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楷書《兄弟爭祖遺業》四屏


樊增祥楷書《兄弟爭祖遺業》四屏

樊增祥楷書《兄弟爭祖遺業》四屏

樊增祥楷書《兄弟爭祖遺業》四屏


樊增祥楷書《兄弟爭祖遺業》四屏


樊增祥楷書《兄弟爭祖遺業》四屏


江西翰林院沈仲仁,戶科都給事沈仲義,為爭家產,俱控蒙南直。於總憲石硃批,貼出轅門,兄弟二人一見痛哭而回。自此不復爭矣,至今江西傳為美談。對此,而猶不知手足之情者真禽獸之不如矣,批詞雲:“鵓鴿呼雛,烏鴉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鳴其群,蜂見花而聚其眾,義也。羊羔跪乳,馬不欺母,禮也。蜘蛛綱羅意為食,螻蟻塞穴而避水,智也。雞非曉而不鳴,雁非社而不至,信也。禽獸尚有五常,人為萬物之靈,祖宗遺業何須爭?而傷手足之大情。兄通萬卷,全無教弟之才,弟掌六科,豈有傷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義,義而不義。知過必改,再思可矣。詩云: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遺業何須爭,一番相見一番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款識:庚午端陽節後三日 晚晴居士

鈐印:樊增祥印,晚晴甲子後所作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雲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豔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後遺詩三萬餘首,並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