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聯中的合掌,您怎麼認為?

付伯平V滿江紅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關於對聯中的合掌,還怎麼認為?

"合掌"聯都是新手學對聯時從上聯的字詞句中找近義詞、同義詞而犯的忌、因為在學校沒有把詩詞,對聯,語法當如今學英語樣重視,這就害了一輩輩的人。

看似幾個簡單的字,如果不懂語法,不懂拼音,就是學習現代新聯也會錯誤百出。

所謂"合掌"聯,也就是一副對聯中,下聯還是用近義或同義的字詞重複了一遍,如果你用反義來對就合格了。就是寫白話文也不能後語重複前語。比如"送佳音"對應"傳喜訊"這就是相同意思,你這樣對看上去好,高手就會判你犯了"合掌"忌諱!你以後在應對時要多動腦分析一下上下字詞有沒有如此之類的同、近之意。

這裡順便提示一下還有其它易犯忌的:

詞性失對:名詞與形容詞相對就錯了,比如精神就不能與輝煌相對。

重複字:上下聯儘可能不出現相同的字和詞。

平仄上下沒有交替:如七個字,第二、四、六個字必須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對應。

所謂亂腳:就是上下聯末尾的一個字同為平或都為仄。

所謂魚杆聯:就是所有字中只有最後一個音是仄聲,其它都為平聲,也可叫犯孤平,你對應答了就犯了孤仄,但你可用仄仄平平仄仄平來拯救它!

所謂三平尾:就是這上聯的後三個字不能同出現三個仄聲字,你若按上聯應對就犯了三平尾的忌,比如迎新春就不能當句尾用詞,這是三個平聲字,只有改了,讀者才認為你懂對聯的規矩。

忌上大下小:比如上聯的詞意轟轟烈烈,下聯詞意綿柔或清靜。猶如誇張手法你說大海寬闊,下聯說銀河更長,這就叫下大上小才好。

還是通俗易懂好:你寫些冷僻的詞意,別人難懂也難對,這是不提倡的!

中文博大精深,這裡順便簡說的幾句,應該對初入門者有幫助!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對聯需要上下聯儘可能對仗用詞的詞性相符,詞意相同(寫景都寫景、)對偶、排比均可。最好注重平仄關係,現在作聯無需太嚴謹。工整對仗詞性是必須的!合掌也是必須的,因為是讓讀者在同一意境下欣賞和思維事物、人物、景象的。


浪舟582


對聯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雅稱楹帖楹聯,俗稱對對聯對子。古代即古四聲(平、上、去、入)習慣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為仄,下聯末句尾字為平且要求對杖工整。而現代漢語則以普通話四聲(陰、陽、上、去)平仄結合,音調和諧。差異較大。對聯數字不限少到1多不限有趣聯如茶壽春喜婚挽行業等。對聯實乃是千年傳承經久不衰的華夏民族文化瑰寶也是世界絕無僅有的。不過鄙人才疏淺,囯學不可丟,但只能去偽存真批判繼承地學為大眾所喜所樂雅俗共賞為好,古今相結為好。平臺本身就是相互學習共勉,而非科舉應試或"擂臺比武"。在不違禁大方向一致前提下,不必過多苛求苛責或對初學愛好者諷刺或休辱妄評。再是,頭條不是賽詩擂臺,其宗旨是為黨傳聲,為民解憂即黨的火喉宣傳前言陣地之一,而非地方文聯所辦.....!只要每天歡歡樂樂度日,管它工整平平仄仄對杖!一家之言,勿噴!旨意共勉,若有冒犯不敬,誠望高人斧正是謝是謝!


用戶70466757551


對此話題,為我作為一個對於對聯的皮毛的認識都尚且十分膚淺的門外漢,只能說是門外話了。

常言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作為看熱鬧的我以為:對聯中的合掌,倘若按照對聯的基本要求或者是老規矩而言,合掌是對聯的一大忌;對聯中出現合掌,其實亦不一定就是是與非或對與錯之爭,只是大家覺得既然是在一幅字數極其有限的對聯當中所描繪的是相同的同一事物或景象,那又何以稱之為對呢。

因為上下聯所對的假如都是相同的同一事物或者景象;就好象是所說的都是一個人,而僅僅是其左右手之區分而已,故而有合掌之嫌疑和避忌。

如前所述,我以為對合掌的定義或者是界定之討論,亦非是一個絕對。而是應當依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言,下面例如多年以來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幅對聯:

“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茂達三江”。

我以為此聯當中不論是在其字數對等、同性相同(或相近)、平仄相反(其中上、下聯之間的第五字:通與達兩字的平仄韻律,倘若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矩,也是無可挑剔的)、意境,等等各個方面而言,皆可稱之為佳作;僅僅是上下聯之間所說的都是相同的三點水:即海、江都是水,僅僅是江小海大之別,倘若嚴謹一點來說,是否稍微有點合掌之嫌疑呢?

但畢竟這聯千百年來,人們或許出於大家約定成俗的欣賞習慣使然而廣為流傳,而非執著於聯中的合掌之爭,亦是自然而然合乎於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並不影響其成為多少年來廣大商貿界內極受歡迎的一幅佳聯,便是一例。


用戶粵海同心


寫對聯,是人們對事情,物體表達意思的一種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在上樑主柱,新居落成,紅白喜事上,逢年過節,大型慶祝禮義會上常用的。那麼在寫對聯時什麼叫"合掌"?我個人認為寫對聯吋,上聯與下聯的詞語相扣,也就是壓韻。就如兩人的手掌一樣緊密的相合在一起,這樣的對聯就能即壓韻,又平仄,就會顯示出一幅對事物完整的讚揚。



上善若水231729154


首先聲明,我不是詩人,更算不上對聯高手,滿大勁是個對聯愛好者。既然是“愛好者”,那我就對對聯的鑑賞、寫作以及創作特點說幾點看法,不見得對,只望朋友們不吝賜教。第一點:我認為“合掌之嫌”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天下大江南北大量存在有“合掌之嫌”的名對存在,比如“生易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年年大豐收,歲歲奪高產”,“碧湖倒映千山樹,春雨滋潤萬頃苗”(此對的橫幅是一個綠字),“合掌之嫌”只能束縛創作者特別是初學者的靈感的發揮,有的初寫對聯的愛好者,本來想好了一副絕好的對子,但為了避免“合掌”,七改八改,結果改得意境全無,讀起來蹩腳拗口。所以我認為只要上下對合轍押韻,兩句從不同的角度表述同一個內容且生動形象就算好對子。第二點:寫對聯重在寫情寫意寫景,要求內容新穎,用詞生動,意境深遠,為了這一目的,就不應該太過追求平仄對仗,事實上古詩名對平仄不對仗的很多很多,只要有好意境平仄不太對仗也是好對。比如有一個對子是這樣寫的,“有錢有權有成功,沒有健康等於零”這副對聯平仄不對仗,但從反向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我認為這也算好對子。第三點:要想寫出好對子必須要熟讀唐詩宋詞,要有紮實的文學功底,切忌“生憋”,牽強附會,不然永遠寫不出好對子。


旭陽1954


所謂合掌,就是上下聯是同一個意思,好像合在一起的左右手掌。

對聯本來字數就少,應該儘量表達豐富的內容,如出現合掌,意義重複,那就沒勁了,所以說上下聯應有所關聯,共同表達一個主題為佳!


千里草原夜色美


對聯中的合掌是對意境來說的,上下聯就如同一篇文章的上下兩部分,如果上文闡述了一個問題,下文又用不同的文字把這個問題描述了一遍,這就是合掌。舉個通俗的例子,二人下棋,別人問勝負如何時,其中一個人說:“他沒輸我,我沒贏他。”先不考慮是否用了重字,這兩句話就是合掌,說的是一樣的內容,我下棋輸給他了,只不過用兩句不同的語言表達罷了。所以詩友們對聯時,上下聯的意境既要相關,又不要雷同,這樣才能避免合掌。上下聯的內容雷同或相同,叫做合掌;上下聯的內容如果毫不相關,就不叫對聯了。有的詩友對聯時,上聯描述的是風景,下聯描述職工下崗的事,完全是牛馬不相及,這就不能稱作對聯了。關於上下聯的對仗和平仄要求,詩友有很多論述,寫得都很好,這裡就不再論述了。不妥之處,請指正。


路堯—遊遍祖國山川


合掌就是重複。

就算是古人,你把同樣的東西翻來覆去說給他聽,他會不煩你嗎?

不要以為字面全部對上就是工對,好對,絕對,也許你認為很工的對聯就是合掌。如果那樣不如對個有意境的對句娛樂一下。失去靈魂的東西永遠是死的東西,不要泥古不化,意境之美和韻律之美一樣重要。


曾經打馬過草原


對撐,壓韻,意深是對聯的基本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