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鎧甲系統在敘利亞暴露的缺陷,需什麼樣的升級改裝能夠避免?

大馬哈魚1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俄羅斯鎧甲系統的缺陷也不是第一天被發現。

鎧甲-S1是彈炮合一的具有單車行進間獨立作戰的防空武器。是2K22“通古斯卡”系統的升級,使用相控陣雷達的目標獲取與跟蹤,有導彈和高射炮兩種武裝集成在一具雷達控制上。用於坦克團、摩托化步兵團的伴隨行進間防空。理論射程能打30公里、高度15000米以下物體,近防雷達有效半徑5公里,可以同時攻擊4個目標。

鎧甲-S1曾經被吹噓的非常牛逼:敘利亞內戰時期俄羅斯將其部屬至敘的空軍基地,防禦駐紮在當地與敘政府軍聯合作戰的俄羅斯特遣軍,2017年底發生土製無人機群攻擊事件,鎧甲-S1表現傑出將所有攻擊物體擊落。中央電視臺首度透露其2017年戰果,共擊落18個目標,包含三枚火箭彈、兩個偵查氣球、一個煤氣桶改裝的迫擊炮彈、三架以色列蒼鷺無人機、美國RQ-21無人機、土耳其國產無人機、一架民用改裝無人機,以及年底事件中的六架土製無人機。

然而,最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宣稱,土軍無人機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的軍事行動中共擊毀了多輛鎧甲。

事後俄羅斯方面開始是否認,隨後承認敘軍在伊德利卜共部署了4套,其中2套確實受到了攻擊,但正處於修復當中。

也就是說,俄羅斯承認:土軍無人機擊毀了2套鎧甲。

這幾年,鎧甲-S1就多次被摧毀。

起先是以色列用遠程反坦克導彈,摧毀了鎧甲-S1。

對此,俄羅斯解釋為反坦克導彈目標太小,速度也慢,不是鎧甲-S1對付的目標。

然而,此次土耳其無人機發射制導炸彈,將鎧甲-S1擊毀,這就無法解釋。

如果連無人機也不能對付,如何能對付其他目標。

實際上,對於鎧甲-S1的問題,連俄羅斯人自己也是知道的。

2012年,俄國防部還向媒體公佈了一份《鎧甲-S1防空導彈系統特性評估》報告,其中共指出了鎧甲-S1高達15處缺陷,最主要就是雷達和導彈的問題。

鎧甲-S1認為有2個致命缺陷:一是很難發現低速和小型目標;一說鎧甲-S1只能發現雷達反射面2平方米以上的目標,低於這個標準就無能為力。

二是攔截彈較輕,導致飛行不穩定容易出現誤差。

實際上,敘利亞的俄軍也對鎧甲-S1非常不滿。因為鎧甲-S1主要是駐守基地,是基地的重要防空力量。而鎧甲-S1雷達相當差勁,曾多次將飛鳥群當做敵機,導致出現虛假報警。

另外,鎧甲-S1的導彈命中率低。在敘利亞的一次敵人襲擊中,鎧甲-S1發射了13枚導彈,僅擊落了3架。這已經算是高的!

在2018年4月到10月間,俄軍部署在敘利亞的鎧甲-S1,命中率僅有19%。


薩沙


一場軍事行動,讓兩款武器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土耳其“安卡-S”無人機和俄羅斯“鎧甲-S”防空系統,前者一戰成名,接連獲得出口訂單,後者暴露缺陷,深受質疑。

雙方對戰

由於俄敘聯軍無視土軍的多次警告,繼續對伊德利卜的敘利亞反對派和極端組織發動大規模進攻,土軍不得不出兵敘利亞,對敘利亞政府軍宣戰,發起了代號為“春天之盾”軍事行動。

▲土耳其“安卡-S”無人機

首先進攻一方,土耳其在“春天之盾”軍事行動當中,大量使用無人機,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敘利亞政府軍的損失絕大多數都是由土耳其無人機造成的。比如土耳其的“安卡-S”無人機,經常在半夜起飛,攜帶激光制導炸彈和空對地導彈等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出擊,對敘利亞政府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和損失。

▲土耳其無人機發射導彈

而在敘利亞政府軍這邊,一款名為“鎧甲-S”的防空系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於它的存在,限制了土耳其無人機的活動,在幾天的時間裡,連續擊落了數架土耳其無人機,這些數據都是有視頻和照片證實!但是敘利亞裝備的“鎧甲-S”防空系統同樣也損失慘重,土耳其國防部公佈,土耳其無人機摧毀了至少8部俄羅斯“鎧甲-S”防空系統,並且也公佈了視頻畫面加以證實。

▲土耳其無人機鎖定“鎧甲-S”防空系統

“鎧甲-S”防空系統特點

俄羅斯“鎧甲-S”是一款另類的防空系統,因為它集成了防空火炮和防空導彈,成為了彈炮一體化的防空系統。防空火炮採用兩門30毫米火炮,射程4公里,射高3千米,最大備彈數1400發;防空導彈採用最多12枚的配置,射程20公里,射高15000米。這兩款防空武器搭配使用,使得“鎧甲-S”防空系統具有很高的攔截能力。

▲俄羅斯“鎧甲-S”防空系統

另外“鎧甲-S”防空系統的集成程度非常高,一輛車就集成了指揮控制系統、雷達系統和發射系統,單獨一輛車就可以進行作戰,非常適合靈活作戰。這也是敘利亞採購“鎧甲-S”防空系統的原因,不需要太多的配套系統,機動靈活。

“鎧甲-S”暴露的缺陷和改進意見

但是這次對抗土耳其無人機,俄羅斯“鎧甲-S”防空系統卻被無人機摧毀了8部,這樣的損失是巨大的,要知道敘利亞一共才從俄羅斯進口了36套“鎧甲-S”防空系統,一次作戰就損失了8套,這也說明了“鎧甲-S”的確存在一些缺陷,在實戰中完全暴露了出來,包括:

1、沒有對抗無人機的電子系統。本次“春天之盾”軍事行動,由於土空軍戰機受到條約限制,只能使用無人機進行進入敘境內作戰,所以“鎧甲-S”的最大對手是無人機。無人機一旦發現“鎧甲-S”防空系統,“鎧甲-S”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擊落無人機,要麼等著被摧毀,而沒有其它反制方法。如果“鎧甲-S”加裝反制無人機的電子對抗和干擾系統,那麼“鎧甲-S”也就擁有了更強的自我保護系統,畢竟電子反制無人機被譽為是最好的反無人機手段;

▲電子干擾系統

2、進入戰場前沒獲得制空權。其實這並不是“鎧甲-S”系統本身的缺陷,而是戰場環境的缺陷!本次“鎧甲-S”實戰,敘軍根本就沒有獲得制空權,敘空軍被土空軍F16戰鬥機連續擊落了3架戰鬥機,導致戰場上空幾乎都是土耳其的無人機,在沒有制空權的保護下,“鎧甲-S”孤軍深入,被擊毀多部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敘利亞裝備的“鎧甲-S”防空系統

3、操作人員素質不足。為什麼要提到這點,因為同樣的系統,在俄羅斯手裡,和在敘利亞手裡就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情況。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自己也裝備了“鎧甲-S”防空系統,比如俄羅斯在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就部署了不少“鎧甲-S”系統,幾年來,在俄羅斯人的操作下,擊毀了數百個來襲的無人機和火箭彈等目標,而自身無一損失。試想如果換做俄羅斯人操作那些“鎧甲-S”系統,戰果必然會擴大,自身損失也必然會減少。

▲部署在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鎧甲-S”防空系統

當然聰明的俄羅斯人也會總結這次“鎧甲-S”實戰效果,在後續的時間內進行改進。目前敘利亞戰場儼然成為了俄羅斯武器的試驗場,大量俄羅斯製造的武器裝備在敘利亞接受了實戰檢驗,俄羅斯武器研發人員跟著武器上戰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得俄羅斯武器的實用性獲得了大大的提升,所以本次實戰“鎧甲-S”系統暴露的缺陷也會得到解決。


資訊空間


這款鎧甲防空系統在俄羅斯就有聲音,提出了缺點,俄羅斯的一家軍事專欄作者就對鎧甲防空系統的缺點來了一個大曝光,指出鎧甲防空系統對於小型目標的表現並不好,他甚至使用了"相當無能"這個詞語。同時也做了對比說明,拿鎧甲和道爾兩款性能相近的防空導彈系統進行比對。同一時間段道爾防空導彈系統擊落80個空中目標,作戰效率達到80%,而鎧甲只有19%。鎧甲防空系統的弱勢在於對小型目標的防禦,例如無人機等,導致鎧甲的這個缺點原因是雷達探測能力,難於區別無人機和大型鳥類,因為耽誤了對無人機等小型目標的打擊,同時也因為誤判而出現誤射。


儘管如此,兔哥個人認為,還是要多理解這款武器,鎧甲防空系統是一個看家護院的近防武器,是守護像S-400這樣高大上的防空導彈的警衛工作。鎧甲防空系統的導彈射程有限,近防炮同樣如此,而現在的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很多導彈射程並不落後鎧甲防空導彈,由高向低處打總比由低向高處打更佔優勢。另外,無人機是所有防空武器系統都頭疼的事,美國的愛國者也是如此。主要原因是無人機基本上都是採用非金屬材料,別看無人機的大翅膀不小,在雷達上沒什麼反射信號,無人機確實是和大型鳥類信號類似。另外,鎧甲防空系統是需要有大型雷達提供支持,敘利亞戰場上缺少這樣的雷達探測系統,整體預警能力也不如俄羅斯所使用的好,畢竟是在敘利亞作戰,俄羅斯不可能把什麼都搬到敘利亞去。



當然,俄羅斯對於鎧甲防空系統的改進並沒有停止,武器裝備只有在實戰中才能找出問題,才能加以改進,所以才有戰場是武器裝備發展的溫床一說。鎧甲只是在戰場上進行了驗證佈署,有問題很正常,有問題改正了問題就是進步,也是走向先進的階梯。道爾防空導彈採用了履帶地盤,垂直髮射的導彈,是一個伴隨機械化作戰部隊作戰的武器系統,可以理解成是一款前線佈署的防空系統,道爾的雷達探測能力優於鎧甲防空系統,對目標的全空域射向能力更快速,兩款武器的用途並不一樣。


鎧甲防空系統在戰場上的表現,缺點是雷達探測系統,如何區別無人機等小型目標和大鳥是一個難題,也是所有國家都必須要重視的。敘利亞戰場上的鎧甲缺乏作為支持的大型雷達預警設備,電子對抗設備也是一個重點領域。俄羅斯方面肯定會對鎧甲防空系統進行改進,怎麼改那是它們的事,我們說也只能算是瞎話,不說為好。不過,武器裝備本身就是矛盾相生相剋的一個矛盾體,沒有一款武器能做到絕對優勢,只能是在管用和好用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任何武器裝備都屬於耗材,而不是耐久性的產品,鎧甲防空系統也是如此。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多和中國或世界各國家來共同研發更為先進的近防系統武器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