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車臣非要從俄羅斯獨立呢?

高儀明


作為俄羅斯曾經的一部分,車臣這個國家是被打下來的,但是實際上車臣並不服氣,所以儘管在十八世紀的時候,俄羅斯這個彪悍的民族用武力征服了車臣,但還是會時不時的遭到車臣人民的武力反抗,雙方都是在用武力進行對抗,所以時常會發生一些死亡慘重的流血事件。



於是雙方的矛盾在一次次的流血事件之中逐漸的加深,不過因為俄羅斯畢竟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所以歷史上的車臣還是一直被俄羅斯統治著。雖然被鎮壓,但是車臣人民並沒有就此認命屈服。

到了二戰期間,他們為了獨立出來掙脫俄羅斯對他們的控制,私下裡找到了德軍想尋求幫助,但是不幸的是失敗了,而失敗的代價就是14萬車臣人死於寒冷和飢餓等原因。

當時二戰德國失敗之後,斯大林就開始了懲罰“叛徒”的行動,他把幾十萬的車臣人強行驅逐到了今天的中亞地區,使得他們流離失所,很大一部分死在驅逐途中和驅逐地中,直到很多年後,這些人才陸續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但是經過這樣的矛盾,車臣和俄羅斯之間可以算的上是有血海深仇的敵人了。


其實車臣人是生活在北高加索地區的,他們與俄羅斯的信仰不同,他們是穆斯林與俄羅斯人的差異顯而易見。價值觀和文化的不同使得他們的獨立成為了必然,因為車臣人根本就融合不進俄羅斯這個大民族中。

價值觀和信仰的不同再加上那個歷史遺留的仇恨,使得車臣人對於俄羅斯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很低,幾乎趨近於零,所以他們一直在不斷的反抗,試圖獨立出去,並且一直為此在找尋合適的機會。

九一年的蘇聯解體給了車臣人一個獨立的機會,他們趁著蘇聯陷入混亂的時候宣佈了獨立,建立了自己的共合國。而這個帶領他們獨立的領袖,就是被斯大林流放的車臣人中的一個即“獨立之父”杜達耶夫,他是長大之後才回到的車臣。


但是獨立出去之後,雙反的矛盾反而更大了,經過了數次的戰爭之後,杜達耶夫也死在了襲擊之中,雙方的矛盾依舊存在、關係勢同水火,是不是搞個恐怖襲擊都是正常的,直到普京上臺才發生了改變。

普京宣佈了對車臣的攻擊,用了大代價剷除了這個獨立政權,但是他們的共和國保留了下來,隨後在俄羅斯的管控之下,他們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恢復了秩序。 現在的車臣人民生活的十分平靜,已經沒有人會去計較曾經的仇恨,他們對俄羅斯也不再是負隅頑抗的態度。

而且據瞭解,大部分的車臣人對於普京的印象都非常好,這樣有些出乎人意料的結果可能與普京的強勢鎮壓,而給他們帶來的平靜、和平的生活有關,畢竟普通人就沒有喜歡戰爭的,而普京結束了戰爭。


夏目歷史君


首先,我想說的是,目前車臣特別地“安靜”,都不如達吉斯坦火爆。

我恰巧有個好朋友,是車臣人,但是是在莫斯科工作。據她說,其實現在車臣共和國的那個首領,現在是比較親普京的。雖然當地大部分人是穆斯林,但其實隨著2014年巴薩耶夫被炸死,車臣的向心力就越來越強。我去莫斯科找我這個車臣朋友玩的時候,剛好是克里米亞重新歸於俄羅斯不久,她就非常自豪,覺得這是整個俄羅斯的一件大事,可以想見,這樣的事情會增加他們對整個俄羅斯的一個自豪感和認同感。

第一次車臣戰爭是從1991年到1999年,我認為,這只是蘇聯解體後的一個必然的陣痛,普京先是用鐵腕鎮壓了,然後又積極地開發車臣的經濟,所以從2014年以來,車臣就比較穩定了。

另外,我5月份去科索沃看我朋友,但我的朋友已經拿到了塞爾維亞的身份證之類的文件證明,讓他可以在國際上旅行更加順暢。而且,現在科索沃的普通民眾,基本上都不再談大家是不是要獨立啊之類的。

所以,政治有的時候就像遊戲一樣,充滿了諷刺意味。


本來世界觀


車臣為什麼非要從俄國獨立?看完我的分析,你就明白了

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畫紙,歷史是無數的浪花,時間是一條河流,歷史是絢麗的花朵,時間是一座大花園,你是是繁星,時間是藍色的天幕。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海軍說文化。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下,車臣為什麼非要從俄國獨立?看完我的分析,你就明白了。

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是相互矛盾的,事情有陰陽兩極,很多事情不同人的看法根本不一樣。就像明末起義軍暴動,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但是清朝建立之後,很多人又懷念起明朝,全國各地也有不少的反清復明的運動。很多事情並不好說,從很多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樣的。

車臣的問題根本不是他有多仇視俄羅斯的問題,根本就是民族融合的失敗。就像中國的外蒙古,並不服從中國的管制,最後脫離中國,獨立建國。車臣原本是個獨立的國家,後來被沙皇俄國侵略,成為俄國的一部分。俄國人強制當地人學習俄語,但是很多車臣人排斥俄羅斯人,同化任務,推行的一直不徹底。

沙俄政府剛剛政府車臣,就被捲入了日俄戰爭,而且還吃了敗仗。導致俄國對邊疆的統治基礎變得薄弱,戰爭的失敗嚴重影響了沙俄的統治基礎,人民不堪忍受貴族的層層剝削,奮起反抗。俄國經歷,一戰爆發,布爾什維克上臺,列強出兵入侵等一系列事件讓車臣地區得以趁機獨立,直到蘇軍擊退列強才再次進入這一地區。

車臣人口只有一百萬,國土面積也只有一萬多平方公里,與俄羅斯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但俄羅斯現在卻面臨著三個問題。

第一、經濟問題。俄羅斯成立以後,國家經濟進入了大蕭條時期,盧布貶值,無數人變得一無所有,而且俄羅斯也非常的孤立,沒有什麼國家的幫助,俄羅斯差點崩潰。車臣趁此良機,當然不會放過獨立的機會。

第二,執政者問題。葉利欽雖然是國家的偶像,但是卻沒有將國家帶入正軌,讓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對車臣的獨立,也是束手無策,白白犧牲了大量的俄國士兵。俄軍副總司令員愛德華·沃羅比約夫大將以不向自己的人民開火為藉口,擅自宣佈暫停對車臣的攻勢,並隨後辭職。這樣讓車臣人民更加堅定了獨立的信心。

第三,俄羅斯軍隊非常腐敗,即使是交戰雙方,也能相互買賣武器。這樣的軍隊,怎麼能夠打敗車臣呢?

現在,普京用鐵腕手段,強力征服了車臣,在全國上下獲得了極高的威望。

但是有人說,普京一死,車臣必反,但是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好,珍惜眼前的和平強大自己才是硬道理


津港越野人


車臣是俄羅斯的加盟共和國,是俄羅斯190多個少數民族之一。曾經遷至烏拉爾山脈以東西伯利亞地區。目前面積不大,人口不多處在烏拉爾山麓以西在高加索山脈以北。但是這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民族文化獨特。它之所以希望獨立,也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



第一,車臣共和國,信仰與羅斯人信仰東正教不同,他們信仰伊斯蘭教。

第二,由於人口少130萬,地域面積少1.7萬平方公里,在高加索山北麓在烏拉爾山麓西邊。但是本民族戰鬥力旺盛。前蘇聯解體後,車臣並沒有從俄羅斯獨立出來。

第三,目前的車臣一些人淪為恐怖分子,成為社會動亂的源頭。

如果車臣獨立出來,四面都是俄羅斯領土,恐怕成為國中之國,也難以立國。

其實多民族國家,製造中央政府照顧到民族特點,實施民族自治的地區,就不可以過分追求!車臣之所以重新獨立之心不死,其實就是國外勢力支持煽風點火的結果!


錦繡中華一捧土


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文化和種族的不同,具體而言,一個是斯拉夫民族,另一個是高加索土著含米特人後裔;一個信奉東正教,而另一個則是信奉伊斯蘭教。其二則是雙方的歷史積怨。

而前者則是最主要的原因。

車臣共和國的位置如下:

車臣處於北高加索地區。這個地方一項是歐洲的兩大火藥桶之一,另一個是巴爾幹半島。北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奧斯曼土耳其、波斯或阿拉伯帝國三大勢力角逐的最前沿。由於三方勢力在這個地方激烈角逐,使得北高加索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

18世紀末,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第五次俄土戰爭以後,將勢力延伸到北高加索,種族和信仰的不一,導致車臣人無法接受俄羅斯的統治。1829年,已經歸附奧斯曼土耳其的車臣尼亞(高加索伊瑪目國)首領伊瑪目加齊‧穆罕默德帶領車臣人與俄羅斯進行了殊死搏鬥,絕不接受俄羅斯異教徒的統治。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877年,總共打了將近50年。整個戰爭的過程是非常血腥的,雙方對彼此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和滅絕。整個過程不用說誰代表正義,誰邪惡,總之,一切都是帶血的歷史。

這樣殘酷的民族獨立和宗教戰爭,使得雙方結下了不可解的仇恨。

但是隨著兩者之間血腥戰爭的延續,這種仇恨越積越深,一直到了俄羅斯衛國戰爭期間,矛盾積累到了最高潮。

為了尋求民族獨立,北高加索很多民族都開始行動起來,其手段基本上是試圖藉助希特勒納粹德國的力量獲得獨立。這樣就進一步刺激了蘇聯當權者的神經。1944年,在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共38.7萬多人驅逐到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境內,並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而整個的遷徙過程極其血腥,這進一步加深了車臣人心靈上的傷痕。

但其實諷刺的是,斯大林本人並不是正統的老毛子,他是北高加索的格魯吉亞人,是車臣人的鄰居,老鄉。但這個老鄉帶給車臣和北高加索的,更多的是苦難。

可以說,到了這個時候,雙方(車臣人和俄羅斯人)的矛盾已經到了無可修復的地步。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兩個民族之間鬥了數百年,一方的心理只有仇恨,另一方給這一方的只有屠殺,兩者之間怎麼可能有任何親近感呢?更何況,信仰和人種又是如此的不同。

所以到了蘇東鉅變,蘇聯解體的時候,車臣人首選的就是獨立。而老毛子當然是不願意的,因為車臣共和國佔據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連接著俄羅斯同南高加索三個共和國,也連接著裡海和黑海的石油管道,另外,俄羅斯打了數百年,為的就是高加索和克里米亞的黑海出海口,如此重要的位置,俄羅斯人自然是不允許車臣獨立的。這就有了蘇聯解體後的車臣獨立戰爭。當然,葉利欽和普京對之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這種過程註定是不穩定的。只要老毛子一衰落,車臣獨立苗頭肯定會再度爆發。

畢竟,雙方的積怨太嚴重了。


江上一峰青


首先,車臣人不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族,也不信奉俄羅斯的主體信仰東正教。車臣人是生活在高加索的穆斯林。一個地區有從主體民族分裂的傾向,首先要有不同的國家認同,而車臣人在宗教、文化和價值觀上都與主體民族俄羅斯有著很大的差距,這就為車臣人擁有不同於俄羅斯的國家認同奠定了基礎。但是,僅僅是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還不足以支撐不同的國家認同。

這就要看歷史的記憶。車臣在歷史上是獨立於俄羅斯帝國之外的,是被俄羅斯用武力野蠻征服的土地,車臣人的抵抗一直在持續。正是因為對車臣人在二戰中與納粹德國的勾結的懲罰,斯大林將幾十萬車臣人強行驅逐到了今天的中亞地區,一直到赫魯曉夫時期才允許他們返回故土。在這期間由於戰亂和流離失所,車臣人歷經了眾多苦難,人口損失很大,隨之增強的就是對俄羅斯的仇恨。

不同的文化歷史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再加上歷史上的仇恨和傷痛,讓車臣人對於俄羅斯的認同感很差,一旦外部環境具備,車臣的分離主義勢力就會覺醒。


照理說事


看看車臣的歷史記憶,車臣有史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區。


13世紀蒙古帝國侵襲,14世紀帖木兒帝國蹂躪,15世紀奧斯曼入侵,車臣人在高加索不斷抵抗外敵入侵,在17世紀末一下子波斯、奧斯曼和沙俄三個帝國都來搶這個小地方。

在第5次俄土戰爭中,葉卡大帝擊敗奧斯曼,並開始收回北高加索地區。

隨後沙俄在這裡實行民族高壓政策,使車臣從1834年到1859年連續25年發動“聖戰”反抗沙俄。

1867年沙俄對待車臣的暴政非常狠,直接將車臣從平原被趕回山區,再次激起大規模的反抗,而在1875年沙俄再次對車臣實行大規模民族屠殺。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俄允諾車臣實行獨立和民族自決,然而在1921年又出爾反爾,紅軍直接開來鎮壓當地的白軍和伊斯蘭勢力,車臣又喪失了獨立權。

然而在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等改革措施下車臣短暫地迎來和平,但是在斯大林上臺後蘇聯的民族政策轉向強硬,政府在1924年和1929年強行破壞車臣的信仰習俗和社會經濟結構。


在衛國戰爭中車臣不計前嫌,共有3萬車臣人加入紅軍作戰。

但是在1944年蘇聯通過了遷移車臣人的命令,這直接無視車臣的戰爭貢獻,車臣人被迫強制性遷徙到鄰國,車臣自此國破家亡,而這次民族大遷徙給車臣留下了恐怖的記憶。


這次遷徙的過程中發生了各種駭人聽聞的慘劇,車臣人也被無辜冠上“特別移民流刑犯”的罪名,而車臣在失去國家後還面對蘇聯的強制性“蘇聯化”政策,從1945-1957年這13年血與淚的歷史烙在一代一代車臣人的記憶裡,為後來的獨立運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改革政策徹底將“民族主義”放出籠子,隨著1990年立陶宛第一個獨立出去後,加盟國的獨立運動就此起彼伏。

車臣也不落後,在1991年宣佈脫離蘇聯和俄聯邦,俄羅斯談判無果後直接在1994年開打,這之後爆發了兩次車臣戰爭。


直到第二次車臣戰爭後,換上了一位親俄的總統,兩者的關係才開始有所緩和。

但是就像蘇格蘭要從英國獨立出去一樣,兩者之間的歷史矛盾幾乎不可調和,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緩和的關係靠著普京和卡德羅夫在維繫著。

和平時期的車臣開始了重建國家的進程,希望這個短暫的和平可以延續下去。


虎歷


毫不誇張地說,車臣是俄羅斯強國之路的祭品。

彼得一世改革後,沙俄走上強國之路,開始四面擴張,但一直無法控制高加索地區,尤其是車臣,一直是高加索地區抵抗沙俄的主戰場。終於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高加索戰爭”,在1859年,車臣併入沙俄。此後,車臣一直是沙俄的內部隱患,每半個世紀就會爆發一次車臣戰爭。

“十月革命”後,車臣積極抵抗白軍,成立蘇維埃山地自治共和國,當時蘇聯和車臣關係很不錯。但蜜月期很短,蘇聯強硬實行集體農莊政策,加上車臣人人都有馬,被劃為富農,這在政策上對車臣極為不利。最終激起車臣人的反抗,從1929-1935年,一共爆發將近300次車臣抵抗集體農莊事件。斯大林意識到他們無法馴化,將他們集體遷往中亞。

蘇聯解體後,車臣成為俄羅斯復興的墊腳石,成就了日後的“普京大帝”。

為何車臣不認同俄羅斯,對此反抗。縱觀車臣納入沙俄歷史,車臣人從民族、利益、政治的認同和俄羅斯極不相符合。

蘇聯解體後,二十一個自治共和國中,有兩個拒絕簽署條約加入俄羅斯聯邦,一個是車臣,另一個是韃靼斯坦。而韃靼斯坦在1994年之前,也簽署條約加入俄羅斯聯邦,爭取到優惠的自治條件。相比之下,車臣的現狀及未來則深深值得反思。


五味社


本就不是一家人,何苦非要一家親?車臣只是俄羅斯的盲腸,歷代領導人,說拉攏就拉攏,說打你就打你。這樣的北極熊,誰願意親近?為自由而戰!

▲ (車臣共和國的美麗女子)

車臣是一個民族,不是俄羅斯族,而是俄羅斯境內的少數民族,跟俄羅斯這個國家的關係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兩家人的歷史,就知道為啥他們要鬧獨立。

俄羅斯境內有190多個民族,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其他都屬少數民族。民族多了,信仰不同,利益複雜,就難免有矛盾衝突,而歷代領導人處理方式是不同的。

車臣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區,人口不多,日子過的一直很安穩。

15世紀,強悍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到處征服,車臣人也成了他們的目標,經過頑強抵抗,車臣人還是不行被強幸,轉而信仰伊斯蘭教,投向了穆斯林陣營。

但信仰伊斯蘭教的車臣人離阿拉伯世界很遠,跟俄羅斯、格魯吉亞很近,信奉基督教的格魯吉亞人、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卡爾梅克人和哥薩克人等卻看他們不順眼,彼此之間隔三差五打仗,衝突不斷升級。

車臣人很頑強,也能打,矛盾衝突一直持續到18世紀,終於還是被強大的北極熊——俄羅斯帝國征服,之後一直作為俄國的一部分,屬於俄國這個統一國家,著實消停了一段時間。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成立俄羅斯聯邦,車臣倒是很乖,繼續留在俄聯邦。

1922年,蘇聯成立。鑑於很多車臣人加入紅軍,且在十月革命期間及以後作戰英勇,表現良好,列寧讓車臣人所在地區成立了車臣自治州,隸屬俄羅斯聯邦。

車臣實行的是民族自治政策。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車臣人可能不會鬧獨立。

但列寧去世後,繼任的斯大林沒這麼好說話。

斯大林的民族政策是高壓統治,他知道車臣人不好搞,就強行把車臣自治州和同屬俄羅斯聯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併,成為一個自治州,後來又把自治州單獨出來,搞了一個“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並且隸屬到俄羅斯聯邦的北高加索聯邦之下。

很明顯,車臣人的地位被降低了,他們很不服氣。“任何一個車臣人都沒有在任何地方企圖向領導討好過,他們在領導面前總是驕傲的,甚至是公開抱有敵意的。……車臣人只尊重敢於反抗的人。”

這樣看來,車臣人最不服的就是斯大林這種領導,以至於蘇聯境內其他190多個少數民族都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屈服了,惟一不肯屈服的就是車臣人,開始醞釀搞獨立。

不過,斯大林無比強大,車臣人沒有實力獨立。直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慘遭德國“閃電戰”打擊,險些被德國幹掉,車臣人也很不地道,抓住機會與納粹德國合作,謀求獨立。

斯大林對關鍵時刻倒戈的車臣人絕不客氣,他撤銷了車臣自治共和國地位,把近百萬車臣人像放羊一樣趕到一起,用了6000個火車皮,強行遷到哈薩克斯坦境內和西伯利亞。

此舉無疑是火上澆油,車臣人強壓怒火,但遲早會爆發。

赫魯曉夫上臺後,一反斯大林政策,恢復了車臣共和國自治地位,並允許車臣人迴歸。

這個政策是人性化的,緩解了民族矛盾,但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特別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蘇聯局勢動盪,民族分離勢力在車臣等地迅速膨脹,他們開始武裝獨立鬥爭,直至爆發大規模戰爭。

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是個強權人物,打的車臣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造成一場10萬人死亡的屠殺慘劇,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矛盾。

車臣人硬打俄羅斯打不過,又堅持要獨立,使得內部一些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得勢,開始使用極端手段進行反擊,逐漸形成恐怖主義勢力,向俄羅斯境內不斷髮動恐怖襲擊。

1999年,車臣人偷襲俄內務部隊哨所,挑起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是一強硬漢子,堅決打擊叛軍行動,再次出兵車臣,以絕對優勢碾壓分離勢力。這次,俄軍直搗黃龍,攻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取得決定性勝利,宣告車臣共和國仍是俄羅斯聯邦領土。

但打不死的車臣人不甘心失敗,他們把反抗手段全面轉向恐怖襲擊,雙方互相指責,俄羅斯指責車臣是“分裂國家的恐怖分子”,車臣把俄羅斯斥為“殘暴的殖民者”,仍然衝突不斷。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車臣是俄羅斯征服的北高加索民族之一,之前就打得不可開交,二戰時希特勒又火上澆了一把油,兩個民族就徹底成了死敵。

車臣是北高加索山脈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文化非常落後,直到18世紀才學會使用文字。因為不懂得組建國家,車臣人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狀態,經常遭受其他民族的欺負,不得不從外面請來一個“大公”保護他們。

隨著車臣社會的不斷髮展,山地民族的強悍基因被慢慢喚醒,車臣人不斷騷擾俄國在高加索的要塞,而俄國也不斷出兵鎮壓車臣人,但彼此誰也奈何不了誰。

高加索山脈是通往土耳其和伊朗的必經之地,車臣人一直是俄國的心腹大患。19世紀,俄國趁著戰勝拿破崙的餘威,想徹底解決高加索地區的隱患,但卻差點被車臣人不屈的意志拖垮。

俄國與車臣的戰爭持續了幾十年,最終沙皇不得不採取懷柔策略,但想不到竟意外使車臣融入俄羅斯版圖。車臣人與俄羅斯的矛盾的再次爆發因為希特勒發動了“蘇德戰爭”。

德軍在高加索山脈徵募了11萬山地民族,有的直接進入德軍,有的化妝後潛回蘇聯,實施敵後破壞任務。外敵入侵時,主體民族最擔心的是少數民族與侵略者裡應外合。

蘇聯採取的辦法是把高加索地區的所有車臣人整體流放到中亞。當時約有46萬車臣人被強制遷徙到中亞,因為坐的是悶罐車廂,被安置的地方也都是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有14萬多人死在路上或是流放地。

山地民族戰鬥力強悍,輕視教育,很難融入中亞社會,與當地民族關係也十分緊張。戰爭結束後,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重返高加索地區,但卻發現他們心心念唸的故鄉早已住滿了外族人。

車臣人對俄國人的不滿在心中一點點積蓄,終於在蘇聯解體時爆發了。車臣想趁機脫離俄國,但遭到的卻是血腥的鎮壓,雙打了兩次車臣戰爭。

車臣人和俄羅斯人本來就是兩個不同信仰的民族,所有問題都通過暴力解決,最終的結局就是問題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