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圈太亂 熒屏“鑑寶騙局”何時休


貴圈太亂 熒屏“鑑寶騙局”何時休

“鑑寶”類節目繁多,但關注文物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的卻是少數,大多節目的鏡頭只盯著商業價格,有的甚至開出所謂“鑑定證書”,殊不知這些“鑑寶”類節目根本不具備鑑定資格。由於商業利益滲入,一些“鑑寶”節目變了味,致使“專家作假”“充滿銅臭味”的質疑聲不斷上升。有的節目請來某些專家亂估價,利用熒屏設“古董騙局”,把贗品當真品,進行坑蒙拐騙,充當文物販子,甚至進行幕後黑金交易。曾有業內人士炮轟“鑑寶”節目,說接觸過“鑑寶”類節目專家,得知節目組希望他們把文物的價格儘量報高,這樣可以吸引眼球。而且民間並沒有那麼多寶物,有時是從文物單位借來寶物後放在老百姓手裡做節目。

貴圈太亂 熒屏“鑑寶騙局”何時休

有的專家是博物館退休人員,藉助電視這一平臺,加之帶上博物館的背景標籤,以開證書鑑定撈錢,毫無底線。導致許多百姓買了假貨。開門假的東西旁邊附有博物館專家鑑定證書確實令人汗顏。有的節目故意定價過高甚至拍賣贗品,從中獲利……電視臺一位領導也曾公開講:“電視臺不是鑑定機構,專家能講就行”!可是,熒屏收藏類節目的影響是全局性的,它以電視臺面孔出現,人們自然會對專家口中的“鑑藏寶笈”深信不疑,他們依葫蘆畫瓢,最後買的卻是一件件沒任何收藏價值的仿品;一些有一定實力的玩家,玩古玩卻不懂古玩,每次做活動都要請上過電視節目的有知名度的專家,但他們不知道其中也有偽專家。要說中國藝術品市場混亂的源頭是專家,這話不無道理!錯誤的理念指導著錯誤的行為,危害人群數以萬計。專家不負責任也好,眼光差也好,把真的說成假的,把假的說成真的,不但誤導百姓,也破壞了收藏市場的健康發展。

貴圈太亂 熒屏“鑑寶騙局”何時休

乾隆御筆曾在河南臺《華豫之門》引發鑑寶羅生門,朱先生攜乾隆御筆畫《嵩陽漢柏圖》在節目中諮詢真偽,專家表示該畫非真跡,朱先生以17萬元價格賣出此畫作,過後被拍出8736萬元天價。事後據調查稱,專家當時已看出該畫為真跡,卻說不是真跡,又為其聯繫買家,實際是想合謀低價買畫。此事在收藏界引起巨大反響。北京臺的《天下收藏》中“砸寶門”事件也一度推至風口浪尖。


貴圈太亂 熒屏“鑑寶騙局”何時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