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了,下一個要“崩”的就是歐洲

麻煩大了,下一個要“崩”的就是歐洲

股災結束,危機繼續。

當然,這個危機已經從流動性危機,開始向海外實體經濟進行蔓延。說簡單點,要小心股災之後的債務風險,尤其是意大利。

目前,意大利GDP仍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後衰退的陰影,債務風險居高不下,股市市值較07年的縮水近四成,意大利MIB指數最新價較07年的最高點跌幅超60%,在歐美主要經濟體中墊底。2019年意大利實現GDP(不變價)1.62萬億歐元,同比微漲0.3%,這一GDP水平較金融危機前2007年的GDP水平有近4個百分點的差距。

匯豐銀行預計今年一季度意大利經濟將收縮2%,二季度收縮1.2%。

樂觀估計如果疫情在四月底得到控制,下半年經濟增速將快速回暖,三季度有望環比增長2.2%,全年經濟收縮1.9%,2021年全年經濟增長1.8%。如果將行業拆分為受影響嚴重、受影響有限和目前幾乎不受影響三類,報告指出第一類行業產出已經縮減了一半,第二類行業產出縮減了20%。

除了經濟外,意大利的鉅額債務風險引人擔憂。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意大利政府部門槓桿率高達137.3%,在歐元區僅次於破產的希臘。更糟糕的是,對經濟情況惡化的擔憂引發投資者拋售國債,造成意大利借貸成本上升。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3月19日攀升至2019年6月以來的高點2.439%。

衡量意大利風險情況的意大利國債與德國國債收益率利差逐步擴大。

為應對風險,3月19日,歐央行宣佈了一項新的7,500億歐元(8,187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拉加德更是喊出“對捍衛歐元的承諾沒有限制”,以提振市場信心。但這些言論,加劇了市場的擔憂,即歐洲央行正退出充當意大利“最後貸款人”的角色,導致意大利國債價格出現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2012年德拉吉在歐債危機時期有句著名言論,“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歐元成功提振市場信心,挽救了歐元的頹靡走勢。

但此次加德版的“不惜一切代價”,或不足以解決歐元區債市拋售的問題。有觀點認為,假設經濟正常運行,企業有現金流,並維持生產,再有QE加持,作為支撐,但現在情況變了,企業做生產主要看合同,看有沒有可以違約不賠錢的違約漏洞,導致信用被動收縮,這就對於債臺高築的歐洲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所以,QE都沒用,因為QE管的只是企業所發行的高等級信用債,甚至準備買一些股票了。但中小企業或說垃圾債,無人問津。

最近相關公司的CDS都在飆升。

華爾街日報上週報道,意大利成為歐洲冠狀病毒爆發的中心之後,投資者避開了意大利政府債券,這引發了人們對該地區債務最重的經濟體之一的再次擔憂,反映對意大利風險承擔的保險成本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在週四達到了高點。

意大利一旦演變成火藥桶,其釋放的經濟衝擊力將會燃及其他國家,並且會威脅到歐盟金融的穩定。但無奈的是,面對意大利,歐盟可能束手無策。

當下,黑天鵝頻發,美國之後,下一個崩潰的可能就是它。

根據達里奧的理論,債務週期差不多6-10年,從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1年歐債危機算來,差不多也到時候了。

一切都是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