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學習書法,臨摹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活到老,臨到老。可有很多人臨了多半輩子也沒臨好。麼,為什麼這些人臨不好呢?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方法與心態不對造成的。那到底應該怎麼臨呢?


1、改變思維


追求新意改變以往臨帖的思維定勢,刻意尋求帖內的新意是自我調整臨帖心態的方法之一。我們慣用的臨帖方法多是對照字帖一頁頁臨寫,但久而久之便會厭倦這種臨法,怎麼辦?可以尋求新的臨法。

(1)選臨:即有選擇性地臨習,如選相同偏旁的字,選相同結構的字,選自己喜歡的字,選難寫的字,選自己喜愛的幾頁。選自己喜愛的幾句等反覆臨習。這樣臨寫有時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時有很大的隨意性,臨寫起來時而輕鬆,時而專注,能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態,不再把臨帖當作一種負擔。

(2)創作式臨寫:即把臨帖當成一次次創作,如可以把帖的每一頁當成一幅作品.把帖的每兩行當作一副對聯來完成。這種創作式臨習方法不但可以使我們以嚴謹的態度對待臨帖,提高臨帖興趣,而且便於我們將臨作與原帖進行比較,發現臨作在筆法、字法、章法上的欠缺,提高臨帖的精微程度,促進創作。

此外,還可以由後至前臨習.從新的角度去認識,把握字帖;還有集字、集聯或集體式臨寫。這是由臨帖向創作過渡的一種好方法。


2、研究揣摩,中得心源


日常生活中有句話“距離產生美”,當我們臨習某帖產生厭倦心理時,我們不妨進行冷處理,暫時將該帖束之高閣。


這時我們可以間或地以其他帖(當然最好是一脈相承的)來調劑一下心情,但最好是利用此時的閒情靜下心來對該帖悉心研究一番。可以廣泛地收集該帖的有關資料,如刊物上對該帖的賞評.該帖書寫的時代背景.該帖講述的主要內容,該帖臨寫的指導文章,該帖相關的收藏軼事等,這些相關內容可以使我們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所臨之帖,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該帖的風神、氣韻.提高臨寫質量。

另外,我們可以對收集的相關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在參照他人藝術觀點的基礎上,冉從自己的審美觀點和臨寫體會談談自己對該帖的諸多看法。還可以整理成文章投給報刊,如果能夠刊發無疑對自己又是一個促進。

我們常說“沒有計劃的工作是盲目的工作,沒有總結的工作是工作的盲目。”其實,我們在對所臨寫帖進行研究揣摩的過程是一個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它可以很好地校正我們平時臨帖所犯的錯誤,更好地走近古人。


3、營造氛圍.激發情趣


孫過庭《書譜》中闡述書法的功能“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這雖然指的是書法創作,但臨帖時我們也應盡力契合於原帖的“情性”、“哀樂”,因為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表現原帖的形、神。


蔡邕也在《筆論》中言:“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由此可見,古人作書是十分講究一個好心境的。這一點對臨帖當然也具有借鑑價值。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字帖內容及時代背景的原因。

我以為.要真正深入地臨帖起碼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二是需筆端融入感情。然而這樣的氛圍如何營造呢?可以品茗讀帖,與古人對話;可以聽上一段旋律通融於古帖的音樂,激盪心扉;也可以如蔡邕所言“默坐靜思,隨意所適”……總之,臨帖前調節好心境才能做到心手合一,達到事半功倍的臨寫效果。否則,我們應付式、任務式臨寫往往手是心非。越寫越喪氣,所以筆者以為養成良好的臨帖習慣也很重要。


4、尋師訪友,開啟思路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吾師焉。”當我們臨習某帖產生寫不下去心理的時候,可以帶上自己的幾紙臨作尋師訪友。去他們中尋求一劑良方。

書法前輩蘇東坡有一千古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我們將自己的迷惘、困惑向師友傾訴時,他們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點撥,這其間也許便有金玉良言令你茅塞頓開。更何況師友間的聚會可以開闊心境,可以取長補短,可以相互激勵,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臨帖的方法很多,講究也非常大,每個習書者都會有一番心得體會.但願小文能拋磚引玉,有更多的道友將自己臨帖的成功經驗介紹給大家,這對廣大習書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譚廷闓把顏楷寫到這火候,他是如何臨帖的呢?


譚廷闓(1880—1930),字組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政治家、書法家,民國顏楷大家。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陳三立、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1930年9月22日,病逝於南京。


譚廷闓書法造詣極高,尤善顏楷。近現代能把顏楷寫到這般火候,沒有別人了!今天咱們看看他的顏體楷書代表作《枯樹賦》: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臨帖學書——方法與心態要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