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中新華訊

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天氣一天天變暖,同時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春分節氣,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雨水也要多起來。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春分種菜,大暑摘瓜,

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春分一到晝夜平,耕田保墒要先。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後,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於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墒。 春天留住了,新的一年就會風調雨順,農事活動也會順順當當。

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已過春分春欲去”,立蛋,就是人們要把橢圓形的雞蛋直立在平面上,從情感上“作意留春住”。春分“立蛋”,可能還與上古神話傳說有關。女媧創世,在七天內每天造出一種生物,前六天誕生了雞、犬、豕(豬)、羊、牛、馬,直到第七天才出現了人。因此,古人將農曆正月初一視為雞的生日,所以這一天也稱“雞日”。雞作為一種報曉報時的工具,可用於司晨,“雄雞一聲天下白”。因此古人認為雞是知道時間的靈禽,用雞蛋可以表示春分的到來。

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此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雞”與“吉”諧音,代表吉祥如意,“大雞”即“大吉”。既然雞是吉祥之物,雞蛋自然也是吉祥之物,人們選擇雞蛋,還有企盼美好的寓意。

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民間活動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開始。

活動有:

(一)放風箏,婦女小孩放風箏。並在風箏上寫上祝福,希望天上的神看到。

(二)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

(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挑菜沒心情。飲食方面,則有春菜,春湯,春酒等

春分——已過春分春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