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的拿手絕技,中鋒回撤戰術,為何如今不再成功

足球發展到325陣型和424陣型的雙前衛時代,前衛線作為中場的概念就已經很明確了,很多球隊的雙前衛已經開始有分工,一個負責進攻,一個負責防守,而且內鋒回撤協助前衛線的例子也很普遍,也不是匈牙利才開始的,至少20世紀40年代的大都靈就已經這樣幹了。左內鋒瓦倫蒂諾-馬佐拉就偏回撤,右前衛格雷扎偏進攻,左前衛卡斯蒂利亞諾偏防守。這個時候的馬佐拉已經是進攻型中場的萌芽了,後來的貝利就更明顯了。

巴西足球的拿手絕技,中鋒回撤戰術,為何如今不再成功

迪迪和濟託跟我前面說的大都靈、匈牙利一樣,都是一個主攻、一個主防。1958貝利很明顯打的是內鋒位置,但到了生涯後期,爆發力下降的貝利回撤很深,拿球組織進攻,1970的那個經典進球就是例子。中鋒回撤其實歷史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因為隊友能否意識到及時插上本身也有難度。歷史上滿打滿算我也就想起來辛德拉爾,希代古提,克魯伊夫,迪斯蒂法諾,梅老闆,托蒂幹過這些事兒,反正踢野球的指望你隊友跑到位也是一個難題。

巴西足球的拿手絕技,中鋒回撤戰術,為何如今不再成功

換位不是新鮮事兒,邊鋒和內鋒換位並不少見,但中鋒回撤後的換位才真的有威力。足球戰術發展不是唯一線性的,巴西的邊鋒回撤變成邊前衛,不代表所有的邊前衛就都是邊鋒演化成的,不代表中場線就是前鋒線演化而來的。如果只關注巴西足球,所以才有了中場線是前鋒線演化而來的錯覺,中場線的主體是前衛線。有的進攻型中場就是內鋒回撤而來的,235經典陣型10號就是左內鋒,最常演化成進攻型中場的就是這個位置,貝利就是例子。

巴西足球的拿手絕技,中鋒回撤戰術,為何如今不再成功

中鋒回撤戰術能成功,本質在於利用一對一盯人的漏洞,你負責盯防我,我跑到哪裡,你自然得跟到哪裡,但是羅科和埃雷拉推出的鏈式防守,專門設置了一個清道夫,是沒有盯人任務的。相當於中鋒回撤的空間會輕而易舉地被清道夫補上,等鏈式防守推廣了,中鋒回撤自然作用就沒那麼大了。等到了上世紀末,清道夫戰術消亡了,托蒂、梅西等人又把中鋒回撤戰術帶起來了。但實際上因為限行區域防守已經推廣了,很少有人會安排專人盯防了,偽九號戰術的殺傷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偽九號更多的是無奈之舉。

巴西足球的拿手絕技,中鋒回撤戰術,為何如今不再成功

我觀察的意大利的情況來看,清道夫消亡是因為當時中後衛被中鋒幹掉概率太大。薩拉斯就這麼打擊卡納瓦羅的,卡納瓦羅並沒有失職,由於邊路輕易起球,薩拉斯每次在近身對抗的時候離球門太近,只要薩拉斯貼住卡納瓦羅頭球或者轉身打門就能破門。門將不能貼,但清道夫不受保護。薩基訓練球隊我記得是特別看重球員的移動能力和陣型保持能力。造越位如果不考慮球員保持陣型能力,其實我覺得挺不靠譜的,特別是因扎吉這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