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目 錄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第一節、工程概況

一、工程概況

⑴ 建設單位:×××有限公司

⑵ 設計單位:×××設計研究院

⑶ 堪察單位:×××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⑷ 監理單位: ×××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⑸ 施工單位:×××有限公司

具體的工程介紹,關鍵是卸料平臺所在單體建築物的介紹。

二、施工要求

1、確保卸料平臺在使用週期內安全、穩定、牢靠。

2、卸料平臺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進度要求。操作人員需取得特殊作業人員資格上崗證。

三、技術保證條件

1、安全網絡

2、卸料平臺的搭設和拆除需嚴格執行該《專項施工方案》。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第二節、編制依據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

《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50009-201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

《鋼結構設計規範》GB50017-2003

《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JGJ80-2016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130-2011

第三節、施工進度及材料、設備計劃

1、搭設卸料平臺的鋼管應採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於25kg。新用的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要有產品質量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和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符合《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卸料平臺安全技術規範》JGJ130-2011的有關規定,必須塗有防鏽漆。舊鋼管表面鏽蝕深度、和鋼管的彎曲變形應符合《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卸料平臺安全技術規範》JGJ130-2011的有關規定。鏽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鏽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鏽蝕嚴重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鏽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鋼管上嚴禁打孔。

2、扣件為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建設部《鋼管腳手扣件標準》GB15831的要求,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不得有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麵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於5mm。鋼管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破壞。舊扣件在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鏽處理。

3、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鏽並統一塗色,力求環保美觀。

4、腳手板、腳手片採用符合有關要求。

5、安全網採用密目式安全網,網目應滿足2000目/100cm2,做耐貫穿試驗不穿透,1.6×1.8m的單張網重量在3kg以上,顏色應滿足環境效果要求,選用綠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網必須有產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以及由相關建築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放的準用證。

6、連牆件材料採用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 700-88中Q235-A鋼的要求。

7、水平加固杆、封口杆、掃地杆、剪刀撐及卸料平臺轉角處的連接杆等採用φ48×2.8mm 焊接鋼管,其材質在保證可焊性的條件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相應的扣件規格也應φ48mm。

第四節、施工工藝技術

1、 技術參數

1.8號樓卸料平臺技術參數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2.9號樓卸料平臺技術參數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二、工藝流程

鋼管落地卸料平臺放置在地庫頂板上→基礎放線(縱橫1000規放線)→開始搭設鋼管落地架→掃地杆距離地300mm→大小橫杆距2000一步(搭設至樓面高度時大小橫杆間距不得大於2000mm)→連接樓層固定拉桿→加設外排剪刀撐→掛安全網→輔設封閉平臺→搭臨邊防護→掛設限載標識牌→卸料平臺安裝完成後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

三、施工方法

1、鋼管落地卸料平臺應按現行的相應規範進行設計。

2、鋼管落地卸料平臺的拉結點應與建築物結構預埋點相連。

3、鋼管落地卸料平臺共搭設2個,A-6號樓總高度為5.95m,每個搭設平面尺寸為2000×4200,搭設位置(見附圖),A-5號樓總高度為10.5米,每個搭設平面尺寸為2000×4200,搭設位置(見附圖)。

4、鋼管落地卸料平臺搭設位置樓面高度時,大橫杆樓面水平限制超低。

5、每次搭設樓面高度臨邊設備1.2m兩道防護距離600一道,並封閉雙層安全網。

6、卸料平臺滿鋪腳手板。

7、鋼管落地卸料平臺使用前,必須有專人檢查驗收合格後才能使用。

8、鋼管落地卸料平臺使用前應標明限載標識牌。操作時嚴禁超載等行為,配備專人監督。

四、檢查驗收

1、卸料平臺必須由持有效上崗證的專業技術人員搭設。

2、進行分段驗收和檢查,發現有不符合要求的應迅速改正,並追究責任。

3、外卸料平臺分段驗收嚴格按照《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 130-2011第八節及《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2011中"外卸料平臺檢查評分表"中所列項目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內容進行檢查。填寫驗收記錄單,並由搭設人員、安全員、施工員簽字後,方能交付使用.

第五節、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一、組織保障

1、安全保證體系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2、環境保護體系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二、技術措施

1、搭設時用起重機械吊裝到相應位置後,將平臺與建築物連接牢固不得滑動,將鋼絲繩與平臺連接平穩後方可撤出起重機械。

2、平臺每天使用前必須對平臺的鋼絲繩,吊環輔設的腳手板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3、平臺上裝料不得超過荷載並限載(限載值見計算書),不得超長超過平臺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過防護欄杆。

4、平臺上的防護欄杆不得任意拆除。

5、起吊時必須設專人指揮,扶平穩不能碰撞平臺,其他人員不得在平臺上逗留。

6、放物料時必須按規格品種堆放整齊,長短分開,不得混吊,並且不得在平臺上組裝和清理模板。

7、不得從上一層向下一層平臺上亂拋物料。

8、夜間施工平臺上必須保持足夠的照明。

三、應急預案

1、目的

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

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

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

(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

(2)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

(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

(4)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的擴大,並迅速向上級報告。

3、應急反應預案

(1) 事故報告程序

事故發生後,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並聯絡報警,組織搶救。

(2) 事故報告

事故發生後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彙報,並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

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

(A)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

(B) 觸電事故處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後,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採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並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紮,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

(C) 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髮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及時處理呼吸、循環衰竭,醫療條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院治療。

(D) 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

4、應急指揮救援組織機構

指揮中心成員名單:

組 長:××× 電話:×××

副組長:××× 電話:×××;×××電話:×××

成 員:×××電話:×××;××× 電話:×××;××× 電話:×××;××× 電話:×××

3)成員職責、分工:

組長:×××

負責指揮中心的全面領導工作,負責本項目的應急準備和響應總體部署,負責本項目應急組織的組建、培訓,負責指揮應急施救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副組長:×××

負責指揮中心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的編審、修訂,提取應急器材、物資使用計劃,緊急狀態出現時負責現場施救的智慧,對各分區應急隊的搶險工作進行具體安排。

負責應急器材、物資的儲備(如應急車輛、救援擔架、醫藥箱、滅火器、消防桶、消防鏟、黃沙等),組織對應急隊隊員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並對外協單位的應急組織進行考評和監督。負責消防、保衛和後勤保障工作。

組員:×××

負責應急隊的組建、培訓和指揮應急施救,並在應急隊中分別擔任正組長,負責應急隊在本項目應急準備和響應的總體部署和全面領導工作;緊急狀態出現時負責對各救援小組現場搶險的具體工作安排,指揮現場救援工作。同時接受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四、監測監控

1、安全管理

(1) 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

(2) 搭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3) 卸料平臺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安全技術規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准許使用;

(4) 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攬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卸料平臺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5) 當有六級以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應停止卸料平臺的搭設與拆除作業。雪後架上作業應有防滑措施,並掃除積雪;

(6) 卸料平臺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安全技術規範進行。安全網應按規定搭設和拆除;

(7) 在卸料平臺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縱、橫水平杆、連牆件、交叉支撐、水平架、加固欄杆和欄杆;

(8) 不得在卸料平臺基礎及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採取安全措施,並報主管部門批准;

(9) 臨街搭設卸料平臺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

(10) 在卸料平臺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11) 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卸料平臺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 46-2005的有關規定執行;

(12) 搭拆卸料平臺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誌,並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2、日常維護管理要求

(1) 使用完畢的卸料平臺架料和構件、零件要及時回收、分類整理,分類存放,堆放地點要場地平坦,排水良好;

(2) 彎曲的鋼管杆件要調直,損壞的構件要修復,損壞的扣件、零件要更換;

(3) 做好鋼鐵件的防鏽和木製件的防腐處理,鋼管外壁在溼度較大地區(相對溼度大於75%),應塗刷防鏽漆一次,塗刷時塗層不宜過厚;經徹底除鏽後,塗一度紅丹即可,每次塗刷兩遍;

(4) 搬運長鋼管、長角鋼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彎曲,拆架應拆成單片裝運,裝卸時不得拋丟,防止損壞;

(5) 卸料平臺使用的扣件、螺栓、螺母、墊板、連接棒、插銷等小配件極易丟失。在安裝卸料平臺時,多餘的小配件應及時收回存放,在拆卸卸料平臺時,散落在地面上的小配件要及時收撿起來;

(6) 健全制度,加強管理,減少損耗和提高效益是卸料平臺管理的中心環節。比較普遍採用的管理辦法有兩種:

1) 由架子工班(組)管理,採用誰使用、誰維護、誰管理的原則,並建立積極地獎罰制度、做到確保施工需要,用畢及時歸庫、及時清理和及時維修保養,減少丟失和損耗;

第六節、勞動力計劃

一、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搭設過程中,因處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組在交叉作業中,故應加強安全監控力度,現場設定若干名安全監控員。水平和垂直材料運輸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域,用紅白三角小旗圍欄。謹防非施工人員進入。同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現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項目經理)——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工作;

×××(施工員)——組員,負責現場施工指揮;

×××(安全員)——組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工作;

×××(技術員)——組員,負責現場技術問題;

×××(技術員)——組員,負責現場技術問題;

二、特種作業人員

見附件

第七節、落地式鋼管架卸料平、立面圖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卸料平臺立面圖

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卸料平臺平面圖

第八節、A-5和A-6落地式鋼管架卸料平臺計算書

附:鋼管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現場平面佈置圖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