, 你是真的用跑馬拉松的思維,還是匆忙上場50米?

中國人平均22歲大學畢業,60歲退休。

把38年平分一下,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10-15年。

職場新人初入職場,首先遇到的就是10-15年的生存期。

生存期,需要快速學會職場技能, 讓自己適應職場,並立穩腳跟,求取發展。經常會碰到職場新人覺得做了兩年,該學的都會了, 內部沒有晉升,跳槽麼卻找不到好的機會,或者這個做了半年, 不喜歡,那個做了半年也不喜歡, 問題出在哪裡?

如何備戰職場生存期,為後續發展蓄力?

這裡有兩大策略:

求人

因為剛到職場,對自己對職業環境都不瞭解, 所以專業的事請專業的人來做。找到適合你的職業規劃師,通過測評,分析,幫你找到自己的長板和熱情所在,給你方法去找到適合你的職業工作機會。

或者通過簡歷、面試輔導幫你在面對目標職位時有更多的通過率。

作為HR, 見過太多不合格的簡歷,以及不會表達的面試者,現在競爭這麼激烈,如果還不用心準備,通俗的話說,還不到拼智商的時候,光憑努力你就已經敗了。

職場新人,如何征戰職場?戰略上跑馬拉松,戰術上跑50米。


求己

這是應該被每個年輕人關注到,而卻連有些職場老手都沒有注意到的。

求己策略記住四個字就夠了,職場燃料。

職場好比馬拉松,你要跑得長遠,當然燃料要夠。

很多人都沒有儘早建立起自己的技能、經驗和關係,因此早早在回報最大的職業中段就喪失了動力。

聰明的職業策略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積累職場燃料並不斷更新,同時精明地消費它們。

職業生涯中存在三種基本形式的職場燃料,每一種對獲得長遠的成功都非常重要。

  • 1號燃料:可遷移技能

可遷移技能是你在職業生涯中獲取並擁有的各種基本能力。它們不僅是幫助你完成眼前工作的技術知識和行業術語,而且是當你從一個工作換到另一個工作,從一家公司換到另一家公司,甚至是從一個行業換到另一個行業時都能依靠的能力和基礎。

下面舉個例子。

情商(EQ):情商是你理解和連接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

例如,通過閱讀某人的肢體語言發現對方的不適或憤怒,或者知道如何解讀周圍人的社交線索、情緒和非語言的信號。

通過與世界各地的商業領袖的接觸以及對500多個組織的研究,情商領域的先驅者丹尼爾戈爾曼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在每個領域要想成為業績精英,情商的重要性比智商或專業技能高一倍。

職場新人,如何征戰職場?戰略上跑馬拉松,戰術上跑50米。


  • 2號燃料:有意義的經驗

有意義的經驗可以讓你在職業生涯中既成為複合型人才,又很穩健。新的經驗會讓你離開舒適圈,建立新的職業技能。

在甄選簡歷的時候, 一份有著豐富經歷並有上升曲線的簡歷無疑是受人關注的。可以讓我們看到應聘者優秀的學習能力, 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在很多新興職業,更注重應聘者的快速學習,整合和創新能力。豐富指的不是頻繁的調換公司和崗位, 而是你曾從事的工作內容的寬度和厚度,比如海外工作經歷, 比如項目經驗。對職場新人來說,實習經歷,社團經歷的有意識的積累也是有意義的。


  • 3號燃料:持久的關係

持久的關係可能是最有效、最耐用的一種職場燃料了,包括了職業生涯中與你相關的品牌和人。它們共同組成了你的職業生態系統。

它會包括你的你的僱主。無論你所在的公司是傳統的《財富》500強公司、新創企業還是外企,在領英這樣的社交平臺上,你僱主的品牌都將被公之於眾。

你是否為自己效力過的公司感到驕傲?它們對你的評價如何?你在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工作經歷對你個人品牌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還包括你彙報的領導, 合作的同事, 商業客戶,社會活動時認識的朋友等等。想一想, 當你離開現在的公司或平臺, 這些人還願意支持你嗎?這就是你以後極度需要的人脈。

職場新人,如何征戰職場?戰略上跑馬拉松,戰術上跑50米。


作為職場初期的生存期,你要做的就是積累好你的職業燃料。你現在有多少並且準備儲存多少燃料呢?

#我是私人求職顧問Jen,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