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重回大學,你會怎樣度過?

juanjuan始流


如果能夠重回,我想經歷過這些年的職場生活和社會經歷,我更能知道某些道理需要越早知道越好。

比如,我會多寫作,把每天遇到的事情都寫下來,特別是那些令自己不開心的,給自己帶來困境的,能讓自己成長的事情。在人際交往方面,在思維認知方面,我要早點認識到自己的性格弱點和思維侷限,進而努力提升自己,告別自卑。

我要注重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把自己外表收拾得清爽乾淨,買適合自己的衣服;內在要多看書,看很多修養和自我成長的書,讓自己在與人相處中給人有素質的感覺,被人指責時、與人有不同意見時,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學會溝通交流。

我會珍惜時間用於規劃自己未來生活,瞭解職業和城市,為想去的地方和工作努力,而不是被動地隨波逐流。

我會努力保持和不能幫助我成長還可能讓我後悔的親戚家人保持距離,不給他們浪費我時間的機會。

有喜歡的人就談一場戀愛,學會與異性相處,知道他們的思維方式,學會看人識人。


秋曉本人


1、上課好好聽講,不玩手機,回來也會做作業,去圖書館複習功課。

2、上大學時女生籃球賽讓我參加,我拒絕了。現在想想挺後悔的,記得當時班裡女同學參加的很累很辛苦。如果重選,我一定會參加,可以多認識一些朋友,而且體育活動一起奮鬥過的,積累的情誼,可以讓我懷念很多年。

3、多出去玩,把九江玩遍。現在想想只去過廬山,沒去過鄱陽湖挺後悔的。畢竟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小城,大學又有大把的時間玩,就不要出去走走,不要宅宿舍玩手機,看小說。

畢竟現在想再去玩要有錢有時間有人陪,缺一不可,不然都沒意義。

4、學化妝和穿搭。大學時候沒談過一場戀愛,沒人追。現在想想,原因除了自己太好,還有就是太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了。

不會化妝,每天上課防曬霜也不用,那會的穿搭也是慘不忍睹,都是撞色。要做一個精緻girl哦⊙∀⊙!

5、多參加社團活動,參加學生會。都說學生會就是一個小社會,相比於單純的生活,我更希望自己早早的明白人情世故,出入社會以後,這些都是加分項。

6、看到電視劇裡晨跑都是沒什麼人,自己再跑,很喜歡這樣的環境,自由自在的。

大學宿舍樓下就有個小操場,要是晚上去跑步,又減肥又鍛鍊身體,還清淨呢。

唉,只有經歷了不舒適,才會意識到大學的生活多麼安逸舒適呢。










慕小花


一,重新選擇專業,適合自己而又前景不錯。

二,不再隨意的揮霍時光。定小目標,定在圖書館的時間,定涉獵書目。並堅決完成。

三,認真,用心交一個女朋友,可以終老那種。女生畢業後可能在社會上能找到比學校更好的男孩,但是男生畢業後在社會上,基本找不到比學校更好的女孩。

四,制定切實可行鍛鍊計劃,不必健身,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體育項目:比如球類等。

五,最好選定一種愛好,並且學習提高。如:棋類,書畫,樂器等(尤其寒暑假別浪費)。

六,冷靜處理人際關係,抑制衝動。對人多微笑。


慕容三十二


1、儘量在一年內規劃好未來想要選擇做的事,併為之絕對努力。

2、發現自己的天賦,並培養自己一方面的優勢。不管是輔導還是銷售,要讓自己能在課業之餘掙錢。

3、儘可能在2的基礎上,做到經濟獨立,並有所餘。用這些掙來的零花錢也好,大金額錢也好,旅行報班,見識世界,認識更多牛人。

4、把自己拾掇整齊乾淨,儘可能有所運動。運動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面貌良好,變美當然重要,但精神和麵容態度更重要。

5、能在此基礎上,遇上志同道合合適的對象,有戀愛的經歷。儘早去談,去磨合,會讓自己更能包容,心胸更寬廣。這樣養成的心態,對未來事業也大有助益。

6、面臨畢業季的擇業或是繼續深造或是戀情面臨考驗時,一定要考慮利益最大化。做出了選擇,自己能不能承擔這樣的選擇。任何一種選法都會後悔,但那絕對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7、少廢話,多行動。少憂思,多讀書。那一點點年輕人的多愁善感,和現實的複雜和壓力比起來不值一提。

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小星星知我小心心


最近聽到了一句很雞湯的話,但是我很喜歡,分享給你們。

“年輕人,你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停止焦慮認真生活。

以下是正文。

2017年,9月3日,上午十點。

我一個人帶著沉重的行李爬上宿舍所在的六樓,推開603宿舍的門。

滿屋的塵土,空空的床鋪,牆上垂著破舊的卡紙。

汗水和塵土在空氣中混合,雜亂的環境和疲憊感交織。

我喘著粗氣拉過一號床的椅子,擦也沒擦直接坐在上面。然後看到貼在牆上的一張便利貼。

寫這樣的幾行字

“四年的時間其實很快,當你畢業的那一刻,好像軍訓只是昨天”。

現在是2019年11月28日,晚上9點37分。

家教回來的我,洗漱過後躺在床上抱著電腦。

也同樣的在牆上留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不要因為一件事情的逝去就去神話它,

不要認為所有人在走的路就是正確的。

我回想我大一的時候,好像整天的都沉迷在高贊回答的那種狀態。

我大一的時候開始玩知乎,熱衷於大學生活規劃,如何高質量的度過大學生活這種話題。

本身來自一個經濟落後的小縣城,又因為高考失利,滑檔滑倒一個省外偏遠的小城市上學。

不僅僅在見識還是閱歷,我都感覺自己遠遠低於其他人,而且僅剩的一點個人的思想,都被兩個月前那場考試耗盡。

用一兩個詞來形容那時的我

就是 自卑,焦慮。

而知乎的出現,就像是摔下懸崖的張無忌突然尋到的《九陽神功》。

來自學長們過來人的大學經驗讓我耳目一新,不對,應該是歎為觀止。簡直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那個時候的我好像突然找到了方向,同時我也我急著變好,變得更加優秀一點,想要健身有一個好身體,想要參加更多的比賽,想要實現經濟獨立…………幻想著鹹魚翻身把歌唱。

其實就是想活成那樣的人。

所以可能早在幾年前,那些道理我就已經明白。

但是直到今天,我也沒有活成理想中的自己。

相反我得到的是什麼

焦慮,知識焦慮,未來焦慮,付出和收穫落差的焦慮,各種焦慮。

想學靜不下心,想玩又有負罪感。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精進》

如果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深受黑暗。

那時候的我,很喜歡跟自己較勁。我把自己悶在圖書館中,儘管已經困的不成樣子,但還是強打著精神捧著書讀,坐在長椅上搖搖晃晃,突然一瞬間驚醒,然後就很煩,很焦慮。一種自我懷疑的焦慮,一種不可名狀的焦慮。

我靠著那些過來人的經驗來刺激自己,但是卻搞的自己疲憊不堪。

後來我在一本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任何實用性的書都不能解決該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

那時候突然醍醐灌頂,想來想去。的卻我好像並不是不知道那些道理,我只是並不是那麼想去做某一件事。

後來我去看豆瓣高分電影,我去讀名著,我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去啃整部的大秦帝國。

我才明白在各種遠交近攻,各種爾虞我詐,陰謀陽謀之下,真正決定國家的威望是這個國家最根本的國力。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讓一個初中學歷史的小學生同樣可以說得出來。

但是當我完完整整的看完這部鴻篇鉅製的歷史小說後,從商鞅變法,再到張儀蠶食,范雎遠交近攻,到最後一統六國。

我才明白快餐文化和經典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快餐文化直接講結論,經典講的是過程。它們的結論都是一樣的。

但是沒有那個過程的積澱,只給一個結論,是沒用的。

就好像那些建議一樣,那只是他們所得出的結論,你不去經歷,不去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過一次,那些理論是架不住的。

沉迷於那些精簡的人生建議,其實是自我的否定和偷懶。

我們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很難活成建議中理想的樣子。

或者說,我現在都不清楚那個理想怎麼去達到,可是我能確定的事情是我還可以在認真一點,在多看一點書,再去多充實一下自己。

如果真的可以重新回到大一,我想對當時沉迷於別人精彩人生的我說一句

靜下心來吧,什麼時間你就該去做什麼事,該學習的時候學習,學累了就去休息,打遊戲看電影都可以。

不要為了活成那樣的人才去做那樣的事。

讓自己更加高效,時間更加充分利用的方法就是用盡全力做好手頭上的事情。

所以,好好學習,認真生活。

最後,如果看到這個回答的你正在大一,多跟家裡的老人打打電話吧,他們不會玩智能手機,沒辦法和你發視頻,也不知道你的生活。

好像我們總是能對過去,對以前的經歷提出很多的建議,但是過去真的就那麼不堪嗎?

沒辦法接納過去,怎麼會接受當下的生活。

我現在可以侃侃而談,可以打開word說出一大堆,開始不那麼迷茫,可以有自己的觀點,我想和我之前的所謂迷茫焦慮時讀過的書有關。

那時候的積累也給了我一些力量。

或許兩年後我看到我今天的回答,仍然感覺自己在胡說八道。或許我能看到兩年前的我,我可能還會說一句,你挺不錯的,如果再少一點焦慮就好了。

但是我沒辦法回到過去,未來的我也沒辦法來到我身邊。只是過了很久之後,才會想,如果當時在努力一點,會不會成績好一點,分數好一點,就可以不用到外省上大學,就可以經常回家看看。

這個問題沒有意義。

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該考慮的事情。

眼光放遠一點,現在還不晚,不如從現在重新開始。

讓以後的我能為此刻而驕傲。


知乎先生的信箱


如果有機會重回大學時光,我會告訴自己,四年的時間其實很短,你要珍惜大學時光,按照自己的意願,高質量的度過大學四年。

多勻出一點時間在興趣愛好上,使自己成為一個豐富而有趣的人。

懂得取捨。不再追求樣樣出色,大而全,累且乏力。專注一兩項重要的事情,做出自己的特色。

早早為考研做準備,讀個更好院校的研究生。

好好愛自己,別為不值得的人傷害自己,耽誤學業。

有自己的堅持和信仰,不隨波逐流,不攀比,不依附,知行合一。

會一門獨家絕技,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會,別人不會,找工作就有優勢。有點本事,才有談判的資格。

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拒絕,遵從自己的內心。

別害怕出錯或者出糗。在自己的老師同學面前出醜,總好過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犯糊塗。

勇敢去愛,勇敢去追求美好的人和事物。有些東西,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

如果能回到從前,我就會一條道走到黑,而不是不斷的權衡和放棄。堅持做自己的事情,持之以恆。大家都是在爬山,你很清楚自己要爬哪座山,別人在爬什麼山?你當前處於山的什麼高度?明天自己要到達哪個山頭?你是有計劃的,方向明確的,不隨波逐流的,有自己獨立而清醒的認識的。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

“年輕人,你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名人解讀


可憐的我,連如果的機會都沒有。

我連初二都沒有讀完就不讀了,以前對讀書一點興趣都沒有,結果到了出來社會工作後,才深刻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

如果能讓有一次機會回到教室裡上課的話,我一定會好好細緻的聽老師講課,然後在下課期間找一個喜歡的人談一次校園愛情。

可是這也只能在夢裡出現了。只能是一個不能實現的願望了。

雖然說不能回到教室聽老師講課,但是並不能阻止我現在每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目前也每天在學習自媒體知識。儘管自己的基礎知識不好,但是隻要時刻學習,也是能彌補自己的缺陷的。加油吧。


葉美棋


一定認真泡圖書館,一定規劃好體育鍛煉,一定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幾次……

1、上大學的時候,去圖書館的次數屬於中等,有時間就去,但是看的書籍都是一些興趣類的,比如選修課不懂得,或者其他的一些雜七雜八的書,總之名著名作估計也就看的寥寥無幾……現在想起來特別後悔。有句話說天堂就像圖書館!其實畢業了以後,花錢買了很多書,才深刻意識到這句話的意義,才後悔當初沒有好好泡圖書館。

2、體育鍛煉:因為在東北上大學,只有短暫的5-9月才可以戶外活動,但是自己也是偶爾去,其實想鍛鍊方法和場地很多,只是當時懶得動,現在想想當初多鍛鍊身體多好的,現在很多時候真的是擠不出來時間,即使辦了健身卡也沒去幾次……

3、外出遊玩:我們那個時候,學生時代大家幾乎都比較窮,出去玩也基本上就是去周邊遊,或者附近的臨省,其實大學後面的時間還是比較寬鬆和自由的,但是迫於經濟壓力,總覺得用父母的錢出去玩不合適,所以就沒有去,現在想想很後悔。我的假期基本上都用在了做兼職,確實賺了一些錢,給自己買了單反相機,還有一些生活補貼,但是確實生活的比較無趣。好的一點就是積攢了很多社會經驗,面對走向社會的工作,我很坦然應對!


巨蟹座虎媽


如果真有這種機會,能重回大學,那麼我應該是這樣度過的,我會做這些想做的事。

包括這些:

1、早睡早起、堅持一週三次鍛鍊。

在大學,習慣了熬夜晚睡,第二天又睡到中午、如果能重回大學我想我是這樣的:

早上7點我自然醒了,因為我沒有熬夜打遊戲,睡眠質量很好。今天沒有早課,我洗漱完畢去食堂吃了豆腐腦和油條。然後背單詞,學習,下午去跑步或打球🏀。

2、我會合理分配學習和社團工作,兩者兼顧 ,當仁不讓。

我因為總拖拉作業,學習也是三心二意,再加上社團活動,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每天身心俱疲,如果重回大學:

有天我收到通知,老師說組織迎新晚會時我不會推脫說要學習(實際也沒有花時間在學習上),而是答應下來,集中精力把學習上的作業等搞定,再策劃晚會,再也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3、我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會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有很多地方是我從書上或電影上看到的,沈從文先生的鳳凰古城,大冰的麗江,詩詞裡的大漠戈壁,拉薩,但是也只是想想,從未付諸行動。

如果重來,我會自己積攢一些錢,背上揹包,去看看那些地方和書中寫的會不會一樣。

4、抓住青春的尾巴,認真談一場戀愛。

大一時,有這麼一個女孩,很喜歡她,我倆每天都會微信聯繫,互道晚安。來日方長嘛我想時機成熟再表白,就這麼持續了一年之久,後來的一天看到她和一個男生在一起出去遊玩的照片,我就主動疏遠她,也不再找她聊天。後來的後來,事情說開了,她以為那麼久了,我對她沒有任何感覺,暗示過很多次也沒有回應。我悔,

如果重回大學,我會第一時間告訴她我的心意,你要知道,什麼來日方長,周圍那麼多的狼,你不出手保護她,自有人代你出手。

5、大三就選好自己要走的的路。

如果重回大學,我不會在兩者之間猶豫不定,幻想著魚與熊掌兼得。

兩個選擇:工作or考研。

如果選擇畢業了工作,那麼大三暑假就可以找一份實習工作,不管進企業還是考公都有用,如果考研大三下就可以著手學習了。

不要什麼都不放棄,到頭來什麼也得不到。

如果能重回過去,我不會在這空想連,回憶總想哭。




這是李木子


如果時光重回大學,我會這樣度過:珍惜時間繼續當學霸!合理安排好學習和生活,還有個人能力發展的有機結合。大學生活豐富多彩,視野開闊,是從學生時代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時期,很多新生事物應運而生,我要學會快速適應,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讓家長操心。大學生活也是一個充滿辨識的世界,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不能走歪路,不能上當受騙,特別是高消費的“網貸”,要學會抵制來自於社會的不良誘惑!大學課堂是知識向縱向和橫向發展的絕好空間,國家給我們提供了優質機師資,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專業學好,學細學精,為將來走入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是生存的核心競爭力!幸福生活是靠實力贏取的,不是一紙空文憑!大學校園不是溫室,不是愛情的伊甸園,輕鬆只是那麼一點點。願我們有一天回首大學生活的時候,會對自己自豪地說:“我的大學生活,充實無遺憾!我曾經那樣奮鬥過!”🌹

假如時光能夠讓我重新走進大學,這該有多好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