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馬鞍山公務員考試行測主旨觀點解題技巧別被關聯詞“蒙”了眼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佔到了40道題,題量佔比大、提升難度高,因此一直是令眾多考生頭大的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其中邏輯填空側重考察上下文語境、詞語的詞義和用法,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詞語積累;片段閱讀側重考察對文段中心思想的理解和細節的把握,需要考生具備閱讀理解能力;語句表達側重整個文段的行文思路,需要考生能把握文段脈絡。這三個部分中,片段閱讀是相對比較容易把握的部分,掌握相應的做題方法,就能達到不錯的準確率,其中主旨觀點又是考生需要特別關注的題型。主旨觀點題其實是做其他題目的基礎,考生比較容易犯以下幾個錯誤:1.添加自己的主觀思想,把作者意思理解成了“讀後感”去做;2.把握不到重點,糾結於細節;3.過度迷信關聯詞。其實這些問題都能通過對文段的分析糾正過來,以下面的題目為例,和中公教育專家一起來看看吧。

【例】在漫長的傳統農業社會,人類一直無法擺脫生產的不足和基礎物資的匱乏,而且社會總財富相對比較恆定,財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資源來供給。這就意味著,國際 關係更多地是圍繞獲取有限的自然資源展開的。然而,現代工商業的發展、科學技術的 進步使得社會財富總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世界各國越來越認識到,共同建立一個公 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實現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徑。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社會總財富的增長主要依賴對自然資源的利用

B.社會財富獲取方式的變化對國際關係產生深刻影響

C.國際關係與自然資源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

D.人類正逐漸擺脫自然資源供給的束縛

【中公解析】B。通過題目問法“意在說明”可以判斷出為主旨觀點題,需要我們對整個文段有宏觀把握。文段的第一句話介紹了傳統農業社會的情況:由於物資匱乏,財富總量穩定,財富獲取方式比較單一,所以國際關係是圍繞有限的的自然展開的;第二句話介紹當前社會的特點:工商業、科技飛速發展,財富大量增加,國際關係轉變為合作。兩句話整體其實在告訴我們由於財富獲取方式發生變化,圍繞財富獲取方式的國際關係也由資源爭奪轉向合作,所以選擇B。選項A、C都是針對於自然資源展開論述的,只是圍繞傳統農業社會中的情況,片面;D選項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減少了,但是這隻能體現財富獲取方式在變化,不能體現出國際關係的變化,表述不夠全面。

這道題錯誤率比較高,很多考生看到然後就習慣性認為轉折之後更重要,忽略了全文的分析。但是沒有注意到,然後前後其實本質話題一致,只是論述了不同時期的情況而已。在平時做題中部分考生也會犯這種錯誤,看到因此、所以、但是,就想當然選答案,關聯詞確實能夠幫助我們定位重點,但是關聯詞更多看的是句間關係,全文重點得出,行文分析才是“正道”,否則一不留心就會掉進關聯詞的“陷阱”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