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稱新冠疫情嚴重,美股熔斷,中國樓市將是唯一贏家,同意嗎?

嘉顏66


如果經濟學簡單到只有供給和需求的話,只要是只鸚鵡都能成為經濟學家。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投資者出於對全球經濟衰退的衰退的擔憂,紛紛出脫手中資產,導致全球股市爆跌,資金紛紛湧向避險資產美元,推動美元指數創下102的新高,銀行大量的超額儲備對借貸更加謹慎,各國貨幣兌美元加速貶值,形成"美元荒"。中國的北向資金紛紛出逃,致使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匯率大跌800個基點,收至7.15元。

全球最大的兩個經體有兩個最大的資產泡沫,一個是美國的股市,一個是中國的樓市。美國的股市泡沫是美國的公司債吹起來的,美國企業發行低成本的公司債去回購自己的股票,資產管理公司購買指數,推動美國股市12年牛市,同時也集聚大量泡沫,美國股票估值至少被高估40%,需要爆跌這樣的劇烈方式加以修復。中國樓市的市值高達450萬億,可以買下美國+歐洲+日本的房產,泡沫之大可想而知。此次美元流動性短缺導致人民幣被動貶值,如果這種狀況不能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將更大,房地產公司的外債也會形成債務危機,一旦商品房被低價拋售,必然會導致房價斷崖式下跌。

美股爆跌疊加美元流動性短缺除了會加速資本從新興市場國家流出而外,還會導致全球資產重估,例如,現在五糧液的市值是4272億元,而世界航空航天業巨頭波音公司的市值摺合人民幣4000億,一個五糧液就能換一個多波音公司,本身就說明中國資產被高估。美股爆跌會通過全融業務、金融產品鏈和資本流動傳導到中國資本市場,經濟衰退也會通過貿易、投資、匯率、資本流動等傳導至中國實體,引發資產價格重置,像樓市這樣巨大的泡沫是難以倖免於難的。

所以,有專家稱新冠疫情嚴重,美股熔斷,中國樓市是贏家這種說法是完全不靠譜的論斷。


烏蒙金融號


開什麼玩笑,這個專家想要來搏眼球嗎?拿表面現象來蒙那些無知的菜鳥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資本市場形成了史詩級的衝擊,股市、黃金、白銀、原油全部遭到拋售。

美股出現了一個月4次熔斷走勢,道瓊斯指數從今年高點29568點,下跌到美東時間週三見低18917點,最大跌幅10651點或36%,如此巨大的跌幅僅僅一個多月時間。



我們再來看看國內的樓市情況:

2020年2月,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5173元,環比下跌0.24%;同比上漲3.05%,漲幅較上月份收窄0.34個百分點。

若按中位數計算,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9604元,環比下跌0.15%,同比上漲5.07%。



樓市和股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這個專家的說法可能是看到股市暴跌,而房價沒有大跌,就拋出“中國樓市是唯一贏家”,作為經濟學者,這也忒JB業餘了吧。

歐美股市暴跌,並不代表投資美國股市的投資者都在虧錢,因為歐美股市是可以做空賺錢的。作為專家,難道這一點不清楚嗎?

同時,股市是一個高流動性風險市場,對於來自全球範圍內的信息點非常敏感。疫情的影響畢竟是短期性的,股市的下跌與上漲往往就在某一個時間點的轉換。當疫情控制住以後,在全球流動性寬鬆和負利率及財政刺激措施的驅動下,股市暴漲會有時



國內樓市,可以說是一個封閉的內需市場。是老百姓生活的一種剛需商品,一個家庭有70%的財富在房子裡,這種特殊性,也可以說樓市與股市根本不是一回事。

疫情爆發於中國,但是中國控制疫情的速度非常快,才沒有引起大的問題,儘管這樣,2020年2月份疫情最嚴重時,中國經濟也呈現斷崖式下跌,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35.7%,較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

在疫情控制可以預期的國內市場,也出臺了大量的房地產行業扶持政策。如果不可預期的話,國內房地產業照樣會崩踏。專家還會說“中國樓市是唯一贏家”嗎?

在“房住不炒”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下,中國樓市可以講是一個政策調控的市場,這一點應當要清楚明瞭。否則,若與歐美自由市場一樣的話,你看國內樓市會不會下跌。

同樣國內的市場,A股也和國外股市一樣暴跌!從3000點跌到了2600點,跌幅13%。這個專家怎麼不說“中國A股是唯一贏家”了?

國內也有股市,為什麼這個專家不拿A股與美股相比?

又為什麼不拿中國樓市與美元指數去比?因為美元指數持續在大漲啊!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有專家稱新冠疫情嚴重,美股熔斷,中國樓市將是唯一贏家,同意嗎?

一、疫情下美股熔斷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受疫情影響,3月16日,美股發生了兩週內的第三次熔斷,也是美股史上第四次熔斷,美股大幅下跌。為了救股市,繼3月3日美聯儲“大放水”之後,又緊急宣佈將基準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還啟動了7000億美元新一輪量化寬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歷來為最重要的風向標,美國降息,其他央行基本會望風而動,全球的貨幣寬鬆週期,因新冠病毒的侵襲而提前來臨。

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美聯儲降息、降準、QE一氣呵成,我國央行除既定降準外沒有其他動作,說明我國暫時沒有降息的打算。我國本也遭受了疫情衝擊,為何在全球降息潮提前來臨的時刻,有底氣選擇不跟呢?

一方面,這與我國優良的制度有關。另一方面,中國十年期國債名義利率維持在2.5%以上,遠高於海外水平。中國5年期以上LPR為4.75%,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2.5%,這說明我國離負利率時代還很遠。

當然,受國內疫情影響,2月LPR報價利率已經有所下調,目前全球疫情嚴重,我國LPR仍有繼續下降的可能性,在本次降準後,降準在年內或許還有2次。

三、對中國樓市的影響

既然我國降息和降準都還有巨大空間,同時我國還有包括“房住不炒”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嚴防貨幣寬鬆後資金流入房地產。因此,全球疫情對我國樓市的影響有限。

受疫情影響,國內樓市被按下“暫停鍵”,2月甚至出現了多地0成交的情況。隨著疫情好轉,近期各地陸續出臺穩地產政策,房地產市場也會逐步活躍,投資、銷售等指標將會好轉。

目前全球疫情惡化,世界經濟形勢不佳,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大,貨幣政策仍會趨於寬鬆,隨著美國方面大幅度降低利率,我國後期不排除繼續降息的可能。資金利率的如果進一步降低,必然導致資產價格相對於資金的價格進一步提升,利好資產價格,特別是人口明顯淨流入的城市。

在“因城施策”下,不同等級城市的樓市分化明顯,表現不一。那些沒有人口需求支撐的地方,或許成為這一輪房價下跌的開始,包括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遠郊盤,需要錢的人多了,掛盤的人就多了,接盤的人又沒有,價格自然就下降了。這也是為什麼最近降低首付也都是從三四線開始。

而一二線核心城市,以及核心城市的都市圈,有源源不斷的人口支撐,且在“新基建”和“都市圈”的發展利好下,人們對房產的預期較高,房產反倒成為最後才拋售的資產。

綜上所述,新冠疫情嚴重,美股熔斷,世界經濟發展受阻。短期來看我國貌似還能支撐得住,但如果疫情進一步惡化,我國經濟必會遭受更大影響,當然也會波及國內樓市,沒有誰會是贏家。

我是小黑,房地產資深從業者,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請關注“文說樓市”,更多精彩好文等您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文說樓市


別扯這麼多了,全球疫情如此,中國還在慢慢的復工中。目前已經傳出有前期治癒的病人,在自家隔離期間又復轉陽性了。今年肯定是經濟很困難的一年,你想旅遊業,餐飲業,酒店,零售業,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國家不出手的話,很多中小企業今年很難挺過去,但即便是國家出手,肯定也會有一個優勝劣汰,不可能不淘汰一批。然後就意味著有人失業,最可怕的就是有些人前幾年買房了以後突然失去工作,那接著就是斷供。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整個今年第一季度,房地產的數據包括整個經濟的數據都會非常難看。那麼就意味著肯定也會有房地產商會出現資金鍊斷裂。最關鍵的是今年的整個資金面都會比較緊張的,即便是國家降息降準。今年肯定是很困難的一年,因為整個經濟是一盤大棋,牽一髮而動全身,房地產的日子不會很好過。


哈樂4924


春節期間恆大許家印網上七五折售房,五月十號前如果價格有變化可以退差價,還有無理由退房承諾。誰見過這麼大力度促銷活動?現在恆大還在網上賣房。

目前雖然新冠疫情嚴重、美股熔斷,但這都是暫時的,中國扭轉抗疫局面以及日本韓國局面進入可控狀態說明人類完全可以戰勝新冠疫情。巴菲特說,股市不同於農業、房地產。股市太敏感,漲得高跌的深,跟實體經濟性格差別很大。不過房地產也有金融屬性,不單單只是住的;當然二手房買賣屬於虛擬經濟範疇,反覆交易投資並不增加住房產品,跟實體經濟投資辦廠不一樣,投資建設一個工廠就多一個工廠。

可以這樣分析,如果股市爬不起來徹底熊到家了,房地產也沒人接盤或者房地產價格同樣也會低迷。中國的房價往往在一輪股市行情後見到彩虹。

中國樓市是唯一贏家的說法太過自信,英國不行嗎?李嘉誠、巴菲特都看好英國基礎設施和房地產。

從許家印恆大集團網絡售房看,他們庫存量不小。其他房地產公司也有不少存貨,個別小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堅持不住了。

對普通人來說到底投資黃金還是房子或者股票,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結婚的75折房子非常理想,每一輪房價調整不過如此;要增加一定比例風險投資的,買進股票是適當的選擇,3000點是A股十年徘徊的地方,漲的概率更大;老年人穩穩當當保持休閒心態,適當持有少量黃金,將來萬一有大型災難,黃金拿出來就救人於危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大型對沖基金都持有5%比例的黃金,國家國庫儲備也有一部分黃金。

我很少含糊其辭回答問題,這次關乎個人投資決策,話說的太滿不合適可能干擾大家發揮智慧大腦,大家能理解吧?


雲端美


美股熔斷,中國樓市將是唯一贏家這個論斷我們還要進一步觀察,現在下這個結論可能還為時過早。

美國股市3大股指在半個月都發生了熔斷,的確歷史罕見。我們要分析一下:

1、如果美國的經濟基本面是健康的,由於疫情的影響,造成了恐慌;那麼這次股指熔斷就是暫時的,後面還會漲回去的。

2、如果美國的經濟基本面惡化,造成股指熔斷,目前特朗普和美聯儲已經在行動,採取了救市行為,低利率+撒錢開始救金融市場,政府給美國人消費券;如果這些措施有效,那麼,危機也會很快過去的;如果無效,那麼問題就嚴重了。

我們看一下中的樓市:

1、國家的態度:不會將房地產當做短期的刺激手段,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2、金融政策:採取靈活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是,堅決遏制投機炒作行為。

3、地方政府:目前管理方針是“因地制宜,一城一策”;但是各地都有放鬆限購的衝動;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鼓勵購房的地方政策(主要還是在落戶問題上做文章)。

4、房地產商:地產商是高度金融化的產業,現金流就像開放商的氧氣一樣;他們會採取各種辦法促銷,回籠現金。也會有行業收購,各種高利率的信用債發行。

5、最近最勁爆的就是國務院下放了農用地向建設用地的審批權。

綜上,美股熔斷我們還要觀察美國經濟的基本面;房地產表面上是平靜的,內部會發生激烈的博弈,地區分化會更加明顯。


莊周曉夢迷蝴蝶


美股昨天第五次熔斷了!受疫情和石油價格下跌的影響美股發生了股價大跌引發第五次熔斷,這會影響中國的房市嗎從兩方面來說。 1是經濟角度,美股大跌引發全球股市下跌資金逃離,市場上的資金出於避險的方式,會大量進入唯一安全的中國市場,進而推動中國的樓市價格上。 2是中國政策,中國經濟疫情後多省推出經濟刺激計劃,比如34萬億人民幣的基建建設計劃,基礎設施建設也會間接推動樓市的上升。 作下總結,我認為樓市的價格目前看仍然會上升但是在國家的調控下不會出現暴漲的情況




城市小市民


其實磚家的話,很多時候是不可靠的。信了他們的話,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除了居住以外,如果現在去購房增值。很難估計以後會出現什麼樣局面。因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據有關統計:中國的商品房可以住近四十億人。再說了,再過若干年,中國人口會逐步減少。人口一減少這麼多的房子誰來住。所以馬雲不是說了嗎?未來的房子是不值錢的。當然,我們也不用豈人憂天。因為目前,房子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命脈。就是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房子也不是那樣容易跌下來的,真的極有可能是唯一贏家。雖然是贏家,有可能就是一個有價無市的贏家。



hy新的旅程


這種說法現在已經不對了,疫情影響比預計要大,全球股市都在下跌,國內樓市作為僅存的高價資產,想要獨善其身,難度實在是很高。

現在國內房地產的趨勢已經被改變,今後保護房價不大幅下跌才是重點。

原本一些城市放寬了購房條件,現在多數又嚴格起來,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保護樓市,金融風險已經開始傳導,樓市的風險將會在下半年或明年到來,防止資金鍊中斷是核心問題。

短期內,一些地方房價有了上漲,這是前期累計的購房需求,但全球經濟已經受到疫情的影響,作為經濟大國和世界工廠,影響終究會傳導至國內,只是時間問題。

維護樓市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房價可以有小幅波動,最終可能需要嚴格的調控。


海色民生


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美國疫情之下,美股跌跌不休甚至四次熔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全球化經濟交融是每一個經濟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經濟牽一髮而動全身,美國的貨幣政策也深遠的影響世界貨幣動向。所以大疫之下的經濟沒有贏家,包括中國房地產,房子是用來住的基調不變,雖然國內貨幣政策一鬆再松,但是流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應該在監管下受限。我保持現金為王的觀點,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不會出現鬆動,只會走出波動中緩慢下跌的趨勢。房地產不能在承擔振興經濟的唯一方式,如果疫情之下的經濟在貨幣寬鬆的政策下不能得到有效的提振,房地產進入長期的衰退甚至引發更深的經濟危機也是不可避免的,希望執牛耳者能審時度勢,把控好當下的貨幣政策導向,希望好鐵用在刀刃上,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轉型產業,服務於小微企業,致力提高民生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