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見過自己孫子或爺爺的皇帝?

zeyuan76417472


只要活到一定歲數,多數皇帝都是能見到自己孫子的,甚至有些長壽皇帝如乾隆,還曾見過自己的曾孫、玄孫(四世孫)。

不過,皇帝的孫子雖多,但是有歷史典故的皇孫卻很少。下面我就介紹幾位祖孫皇帝的故事吧:


明朝的兩對祖孫:

朱元璋和朱允炆——由於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導致其必須處理叔叔的問題,從而引發了靖難之役。

朱棣和朱瞻基——後者是歷史上著名的“好聖孫”。朱棣對太子朱高熾非常不滿,但是卻很喜歡太子的兒子朱瞻基。於是,朱瞻基就以為父親保住儲位而聞名於世。

除此以外,康熙和孫子乾隆的關係,也頗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 康熙六十年(1721),雍正安排年僅十一歲的兒子乾隆在避暑山莊的觀蓮所背誦經書,乾隆表現的很出色,便讓雍正打起將兒子送到康熙身邊的年頭。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在雍正的邀請下駕臨圓明園牡丹臺,見到乾隆後非常喜愛,就把他接到自己身邊養育。


康熙對乾隆這個孫子很看重,非常認真地教導他。這段祖孫佳話,也多次被乾隆所深情記述。

總而言之,皇帝見過孫子的事,其實是太常見了。


HuiNanHistory


歷史上有一個皇帝,他前邊見過自己的爺爺,後邊見過自己的孫子。

這個皇帝是清朝乾隆皇帝,弘曆。

弘曆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

康熙生於1654年,死於1722年。他死時,孫子弘曆已11歲。

乾隆的孫子,道光帝旻寧生於1782年,死於1850年。乾隆死時,旻寧已17歲。

乾隆前後見了六輩人,大概在皇帝裡是手屈一指了。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這樣享受天倫之樂的帝王很多,漢武大帝兒孫滿堂,福禍相依僅因為巫蠱事件慘忍的被奸惡小人蘇文江充煽動著殺了兒孫3人,梁武帝蕭衢86歲了兒孫饒膝僅被不孝子賢孫為爭權奪利活活餓死。唐玄宗李隆基年七十九而亡兒孫滿堂不下百餘人,怎奈老不死仍想復璧被幽禁而憂抑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機關算盡,兒死後立皇太孫為帝終日因能力能力不足被朱棣改朝換代,康熙大帝見四皇子兒宏歷聰明伶俐志存高遠,即立今世之君,🈶提隔世賢孫,亁隆帝兒孫滿堂不下三四十人,功德圓滿福祿綿綿,。宋仁宗個小是兒孫滿堂福星高照。秦昭襄王雄才大略開疆破土,年七十條歲而終亦兒孫滿堂壽比南山。秦始皇亦是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94310417小云


歷史上見過自己祖父或者孫子的皇帝,還真不少。但凡長壽些的皇帝,幾乎都能活著看到自己的爺爺或孫子。

最為著名的,當屬康熙和乾隆這對祖孫。乾隆皇帝出生於康熙五十年,開上帝視角的現代人都知道,此時的康熙皇帝還有十一年的壽命。乾隆皇帝在小時候,便非常受康熙皇帝的寵愛,康熙甚至說過:這孩子將來的福運一定超過我這種話。可見,康熙似乎已經將乾隆當做大清帝國未來的君主。而乾隆皇帝對他的祖父康熙,也是非常崇拜,他在位六十年便退位,便表現了對自己祖父的敬畏之心。

乾隆皇帝不僅見過自己的爺爺,他還見過自己的四世孫子,甚至差點見到自己的五世孫。乾隆大阿哥的孫子,即與光緒皇帝同輩的載錫。載錫於1806年有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乾隆的五世孫,當時,乾隆才去世七年。

可見乾隆皇帝是多麼長壽。

明朝也有這樣的皇帝,最為著名的便是朱瞻基和朱棣。明成祖朱棣,也是非常喜歡自己的孫子朱瞻基,他之所以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喜愛朱瞻基,愛屋及烏。在朱棣北征蒙古之時,曾帶朱瞻基一同前往,體驗戰場生活,朱瞻基在戰鬥中甚至被蒙古軍圍住,身處險境。可見,朱棣對朱瞻基的器重。

既然提到朱棣,被他推翻額建文帝也理當被提及。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明興宗朱標去世後,朱元璋便希望寄託在朱允炆身上,甚至為了給朱允炆留下一片安穩的江山,不惜大肆誅殺功臣。可見,朱元璋對朱允炆的器重。

此外,唐玄宗,宋高宗等一票皇帝,都見過自己的孫子。一句話:只要活得久,像乾隆皇帝一樣,五世同堂不是夢。


庭州行者


古時候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寵幸的妃子較多,子孫後代也很多,像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的後代子孫較多。題主所問的有誰見過自己孫子或爺爺的皇帝,歷史上就有兩個非常出名的皇帝,一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二是清朝中期的清世祖愛新覺羅弘曆。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第二位皇帝朱允炆

朱元璋,生於公元1328年,於公元1368年稱帝建立大明王朝,於1398年病逝,活了70歲,也是屬於比較長壽的一個皇帝, 後代子孫滿堂。因太子朱標早逝,朱標生於公元1355年,於1368年立為皇太子,死於1392年,死在了朱元璋之前,因對朱標的喜愛和惋惜,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就是後世的建文帝。朱允炆的死亡一直到現在都是個未解之謎,他生於1377年,死於哪年未有記載。朱允炆與其父性格寬宏一致,愛民如子,對朱元璋孝順有加,深得朱元璋的喜愛。在朱元璋死後,承繼大統,號建文帝。


清朝的康熙皇帝與乾隆皇帝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生於1654年,崩於1722年,於1661年8歲登基為帝,16歲親政,在位61年,這也是個很能生的主,兒子35個、女兒20個。康熙活了68歲,在晚年太太子不爭氣,兩次廢立太子又恢復,引發九子奪嫡,最後一次廢立太子之後,再未設太子。傳聞康熙帝因喜愛雍正之子弘曆,故欲傳位於四阿哥胤禛,好隔代再傳位給弘曆,這是傳聞不當真。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於1735年繼位,弘曆皇帝在諸多方面效仿其爺爺康熙,這祖孫二人開創了清朝歷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

當然,歷史上還有很多爺爺輩的皇帝,以這兩對祖孫較為出名。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中國自公元前221你那,秦始皇創皇帝號位一來,歷經兩千兩百餘年,期間皇爺爺皇孫子能見面的例子著實不少,我來為大家盤點長壽皇帝與他們的皇孫兒!

秦昭襄王與秦始皇

秦昭襄王,趙氏嬴姓名名則,一名稷。秦惠文王嬴駟之子與宣太后羋八子之子,秦武王嬴蕩異母之弟,在位五十六年,與公元前251年去世,享年七十五歲。他是我國在位較長的國君之一,其一生致力東出,啟用白起屢破三晉。啟用範睢為相,採用“遠交近攻”之策略。他接連發動對楚戰爭,佔領出楚國國都郢城,一度迫使楚國遷都。長平之戰更是讓趙國無力在於強秦一戰,秦國攻佔洛邑,俘虜周赧王,周代滅亡,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之基礎!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公元前259年,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嬴政出生於趙國邯鄲(秦莊襄王但是在趙國邯鄲做質子之時生下嬴政)。始皇嬴政出生之時,秦昭襄王嬴稷十年六十七歲,在其後八年時間內,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三代帝王同處一世的場景(秦始皇為第一皇帝,故此三人為名義上第一個三代君王同處一世)。

後周柴守禮與後周恭帝柴宗訓

柴守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小舅子,本來這個皇位跟柴守禮關係並不大,但是柴守禮的姐姐和郭威並沒有後,便把柴守禮之子柴榮過繼給郭威做兒子,結果陰差陽錯之後,柴榮繼承了郭威的後周皇帝之位,即後周世祖。

柴榮英年早逝,死的時候年僅39歲,其子柴宗訓繼位,即後周恭皇帝柴宗訓,而此時的柴守禮依然活著。但要明白的一點是,柴守禮雖然是柴榮的生父、柴宗訓的祖父,但在名義上柴宗訓只能稱呼柴守禮為舅爺爺。不過他們也算是三代同處一世並且出了兩個皇帝。

榮王趙與芮與宋恭帝趙㬎

南宋榮王趙與芮為宋理宗趙昀弟弟,因為趙昀沒有兒子,就將榮王趙與芮之子過繼,此子便是後來的宋度宗趙禥,趙禥在位僅十年,便在江南的紫醉金迷找那個死去,終年三十五歲。宋度宗死後,賈似道和謝太后主張立嫡子,於是趙㬎被立為皇帝,由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

此時的趙與芮仍然活著,他也是一個有幸成為兩代兩代君王有血緣傳承之親人。趙與芮一直等到元朝大軍攻破都城,被帶到元大都後生活幾年病逝,享年八十歲,這個年齡在理療條件還不發達的古代正可謂是長壽。

朱元璋與朱允炆

朱元璋作為大明開國皇帝,也作為為數不多的布衣皇帝,歷年來備受人們推崇。他有很多子嗣,其中最得朱元璋喜愛的便是皇太子朱標。朱標不僅是朱元璋與馬皇后之子,他更是文武韜略樣樣精通,可謂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只可惜朱標為朱元璋視察西安歸來之後便一病不起,鬱鬱而終。

朱標死後,朱元璋陷入無盡的悲傷之中,以朱標之才,朱元璋大可以放心身後之事,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標死後,朱元璋優先考慮秦王朱樉,他是朱元璋次子,也是頗有能力,但還是應了那句話,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朱標病死後三年,朱樉也病死了。

我想此刻的朱元璋心情是崩潰的,他沒有再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兒子,而是轉向了已經逐漸長大並且深的朱元璋喜愛的朱標次子朱允炆。朱允炆自小便在皇城中學習起居,是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成長起來的,正因為他是太子朱標之子,朱元璋自然對他有一份別樣的關愛,久而久子,朱元璋發現朱允炆聰明好學,為人寬和大度,性情因此與父同樣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朱元璋變萌生了一個念頭,百年之後傳位給朱允炆。

朱元璋的確也做到了,百年之後傳位於皇孫朱允炆。1398年,朱允炆即位稱帝,史稱建文皇帝。朱元璋明白,這樣越級傳位誒皇孫,其他王爺肯定不會滿意,於是在其死前下遺詔諸王不得入京,並且給朱允炆留下足夠豐富的戰略資源。可朱元璋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的是,他的三兒子朱棣在他剛剛去世不久便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後稱帝。

朱元璋與朱允炆算是爺孫皇位手遞手傳位的歷史第一人,朱元璋識得大體,朱允炆也是雄才大略,剛剛繼位便實行一系列新政,史稱“建文新政”,極大程度上免除苛刑,深得百姓愛戴,只可惜,筆桿子始終鬥不過槍桿子,好在明成祖也算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這才彌補了他一點篡權奪位的惡名。

康熙皇帝玄燁與乾隆皇帝弘曆

康熙和乾隆兩位長壽皇帝,中間夾著一位默默無聞雍正皇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八歲,一生可謂是在金戈鐵馬之中度過: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平準葛部叛亂、籠絡漢士、標榜仁政,是康乾盛世開創者。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享年八十九歲,但其傳位嘉慶之後確又訓政長達三年有餘,所以其一身掌控最高權力時間長達六十三年有餘,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乾隆在位時期,在康熙、雍正兩朝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鞏固國家統一,完善對西藏的統治,並且正式將新疆完全納入中國版圖。

兩位皇帝加起來一共一百五十七年,共計在位一百二十一年,康乾盛世便是圍繞在這兩人之上。康熙皇帝與1722年駕崩之時,乾隆皇帝已經十一歲。

乾隆皇帝與道光皇帝

乾隆皇帝弘曆活了89歲,可謂是“超長待機”,期間他兒子都不知道死了多少。1782年9月16日,愛新覺羅·旻寧出生,即後來的道光皇帝,此時的乾隆皇帝七十七歲,仍舊執政,其父親愛新覺羅·顒琰(嘉慶皇帝)還未繼承皇位。

(歡迎看官姥爺贊同、評論~通俗易懂的解答簡單有趣的歷史,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