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嬪妃侍寢都有哪些規矩?

雪花講史


古代嬪妃侍寢有什麼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後宮也不例外。那麼,今天就聽我聊聊古後宮侍寢制度吧。

不要想歪了,這是嚴肅的歷史問題。

正式開始之前,先破除一個謠言。在影視劇和一些自媒體作品中,清朝後妃是要脫光了裹著被子送到皇帝寢宮的。其實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只是因為描述的畫面過於香豔而流毒甚廣。

中國古代的宮廷規矩,大多源於周代。周代時中國人建立起天人合一的思想。對於一個周朝來說,周王就是太陽,而後妃們就是月亮。日月交合的狀態是,太陽每天都是一個樣,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月亮越大,所代表的的嬪妃地位越高。所以,周王床上的女子,前半月地位逐級提高,後半月地位逐級降低。

據《禮記》記載的周代后妃制度是:“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御妻。”仔細一算,后妃總共就是126人,地位越高,受到召幸的機會就越大。因為月亮圓缺的概率差不多,而地位低的女子卻人很多,以人數最多的御妻來說,如果一個月有兩次機會,那麼要輪40個月才能等到一次,三年多啊!

到了漢朝,皇帝召幸制度出現重大變革,因為霍光出現了。霍光把自己6歲的外孫女上官嫁給8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希望能夠產下為霍家服務的皇帝。霍光不允許劉弗陵去別的嬪妃住處居住,更不許召幸。為了最大限度防範風險,霍光規定宮中女子不許穿開襠褲,還給宮女們安裝了非常複雜的褲腰帶。

因為霍光的親切關懷,劉弗陵在位13年,死的時候才21歲,一個孩子都沒有留下。而在位7年,22歲去世的漢惠帝劉盈,卻生了6個兒子和若干女兒。

看起來,後宮的事情,還是要皇帝親自管,要不然編制龐大的生娃機構,居然效率低到幾十年產量為零。

西晉時期,晉武帝司馬炎極其好色,選秀女一次就上來5000多人,魏元帝和吳末帝的宮女,也一併拉來充實後宮。因為美女太多挑花了眼,司馬炎決定坐羊車,羊停在那裡就臨幸那裡的人。有個聰明的妃子將竹葉插在房門邊,把鹽汁浸灑於門前空地上,因此獲得了多次被臨幸的機會。這就是“羊車望幸”的故事。

羊車望幸的事情告訴我們,照顧好皇帝的司機很重要,哪怕它只是幾隻羊。

唐朝時,後宮制度繼續健全。後宮女子按地位高低依次排序依次是皇后;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為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為正二品);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為正三品)、美人九人(為正四品)、才人九人(為正五品);八十一御妻:寶林二十七人(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為正七品)、綵女二十七人(為正八品)。

臨幸日程表上,和周朝情況基本一致。具體來說,皇帝一個月30個晚上,皇后兩夜,四夫人兩夜,世婦六夜,御妻十八夜。規定是這樣規定,可是具體執行中,卻不一定了。因為從概率上講,武則天是才人,27個人每個月有6次機會,武則天進宮12年144個月時間中,應該和李世民有32次機會,沒道理沒有懷孕啊?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有人作弊了!

像武則天這樣在後宮坐冷板凳的是極少數,可是偏偏有些人,居然敢拒絕皇帝。

最有名的膽敢拒絕皇帝性要求的,是元朝皇后安吉拉,啊不,洪吉剌(什麼名字,看著就沒有興趣)。

洪吉剌是元武帝的皇后,生性節儉勤奮,豁達開朗,不會妒忌。一次,元武帝派內官傳旨,想接見剌後,剌後以夜太深加以推辭。內官回報元武帝,元武帝再命內官說清是侍寢皇上,反覆幾次,剌後始終也沒有答應。

向宏吉剌這樣生硬拒絕皇帝的,還是少,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沒命的。其他拒絕皇帝性要求的,往往都是以“程姬之疾”作為藉口的。程姬是漢景帝妃子,自己來例假就讓親信宮女唐姬代替,形成一段佳話。隋煬帝時期的宮女羅羅,在皇帝醉酒時差點遭遇霸王硬上弓。羅羅趕緊推說自己有程姬之疾拒絕楊廣。原來,有個宮女韓俊娥和楊廣親熱了一次,就人間蒸發了,大概率是被蕭皇后弄死了。為了保命,羅羅多次以“月事”為由拒絕楊廣,最終保持了完璧之身。

無規矩不成方圓,宮裡的規矩,其實都是為皇帝服務的,其實所謂的這些可憐的宮女,說好聽點是孕育皇子的人,是帝國未來的指望,其實本質來說,她們不過是被囚禁在宮中的性奴隸而已。


歷史知事


在古代,嬪妃侍寢時,是有很多規矩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和皇帝睡一覺的。

侍寢之前,檢查身體

嬪妃侍寢之前,需要經過嚴格的身體檢查,主要是防止嬪妃身上帶有能威脅皇帝安全的物品,如匕首、刀、毒藥之類的。

如果是第一次侍寢,還需要由太醫檢驗是否為處女。

洗澡

嬪妃侍寢之前,還要洗澡,當然是把自己洗乾淨了,好把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皇帝也當然不希望有嬪妃全身臭烘烘的來侍寢了。

門外有人候著

皇帝在和嬪妃在床上運動時,門外會有太監候著。一來是皇帝如果臨時有事,能及時有人來服務。二來是太監可以攔住“閒雜人等”,讓皇帝安心和嬪妃睡覺。

記錄

按照古代宮中的制度,皇帝和哪個嬪妃睡了,嬪妃是什麼等級(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什麼時候睡的,什麼時候懷孕的,什麼時候生產的,男孩還是女孩...這些都有詳細的宮廷記錄。宮中會有專人負責記錄,並形成宮廷檔案。生下來的孩子,一般會交給乳母餵養。


袁衛宇


在古代皇帝是最尊貴的人,他的性生活也和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別。那麼嬪妃侍寢都有些什麼規矩呢?有些讓人聽了臉紅。

初次侍寢,不僅要驗處,身邊還要有別人幫忙,真是尷尬。

要想成為皇帝的女人,有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必須是處子之身。古代嬪妃第一次侍寢前,都會有專門的太醫去檢查她們的下體,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看有沒有什麼疾病,第二就是為了初步確定是不是第一次。

古代的太醫大多是男性,嬪妃竟然要在一個男性面前脫去下體的衣服,裸露生殖器官,真的很尷尬。

最尷尬的不止於此,新婚之夜也很是尷尬,皇帝新婚之夜其實是要有太監和宮女在身邊的,他們會全程見證皇帝與妃子的第一次。那麼他們為什麼要留下見證這樣尷尬的場面呢?

其實成年人都很清楚,在男性和女性第一次時,其實是很難一下成功的,由於缺乏經驗,所以有時候第一次男性的下體很難與女性那裡很好交接。

這時候宮女和太監就要上前幫忙了,而且有些女性由於疼痛會躲避,太監和宮女會按著他們。

此外,房事過後,無論男女私部都會分泌不少液體,這些黏糊糊的東西會讓人很不舒服,所以宮女還要趁早準備好熱水和毛巾,幫助擦拭身體。

房事後,原來也有不少規矩。

房事之前和房事時規矩多,這很正常,一方面是為了確保皇帝的安全,可是房事過後,還有不少規矩,這就和皇帝的想法有關了。

房事時,其實太監還會在一旁記錄皇帝的時間,如果時間短,事後可能讓太醫給弄一些調理身體的藥。當然,還要記錄當天的日期,方便日後查看妃子懷的是不是皇帝的孩子。

說到懷孕,這裡面也是有很大的文章的。其實古代的皇帝為了保證血統優良,往往需要妃子避孕。

房事過後,管事的貼身太監會問皇帝一句:“陛下,留不留”,皇帝如果說:“不留”,那麼太監會找人按摩妃子陰部稍上的一個部位,把皇帝遺留在妃子體內的液體給擠出來,防止懷孕。

其實皇帝性生活的規矩還有很多,比如清朝時,皇帝性生活還受時間限制,如果超時了,就會被敬事房的人催促,而且房子房事前要脫光衣服,被抬進去。


斯幽說歷史


古代的妃嬪雖然數量多,但規矩也多,而且哪位妃嬪侍寢還有著不同的規矩,具體是怎麼做的呢?咱慢慢往下看。

驗明正身

古代的妃嬪在爬上龍床之前是需要驗明身份的,比如在手臂上點守宮砂,或者由太醫查看妃嬪的特殊部位,這樣既能判定是否是處子之身,而且還能檢查妃嬪是否有病,會不會傳染給皇帝,如果因為和皇帝做羞羞的事而讓皇帝一命嗚呼那罪過可就大了。

有了前面的身份驗證,接著就需要脫光衣服洗個澡,由太監用毯子把她抱到龍床上。洗澡既能防備私藏暗器,又能減少汙穢,避免不乾不淨的給皇子帶去不好的因素。

選妃方法

都知道後宮的妃子眾多,可皇帝只有一個,所以很多時候皇帝並不能雨露均霑,而為了公平起見,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制定不同的選妃方法,如翻牌,駕羊車等。

在古代母憑子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只有懷了龍子,那自己以後的榮華富貴才能享用不盡,所以很多妃子根據帝王的選擇方法找出合適的對策,儘量讓自己從眾多妃子中脫穎而出。

所以古代的妃子也真的不容易,可能很久都碰不上皇帝的面,不過這些規矩的存在也是為了皇帝不被謀害,皇子能夠血統純正。


曉峰來介紹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中國歷史你會發現一個規律,你越是深入到深處,就越發現你看不透,皇帝大家都知道是古代社會獨一無二的人,他們的生活都是成千上萬人服侍而成的,這不禁使我們好奇,皇帝在後宮之中如何與嬪妃相處,嬪妃侍寢的規矩是怎麼樣的呢?

皇帝的女人必須是處女,第一次交合需要太監宮女助力。

處女情節在現代社會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在古代雖然沒有那麼講究,但是皇帝的女人必須是處女,這一點是誰都無法否定的。

  1. 古代百姓由於生活艱苦,能夠吃飯穿衣活下去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了,哪裡有人會在乎什麼處女不處女,但是每個人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對性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


  2. 而皇帝就是這樣,他們作為天底下最尊貴的人,要求自然也是天底下最高的,他們的女人都是從天下選秀而出,不僅要漂亮還要是處女,在古代通常以女子第一次交合時落紅(陰部流血)為處女標誌。

  3. 因為處女第一次和皇帝進行交合的時候是很痛的,而且比較緊張會很難進去,女子也會因為疼痛反抗,這個時候就需要旁邊的太監和宮女進行幫忙,一般都是他們按住這些女子,以便房事的進行。

從西周到清朝侍寢制度和規矩的變化。

周超是中國文法典籍集大成的開端,後世流傳的文法典籍大部分都是從那個時代所產生的。

《禮記》中規定: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御妻。
  1. 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后妃的地位和侍寢的次數,這放在後世很讓人吃驚,但是當年就是這樣。每個月被按地位高低分配侍寢次數,往往地位高的就可以享受更多機會侍奉皇帝。


  2. 到漢朝的時侯,出現了召幸制度,由皇帝喜愛來召喚這些女子侍寢,不再是周代那樣按照規矩分配房事次數了,而喜愛的標準就是女子的畫像,據說當年王昭君因為被畫師畫的醜而落選。

  3. 晉朝皇帝貪玩,坐著羊車巡行,羊車停在哪裡就在那個妃子處過夜。唐朝時期對後宮妃子地位名稱進行了細化,但是嬪妃侍寢還是回到了周朝那種統一分配的思想。


  4. 變化最大的是清朝,他們因為身份種族的不同,皇帝臨幸妃子都是按照概念進行,也就是將嬪妃名字刻在木牌上,晚上的時候隨機抽取臨幸,被抽中的女子會被洗乾淨,最後裸體由太監背到皇帝的房間中。

規矩是法律的通俗形式,後宮之中的這些規矩說到底都是為皇帝一個人服務的。


無根樹花正孤


所有的規矩都是為了讓皇上安逸,而且花樣方式繁多,從皇帝的壽命就能看出,這些規矩是要命的,爽得要命。

嬪妃侍寢的規矩好多都是皇上定的,比如一代風流皇帝唐玄宗,“在選妃侍寢這這方面發明了,蝶幸法、螢幸法、香幸法等等。唐敬宗發明了,風流箭中法。宋真宗發明了,託夢自薦法。反正妃子多,可以變著花樣來。



晉朝時期由於妃子較多,皇上不知道該上那位,晉武帝司馬炎就發明了一個隨性的法子,坐上羊車在後宮轉,羊車停在那裡就上那位。到了清朝時皇帝就沒這麼隨意了,跟妃子在床上辦事的時候,還有時間限制,太監站在帳子外面記錄時間,時間一到就會喊到“時間到”,皇上要是不停就會一直喊。據說這是為了讓皇帝縱慾過度。


莽老殼


每個朝代侍寢制度略有不同,但嬪妃們面對的情況基本一致——大家都擁有一個男人,他美醜不論,必須好好伺候,否則全家性命難保,伺候好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所以後宮女子無論想不想爭寵,當皇帝召喚你的時候,你都得侍寢。漢朝時期,出現了“召幸”制度,皇帝怎麼能知道,誰長什麼樣,又怎麼根據審美分配寵愛呢?

其實在周朝,是根據身份不同來分配同房的次數,身份越高,分到的次數越多,這樣誕下的皇子也長幼有序,尊卑不亂,皇后更容易生下皇位繼承人。到了唐朝,實際上又延續了周朝的做法,根據身份地位分配。

對於侍寢制度,歷朝歷代都有變革,都不盡相同,但清朝是變化最大的,清朝出現了電視劇中著名的“綠頭牌”,也就是“翻牌子”這是清朝特有的。

其他朝代皇帝還是有很大的隨心所欲的權力,愛寵幸誰就寵幸誰,想起誰就是誰,很多長相低調點的嬪妃,可能就被皇帝給忘了,“翻牌子”在清朝皇帝看來是善舉,是雨露均霑的表現,這樣就不會冷落了某位嬪妃,也不至於讓皇帝心血來潮去寵幸一個妃子,半路上又折回去看另外一個妃子,對皇帝也是一種紀律約束。

《清宮遺聞》裡記載著后妃侍寢的流程——

皇后侍寢的話需要敬事房記載日期,妃子侍寢比較複雜,首先需要敬事房太監將刻有妃子名字的綠頭牌,按照位份擺放好,這個牌子也叫膳牌。

不過如果皇帝用膳後,叫“去”,眾位嬪妃小主就可以散去了,這表示皇帝要單獨睡書房,不臨幸任何嬪妃了。如果取一個綠頭牌翻轉過來,被翻到牌子的就準備侍寢。

翻牌子還有一件事需要注意,電視劇中演的牌子背面朝上,皇帝像抓鬮一樣翻牌子是不對的,其實是有字的一面朝上,皇帝扣過來才是“翻牌子”。

第二步是沐浴更衣,由太監等人抬到皇上的龍床上去,而且被抬上龍床時也必須一絲不掛,要用被子裹起來然後由太監抬到皇上的龍床上去,而且要從皇上露出龍足的地方進去,才算是正式侍寢。

這個規矩,源於嘉靖朝,嘉靖因為太變態,差點被幾個宮女合夥勒死,從此他就得了疑心病,懷疑妃子都想害他,所以妃子侍寢就必須“抬龍床”了,防止攜帶凶器。

第三步是太監“叫去”,太監跟公雞一樣準時打鳴,到底就扯著尖嗓子叫,這叫“催鍾“,侍寢跟午夜驚魂一樣,怪不得清朝妃子不容易懷孕,是精神壓力太大的緣故。

第四步是太監問皇帝留不留,皇帝說留,代表他心裡認這個妃子,有資格生下他的孩子;如果說不留,太監就按壓妃子腰部的某個部位,就可以讓孩子沒希望生下來,說來還是比較殘忍的。

無論如何侍寢制度對古代的妃子而言,也並非是幸事,每天被禁足,又要承受精神壓力,說實話也是生不如死的,所以在古代當什麼也不能當妃子,沒有了人身自由,沒有自由愛某個人的權力,即使享盡榮華富貴,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生命了無生趣。


靜說歷史


皇帝大多都是後宮佳麗無數,這就難免會出現選擇障礙,但這難不倒會玩的皇帝們,他們在選擇妃子侍寢的時候,可謂隨心所欲花樣百出,有的自己難以做決定,居然讓動物來幫忙。客觀地說,這已經不僅僅是制度的創新了,更昇華到了行為藝術的高度。


對於皇帝來說,妃子侍寢往小了說是床笫之事,往大了講那可是關係到宗廟社稷興替的大事,是絕對馬虎不得的。但後宮佳麗無數,如何做到雨露均霑,哪怕皇帝再怎麼龍精虎猛,恐怕也吃不消,於是只能在侍寢制度上下功夫。

其實在清代以前,皇帝選擇哪位妃子侍寢,隨意性是比較大的,同時為了儘量達到公平(儘可能保證後宮安寧,不然眾多的醋罈子打翻了,也夠皇帝鬧心的了),不少會玩的皇帝想出了很多花樣。


其中比較會玩的應該是唐玄宗。這位風流天子愛發明,他選妃子侍寢經常用“蝶幸法”和“擲骰法”。所謂的“蝶幸法”,就是唐玄宗在後宮裡,跟著飛舞的蝴蝶隨意走動,蝴蝶落倒了誰家的門前,他當晚就留宿在此。“擲骰法”又被稱為“挫角媒人”,就是讓後宮的嬪妃們通過擲骰子決輸贏,最後勝出者,就能得到皇帝的寵幸。估計當時唐玄宗的後宮裡,絕對有苦練出老千的嬪妃。

但真正把選擇侍寢妃子這件事昇華為行為藝術的,還應該說是晉武帝司馬炎。這位仁兄有選擇障礙,面對後宮佳麗已經失去了自信,無奈之下發明瞭“羊車望幸”之法,將選擇權交給了羊。遇到他要臨幸妃子的時候,就登上羊拉的車,讓羊車在紅宮隨意走動,最後羊車停到哪個妃子的宮門前,他就臨幸哪個妃子。


不過後宮之中自然不乏聰明的女子,她們經過長時間觀察思考,發現在門口撒上鹽沫能夠吸引羊的注意,羊停下來添鹽,皇帝自然也就被留了下來。這可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此可見,想要做到公平多難啊!

到了大清朝,侍寢制度變成了“翻牌子”。這個大家從影視作品中都應該看到過了,皇帝有心情的時候,管事太監會將寫有嬪妃名字的牌子統一放到托盤裡,皇帝想臨幸誰,就將牌子翻過來。太監們會通知被選中的嬪妃香湯沐浴,然後由太監用被褥包裹著送到皇帝的寢宮。

不過這裡還要重點說一下明朝的嘉靖皇帝,這位仁兄遇到了點小問題,

他有一天在端妃宮中過夜,結果半夜的時候宮女造反,差點把這位想要長生不老的皇帝用繩子勒死,事後嘉靖雖然平安無事,也將端妃以及參與造反的宮女們都凌遲處死,但嘉靖心裡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再也沒回過紫禁城內的寢宮。


有人說這次事變是皇后和嬪妃們爭寵釀成的禍端,也有人說是嘉靖修道之時採補宮女,甚至催逼宮女月經用來煉丹,不堪凌辱的宮女才起而造反。但據我估計,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侍寢制度出了問題。


李飛叨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古代嬪妃侍寢都有哪些規矩?”

相信看過宮廷劇的朋友都看到過這樣的場景:皇帝用過晚膳後,就會有敬事房的太監舉著一個大銀盤跪在皇帝面前,裡面放著十多塊綠頭牌等著皇上翻牌。皇帝選中後就將其綠頭牌反扣,敬事房的太監就去宣旨。接著鏡頭一換,需要侍寢的妃子開始沐浴,化妝,然後光著身子被太監用被子裹起來,再由兩個太監將其抬到皇上的寢宮之中,等待皇上的寵幸。等嬪妃和皇帝行完周公之禮後,再用之前的被子裹著抬回去。

在宮廷劇中這種嬪妃裹著被子被抬進寢殿的鏡頭太扯了。皇帝怎麼可能會允許嬪妃在太監面前脫光衣服呢?這不是真實的宮廷史,簡直就是春宮史。這種侍寢的方式都是錯誤的,是影視劇為了吸引眼球製造的噱頭,也可能是野史。真實的後宮嬪妃侍寢應該是這樣的:

在皇帝用過晚膳後,嬪妃們都要到燕禧堂集合,遞綠頭牌,等待傳喚。皇帝選中哪個嬪妃就將桌上的綠頭牌翻過來,然後內殿首領便傳喚那個嬪妃,其他的嬪妃“叫散”,也就相當於下班了,也可以認為留下來侍寢的等於是在加夜班。侍寢的嬪妃回宮準備一番後,下午來到養心殿與皇帝見面,之後他們一起吃點小點心,品品茶,聊聊天,下下棋,以此來增進彼此的感情,到了晚上就由該嬪妃侍寢。

其實嬪妃侍寢就是這麼簡單!皇帝和後宮嬪妃的生活與平常百姓家的區別不大,皇帝也不像影視劇中演的那樣乘車到東西12宮過夜,也不需要太監將嬪妃抬來,嬪妃侍寢的地點也一直都在養心殿。嬪妃脫了衣服用被子裹著抬進皇帝寢殿的說法都是野史杜撰,不可信。有的還說嬪妃侍寢的時候不可以出聲;不可以留在皇帝寢宮過夜;等說法我覺得也不可信。


大史官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古代侍寢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樣繁瑣,簡而言之只有一條規矩,那就是千方百計讓皇帝舒服。

事件回顧

說也慚愧,儘管皇帝作為一國的天子,可是也要行百姓所行的事情,比如吃喝拉撒睡和某些生理需求這些一樣都不能落下,而且某些程度之上,皇帝似乎要比普通人更加繁瑣的處理這件事情。

皇帝貴為天子,似乎做什麼事情都要與普通人有很大的差異性,最重要的一點便在於妃子事情。普通人能娶三四個老婆似乎已經是一件很開心、很榮耀的事情了,可對於皇帝而言,三四個哪夠?最起碼得百十個、成千個,當然上萬個可能就有一些誇張了。

正常情況下,皇帝是不會主動選擇讓哪一位女子陪自己玩小遊戲的,畢竟後宮女子這麼多,選這個不選那個或者選那個不選這個自然會得罪很多人,迫於無奈皇帝想了一個極其巧妙的辦法:翻牌子。

翻到誰是誰,大家都別慌,也彆著急,也別插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每當皇帝晚上需要做一些小遊戲或者有某些方面的需求的時候,便會讓太監把一大堆牌子拿過來打亂順序就如同撲克牌一樣,隨便的打亂順序之後由皇帝取出一張牌子,取到誰就是誰,然後有這個女子當天晚上負責皇帝的一切。

沒錯,這就是事實

從明朝開始,因為一些小意外的發生,對於妃子侍寢有了更為嚴格的約束,比如只能侍寢固定的時間段,固定時間段之後就必須讓太監把她抬走,這樣做是為了保衛皇帝的安全。

所以我們就能經常能夠看到清朝的一些電視劇裡面妃子在被要求與皇帝玩小遊戲的時候,往往會提前把衣服脫掉,然後泡在水池子裡面洗一個熱水澡,洗完澡之後直接讓太監用被子裹著她,扔到皇帝的床榻上,玩一些小遊戲之後再直接裹著被子扔回來。

為什麼如此繁瑣或者如此羞恥的事情呢?原因很簡單,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一旦出點事情誰都承擔不起,既然這樣就得從方方面面保證皇帝的安全,怎樣保證皇帝的安全呢?

在服侍皇帝之前洗一個澡,既乾淨也能夠讓皇帝更加舒服一些,與此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樣的女人身上不會攜帶某些武器,不攜帶武器的話就會降低皇帝的危險性。

當然除了這些明面上的規矩以及一些通俗易懂的規矩之外,最重要的還有一些硬性規定,比如見到皇帝之後應該怎麼辦,該怎樣服侍皇帝,服侍皇帝的時候又應該怎麼辦?說一些什麼話或者用一些什麼技巧,讓皇帝更加舒服,這些沒有必要進行詳細解說,如果要進行詳細解說的話,八成這個問題也回答不出來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