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高射機槍和防空炮還能把飛機打下來嗎?

傾心獨戀7603


不要說是現代戰爭,即便是二戰時期,對付螺旋槳的戰機,高射機槍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卵用,有多少高射機槍打下戰機的案例,事實上並不多見。

現在,高射機槍對付武裝直升機也挺難,能把戰機打下來,那一定是撞了大運了,因此,軍隊中裝備高射機槍已經很少了,基本上成了車載機槍,當然,坦克、裝甲車上配備高射機槍,那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基本上是用來對付步兵,驅離各類直升機或無人機,一般都不會指望高射機槍打下戰機。

在中東熱點地區的衝突中,全球為數不多的12.7和14.5毫米的高射機槍,都被政府軍或游擊隊搬上了豐田皮卡車,成了對付武裝人員的有力武器,妥妥的戰場收割機,這玩意射程遠、威力大,對付戰機不行,用來打人還是挺管用的,被這兩種大口徑子彈擊中人體,哪怕是手腳位置,不想死都挺難。

先前,未裝備防空導彈時,我海軍051型驅逐艦和053H型護衛艦上,裝備有大量的雙管37高炮和雙管25毫米高炮,不僅外界即便海軍內部對其評價都是防空能力停留在二戰水平上,防空作戰能力聊勝於無,但裝了總比沒裝好,對於海軍來說雙管高炮就是雞肋軍品,唯有多管的近防炮,才有可能攔截掉來襲的反艦導彈。

高射炮打下戰機都非常困難,高射機槍打下戰機,那就只能靠運氣了,但高射炮特別是其中的小口徑高射炮,依然為許多國家的軍隊所裝備,用來對付未來戰場上將無所不在的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等對地面部隊威脅極大的低空目標。

打空中的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射速高的小口徑高炮,目前還是挺管用的,且裝備的小口徑高炮,不是履帶式的就是輪式的,當然,還有部分卡車載的,都具備較高的機動能力,打了就能跑,即使打不下空中的戰機,但用彈幕照樣可以驅離戰機,不至於靠近目標就近打擊提高命中精度。

對付空中的戰機,還得靠己方的空中戰機,或憑藉野戰防空導彈,特別是防空導彈,才是對付空中戰機最銳利管用的武器。


國平軍史


能,當然能打下來!先看看上世紀70年代我國民國打擊飛機宣傳畫,雖然稱為宣傳畫但從瞄準擊發位置有其科學性。要想獲得命中視角側身打頭、擊尾,也就是在飛行俯擊及爬升階段難於做出更多機動的情況下攻擊,這樣的效果更理想。因為低空作戰,連手中的步槍都能發揮作用。

下面這組射擊姿勢在抗戰神劇裡經常出現,客觀現實中也有這種造型,意外吧?

不過隨著現代戰鬥機飛行高度、速度以及打擊模式(防區外遠程投射能力)的改變,運氣和技術相比運氣佔的比重越來越高,為了飛行安全普遍飛行高度在6-8000米以上,而普通高射機槍有效射高基本在2000米以內,除非飛機玩低空飛行而且還要運氣特別差,要不然很難被擊中。

而現代高射炮也都集中在中小口徑,主要也是針對近程目標,跟以往萬米高空打轟炸機的大口徑高炮就是兩個概念。比如自行高炮伴隨機械化部隊防空,搜索/炮瞄雷達以及光電系統高度集成。單車作戰主要做為防空導彈的輔助手段以及最後屏障,對付低空突入的武裝直升機、巡航導彈等。

總的而言,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明顯下降,不過做為防空導彈的補充在對低空目標時還能起來最後的一道保障作用。特別是水面艦艇上的類似於高射炮的近防炮,完全以彈幕覆蓋攻擊目標實現摧毀。


河東三叔


可以,但是難。目前,高射機槍和高炮,主要用在,重點目標區域,最後的低空短距防空戰鬥。

主要作戰目標是,空中武裝機器人(無人作戰飛機),巡航導彈,旋翼機,普通直升機。武裝直升機和戰鬥機,就不好打了,因為射程有限。

雖然,純高射機槍高射炮,需要極度依賴神槍手,才能發揮作用。看過去是落後。但是現在,還是沒有更廉價的有效防空武器,可以去替代它們。根據目前的世界軍情以及中國實際。它們目前,還是要有的,主要是供給地方武裝防空作戰時備用。

比如,敵巡航導彈,總計一千枚,敵無人戰鬥機一千架,聯合集群侵略。要轟炸政府,轟炸大型機械廠,電廠,水廠,製藥廠……政府此時,當然要組織保安/民兵,用高射機槍/高射炮,應戰。總不能等著被轟炸。畢竟防空部隊,不可能百分百成功。對於漏網之魚,必須無條件嚴防死守。哪怕是採用,高射機槍/炮。

所以,高射機槍/炮,對於國防來說意義挺大。戰爭時,國家單位在職保安以及民兵。可以直接用高射機槍/炮,執行,防空任務。

畢竟近防炮很貴,不可能每個單位都有。雖然,命中率低,但是防空作用還是有的。另外,高射機槍/炮,如果有配套火控雷達,適度現代化。防空作用,會提高很多。所以,這個高射機槍/炮,作為最後的防空襲手段,還是可以用的。反正,巡航導彈無人機那些,打一個算一個,多多益善。有防空武器,總比沒有好。

我們,因為機械人員待遇低,基礎科技工業落後,所以制空權比較差。因此,我們一直有人民防空辦公室。該辦公室,不可能全部使用紅旗導彈。因為沒有那麼多錢。高射機槍/炮,所以,依舊是該辦公室的主力武器裝備。

我記得以前國營重點單位,保安隊都有配備高射機槍。同時,每年都要演練防空戰鬥。因為,我們戰鬥機差。所以,重點單位,要防患於未然。彌補防空的不足。

未來戰場,巡航導彈,無人戰鬥機默認都是執行第一波(期)敲門磚轟炸。美國打伊拉克,第一波就是巡航導彈。總計發射了數千枚。其中,專門瞄準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就發射了291枚戰斧巡航導彈。其實,根據美國的軍事實力,發射上萬枚,不是夢。聽說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儲備20萬枚。去掉一點訛詐世界的水分,5萬枚,應該是有的。

巡航導彈這種東西貼地飛行。普通雷達防空導彈,難以防範。對付這種利用雷達盲區進行突防的超低空武器。高射機槍/炮,是最廉價的有效措施。因為戰斧躲避的是雷達。但是它不躲避光學瞄準。只要高射機槍,確實提前進入防空陣地。槍手發現了戰斧,(夜裡需要探照燈或者配發夜視儀)高射機槍都可以把戰斧打下來。

美軍除了戰斧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必須高低搭配,建立深層次的防空火網。聯合防禦才可以對抗。

國產02式高射機槍,就很先進,火力非常強大。就是阿帕奇,進入火力網,都可以直接打下來。美國最先進的步兵戰車都可以擊毀。國產02式14.5mm高射機槍,威力相當於美國20mm機關炮。這類先進高射機槍,還是應該無條件保留。當然其他的比如58式高射機槍,56式高射機槍。各地還是要根據財政實際,予以適度保留。

反正,真正打戰時,重點城市都是,遍佈防空高射機槍。比如每隔兩公里一挺。同時,機槍火力網點裡面夾雜獨立高炮。確保形成嚴密的防空火力網。即便是老舊的56式高射機槍,也比等著被轟炸好。默認,就是保安/民兵聯合上陣。筆者建議,儘量全國統一02式,備戰用。只要有了上述防空火力網,無論是死神無人機還是戰斧巡航導彈。統統都無法為所欲為,它們只會自身難保。

所以,目前退役下來的,高射機槍/炮,還是應該塗好機油,老實的放在倉庫備用。


頭牌浪客


當然了,只要配上良好的火控系統。

比如意大利在60年代末研製的P56簡易高炮火控系統,那就是一個瞄準具和一部機電計算機加上一套隨動系統就行。人家也沒搞什麼更高級的雷達之類的玩意,就靠人工裝定目標速度和航路捷徑。因為反應快,可靠性好,能有效對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標,雖然只能晴天使用,還不是照樣賣出一千多部去。買家裡北約國家佔了絕大多數,法國、德國都有。南斯拉夫也買了些配裝自己的輕型高炮。

瑞士的康特拉弗斯一看P56賣這麼好,也搞了一套自己的光電式高炮火控來配合35毫米高炮,叫做“炮王”。瑞士人加上了激光測距機,能自動測距和裝定射擊諸元。賣得滿世界都是,中國的99式牽引高炮就把這個也學來了。不僅如此,還開發出自己的光電式火控,裝到25毫米牽引高炮上了。

總之,小口徑高炮配合光電式火控,花費不多卻構成了對低空突防飛行器的嚴重威脅。


asiavikin


雖然現代戰機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飛行高度越來越高,作戰的隱身性能越來越強,但是現代高射機槍和防空炮仍然能夠對飛機構成一定的威脅。先來說一下高射機槍,高射機槍的射程和威力都不算太大,主要用來攻擊直升機、轟炸機、攻擊機。高射機槍既能夠單獨使用,也能夠安裝在坦克裝甲車上,有時候也會安裝在皮卡車和艦艇上。



同防空導彈對比,高射機槍的優點是靈活性比較高,適合大量裝備。大部分高射機槍都採用大口徑的穿甲燃燒彈,這種子彈能夠給戰機造成大面積的殺傷。因為高射機槍的射速快,攻擊的成本比較低,在面對轟炸機轟炸和直升機攻擊的時候,使用高射機槍進行掃射,是一種簡單廉價的攻擊方式。高射機槍還能夠平射,充當重機槍來使用,因為高射機槍的子彈口徑更大,步兵一旦被高射機槍擊中,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因為高射機槍的射程只有2000米左右,戰鬥機的飛行高度普遍在8000米以上,高射機槍對於現代戰鬥機的攻擊能力並不強。除非戰鬥機進行低空投彈,高射機槍才能夠有機會攻擊戰鬥機。高射炮在現代防空體系中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雖然防空導彈比高射炮的精準度更高,打擊效率更高,但是防空導彈的成本也更高。

印度購買了一套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花費了50多億美元的高價,這樣昂貴的價格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承受起的。因此各國在構建防空體系的時候,除了使用防空導彈之外,還要使用高射炮輔助防空。即使是最落後的高射炮,只要能夠達到1萬米的射高,就能夠對現代戰鬥機構成威脅。



當數百門高射炮一起發射的時候,假如有一枚高射炮炮彈恰巧擊毀了一架現代化戰鬥機,那麼這次攻擊也是值得的。因此高射炮發展到今天,仍然不失為一種廉價的攻擊方式。而且現代高射炮的技術已經比二戰時期有了很大的進步,現代高射炮能夠裝備智能化炮彈,這些炮彈的精準度要超過普通的炮彈,成本也要高於普通的炮彈,對於現代戰機的威脅絲毫不亞於防空導彈。


軍武小咖


打不下來,現在高射機槍和防空炮也都不是用來打飛機用的,以前其實也不是。

高射機槍和高炮這些東西吧,別說打現在的四代機五代機了,就是二戰時期那些飛機,他也沒把握去打下來,畢竟你飛機飛那麼快不是。高射機槍和高炮的主要作用,其實是在空中行程一道大型的火力網,避免對方飛機從容的對地打擊。一次空襲,能有一兩架飛機被地面火力打下來,這已經是很傲人的戰績了。

現在呢,飛機飛得更高更快了,那F35能飛到18000米,你拿個機槍和高炮就能打下來麼?射程都不夠用啊。而且,別管多高,打飛機用的還都是導彈這類東西,而不是那高射機槍和防空炮。QJG02高射機槍,14.5mm口徑,才能打兩千米的有效射程,這哪夠用啊。

現在的高射機槍、防空炮,打的都是那種低空飛行,已經低到一定程度的飛機的,再或者是那種直升飛機,或者是攻擊敵方傘兵,或者是空降部隊用的,並不是說那F35飛了一萬來米的高度,然後你在這下面拿個機槍噠噠噠的打個不停就能打下來的。

而再說說這個近防炮,近防炮這都是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了,人家飛機離幾公里的話,直接發射導彈了,等用到近防炮的時候,基本是飛機導彈都已經近在咫尺了,才會去拿近防炮攔截,通過高射速形成一個彈幕。

高射機槍和防空炮呢,不是用來打戰鬥機的,F35要是輕輕鬆鬆就被高炮或者高機打下來了,那還開發防空導彈幹啥了,直接一人一挺高機不就完事了。它主要是打傘兵、直升機這些東西的。


軍武文齋


antiaircraft.weapon〔防空武器〕

現代戰爭空中打擊已經成為戰爭的重要作戰模式和手段之一、那麼、如何有效防禦空中打擊又成為各個國家重點發展的武器裝備、任何一型防空武器都不可或缺-

存在就是合理的!

高射炮這類防空武器我國是發展的型號最多最齊全的國家。
59式/57毫米高炮長


徑達72、初速每秒1000米、彈重6.48公斤、最大射程12公里.最大射高8800米、是打擊低空戰鬥機.直升機的有效利器、具備自動、半自動、手動對針和手動四種睢準方式……性能優良。
國産密集
陣1130型近防武器系統一秒可發射189發炮彈、是高效能防空利刃之一。
各類型防空武器系統是各國

發展的重點裝備、密集陣近防炮有多種搭載模式。Ak630M2近防武器

俄羅斯的“通古斯卡”2C6

型炮/彈合一防空武器糸統。
高平兩用機槍仍然是標配武器裝備
雙聯高射機槍仍然有用武之地、現代戰爭對付武裝直升機🚁離不開它。

自行式雙聯防空武器系統仍然防空作戰的主力兵器。

隨著雷達技術的小型化、模塊化、計算機應用信息處理智能化、防空武器如虎添翼、高炮、高射機槍仍然是現代戰爭的有效防空手段、而且是作用更加重要了!


孔乙己亂彈


沒有問題!但是在現代戰爭中,高射機槍與高射炮能夠打下來的並不是有人駕駛飛機,而是無人飛行器。首先高射機槍與高射炮的誕生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那個時候飛機這種新興兵器剛剛問世,各國對於如何打飛機還並不是很明白,所以當時基本上只有兩種辦法,一是用飛機來打飛機,二是利用地面高射火力將飛機擊毀。

首先就是高射機槍,其實高射機槍說白了就是大口徑的普通機槍,利用腳架作為支撐形成可以朝天射擊的角度,但從高射機槍誕生的那天起,能夠將飛機打下來的戰例可謂是屈指可數。目前高射機槍最廣泛的用途是安裝在坦克炮塔上,然而此時高射機槍最廣泛的用途還是用來充當反步兵火力。畢竟在狹窄的城市街道中,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使用坦克主炮的,更多時候需要坦克兵利用大口徑高射機槍對敵人進行密集掃射。

再有就是高射炮了,早期的高射炮說白了就是普通的長身管火炮,然後在配備上延時引信的炮彈,作為高射炮家族中名氣最大的無意識虎式坦克安裝的那門88毫米火炮了。可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防空炮這一古老的武器卻不可不開始轉型了。

受早期轟炸機集群式飛行並進行地毯式轟炸的影響,防空炮大多數都是大口徑的單發火炮,利用炮彈的延時爆炸的特點,用炮彈的破片將飛機給打下來。可隨著飛行器的速度越來越快,各國軍隊發現與其使用單一大威力的防空炮彈,倒不如利用小口徑但火力密集的火炮來組成火力網,這樣反倒能更有效的攔截來襲目標,這也就是多管防空炮密集陣系統的由來。

綜上所述:目前的防空機槍已經完全摒棄了防空使命專心反步兵了,而防空炮則搖身一變從早期的長身管火炮,成為了能夠組成彈幕的近程防禦系統。


九品侍衛


打下來當然可以,不過取決於飛機的高度。

從飛機誕生以來,高射炮就成為了防空的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紛紛研製了高射炮,比如德國的1914年式77毫米高射炮、俄國的1914年式76毫米高射炮等。俄國的1914年式76毫米高射炮全重1.3噸,最大射高5800米,最大射程9500米,射速10-12發/分,高低射界-5到65度,方向射界360度,炮彈彈重6.5公斤,初速588米/秒。

30年代,根據當時各國飛機裝備情況以及飛機性能,防空武器分工如下

高射機槍作為團營防空武器,對付高度1000米以下敵機,每排(2-4挺)為1個射擊單位,3個排組成1個連為基本戰術單位,呈三角型配置,排與排間隔600-1000米

小口徑高炮(40毫米以內),對付飛行高度2000米以下轟炸機、偵察機和其他飛機,以及飛行高度1000米以下攻擊機

中口徑高炮(76毫米),對付飛行高度1000-4000米轟炸機、偵察-校射機,以及5000米以下偵察機和殲擊機

大口徑高炮(80毫米及以上),對付飛行高度5000米以上各種飛機

二戰期間,參戰各國生產研製了大量的高射炮,諸如德國的88高炮、蘇聯的85高炮、英國的、美國的等。這一時期,高炮作戰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這一時期,高射炮在結構和性能方面有這樣幾個突出的變化:首先,高射炮採用了長炮管,藉以提高初速和射高。有的小口徑高射炮的炮管長度已達到口徑的70倍,初速達到每秒1000米左右,比原來提高近 50 %。中口徑高射炮的射高達到10千米以上,是原來的3 ~4 倍。其次,高射炮配備了先進的射擊瞄準裝置,提高了高射炮的命中率。再次,在小口徑高射炮上配備了裝填和復進等裝置,大、中口徑高射炮則採用了機械輸彈設備,提高了高射炮的射速。另外,大部分高射炮都採用了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火控系統,全面提高了高射炮的作戰能力。

二戰結束以後,隨著噴氣式飛機的大量裝備,飛機速度和高度有了明顯提升,高炮對於高度1萬米以上的飛機顯得力不從心。例如蘇聯在50年代曾經研製過有效射高1.3-1.7萬米的KC-30型130毫米高射炮,但射速有限、命中率太低,最終高空飛機防空重擔全部交給防空導彈。

當然,隨著防空導彈投入使用,高射炮曾一度受到冷落。然而實戰表明,防空導彈並不是萬能的,它不能完全代替高射炮。從60年代中期開始,小口徑高射炮又重新受到"青睞"。它反應快、命中率高、多管集中發射,可以迅速擊毀低空進犯的敵機。

在這一時期,蘇聯通過改進ZU-14 23mm高炮,製成了ZU-23-2固定式/車載式高炮,又通過整合雷達和履帶底盤形成了ZU-23-4自行高射炮(石勒喀)系統。

美國在這一時期通過將M61火神炮與"佈雷德利"裝甲車結合,設計了M163(自行式)和M167(拖曳式)近防系統。

目前各國正在研究提高高射炮對空作戰效能的各種新方法,高射炮正向著小口徑化、自行化、炮彈制導化的方向發展。導彈和高射炮合一的防空武器系統在未來的戰爭中將發揮巨大威力,它將是低空和超低空飛行器以及巡航導彈的剋星。


榮華之武器堂


打下來的也是無人機。對直升機也只能是埋伏偷襲。

有人機只能打在地面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