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這位黃岡老鄉值得被銘記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日前,黃岡疫情已清零。在這場戰疫中,有許多身影讓人難忘,有位黃岡老鄉的蹤影遍佈多個角落。很多關鍵時刻,他幾乎想都沒想,一頭迎上、傾盡全力。


26年前,他從黃岡鄉下來到武漢。他懷揣的,除了僅有的180元,只有滿腹的文學夢想。縱使後來打拼成為湖北首富,他大概也不會料到,自己會這樣不計成本地反哺湖北、回報黃岡。


他叫閻志。黃岡是他的故鄉。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兩天讓國外物資落地黃岡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疫情發生以來,這裡曾是嚴重程度僅次於武漢的城市,確診人數一度排全省第二。


50多天奮戰後,3月18日,隨著最後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這裡“四類人員”全部清零。


這裡是黃岡。


“除了武漢外,黃岡也告急!”除夕前夕,除了部分機構媒體,一些熱心自媒體也搖旗吶喊,呼籲社會關注黃岡面臨的嚴峻形勢。


這裡還是卓爾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閻志的故鄉。


與所有黃岡人一樣,他也時刻關心著家鄉的疫情。但是,憂心之餘,多年商界打拼的經驗告訴他,“想想辦法,幫幫家鄉。”


在就毫不猶豫捐出1000萬元現金後,他覺得還遠遠不顧,又從最緊缺的醫療物資著手,親身參與這場戰疫。


好在卓爾有完備的全球供應鏈網絡。


除夕,閻志召開緊急電話會議,要求高管“跨國採購”醫療物資,馳援武漢、黃岡等地。


高管們按照分工,各自忙碌了起來:


卓爾公益基金會統籌支持捐贈;卓爾跨境供應鏈團隊負責全球採購;卓爾宇航團隊負責協調貨運包機和國際航線;組織公司在漢志願者成立卓爾防疫物資突擊小分隊,負責駐守機場接機聯絡,分發物資。


1月26日下午,第一架飛機抵達;晚上,第二架;1月30日,第三架……前後11天,12架飛機,源源不斷將40餘萬隻N95口罩、30萬餘套防護服、300多萬隻醫用口罩、近4萬副護目鏡、200餘臺呼吸機和製氧機運抵武漢。


在武漢天河機場封閉的情況下,從閻志召集開會到第一架飛機落地,僅耗時48小時。這速度,對於跨國交易來說,快得簡直不像話。放眼全國,鮮有民營企業家能辦到。


稍微瞭解外貿的人都知道,每一個國際合約,通常都會涉及多個流程,一般流程走完一個月就過去了。


而卓爾,兩天就搞定了這麼多,在湖北最需要的時候,把緊缺醫療物資運到了武漢,再定向援助黃岡等地。


閻志憑什麼這麼快?


我原本以為他有很多商界奇計。在向幾位知悉內幕的人深入瞭解後才知道,訣竅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包括閻志在內的卓爾人,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地工作!


多位同事回憶,那段時間他說的最多的話是:“快、買、要、速找,抓緊!”


物資到達機場後,卓爾大別山公司的員工一天要奔波十幾個小時,輾轉機場、黃州、羅田、浠水和蘄春等地,把急缺物資安全送達。當地的醫護人員無不感慨,“真是雪中送炭!”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有人會說,那誰,那誰誰,也捐錢捐物了,閻志有啥不同?

除了“全球採購”,他還做了件不得了的事情:捐醫院。

黃岡醫療資源基礎薄弱。唯一一家三甲——黃岡市中心醫院收治形勢嚴峻,醫療物資緊缺。

捐錢不夠,建醫院來得更直接!多年商界摸爬滾打的經驗告訴閻志,迎面而上才能解決困難。

2月3日,閻志召集幾位高管開會,要他們立即趕往黃岡,參加卓爾大別山應急醫院的籌備。

而當時,卓爾公益基金會已將呼吸機、藥品、口罩、防護服等急需物資安排到位,總價值約300萬元,另有200萬元現金。

2月4日,黃岡市中心醫院和卓爾公益基金會合作,及時整合優勢資源,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設立了卓爾大別山應急醫院,開放床位1000張,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部不要錢。

2月7日,“卓爾羅田應急醫院”也成立了。

當時,應急醫院的本地醫生,有空都會跟從山東、湖南來支援的同行們聊天,講閻志的故事。“我們的N95口罩、防護服,還有那些床位,都是這位湖北首富捐的。”

說起1000張床位,籌備起來也是太不容易了。

醫院使用的床單被套,面料、尺寸都比較特殊。疫情期間,又是春節,閻志旗下的漢口北商戶們都沒有大額庫存,只能訂貨生產。

江蘇南通的一位布草老闆被閻志的所作所為打動,站出來幫忙,但找不到工人加班。

對方想方設法,請家裡親戚過來幫忙,廠長都出馬了,輪流通宵趕工,硬是將10天工期壓縮到5天,11日下午出貨運往黃岡。

卓爾應急醫院,為各地增加了大量救治資源。到3月3日,治癒了2001人。

但閻志卻發朋友圈,“感謝全體醫護人員的偉大付出!感謝黃岡市、隨州市等地的擔當、信任與支持!感謝眾多企業家朋友千里馳援、熱心幫助!……”

他感謝了所有人,唯獨忘了自己,忘了卓爾才是那個最應該被說感謝的人。

無償抗疫,閻志已經到了忘我的地步。哪裡有緊急需求,總是第一時間響應。

2月12日,卓爾大別山應急醫院急需高流量呼吸機,閻志當即設法購買到,送往醫院。

2月28日,為減輕轉運病人壓力,閻志又分別給黃岡、羅田各捐贈1臺負壓車。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隨著疫情發展,黃岡抗疫的需求側重點也發生變化。在各方協力下,物資、床位等醫療救治資源日漸告別短缺。

竭盡全力,做到最好。閻志把目光聚焦到“人”上來——包括醫務工作者和病人。

有感於醫護人員的連續奮戰,2月19日,卓爾公益基金會設立了“醫護人員關愛基金”。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務工作者奮戰一線,不計報酬,無懼生死,衝鋒在前,築牢生命安全防線,彰顯了大愛無疆的職業操守、無畏無私的奉獻精神。設立卓爾應急醫護人員關愛基金,是向奮戰一線、堅守崗位,拯救生命、捍衛公共安全的醫護人員表示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謝。”談及設立基金的初心時,閻志一如既往地平實。

該基金專項用於慰問、關愛新冠肺炎戰疫一線醫護人員,首期1200萬元當天全部發放到位。

其中,260萬元面向卓爾大別山應急醫院,當天下午到賬後陸續發放到人。

卓爾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閻志說,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貧困家庭雪上加霜,尤其在黃岡這樣的大別山革命老區,很多孤寡老弱病倒後,住院後生活、愈後康復都是不小的問題。

這一切,從山區走出去的閻志看在眼裡,想在心裡。

2月12日,卓爾啟動了貧困新冠肺炎患者救助計劃,首期100萬元面向卓爾7家應急醫院、2所方艙醫院貧困患者發放,向每位貧困患者提供1萬元生活與營養救助補貼。

閻志說,對待病人,要“像照顧自己兄弟姐妹一樣來照顧他們。”

一位朋友說,2月1日,疫情高峰時,她四處為媽媽求救找核酸檢測盒,第二天收到了卓爾通知說可以聯繫醫院檢測了。“雖然媽媽還是因為醫院床位緊張,最後耽誤治療而離世,但我們全家還是很感謝這位首富對平民百姓的幫助。”

截至日前,卓爾公益基金會以及通過卓爾基金會的平臺,牽手泰康溢彩公益金會、長江商學院、阿拉善SEE、雲鋒基金、柯爾醫療、魚躍醫療、奧康鞋業等愛心企業,向黃岡捐贈疫情防控緊缺物資138萬件,價值3550萬元,其中定向捐贈資金400萬元,用於補貼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困難患者。

幫一個,是一個。在閻志的眼裡,“在生和死麵前,在救命面前,談錢沒有意義了。”

接近他的人告訴我,閻志走到今天,做很多事情都以不從名和利出發了,尤其是回報家鄉。所以,我能理解,比起錦上添花,他更熱衷於雪中送炭,第一時間解決黃岡的實際困難。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更無所謂遺忘。骨子裡是個懂得感恩的詩人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3月18日,黃岡清零。當天,像以往每個重大時刻一樣,他在朋友圈裡感慨,“沒有比大別山更美的山水,沒有比家鄉平安更令人欣慰的消息。祈願家鄉安好,大別山平安!”

他的這次馳援家鄉黃岡之旅,算是暫告了一段落。

26年前,閻志離開黃岡在武漢闖蕩時,身無分文,幾乎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總會遇到好心人拉他一把。

1994年,他住在武漢市文聯的三樓,後來被門衛趕來出來。這時候,在黃岡認識的老朋友姚海燕牽線,讓他住在武昌江邊胭脂路,每個月80元。

他的骨子裡,註定離不開“感謝”二字。

多年來,他把這兩個字拆開,做了一件件回報朋友、感恩家鄉的“小事”。

“我是吃著羅田的吊鍋、油麵和板栗長大的。”

作為從羅田走出來的知名民營企業家,多年來,閻志對家鄉始終葆有一份關注、一份牽掛,更有一份高看。

離開黃岡26年了,他的鄉音始終改不了。無論在多麼重要的場合,他都會操著一口黃岡口音的普通話,向各方表達感謝之情。有熟人私下跟他開玩笑,他總是哈哈一笑:“黃岡口音,是我的驕傲!”

改不了的,除了鄉音,還有口味。

在他的住所,有一口老吊鍋。每逢重大節日、重要時刻,他都會喊上家人朋友,吃一口吊鍋。

羅田吊鍋說是美食,其實是當地山裡人長期生活在高山密林,在交通不便、物質匱乏的特殊年代,留傳下來的一種獨特餐飲方式。

吃一口吊鍋,他又彷彿回到了少年時代。一年到頭,無論多忙,他總是會在重要的日子,回到黃岡、羅田,去出生的地方轉轉走走。

閻志的感恩,絕不是這麼簡單。

早從2012年起,他就開始向家鄉捐贈,第一筆100萬元捐給了《羅田文選》雜誌編輯部,用於文化藝術推廣。

“我首先是個詩人,然後才是個企業家。”他總是以詩人身份自居。

早期的捐贈,多與文化有關,如圖書館等。最小的一筆1.8萬元,捐給羅田縣聾啞學校。

2017年,卓爾文旅與羅田縣簽約,投資開發羅田“五景區五小鎮”全域旅遊項目。

2018年開始,閻志發起“鄉親鄉愛”精準扶貧項目,幫助羅田村民修路等,脫貧致富。

2019年,他為三里畈鎮捐建一所規劃領先、設施一流的公立小學,吸收當地適齡兒童就近入學,耗資約6000萬元。

低調做公益,其實是閻志一貫的作風。

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他都捐資捐物數千萬。

2011年,卓爾捐款1000萬元,定向資助湖北省500名貧困大學新生……

2017年,卓爾公益基金會成立,閻志及旗下公司,在多個公益領域,直接捐贈投入超過2億元。

2019年7月,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發佈,閻志以1.6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捐贈,排名第37。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對家鄉的愛,黃岡記在心裡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不論在何處,故鄉羅田時常縈繞在夢裡,對大別山的記憶和依戀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脈之中。”

閻志對家鄉的厚愛,黃岡也記在心裡。

3月18日,清零當天,黃岡市委市政府在專門給卓爾公益基金會的感謝信中寫道:“閻志先生作為從黃岡走出去的企業家,始終情繫桑梓、關愛家鄉,充分展現了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充分體現了對黃岡人民的深情厚誼。”

作為黃岡出來的企業家,閻志及他的卓爾能為全省出力,這是全黃岡人的驕傲。我相信,若干年後,當我跟朋友聊起2020年的春節,我會自豪地告訴他:“那個捐了十個醫院的湖北首富,就是我們黃岡人。”

而在這場疫情中,有這樣一個對黃岡、對羅田不計成本援助的首富,有一群這樣的企業家,是黃岡的福氣。

他們讓每個老鄉都感到溫暖無比。

湖北首富硬核馳援家鄉黃岡!這位老鄉值得被黃岡人銘記


大道至簡,大愛無聲。

正如閻志在他的小詩《未來》裡寫的那樣:

一切如此不可預知

未來如同黑夜難以捉摸

而我只是想與孩子們一起

唱古老而又清新的歌謠

不被人記起

更無所謂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