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三年級的小學生怎樣管呀,我是當爺爺的想管,其他人都慣著他怎麼辦?

用戶1974816203838


我家裡也有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基本家裡沒有人願意管,因為說了他也不聽的,然後這些人也不管,讓他愛幹嘛幹嘛。

然後我就變成這個惡人,每次他沒有做好一件事,我就很兇的訓導他,久而久知,現在就怕我一個人,其他人叫他做什麼,他都不幫忙做,但是我叫他做什麼事,他都不敢反抗,都要按我說的要求去完成。

其實這個年齡的小孩他們有自己的主見,所以你越想管著他,控制他,他也是不願意,要放養,但不是就不管了,要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玩,但是要完成作業這些也要求他可以做到,不拖泥帶水,做完一件事情,再去完成另外一件事,然後要久不久給他一些鼓勵,買些他需要用得上而且又喜歡的東西給他,表示給他表現好的獎勵,小孩子嗎,都喜歡那種驚喜的東西,本來他早就喜歡一件事,如果你就買給他,他就會覺得,只要想要,父母就會給他買,所以我們大人要用他的勞動所得,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給他買,他更加知道自己努力付出,就能得到,對他以後的做事也會更加積極。


飲水思源70077262


1、養成預習的習慣。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的重要性我們在不同的文章中都已討論不止一次了,這裡我們再結合例子來說一下。三年級奧數中的“盈虧問題”,如 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我想大多數孩子一時還不能夠有個徹底的認識,而預習便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預習的加強無形中就提高了課堂上的聽課質量。

  2、養成複習的習慣。

  如果說預習是重要的,那麼複習比預習還要重要。教三年級奧數的張老師對她們班的學生在複習上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張老師說,如果時間不允許甚至可以不 去做預習的工作,但是,複習是一定要做的。複習如同看了一場精彩的電影后回到家裡在頭腦中來回顧這些影象,這樣的回顧是加深記憶的重要方式。

  學生在複習時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著手:老師在今天的課堂上都講了哪些方面的知識點?哪些知識點是屬於基礎知識?哪些是新的知識點?老師在進行例題的講解時是怎麼做的?在課堂中有哪幾個知識點我還沒有吃透?等等。

  3、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不論是預習還是複習,把作業認真地完成才是自我檢測的一個有效的方法。三年級的作業量不是很大,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按質按量地認真完成。

  要提出一點的是,認真審題是在做作業時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作業中的習慣大都是以課堂上所講題目為基礎的,並都是在這樣的題目下展開的,但他們之間還 是有區別的,而找出區別便是審題的目的之一。只有善於找到習題中不同類型題目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另外,要善於使用不同的方法 解題,這是拓寬思路的很好途徑之一。

  4、要有系統學習的習慣。

  系統學習也是拓寬思路、擴大眼界的很好途徑。比如,奧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如果單講可能學生們都已很明白是怎麼回事,並且在做題的過程中也能夠較順利 地完成。但是,一旦放在綜合題中,就有可能使不少同學“不辯‘雞兔’是雌雄”了。這便是一個知識的系統掌握問題。只有系統學習,才能在題海中自由自在地遨遊。

  5、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也同樣影響著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態度也是學習進步的至關要素。在這裡,我們說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有好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學習,經常會對 孩子說這樣類似的話語:如果這次考試考的好,或是考到多少分,或是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就會給你怎樣的獎勵。一兩次孩子可能會從中嚐到其中的甜頭,但是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將這樣的獎勵當成一種學習的必須,一旦這種獎勵有了某些變化,或是不再像以前那樣有“甜頭”,那麼給孩子學習上帶來的影響也必將是巨大 的。所以,這點上家長自身應注意,同時,也有助於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

  


墨香無極


教育一定要統一性,所謂的統一就是父母家長的方向是一致性,不能出現爸爸罵,媽媽寵的現象,孩子出現問題了,需要做家長的開個家庭會,明確下管教目標。爭取早日解決孩子沒辦法管教的問題,希望你可以,加油哦


小羅英文老師


有句警句:慣子如殺子!說的太準了!我憑這麼多年的親歷學校生活。家庭管理非常重要,很多家庭都有話題的共同點,這完全說明一個時代的產物見證。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少了,所以都當寶了!可惜人們雖然文化層面感覺高了,可思想道德素質並沒有跟上來!特別慣寵逆孩子這個問題上,太普遍了!這是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李文彬531


可以用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跟他們講一講,改變他們的思想,研究三年級孩子的心裡活動來告訴他們,學著和三年級的孩子做朋友。


小毅211


從問題當中可以看出您作為爺爺的焦慮,人們常說“愛之深,責之切”。在其他家人都在嬌慣寵愛孩子的情況下,您能保持客觀發現問題,這是真正的責任感和對孫輩的關愛。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能對您有些幫助。

第一,叛逆期的小孩需要家長的理解和尊重。您可以觀察一下,是不是孩子經常有如下表現:不管家長怎麼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在孩子眼裡都成了嘮叨;特別愛頂嘴;讚美的話兒少,批判的詞兒多;容易煩躁,愛發脾氣等等。其實這是三年級小學生或者說7-9歲兒童的普遍現象,因為他們正處於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孩子一生會面臨三次叛逆期,分別是2-3歲,7-9歲和青春期)。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會逐漸表現出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慾望。在生活中會有一些不良表現和無理要求。在學習上會變得浮躁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這也是老師們經常說的“三年級是道坎兒,四年級是道彎兒。”對於身處叛逆期的孩子來說,家長無論是強行鎮壓還是大講道理,效果大多都是不理想的,甚至會適得其反。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提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成人很少想過孩子為什麼要叛逆。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是他(她)內心渴望成人世界的認同,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決定從而創造自己的生活。我們成人要做的不是阻止或壓制這種探索和嘗試,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獨立,創造寬鬆積極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意識到這是他(她)自己的生活,鼓勵孩子為自己的願望付出努力。當我們做到真正理解和充分尊重,我們會發現,孩子逐漸變得自信、陽光、有擔當。

第二,隔代教育的利與弊。不知道您的問題中的“其他人”是指哪些人,是孩子的奶奶、姥爺等祖輩人,還是也包括孩子的爸爸媽媽。中國普遍存在“隔代教育”情況,有利有弊。好處在於祖輩家長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養育經驗,以及更豐富的人生閱歷;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祖輩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就需要您和其他祖輩家長充分溝通,保持撫養教育孩子意識上的統一。充分發揮隔代教育的優勢,給孩子創造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是第二種情況,要和孩子爸媽共同協商,建立可行的家規。一般來說,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和個性發展,祖輩們更看重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總之,祖輩家長要愛的適度,年輕父母多多陪伴。只要一家人統一認識、步調一致,孩子的教育一定會通向成功,會擁有一個自信、幸福的五彩繽紛的人生。


可言先生


你好,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你們家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裡沒有統一的決策人”。

家裡沒有統一決策人

假如父母正在教育孩子,爺爺奶奶來就把孩子抱走了,說沒事沒事。爺爺奶奶這樣干預父母的教育,就會導致孩子形成一種:只要爺爺奶奶干預,父母就管不了我,然後凡事就找爺爺奶奶。

最後導致一種情況就是,父母要管孩子,爺爺奶奶不讓管孩子。

如果長期這種情況,孩子就會比較形成不好的習慣,並且會不尊重家長。

家裡有統一決策人

爸爸媽媽作為統一決策人,會要求爺爺奶奶你們不要插手,你們只管負責支持與配合,退居二線。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知道誰是家裡的“老大”,誰說了算,遇到事情該找誰商量。

所以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一定要有統一決策人,這樣爸爸媽媽負責決策,爺爺奶奶負責支持,那麼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有規矩的環境,慢慢地孩子也會變得有規矩了。

爺爺可以先跟孩子的爸爸媽媽進行溝通,確立教養孩子的基本方式和規則喔。

希望對你有幫助。


行走的流水賬


爺爺奶奶照看自己的孫子孫女,在農村地區非常的普遍,因為好多的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出去工作了。在管教孩子上輔導孩子學習上確實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本身隔代教育就有一定的難度,既然爸爸媽媽把孩子交給了老人,老人就應當承擔起教育好孩子的責任。

我會經常見到一些老人,因為管教自己的孫子孫女,而變得非常的傷心,因為在具體的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管教輕了,孩子學習不好不聽話,孩子的爸爸媽媽會埋怨老人,假如管重了,孩子會把這些事情反應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同樣也會不理解老人。這樣就會出現家庭不和睦的現象,真的讓人很頭疼。我認為三級孩子一定要管,而且還得好好的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去說服教育,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老人應當以身作則的去感染、引導、教育孩子,在重大問題上應當取得孩子爸爸媽媽的同意再去管教孩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孩子內心都是很純潔的,我相信在老人的正確的教育之下,孩子一定會學有所成,成為一個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鏡中觀月


立規矩!家有家規,校有校規!

窮人說:棍棒下面出孝子,不知道還有效嗎!

社會進步了,家庭生活好了,孩子教育出問題了!

真的:自古英雄出少年,紈絝子弟少偉男!


高健高考


俗話說得好“慣子如毀子”,《三字經》裡也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說法,看見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教育至關重要。

近日,在國外疫情發生之後有一則新聞感動了筆者。這則新聞講了這麼一件事情,一名在意大利留學的女孩由於疫情的緣故沒辦法再待在國外了,所以她買了一張回國的機票。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所以在回國的一路上佩戴口罩,始終保持和別人一定距離,為了防止“感染”別人她28小時滴水未進,一粒事物也沒有進餐。到了機場,她積極配合機場工作人員排了幾小時隊進行體溫測量等手續的辦理,在觀測隔離點她也是服從工作人員的安排,耐心等待檢測結果。儘管此時她又渴又餓,但為了不“感染”別人,不給醫護人員添亂,她依然餓著肚子。又經過幾個多小時的耐心等待,她等來了檢測結果,身體健康沒有染病。


父母開車來接她了,回家時她開了一輛,父母共同駕駛了一輛,回家後,父母將她隔離了起來,除了送餐的母親,她連續14天一直待在自己的臥室,沒接觸過任何人。

這新聞中的女孩為別人著想的品行讓人感動,也讓筆者起敬,她的父母更讓筆者佩服。與其說是女孩懂事做得好,還不如說是家長素質高將孩子教育得好。


可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往往不是這樣,能從小嚴格要求孩子,嚴格教育孩子的卻不是很多。也許正是這樣的緣故吧,一個小孩子往往會成為一家人的“小皇上”,爸爸嬌慣,媽媽溺愛,爺爺、奶奶對孫子更是百依百順,往往是孫子要什麼爺爺奶奶就會給什麼,除了天上的星星摘不下來之外,孫子要的其它東西都會交給孫子。


孩子上了三年級,年齡也不算小了,已經有了是非觀念,也正是建立思想觀念的緊要階段。所以家長必須教育,爺爺想教育若家裡其他人都慣著,也只能是收效甚微。筆者認為,教育孩子全家人要口徑一致,意見統一,認識一樣,齊心協力才會有效果,否則是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來的。你看,新聞中女孩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意見就是一致的,所以他們的女兒就很優秀。

由此說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大人們要先達成共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子女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