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平時計劃著如何在某寶上以最快速度搶到最划算的生活用品的你,應該完全不知道在十萬八千里的美國紐約,一場盛大的拍賣會正在進行著。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蘇富比拍賣行始創於1744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國際知名藝術拍賣行

有人用7053萬美元,購買了一幅當代藝術家塞·湯伯利的作品。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塞·湯伯利藝術作品《黑板》


這不禁令人心生感慨:一幅小小的畫,怎麼能賣出這麼高的價格?

首先,我們從藝術市場的角度開始討論。在藝術市場理論裡,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而價值,是由生產這件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就是整個社會在正常的條件下,生產某件東西所需要的平均時間決定的。而藝術品,是特殊的商品,每一件,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它無法被計算平均勞動時間,好比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蒙娜麗莎。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由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還提出過一個“鑽石與水悖論”: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有用,但水的價格低廉;相反,鑽石在生活並不是必需品,卻需要花高價購買。

亞當·斯密給出的解釋是:每樣東西都有兩種價值: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所以貴不貴,跟它的用處關係並不大。換句話說,它的價值無從衡量,也無從比較。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一、藝術品是及其特殊的東西,它不受價值規律的約束,只受審美價值的影響。

二、藝術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三、藝術品的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1、其獨一無二的獨創性;2、其帶有藝術家獨特的個人情感。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烏克蘭藝術家馬列維奇作品《黑方塊》


舉例而言,這幅馬列維奇的畫,是被藝術評論家們稱為“未來派先生們用來代替聖母的聖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至上主義。很顯然,在歷史上所有能被稱為開端的畫作,或者被稱為開端的藝術家,他們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我想到了,你們沒想到;我做到了,你們沒做到。

沒錯,他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藝術市場角度來說,藝術品也是一種不錯的收益方式。你永遠無法預測,作品的價格會漲得多快、多猛。舉個例子,1934年,一個名叫阿爾弗雷德·切斯特·比蒂的人,帶著2000英鎊,走進一家巴黎的畫廊,買了一幅名不見經傳的油畫。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作品《向日葵》


沒錯,這幅畫的作者叫文森特·梵高。53年後,它在佳士得拍賣行被拍賣,售價2420萬英鎊。而在中國,藝術品的歷史可以說比西方來的更加悠久。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中華符書


中華符書文化,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書法藝術,是在中華民族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傳統文化藝術的一枝奇葩。符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它的藝術形式,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也是隨著時代的前進,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

早期符書的內容比較單一,形式比較簡單,大多是對天象的樸素描繪。這種形制極其簡單的符書,是符書的原始藝術形式,也是最原始的繪畫藝術。到後期,符書的記載形式逐漸演化,除史書典籍記載的符書之外,許多地方出土的陶瓶、陶罐、磚、石碑、木簡、竹簡等等文物上,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留下來的符書。

直到現在,符書的藝術載體更是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它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情懷和靈感,逐漸融進當代藝術家的書法作品、繪畫作品、雕刻作品......它是屬於華人的特殊印記,深深刻在歷史的長河中,讓世界一目瞭然:Made in China.

收藏可以藏得少,但一定要藏得值!

隨著中國的崛起與中華文化的復興,人們越來越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不僅是文化自信,更是文化信仰。那麼,要如何去定位一件藝術品是否具有收藏價值呢?除了前文提到的獨創性和個人色彩之外,一件藝術品的創作更缺少不了對時代的前瞻性、對國家的責任感、對歷史的使命感,以及對整個人類精神文明所做出的貢獻。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這,而獨具慧眼的你,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