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賀梅子”是誰嗎?為什麼得名如此?來源於哪一首詩詞?

宋代著名詞人賀鑄,其實還算是有幾分家傳的。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那是他的祖先。雖然此時距離賀知章的年代已經有了幾百年,但至少家族的文采血脈沒有中斷。

我們之前熟悉賀鑄,是從那句著名的宋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開始的。那是他對自己早年間太過孤傲的一種悔意表達。但賀鑄在文學史上真正奠定其歷史地位,還是從他被譽為“賀梅子”的一首宋詞開始的。


你知道“賀梅子”是誰嗎?為什麼得名如此?來源於哪一首詩詞?

賀鑄醜,窮,又是武人,工作也不穩定,但依然不影響有人愛他。妻子趙氏,是皇族的千金小姐,嫁給賀鑄後無怨無悔,不辭辛苦,勤儉持家。然而,貧賤夫妻百事哀,賀鑄人到中年,妻子先他一步離世了。


妻子生前很體貼丈夫,而丈夫對妻子的愛也是深沉的。他中年後客居蘇州,有時又去外地謀生。每次回到蘇州,都有妻子在等他;如今回來,卻孑然一身。往日與妻子相濡以沫的景象,一幕幕都在眼前。他寫下了《鷓鴣天》。這首詞,悲愴動人,被譽為悼亡詞中的名篇,和大文豪蘇軾的悼亡詞《江城子》並稱為北宋悼亡詞的“雙絕”。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很難想象,作豪放語一點不輸蘇軾、辛棄疾的賀鑄,當他作悽婉之詞時,也能俘獲眾人之心,開婉約詞之先河。

一方面是豪縱任俠,一方面是細膩溫柔,兩種極其矛盾、相差甚遠的性格奇妙地統一在他的身上,一點都不違和。而他的為人,就好像他的詞一樣,在豪放與婉約兩極之間自由馳騁,無所掛礙。這隻能說,賀鑄是北宋詞人隊伍中罕有的別調。


你知道“賀梅子”是誰嗎?為什麼得名如此?來源於哪一首詩詞?


到了晚年,賀鑄仍不能忘懷妻子,但也渴望愛情。在蘇州,他遇見一位女子,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就是宋代詞人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一切就像是蘇軾“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所表述的那樣,上片也是寫詞人偶遇一位美人起了相思之情,卻無緣相見的惆悵。“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只見她邁著輕盈的步伐,一路走過。我目送飄然而遠去,但是一片“芳塵”之中卻無法繼續找到她的蹤跡。


你知道“賀梅子”是誰嗎?為什麼得名如此?來源於哪一首詩詞?


“錦瑟華年誰與度”,對方遠去,這美麗的春天誰和我一起度過?這反問的語氣增添了幾分惆悵。“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對方所在之地是有如此詩情畫意,可也只有春天能夠知道它的去處,但是卻無人能夠告訴我。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就這樣思想著佇立良久,正所謂“有情卻被無情惱”,直到暮色四起,才猛然間發現如今已是黃昏。遠去的佳人再也找不到,我只能用筆寫下傷感的詩句。

這種惆悵和傷感該如何表達呢?“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要問我的憂愁有多深?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而逝的滿城柳絮,就像梅子時節那無邊無際的梅雨。


最後三句用了三個不同的意象,卻將抽象的愁緒轉化為現實具體的事物,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顯示出了詩人超高的藝術表現力。

這是一段單相思。這樣一個醜陋粗獷的武人,藏著這樣細膩敏感的心思,偏又遇見這樣的女子。他失去了主張,變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在愛面前投降了。


最終,他把愛藏在了心底。江岸如煙的青草、滿城隨風飛舞的楊花柳絮、江南梅熟時的連綿淫雨,都不足以形容他紛繁複雜的“閒愁”。詞的最後一句,也成為千古絕唱,“賀鬼頭”從此多了一個外號:

“賀梅子”。

公元1125年,七十四歲的賀鑄死於常州的僧舍,他也許是去尋找妻子了。兩年後,金兵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圖文整理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