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承前: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這是詩人對古敦煌的生動寫照。敦煌,你是如此的熟悉,又是那樣的陌生。回望2017,駝隊迤邐去,遙似踏花行……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遊人如織,歎為觀止……漫漫黃沙,浩浩蕩蕩。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蜿蜒逶迤的駝隊,一路叮叮噹噹……在扭捏的駝峰之間迤邐多姿,到也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麗人俊男們,無比滿足的擁抱著詩與遠方。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窈窕淑女、君子左右,分明洋溢著青春與愛情的甜蜜味道。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想想,厭倦了城市狹小冗雜的生活環境,嘗夠了職場中的爾虞我詐,厭煩了身邊的瑣瑣碎碎婆婆媽媽……到這裡來體驗浪漫,體驗豪邁……任性的瞬間,成就人生中永恆的美好,也是情理之中。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沙霧騰起……人們在光暈中感受著駱駝的溫順與寬厚。我不禁嘆道:嵯岈枯木綠蔭少,七月烈日興致高。塞沙茫茫落霞至,駝鈴聲聲女與郎。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夕陽西下,喧鬧聲漸行漸遠……當那馴駝人,慢悠悠收駝回家之時,方顯戈壁沙漠殘存的那一點神秘與傳奇。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晚霞中,一峰接一峰的駱駝,溜達前行……馴駝人前後呼應著……猶如古絲路情景再現。遙想當年商隊、使者……於大漠中的穿行,只是駝背之上更加負重,駝行速度慢之又慢。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據說從中國的古長安穿過河西走廊,到達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直線距離6000多公里,加上彎道至少8000公里。

古人還得隨時提防土匪、盜寇、外族人的劫掠與殺戮。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有人大致算過,如果一天走二十至三十公里,也就是說,從西安出發,商隊要走1年才能到達奧斯曼帝國。

當然,我們也可以設想,商隊之間一定也會是各管一段路,一般不會一線貫通,長年累月路線也就熟悉了。所以絲綢之路最主要的危險,其實不是自然、不是遙遠,而是沿途隨時都可能遭遇匪盜甚至官軍的武力威脅。當年御使張騫,也只能仰天長嘆……遭遇大漢勁敵匈奴人的劫掠十三年之久。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無比懷念我與悠2007年來到雅丹地貌時的寂靜、蒼涼。十年前只有我們,可以隨意走向縱深,如今只能遠望,只能利用長焦的優勢遠拍。大家稱它為大漠雄獅: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據載:繼羅布荒原發現雅丹地貌之後,在世界乾旱區,發現了許多類似地貌,均統稱為雅丹地貌。

一個原生態的地方,一旦成了景區,它就註定被打擾、被無限制的打擾。我的心只能微微嘆息。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以“孔雀開屏”為主的核心景區。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太陽太過炙烈,航飛也沒什麼效果,這一片被稱為萬箭齊發?沙漠艦隊?三十萬年的風吹雨過……你,經年累月在風力水力之下……還能存活多久?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科學資料認為:雅丹分佈於極端乾旱區,風力作用是其主要外動力,洪水作用也是重要的外營力。

鳴沙山與雅丹地貌,有了如上存照,此行就不再去了。但是,玉門關與陽關還是必須再去的,太多的傳奇、爭戰、史實,催生了這一條線上太多的文學文藝作品,讓我從小就滋生了一種無以釋放的邊塞情懷。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清晨出行,經過敦煌西湖溼地。聽說這裡放歸的普式野馬、野駱駝……也逐年增加,心裡猶為欣慰。下次來此,一定呆上幾日,好好守候一下,為野生動物們拍幾片寫真。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據載:敦煌西湖又堪稱甘肅西部防風固沙第一屏障和敦煌生態安全第一防線。溼地已成野生動物的避難所和救生圈

古道幽幽,面對玉門關隘與千年歷史對話。漢武大帝於此設關實在是宏圖偉略,玉門關與陽關,互為呼應,屯兵守衛其西域這重要之交通要道。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作為大漢守城,這小方盤城似乎太小,但它確實位於玉門關境內,真正的可以擔當起門戶的大漢守城今日何在?應該還有待考證。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歷史的回聲如雷貫耳:張騫一次二次出使西域,打通絲路獲聖心;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大破匈奴雄姿英發;趙破奴出敦煌,破姑師高奏凱歌;貳師將軍李廣利出玉門伐大宛,不果而龍顏怒;班超帶三十六吏士出使西域……後再有譯經家竺法護,西遊歸,獲經還。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絲綢之路歷經幾絕幾通,壯士熱血、豪傑後繼,河西走廊才終成為繼續西進的通道。凝望你……依稀夢迴漢唐。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在高臺,俯瞰丘壑溼地…目光穿越戈壁千山……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把時間往前推移至2007年秋天的一個凌晨,我與悠包車行至此地。雖然是秋天,但顯然水草更比現在豐茂。十年歲月變遷啊!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守關之狗緊隨我們,雖然我當時被極度驚嚇,但仍然感受到這裡水土潤澤、生態和諧的愉悅。當年此時,只有我們,沒有遊客。的士司機在關門之外等我們。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再回到2018年的夏季吧,這裡已是人潮湧動。巨石擎天,彰顯的是中國門戶與守邊責任的重量!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來自和田的玉,源源不斷通過此關運往中原,深得大漢帝王對玉的鐘愛,關隘的設置更多了一層深意。西出的徵人、商客、官吏、僧侶……由此進處,體驗著離別與歸程之悠悠共情。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無論是誰,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砂。我們所追尋的不過是歷史風雲之下存在過的生命象徵、物語、見證……我一介庶民多次來到這裡,不過是對“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一種懷想,是對班超耄耋之年寫下的“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的一種感慨。而已,而已。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一路走走停停,於傍晚時分來到了陽關。如果說玉門關是塞外大漠與中原煙柳的分界線,那麼陽關就是西域與中原的分界線。要進關,先過虎落關!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我們也是顯擺出有些豪邁的樣子,進入關隘城門……呵呵。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城門兩邊陳列的是古兵器吧,想想古人打仗實在不易,這些器械實在好簡陋呢,反正我等民女看不懂它厲害在哪。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張騫出使西域之塑像奪目而來……於是,正式進入內關大門。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各種各樣的陽關標記越來越多,觸目於眼、於心……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藍天之下,簡潔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蒼涼中,雕刻成一種無言的悲壯……我竟然有些淚盈……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沒有凌厲、沒有哀怨,詩人於輕描淡寫之中,令人感受到無限溫厚的暖意。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有些小激動,馬上要辦理通關文牒呢。我們在此眉飛色舞了好一陣子。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拿到“通關文牒”我們就可以前往西域了。把有模有樣的關牒拿在手中,愛不釋手的竟有些得意起來。我發現南方的書簡和北方的書簡是有差別的。從書簡材料來看,南方多為竹簡,這北方則多為木簡。因地制宜所因吧。文牒上面的字也很有些瀟瀟灑灑的味道,那是漢代竹簡的一種獨特的書寫方式。在前面多個博物館裡看到的古書簡字體就是如此。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這裡其實,已然成了一個影視基地,很多物品都是拍攝道縣的存在。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我心馳神往的……是那些古建築遺骸。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乃至於,一株枯樹、一抹白雲。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雖然那嗚咽的羌笛、餞行的淚酒,早已成了過往,唐宋以後這裡已然逐漸冷清。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日暮鄉關……點點都是離人情。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戍邊將士的豪邁風範,多過離別的執袂悲嘆……這也是我漢唐將士共同的精神特質。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我們是等不來邊關月了,但那遠處……頭頂秦月的意境我已足足的意會之中。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雲彩的飛舞變幻……恰是時光隧道的穿越……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邊關在上,戈壁在下,後來的人們很少走過的陽關古道就在此地。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大唐軍民在這裡迎接過取經歸來的玄奘,馬可波羅也是由此踏上我們東方的土地。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迎著晚風我聆聽著,大丈夫殺敵立功的雄心與慷慨激昂的嘶吼。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在長廊裡休憩一會,聽聽風聲,看看雲彩……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極目向遠……找找感覺……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甚至……甚至,施展一下拳腳……哪怕是花拳秀腿。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揮揮手,作別漫天雲霞、作別塞上陽關。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車行至此……風月同天……一尊塑像立於天地之間,月亮之下。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這就是玄奘,這就是玄奘取經的傳奇之路,滿月之下如此的具有震撼力、感召力。玄奘完成的不是一次普通的取經,完成的是一種精神世界的重塑。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玄奘在現實中經歷了不亞於小說中的九九八十一難:經歷那一望無際的大漠黃沙、荒蕪人煙的戈壁荒灘,那一路上的關卡盤查、官府緝捕,那一路的缺水斷糧、經常迷失方向……經過了一百多個國家的山川大地,才實現了世人無法企及的宏大目標。

駝隊迤邐夢迴絲路,古道行者情繞漢唐 *  河西走廊行攝7

敬請注意,碑上刻有西行之路的國家與公里數。

有人給與玄奘法師這樣的總結:玄奘西行求法,前後歷時十九年,形程共計五萬裡,堪稱世界中古史上一次艱難而偉大的探險之旅、朝聖之旅,也是意義最為深遠的學術和文化之旅。

有多少人能終其一生實現這玄奘之路呢?那過程,猶如鳳凰涅槃。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