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聲悠悠新都區,青年笛簫演奏家馬正華及學生線上演奏會

笛聲悠悠新都區,青年笛簫演奏家馬正華及學生線上演奏會

齊心抗疫 走進春天

迎著春天的目光 那是一種期盼的注視

升起春天的朝霞 那是一種燃燒的記憶

發出春天的光彩 那是一種自信的絢麗

踏著春天的腳步 那是一種豪邁的進取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冬天變得特別,只要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只要心手相連,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戰疫情、鬥病魔的勝利一定屬於偉大的中國人民!

嚴冬終將過去,春天正向我們走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新都區大型線上綜藝活動第五板塊“笛聲悠悠”——青年笛簫演奏家馬正華及學生演奏會。

演 奏 家 簡 介

笛聲悠悠新都區,青年笛簫演奏家馬正華及學生線上演奏會

馬正華,青年笛簫演奏家,中國竹笛學會常務理事,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易加義教授,碩士畢業後跟隨中國音樂學院笛簫大師、博士生導師張維良教授繼續深造。成功舉辦個人“竹笛與交響樂隊協奏音樂會及學生專場音樂會。受邀參演國家漢辦及中國音協在美國聖地亞哥主辦的國際交流音樂會。四川省″群星獎″獲得者。

曲 目 介 紹

《涼山母親》

(竹笛與管絃樂隊)黃旭 易加義 馬正華 曲

演奏:馬正華 協奏:四川交響樂團

《涼山母親》是一首竹笛與管絃樂隊的協奏曲新作品。樂曲以涼山彝族地區的傳統民歌《呀紅》(音譯)、《阿莫尼惹》(音譯)為素材,具有濃郁的民族韻味,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無限思念。大涼山下,悠悠山谷,縷縷青煙,布穀聲聲……給人無限遐想。

《歡樂的節日》

張寶慶曲

演奏:馮昀昀 笙伴奏:徐勇

《歡樂的節日》採用彝族阿細舞蹈音樂為素材創作,描寫雲南阿細青年男女在節日中的歡樂景象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二拍子與三拍子的混合運用和分解和絃式旋律是本曲的突出特點。樂曲運用了滑音、垛音、吐音、顫音、花舌、疊音等多種演奏技法。

《塔塔爾族舞曲》

李崇望曲

演奏:藍奕翔

《塔塔爾族舞曲》以鮮明的塔塔爾族音樂特色,生動地描畫了塔塔爾族人民歡樂歌舞的情景。

《揚鞭催馬運糧忙》

魏顯忠曲

演奏:羅鈴泉 鋼琴伴奏:楊靜蘭

《揚鞭催馬運糧忙》吸收東北民間樂曲《滿堂紅》音樂素材創作,形象地描繪了豐收後的農民,駕著馬車運送公糧的歡騰景象和愉悅心情。

《山村迎親人》

簡廣易曲

演奏:楊岱沅

《山村迎親人》以二人臺音樂為素材創作而成,韻味濃郁,表現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樂曲旋律既歡騰喜悅又悠揚流暢,生動地描繪了軍民團 結心相印,促膝談心一家親的魚水情誼。

《深秋敘》

穆祥來 曲

演奏:馬正華 鋼琴伴奏:楊靜蘭

秋風瑟瑟,黃花滿地,這悽清的景色,勾起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與感嘆。該曲創作於1989年春。在全國部分民族樂器“山城杯”電視大獎賽中獲優秀創作獎。

《走進快活嶺》

曲祥曲

演奏:袁籽桐 楊岱沅 羅鈴泉 藍奕翔 馮昀昀

鋼琴伴奏:楊靜蘭

這是一首別緻剔透的樂曲。靈活跳躍的吐音,構畫出喜悅興奮的主題:山山快活嶺,感染聽眾,陣陣春風,洋洋喜氣。慢板則強化出濃濃的民族韻味,一波三折,惹人陶醉。令人一個嶄新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