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潘琦:五彩田園意象

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潘琦:五彩田園意象

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潘琦:五彩田園意象

作者近照

五彩田園規劃範圍約100多平方公里,東起北流馬嶺公園,西至南流江,北至玉北大道,南至水月岩,龍珠湖。她是一個以原生態的自然山水和方土田園風光為主景,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傳統農業與創新科技有機融合,賞心悅目、樂趣無窮的國際養生養老示範區,田園特色體驗旅遊休閒地。如此佳境,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嚮往的心情。

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潘琦:五彩田園意象

廣西玉林五彩田園景區

置身於五彩田園秋色之中,景色令人賞心悅目。五彩田園裡深黃、淺黃至深褐,翠綠和淺紅一應俱全。在秋的靜謐中獨坐,讀書和遐想,或在綠草上席地而坐,或在林蔭道上漫步,諦聽枯葉沙沙的飄落響聲,令人心曠神怡!秋天的夕陽,暖烘烘地曬著,潮溼的空氣裡夾雜著花果的飄香。這些氣味我在孩提時代經常聞到,如今年過古稀,這樣的日子,這樣的氣味,讓我思緒萬千,百念叢生,倍感珍惜。

我們住宿的地方叫耕讀山莊,是一家以“漁樵耕讀”為文化中心的休閒度假山莊。山莊依山傍水,建築的木屋古樸輕盈,分佈在綠樹掩映之中。在這裡可以早起望炊煙,午後遊稻田,傍晚漫步鄉間小道,體驗漁之樂、耕之辛和樵之趣,晚上有時還有別具特色的民間民族歌舞表演。

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潘琦:五彩田園意象

五彩田園耕讀山莊

那天,我們去參觀五彩田園的中國現代農業技術展示館,該館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

我們沐浴著深秋的陽光,在陣陣花霧裡,沿著一個作物區一個作物區慢慢地走著,欣賞著,讚歎著。每個展區都是一個偌大的鋼架溫室搭棚。展館裡生機盎然,翠海茫茫,舉首望去,彷彿是誰的妙手,蒐集了人間所有的翡翠,鑲嵌成一片片翁翠的幕幔,秋陽從頂棚上的玻璃透進,映得一片蔥綠耀眼,所有人的身上都抹上了一層淡淡的綠影。從來不曾見過香氣襲人的各種鮮花,形態各異的南瓜,無土種植的蔬菜,名目繁多的草藥,還有大批的果子,像柑橘、柚子、石榴、楊桃、梨子。看到那些掛滿枝頭的果實,令人心曠神怡,更不待說親自嚐嚐它們的美味了。解說員如數家珍地介紹各類物種的特色、功能和栽培技術,大家都聽得聚精會神。

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潘琦:五彩田園意象

五彩田園的中國現代農業技術展示館

展示館共分“瓜彩世界”“農藝高科”“神農草堂”“玉蔬風林”“蠶織天下”“大漠風情”“密境尋蹤”“夢幻花海”八個主題展館,分別採用新奇特瓜果、高科技蔬菜栽培、農耕文化的五穀展示和規模化高效生產來展示,涵蓋了農業科技、農耕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充分體現了現代農業的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參與性、創新性。

在五彩田園康養的日子裡,我們還參觀了好幾個園區景點,親身體驗和目睹這裡的農事之美、鄉村之美和田園之美。還觀看了“五彩田園”示範區沙盤、照片、圖像、視頻、聲光電等媒介的全方位多角度介紹。大家感到無比振奮和寬慰。

聽說,五彩田園正在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市委市政府領導告訴我,目前正按評估條件要求著力補上文化內涵的短板,提高景區文化品位,希望我幫出點主意。那天,我不知哪來的激情和勇氣,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堆建議。

顧名思義,五彩田園的文化應以自然色彩與農耕文化融合為一體,展現具有南國特色的田園生態農耕文化旅遊景觀。在功能佈局上,重在五彩田園的色彩佈局。

種植“田園書畫”。在園區比較寬闊平坦的稻田上按藝術家的創意,以植物的色彩,繪成絢麗多彩的圖案、繪畫和書法,供遊客觀賞和攝影愛好者拍照。

道路色彩。園區的道路按整體要求:一路一種色調,種植花果樹,像一條條綵帶飄動在園區。

山體色彩。園區內的村落、小鎮和連片建築物做到一村一色、一鎮一色。建築風貌上功能多元,今古貫通,以南方騎樓型為主體。彩繪藝術上,堅持繼承創新,異彩紛呈,與“五彩田園”的境界相配。

文化元素色彩。挖掘玉林本土文化元素、文化符號,在園區中點綴佈置,形成古今結合、以文化物、天人合一、自然天成的園林佈局,彰顯獨特的玉林地域文化特色。

西江流域有豐富的農耕文化底蘊,要在挖掘和彰顯八桂農耕文化上下功夫,利用園區的良好條件,把中國農耕文化展示得全面、深刻、極致,創意上要立足玉林,面向廣西,走出國內外。把五彩田園辦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最經典的天然農耕文化博物館。

種植成片“野生稻”。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稻作文化發源於廣西。桂林目前有原始野生稻,可移栽至五彩田園連片種植。

建農耕文化公園,建農耕文化廣場。廣場隨處可見農耕文化的標誌,正面有銅鼓舞臺,舞臺背景為稻作文化圖騰,供當地人民群眾供奉和農曆各季節活動;雕塑農耕先人和當代農業專家(比如袁隆平)塑像,建歷代關於農耕文化詩詞歌賦書傳碑林;由園區演出隊表演歌舞《希望的田野》,歌頌展示現代農村、農民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

修建中國農耕文化博物館,在全區和全國範圍內收集農耕文化的文物、史料和民間故事,以實物、文字和影像、多媒體的方式展示中國農耕文明的發展進程。

舉辦開耕節和豐收節。開耕節於每年立春舉辦,組織當地農民與遊客參加。主管農業的市領導開第一犁,可以請遊客參與定地塊、定品種、定面積,出經費承包稻田,收穫稻穀送給承包遊客。

豐收節,按國家指定日子舉辦,節日期間開展遊客參與收割稻穀活動,組織青少年參加收割稻穀的體驗勞動。在金色稻穀中搭臺表演歌舞。在田坎上舞龍舞獅,在田坎上擺萬人長桌席,吃各民族節日菜餚,慶豐收。

舉辦農耕文化、農業發展、農村改革等研討會、講座、論壇,把五彩田園辦成農耕文化論壇的永久會址。

我退休之後,自尋樂趣,天天以文為事,廝守著文墨的一片小屋,與小區公園花木為伍,偶有機會外出旅遊,靈感所至,寫點小品,自得其樂。此次對五彩田園的構思意象也許是班門弄斧,但足以表示我對她的關愛與關切,想到這裡,才鬆了一口氣。

秋天代表成熟,是最有色彩的季節。南國的秋天溫暖、鮮豔,一片金黃,滿目翠綠。即便是深秋,樹葉依然是綠色的。有的花妖嬈妍麗,富有生命力,彷彿不願順應時序,不服老,不願衰敗;有的花即使正在枯萎,也驕傲地保持著自己的風韻。秋天把花瓣染上一層迷人的暖色,讓自己的成熟和永恆的使命去美化生活,裝點世界。

一年好景數秋天。五彩田園的秋天景色,華麗、驚奇、多彩,詩情畫意。真可謂“鄉愁寄飛燕,山下荷鋤歸;秋收稻穀忙,田園詩情漾。”但願明年秋天再來時,這裡的景色更雄壯、驚奇、壯美與華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