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場景衝突”


看了老鄉雞發佈會的視頻之後,很多餐飲人的第一個舉動是讚賞、轉發,第二個舉動就是打探這是哪家公關公司做的?真是太牛逼了!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內參君連線老鄉雞,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公關公司,都是老鄉雞自己的團隊,並且這個團隊以90後的年輕人為主。


事實上,老鄉雞佈局全國的發佈會,是早在2019年就確定下來的。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發佈會應該是豪華酒店、嘉賓雲集、音樂紅毯閃光燈式的。誰能預料到,節奏一下被打亂了。


現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發佈會既要如期舉行,又要講好老鄉雞的故事;不能有太多人聚集,還要獲得好的效果。怎麼辦呢?


拼創意!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一個月前,年輕的團隊提供了多套創意方案在內部討論,最後董事長束從軒拍板。於是,我們就在視頻中看到簡陋的“鄉村版本”:一塊黑板、一張桌子、一個條幅......


視頻中的村子,不是小崗村,也不是束從軒的老家,而是老鄉雞公司附近的一個村子。


正是這出乎意料的“場景衝突”,製造了海量的傳播。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老鄉雞團隊在發佈會視頻下面寫道:“我們用200元預算,幫董事長安排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發佈會。為了吸引注意力,我們使出了一隻雞的創意極限,佈置這個會場!”


200元預算,10萬+刷屏,這效果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行為衝突


都說,疫情把餐飲人都逼成了主播。不過,老鄉雞的視頻不同,它有大量的信息。


就像老鄉雞團隊所說的,老鄉雞的短視頻並不是刻意的為營銷而營銷,它們都是在真實表達自己做的事情。


在《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的短視頻中,束從軒用了大量網絡語句先鋪墊情緒,然後再抖出自已的猛料。


比如:“大家都宅在家,躺著為國家做貢獻,我也不例外。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總呆在房間裡,偶爾,也要去外面的客廳、廚房走一走。”


用網絡語句跟年輕人形成“情緒鏈接”之後,再抖出員工不領工資的聯名信,當場撕毀。“哪怕是賣房子、賣車子,我們也要千方百計地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在最新的老鄉雞佈局全國發佈會的視頻中,束從軒也是同樣“有節奏地”釋放企業的信息。


先傳遞復工信號。“老鄉雞全體員工無一人感染”、“復工人數超過90%”、“營業額恢復六成”。

再回顧老鄉雞的企業故事,“在南京和武漢門店都突破100家”、“全國直營門店800家”、“累計服務顧客6億人次”。


再後說三大重點:銀行授信10億;加速全國佈局;乾淨衛生戰略升級。並且,高調搶人、搶鋪、搶資源。


用網絡金句鋪墊情緒、吸引住觀眾,然後傳遞自己企業的乾貨,老鄉雞把發佈會變得更加鮮活。


身份衝突


其實,老鄉雞短視頻頻頻刷屏,最重要的還是第三點:束從軒。


老鄉雞的短視頻刷屏後,有人叫束從軒“段子手”,有人稱他是“餐飲業的郭德綱”。岳雲鵬也留言喊話:“束總,我看你可以來我們德雲社!”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這讓很多人好奇:束從軒是被設計成視頻中的樣子,還是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這個問題,讓老鄉雞團隊負責人在電話裡都笑了。他說,束總是本色呈現。“他心態年輕,喜歡年輕人的話語,經常使用網絡金句。”


這為老鄉雞視頻添加了趣味,並激發人們的共鳴,讓人會心一笑。


在《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的短視頻中,束從軒說:“你們在家也不要做室內流浪漢,小鮮肉宅也要宅出精氣神,小丫頭們,在家也要勤洗頭。”“大家都是老鄉雞的寶藏女孩、寶藏男孩。”


前一個梗,來自微博上不少女生因為疫情被困在家、開始比幾天不洗頭。束從軒也沒有放過勵志金句:“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最後,更是出乎意料地張開雙臂,用網絡流行新詞為員工打氣:“加油!奧力給!”


這些可愛的舉動,為他在網絡上贏得了一個暱稱:“奧力給老頭”。


上次的成功,為這次提供了經驗。老鄉雞佈局全國發佈會視頻中,束從軒更是把各種金句各種梗玩得666的。


“老鄉雞你存在我深深腦海裡我的夢裡 我的心裡 我的歌聲裡”

“生活不只是詩和遠方,還有肥西老母雞湯”

“是時候展示實力了!”


在束從軒說老鄉雞加速全國佈局,先拋出“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來.....”等懸念,又用“我們都不去”的大喘氣結局落地。


這種類似相聲抖包袱的手段,很容易讓《歡樂頌》的粉絲們不由自主地唱起“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層塔,做SPA 、放煙花、蒸桑拿……”


除此之外,團隊還特別設計了一些動作,以此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避免場面僵硬。


例如開頭部分,束從軒在回顧老鄉雞創業故事時說,“就是這隻老母雞”,結果從桌子底下拿出了一個籃球。“喲,錯了。”然後他扔掉籃球,從桌子底下掏出一隻活的老母雞。


這些細微的設計和束從軒的本色呈現完美結合,輕而易舉征服了人們。


誰把老鄉雞董事長,變成了餐飲業的郭德綱?


話說回來,僅靠搞笑段子、網絡熱詞是打動不了人心的。

如果沒有此前“哪怕買房子賣車子,也要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的義氣之舉,哪裡會有那麼多人自願為這個“奧力給老頭”打call,轉發關於他的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