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本期嘉賓:沈浩波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沈浩波,詩人。

有兩個沈浩波。

更多人知道的那個沈浩波,創辦了國內最著名的圖書出版公司——“磨鐵圖書”,近幾年又創辦了“磨鐵娛樂”,進軍影視行業,2019年大火的電影《少年的你》,主要出品方之一就是磨鐵娛樂。

而另一些人知道的沈浩波,則是一個詩人,而且是在當代中國詩歌界影響非常大的詩人,他在20年前掀起的“下半身詩歌運動”被稱為改變了21世紀的中國詩歌,而他的代表作《瑪麗的愛情》,被認為是“宣佈中國詩歌真正進入了21世紀”。

前一個沈浩波,不願意接受採訪,對採訪的態度是:能不接受就不接受。

所以我只好採訪後一個沈浩波,後一個沈浩波特地叮囑我:只談詩歌,不談別的。

我早就知道詩人沈浩波不太喜歡商人沈浩波,但沒想到不喜歡得這麼徹底,提都不想提。

那麼,今天我們就只談詩歌,在詩歌裡,你可以發現一個更加真實的沈浩波。

他想,他的第一首詩歌屬於早已不屬於他的那扇窗。

她想,詩歌是一個人出生時的語言,她愛詩歌,猶愛生命。

我想,見到沈浩波之前,我讀過了沈浩波。

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我愛你,自由的土地。溫暖——從遇見你。


從生活里長出來的寫作滿樹繁花


詩和人於一體,從生命裡生根發芽,《花蓮之夜》是沈浩波2019年4月出版的一本詩集。

他的詩歌讓我想起那一年的臺東,一片靜靜的土地上,有過一個詩人熱烈奔放的腳印。

《又要飛往清邁》

給父親準備的禮物很簡單

兩瓶洋河天之藍

(我爸每頓都要喝點兒酒)

兩條蘇煙

(我爸煙不離口)

兩盒上好的綠茶

(我爸愛喝濃茶)

給我媽帶的禮物也很簡單

幾盒阿斯匹林腸溶劑

(我媽常年頭疼,得預防血栓)

幾盒降壓藥

(我媽前幾天測出了高血壓)

幾盒控制哮喘的藥

(我媽咳嗽了幾十年)


“寫作時,我是我自己,對這個世界進行反抗。”

一首詩裡,有著千萬個沈浩波,在沈浩波的身體裡,有詩人和自己。

沈浩波提到詩人的敏感與強大,與他的生活激烈地碰撞,他需要在商人的利益與詩人的純粹中轉化,這樣的轉化是必須帶有激進感,不然,我們在他的詩裡就讀不到安慰,得不到生活磨損之後的精神縫合。沈浩波之所以在詩人的路上恣情狂奔,是他心靈觸角的選擇,也是他生命狀態成熟後的必然。於兒時,這個天生做詩人的沈浩波還沒有這個夢想,“兒時從沒有想過夢想。”他的強大讓他筆下流瀉千里,他說,創作最好的年齡越老越好,真正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和藝術家都是越老越好。

被時代剝奪夢想的母親並不喜歡兒子的作品,這是由她的成長環境和受教育所決定的。正是生活賜予的考驗,扛住了的沈浩波,才成為一個詩人。

你沒被什麼打倒,就一定會在那裡立一座豐碑。一首輕鬆點破現實玄機的詩歌往往來自於內在的強大,沈浩波對世界的理解讓這種精神更強大。

但是沈浩波也有恐懼,“有些東西我們無法抗拒,但那是釋迦摩尼在解決的問題。”

他在恐懼什麼?不是浮華是非,是生生滅滅嗎?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藝術理想不可交換,詩歌不可用來交換,他們屬於無價。《瑪麗的愛情》是沈浩波最喜歡的作品。


《瑪麗的愛情》

朋友公司的女總監,英文名字叫瑪麗

有一張精緻迷人的臉龐,淡淡的香水

散發得體的幽香。名校畢業,氣質高雅

四英寸的高跟鞋,將她的職場人生

挺拔得卓爾不群。幹活拼命,酒桌上

千杯不醉,或者醉了,到廁所摳出

面不改色,接著喝。直到對手

露出破綻。一筆筆生意,就此達成

我承認,我有些傾慕她

有一次酒後,藉著醉意,我對她的老闆

我的朋友說:你真有福氣,這麼好的員工

一個大美女,幫你賺錢

朋友哈哈大笑:“豈止是我的員工

還揹著她老公,當了我的秘密情人

任何時候,我想睡她,就可以睡

你想一想,一個大美女,驢一樣給我幹活

母狗一樣讓我睡,還不用多加工資

這事是不是牛×大了?”

我聽得目瞪口呆,問他怎麼做到的

朋友莞爾一笑:“很簡單,我一遍遍告訴她

我愛她,然後她信了!”


現代職場的男權和職場女性面對情感的無奈,詩歌裡男人女人的影子。


逃不掉的身份,舍不去的愛


經商是沈浩波從事的工作職業,但他其實並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商人。他不喜歡商人的價值觀,不認可商人的標準和身份。“這個世界多我一個商人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除了讓我活得更好之外,我不覺得有任何意義。”

沈浩波不覺得自己是個勤奮的人。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他也常常痛恨自己意志力薄弱,拿出手機一刷屏就是兩個小時,非常後悔。“兩個小時我做點什麼不好,看本書,寫篇文章,很多詩歌的資料需要整理,但就是經常把時間這麼荒廢掉。好在我的寫作方式比較好,從生活里長出來的詩,隨時隨地都可以寫作,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或者完整的時間。寫詩是一個隨時都可以發生的事情,看起來對時間的要求不高,但這也是一個陷阱,這個陷阱會成為你懶惰的藉口,所以,我對自己的期待是更勤奮,我不覺得我已經做到了。”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1976年,在氣候溫潤的江蘇,卻誕生了一位日後以尖銳凜冽著稱的詩人,他就是沈浩波。

1991年:高中一年級,偶然讀到北島的一首詩《和絃》,心有所動,寫下了人生中第一首詩。

1996年:大學一年級,正式開始詩歌創作。

1997年:成為北京師範大學五四文學社社長,創辦《五四文學報》。

1998年:主編《鐵獅子墳詩選》。同年,幫助組織“北京大學生詩歌沙龍”,並參與創辦北京大學生詩歌雜誌《詩中國》。同年底,創辦《朋友們》雜誌。

1999年:《誰在拿90年代開涮》一文先後發表於西安的《文友》雜誌和南京的《東方文化週刊》,這篇文章成為同年下半年爆發的中國詩歌界“盤峰論爭”的導火索之一。

1999年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併成為同年詩歌大論爭(盤峰論爭)中“民間立場”一方的中堅人物之一。

2000年,被邀成為廣州出版社《中國新詩年鑑》編委;同年,創辦《下半身》詩歌雜誌。獲得《作家》雜誌詩歌獎。

2003年:“sars”之後,在北京組織“sars之後的詩歌”朗誦會。

2004年:採訪河南艾滋病村,寫作組詩《文樓村紀事》,成為當年流傳最廣的詩歌。出版個人詩集《心藏大惡》,在北京舉行個人詩歌朗誦專場。舉辦首屆“北京大場露天詩歌朗誦會”。赴哥本哈根參加“中國——丹麥”詩歌節。應荷蘭《文火》雜誌邀請赴荷蘭阿姆斯特丹與比利時根特舉辦專場詩歌朗誦會。參加香港書展開幕詩歌朗誦會。後輾轉飄零於香港、澳門、馬來西亞,隨後赴挪威參加中國文化節。同年,擔任年度主編的《中國新詩年鑑2003—2004卷》出版。

2007年:受邀成為“額爾古納詩歌獎”評委。同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詩人”之一。

2009年:長詩《蝴蝶》創作完畢。同年,獲得第二屆御鼎詩歌獎。

2010年:出版長詩《蝴蝶》。獲得《人民文學》詩歌獎。

2011年:在七屆中國西峽伏牛山金秋詩會上,《蝴蝶》獲得“首屆中國桂冠詩集獎”。同年,在網易微博與詩人伊沙聯合發起的“新世紀詩典”欄目中,《瑪麗的愛情》作為整個欄目的開篇詩歌推出。

2012年:獲得首屆“新世紀詩典”金詩獎,第三屆長安詩歌節. 現代詩成就大獎;第11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出版詩集《文樓村紀事》。

2013年:獲得第11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十月》詩歌獎、第三屆長安詩歌節.現代詩成就大獎。出版詩集《命令我沉默》。出版詩集《命令我沉默》。

………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一首詩歌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滿意,作品的完成程度,在美學上有沒有創新和突破,是不是真實自然,不矯情。美學的深刻,每一首詩我知道是哪一種突破,但是幾乎無法跟任何人表達。如果,這個人水平比我高,他的批評和讚美對我來說構成一種借鑑,一個參考。如果,本身在寫作上和美學上比我差好多,他的意見沒有任何意義,他對這個事情的理解和思考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價值。自信源於寫作。只有你自己寫到更高的程度,你才知道什麼是低水平。當你越寫級別越高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過去級別有多低,當你越來越深刻的時候,你才知道什麼是膚淺,當你本身就很膚淺的時候,你不知道什麼是膚淺。”


在黎明聽到詩歌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與朋友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放鬆,發呆放鬆,胡思亂想放鬆,看電影放鬆。”我想,自由是最放鬆的,他在詩歌世界裡活出了他自己。

你看,沈浩波的照片總是笑著,笑得那麼可愛,就像一個高中生,每一張笑臉,都有同一種發自心底的東西,這是很難的,很多人的微笑在不同時空很難一模一樣,但是沈浩波,每一張笑臉都一模一樣。他在對誰微笑,笑得多好啊!

“工作很忙,壓力非常大,今年我對我的時間分配很不滿意,第一次感覺到在寫作上的時間不夠,這個問題搞得我有些恐慌。”

我:生活裡除了此,還有其他讓您恐慌的嗎?

沈浩波:那你不能報道出來啊!

……

記得那年夏天,我到出版社送稿子,正好在路口看到他的車,他坐在副駕專注地看一本書,我想,無論他即將要去的是什麼場合,他在當下正路過著一個人的全世界,那本書裡有一個人、兩個人,無數個人的眼睛,心靈和嘴巴,他在繁華都市中,在流動行進的人群裡,守著自己的寧靜、勇敢和愛。

你問沈浩波,見過多少人。

你問沈浩波,走過多少路。

答案在此岸。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忠誠於寫作,這樣的價值觀讓沈浩波看到了詩歌的未來。

沈浩波的詩集,他出版過的詩人的詩集,讓很多年都不再寫詩的我,很想讀一讀,他的詩歌讓人心平氣和,隔夜,卻波濤洶湧,詩歌的世界非風月,詩歌的世界是生活,詩雅與俗,有一道痕穿過,沈浩波笑著輕鬆訴說。

詩歌與愛是沈浩波最需要的。這是屬於沈浩波的感動與難忘,到底什麼是夢想最單純的美好,你和你所愛之物的關係確定你的目光,那一瞬間,除了記憶,只有詩獻給詩人才是永恆的力量,這是詩人對生活的熱愛,生活本不易,如果愛,像一個詩人,像沈浩波那樣去深愛。萬古疆場多少成敗換得詩人共愁?我們坐在草地上,躺在草地上,奔跑在草地上,光已萬丈。

沈浩波:這就是沈浩波

他心底深處最重要的情感藏在詩裡,他自己不知道。

《誰在哭?》

牽著女兒的手

對她說

我提前一週過來

把生日禮物帶給你

祝你生日快樂

因為你生日當天

我來不了


我確實提前了一週

確實給她帶了生日禮物

她生日當天

我確實來不了

這些都是真的

又在夢裡重現


唯一的區別是

女兒聽我說

生日當天來不了時

在我的夢裡

哇一聲哭了出來


詩人還是細膩的,一個父親的定義終歸是父愛。


討厭的詞就是成功,那我是什麼


沈浩波說詩是細節,詩是瞬間,詩歌不是道理,不是哲學,詩不是大東西,詩是細微之物。所以,沈浩波在意心靈的敞開程度和敏感度的無限。現在的沈浩波和十年前大不一樣,詩歌更加順其自然地讓他輕鬆地去對抗,去抨擊,去撕裂。他掌控了什麼?他掌控了他自己,他以自己內在的力量端起了眼前的世界。他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源於對事物的理解,你理解到什麼程度才會做到什麼程度,對藝術的理解,對詩歌的理解,觀念的刷新。

在外界看來,寫作,沈浩波是成功的,經商,沈浩波是成功的,但是沈浩波說他最討厭的詞就是“成功”,當時我笑了,如果題目是《沈浩波的成功》,他會怎麼樣?

“失敗有什麼不好?成功就是慾望,慾壑難填,填不滿的慾望就是失敗啊,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切都將歸於失敗。成功是廉價的詞,粗俗的詞,是金錢主義至上的詞。”

詩人唯精神不可犧牲,不可放棄,人絕不可以在價值觀面前懦弱,因為這主宰著寫作的成就。

沈浩波說生活裡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弄丟了。

他願年輕詩人朋友不要被時代,不要被生活,不要被世界摧毀。


沈浩波家庭題材詩歌新作7首

《七十多歲的爸爸在喊他的媽媽》

鼻子裡插著胃管

和吸氧管

身上插著導流管

和尿管

還掛著兩根輸液管

爸爸滿身管子

一會兒昏沉沉睡去

一會兒呻吟著醒來

就算睡著時

他也難受得

不停地喊:

媽媽

媽媽

媽媽


而他的媽媽

已經去世十六年了

2019.12.1


《和女兒一起吃飯》

我給她夾了一塊肉

並觀察了一下

——她沒有嫌棄

我用我的筷子給她夾肉


我又給她夾了一塊青椒

——她還是沒有

嫌棄我的筷子

於是我就又給她

夾了一塊炒雞蛋


早晚有一天

她會嫌棄我用我的筷子給她夾菜

但現在還沒有

2019.11.1


《醜娃娃》

帶女兒看動畫電影《醜娃娃》

看完後她神秘地對我說

“你知道嗎

媽媽會給我做一個醜娃娃

當生日禮物”

我說網上就能買到吧

女兒鄙視地看了我一眼

“你以為什麼東西都能買到嗎?

你每次來看我

都要把我抱起來舉起來

這能買到嗎?”

2019.10.15


《後來我每年都回去燒紙》

從我記事的時候

奶奶就常在我面前嘆氣

說她擔心爺爺

在那邊沒錢花

會捱餓

挨凍


她不敢將這擔心

告訴我爸媽

他們都是

生在紅旗下的

唯物主義者

從來不到

早死的爺爺

墳頭燒紙


等我再長大些

奶奶就開始

擔心她自己

死後沒錢花


爺爺一九六五年去世

奶奶二零零三年去世

她為此擔心受怕了

近四十年

2019.11.24


《拎箱子》

我爸50多歲的時候

每次看到我拎箱子

他就刷一下伸出手

“給我,給我”

我常常被他氣得

惱羞成怒

“我都多大的人了?”

我爸60多歲的時候

每次看到我拎箱子

還是會刷一下伸出手

我無奈地笑著看他

“別鬧了

我自己來”

現在我爸70多歲

我也40多了

每次看到我拎箱子

他仍然刷一下

伸出手

2019.9.12


《一件小事》

那年我家蓋房子

為了向外公借錢

媽媽給外公

買了一件黑呢子大衣

買大衣的錢

是外婆偷偷塞給媽媽的

2019.7.10


《力氣》

二十年前

我覺得我有

用不完的力氣

我有那麼多的力氣

可以用來愛一個人

呵護她一生

給予她幸福

這一切

都不在話下

那時我確實有

用不完的力氣

只是後來

我並沒有把力氣

都用在她身上

2019.10


採訪那天,是沈浩波女兒的生日,結束時已很晚,本來,他讓司機先走,那天司機有一場球賽,但是司機一直等著他,我想,這樣的等待,是為了沈浩波能在車上多看一會書,在書的扉頁,頁頁詩歌。

頁頁水牛、稻米、玉蘭花……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一個詩人站在溫暖的陽光下,他笑著說,我就是沈浩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