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姚萇的父親姚弋仲,少年英毅,不營產業,唯以收留撫養孤兒老弱為務,受到大家的愛戴。前趙劉曜時,被任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鎮守甘肅。後趙時為石虎所敬重,啟奏石勒任其為安西將軍、六夷左都督。石勒死,石虎身為其侄,殺其子石弘自立為帝,弋仲稱病不上書恭賀。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石虎多次召之,弋仲赴召,一身正氣嚴肅地對其說:“先帝遺詔,重託你輔佐,你怎麼反奪其位而稱帝?”石虎一生殺人如麻殘暴成性卻忌憚其強正威嚴而沒有責罰他,反重任其為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弋仲不負冠軍大將軍稱號,為石虎東殺西戰,屢戰屢勝,戰功卓著,特許可帶劍上殿,見皇帝不行禮,進封為西平郡公。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弋仲性耿直清儉,屢進諍言。石虎有個小舅子任武城左尉,借姐姐為寵姫而耀武揚威,為非作歹,弋仲命武士拿下,歷數其罪狀,喝令將其斬首。左尉叩頭流血,左右諫勸才作罷。349年,55歲石虎病死,後趙兩年後而亡。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弋仲有子42人,尤以第五子姚襄、第二十四子姚萇有雄才大略,堪當重任。351年,弋仲告誡兒子們說:“晉室大亂,石氏待我厚,欲殺敵報其德。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自古以來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使本部歸晉,當竭盡臣節,不要做不義之事。”遂派遣使臣請降,東晉任弋仲使持節(為官名,分三等,最高者稱“使持節”,次者稱“持節”,更次者稱“假節”。假之以節,暫令持之。得此等稱號者,通常限於統兵大帥或地方軍政長官。使持節有殺太守以下官吏之權)、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封高陵郡公。第二年(352)姚弋仲去世,終年73歲。這一年,前秦苻健攻佔長安稱帝。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當時的北方形勢,對東晉極有利。因權臣桓溫勢力太大,朝廷不用他北伐,怕功高權重難以控制。為制約其坐大,用了一個誇誇其談、徒有虛名的殷浩任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統兵進取中原。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殷浩對新投誠的羌帥姚襄並不信任,千方百計欲除之而後快,將姚襄逼反,又被其打敗,東晉進取中原的宏圖在內亂中破滅。桓溫趁機彈劾殷浩說:“羌帥姚襄率眾歸化,遣其母弟入質京邑,浩不能撫而用之,陰圖殺害,再遣刺客,為襄所覺。襄遂惶懼,用致逆命。生長亂階,自浩始也。”354年,殷浩因罪被廢為庶人,流放東陽之信安縣(今廣東肇慶)。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時為東晉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相當於郡守)的王羲之曾三次致書殷浩,勸其與桓溫和衷共濟,勸其不要輕易發動北伐之戰。言詞懇切,但浩不為所動,一意孤行,致使大敗。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當殷浩舉兵北伐之際,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位文人雅士,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水邊嬉遊,以消除不祥,稱之“修禊”。眾人興致所至,以詩記之,詩文成集,由詩文大家王羲之作序,此事非他莫屬。王羲之略帶酒意,揮筆作書《蘭亭序》,此書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我國書法史上被傳為千古佳話。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永和九年(353)十月,姚襄打敗殷浩晉軍,聚有7萬大軍,屯守盱眙(今江蘇淮陰)。354年二月,晉桓溫統兵伐秦,姚襄另找靠山遣使降前燕。355年姚襄率部北還,佔據河南許昌。356年姚襄自許昌攻後趙舊將周成佔據的洛陽,一個多月,久攻不下。這時桓溫率晉軍打敗姚襄,又佔據洛陽。357年,姚襄欲圖關中,率軍北進,與前秦苻堅交戰,在三原兵敗被殺,終年只有27歲。

陝西故事37| 西安古都第九朝——後秦(一)

前秦軍還繳獲了其父姚弋仲的靈柩,聲稱如不降便開棺,姚襄之弟姚萇無奈,只好率部降了前秦,被任為揚武將軍。至此,姚萇為前秦苻堅效力28年,戰功無數,任將封侯,直至384年被逼反自立,建立後秦。

下期預告

姚萇很受秦主苻堅的重用,參加過前秦開疆拓土的多次征戰。366年七月,跟隨主帥王猛率兵兩萬進攻東晉荊州,掠安陽晉民萬餘戶而還。367年二月,隨王猛西征叛軍斂岐。斂岐羌人部落原屬姚弋仲,據略陽並4000戶叛秦,聞聽姚萇來伐皆降。秦軍攻佔略陽,苻堅任姚萇為隴東太守鎮守其地,守護前秦國的西大門。


聲明:文章摘自李毓秦編著《尋根探脈十三朝》,圖片來自於《尋根探脈十三朝》、網絡(見圖片水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