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美股見頂、A股見底的背後大邏輯

作者為大河財立方特邀觀察員、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 楊德龍

本週A股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週五午盤A股出現了快速反彈,特別是前期調整比較多的消費白龍馬股義軍崛起,帶領指數快速回升,收復了一部分失地。本週A股市場的走勢主要是受到美股接連暴跌的影響,美股在近兩週出現了4次熔斷,可以說是史上罕見,很多人驚呼我們真正見證了歷史,美國曆史上才發生過5次熔斷,這兩週就出現了4次,美股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對於全球資本市場的衝擊都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歐洲市場,日本市場都出現斷崖式的下跌,走勢可以說是非常嚇人,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跌的還要快。

這一次美股見頂其實是在我預期之內的,去年12月10日我在鬥牛財經首發的2020年“十大預言”,其中第9條就明確的講到美股在今年會見頂回落,新冠疫情在海外的擴散,相當於讓美股見頂的時間提前,提前實現了我的預言。美股經過11年的大牛市,確實呈現出一定的估值泡沫,又加上美聯儲實施三輪量化寬鬆大量的放水,催生了牛市的泡沫,任何泡沫最終都是要破裂的,只是需要一根針把泡沫扎破,而這一次的針就是新冠疫情的擴散,由於新冠疫情在海外擴散比較快,導致了投資者擔心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湖北以外地區基本上都已經控制住了,而湖北省可能在4月底也有望控制住疫情的擴散,當然我們採取的這些強有力的措施,並不是海外哪個國家都可以採取的。事實上很多國家他們不願意或者是無法採取嚴格防控的措施,導致疫情擴散的速度非常快。

本身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就出現了疲態,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加大,現在又疊加了新冠疫情的影響,自然會對市場的走勢造成極大的衝擊,我預料到了美股在今年見頂,但是沒有想到見頂之後是自由落體式的下跌,這種跌法確實是連股神巴菲特都感慨,活了90歲也沒有見過這種跌法,這次發生的崩盤式下跌,其實是有內在邏輯的,一方面是美股走了11年的牛市,是被資金推動加上科技股大漲帶來的,而特朗普減稅的政策相當於延長了這次牛市的時間,而美聯儲在過去一年多次降息,相當於把牛市見頂時間又推後了,也就是讓這個泡沫變得更大,一旦出現泡沫破裂,就會造成獲利盤奪路而出,出逃。

第二個方面就是美國這些年出現的大牛市,也使得各個金融機構槓桿加得非常高,而一些對沖基金多數都採取了量化的手段,加上一些高槓杆的衍生品,所以積聚了大量的風險,市場的急劇下跌相當於把這些埋著的地雷引爆,從而造成進一步斷崖式的下跌。據瞭解,現在美國量化交易80%都已經程式化了,也就是用計算機來下單,計算機下單基本上全國不同的機構可能寫的程序都差不太多,只是設定的參數略有差別,一旦市場出現大跌,就會觸發這些金融機構的程式化交易,出現集中的拋盤,甚至是踩踏。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市場下跌,如果是人工下單的話,它也有一個下跌的時間,而不會出現自由落體式的下跌,完全沒有抵抗。

這次美國聯合多個國家出臺了大規模的刺激計劃,包括1萬億美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甚至包括向每一位美國公民發放1000美元的現金來刺激消費,以及對工業、企業的一些信貸支持等等。而美聯儲更是一次性把基準利率降到0,可以說力度是空前的,當然之前我就講過,美聯儲將利率降到0,其實是一記昏招,它加劇了市場的恐慌,讓投資者更加擔心實際的情況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加惡劣,也許他們出王炸背後是有原因的,這種擔憂加劇了市場的恐慌心理,反映投資者恐慌情緒的VIX指數飆升,創歷史新高。而歐洲央行也在醞釀出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日本央行出臺30萬億日元的刺激計劃,其實這些發達經濟體出臺的一系列救市的措施,短期來看是可以化解市場過度恐慌,但是不一定能夠扭轉市場的趨勢。

美股現在三大股指都跌入熊市區間,在趨勢確立的時候,往往市場會超跌,也就是傳統上我們說的市場底要比政策底要低,現在應該說政策底已經見到了,但是市場底並沒有見到,還會出現反覆,在上週一美股第1次發生熔斷的時候,當時我就講到不要去接下降中的匕首,要想抄底,也要等到匕首落到地上彈幾下,風險充分的釋放出來之後,再去抄底。現在已經驗證了我的看法,這兩週道瓊斯指數從25000點進一步跌破了20000點,將特朗普執政以來的漲幅幾乎悉數抹去。

近期美股市場的大跌,使得很多奇怪的現象發生,比如說本來是避險資產的黃金也出現價格大跌,避險功能不僅沒有體現,而且跌幅很大,因為股市、石油暴跌,導致很多金融機構嚴重缺少流動性,所以需要拋售一切可以拋售的資產,包括黃金。

第二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美聯儲大量放水,本來是應該美元走弱的,但是最近美元卻走強,美元指數漲到103,突破了100整數關口,原因就是當危機發生的時候,在比慘大會上,大家還是相信美元是硬通貨,所以搶購美元的現象發生了。

第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多國家的國債價格出現下跌,因為遭到投資者的拋售,但是美國國債的價格卻出現上漲,美債收益率維持比較低的水平,這也是在危機中人們去找避險的資產。

相對於歐美股市的連續暴跌,A股市場在這段時間呈現出一定的韌性,從高點3000點左右跌下來,大概跌了10%,跌幅和歐美股市相比是很小的,原因就是A股市場本身就在歷史的底部,不具備大幅下跌的條件。無論是橫向,和全球主要資本市場比較來看,還是縱向,和歷史比較來看,其實A股的估值都是在窪地。雖然近期外資撤資將近800億,把今年流入A股的資金基本上都撤出去,回國內救火,但是國內的機構資金在搶籌白龍馬股,所以跌幅也不算大。特別是近期發行的一些爆款基金,總規模超過了1000億,完全可以接過來從A股撤出去的外資。

從3月20日起,富時羅素國際指數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15%提到25%,這將會給A股直接帶來4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可以想象等到海外市場出現企穩,資金面改善之後,這些外資還會重新流回A股市場,所以它們流出只是短暫的現象。

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疫情過後,我們經濟面會出現快速的恢復,雖然二季度可能還很難恢復到正常的增長水平,但是到三、四季度有可能會完全恢復,這有利於A股市場的反彈。因為經濟回升,股市下跌的空間是有限的。

從這幾個邏輯來看,美股見頂、A股見底是有深刻背景的。其實我在去年12月10日首發2020年“十大預言”的時候,當時並沒有發生疫情擴散,那時候還只是個別的感染病例,並沒有真正影響到經濟增長,但是我預計美股在今年會見頂回落,是因為它背後本身就有深刻的邏輯,疫情擴散只是戳破了美股牛市的泡沫。

這是給大家分享的關於美股見頂、A股見底背後的大邏輯,供大家參考。聽了之後,大家應該對美股還是要保持謹慎,對A股要保持信心。今年的大趨勢就是美股向下,A股向上,這是我對於美股和A股今年全年走勢的一個大判斷,現在已經初步得到了驗證,美股從高點下降已經達到了30%以上,趨勢向下已經確立,A股市場則是出現反彈。

責編: 陶紀燕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杨德龙:美股见顶、A股见底的背后大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