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電影:"中國醫生",太難了......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張圖,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3年規範化培訓+主治考試+論文基金=14年的小主治+5年的幾篇論文和考試通過=19年的副主任醫師+學習考試和論文等6年左右=25年技術好的主任醫師,其中還有大量的案例,所以要培養一個優秀的醫生是多麼難的?

豆瓣9.4,電影:


豆瓣9.4,電影:


中國的醫生和護士一樣值得尊敬,很多人一輩子都記得主治醫生的名字,但是對於每天環繞著他的護士,怕是連人家姓什麼都不知道。
這已經是臨床的常態了,毫不誇張的講,臨床地位最低的,就是護士,幾乎誰都能指使她們,對她們吆五喝六,和麵對醫生時又換了一副嘴臉。
很多人,哪怕在醫生心裡,醫護同治對他們來說都像笑話一樣。只能說明淺薄。患者有可能整天都見不到自己的主治醫生,但每天一定會見到環繞他們本身開展工作的護士。能說護士比醫生用心少嗎?
護士≠服務員,保潔阿姨,私人保姆,雜役。不帶有任何歧視,甚至上述的工作可能比臨床的護士更體面尊嚴。
護士的工作還真的不是誰都能幹的,她們一樣屬於專業技術,不可隨意替代的工種。
不說提高待遇什麼的虛話,但請在去醫院遇到她們的時候能平視,心平氣和,而不是覺得她們低人一等的樣子。

豆瓣9.4,電影:


醫者父母心,我絕對有理由相信大部分醫生都是具有醫者仁心的正義使者,請大家善待愛護醫生,保護他們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前前後後也看了好幾部關於醫生的紀錄片,從最開始不敢直視鏡頭裡血腥鏡頭到慢慢被故事裡大愛感動,到這一部《中國醫生》變得開始冷靜。是啊,從考入大學到成為醫師是一條多麼辛苦的路,都知道中國醫患關係緊張,可每年依然有那麼多朝氣蓬勃的人兒舉起右手堅毅莊嚴的宣誓要成為一位治病救人的醫生!
“有時治癒,經常關懷,總是安慰”,醫學確實有太多尚是未知的地方,會有很多的束手無策,可先生們,醫人也醫心。
謝謝您,成為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