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們現在想上學嗎?

python的圖像處理


大部分想上學,少數人不想上學。

不想上學是人的天性,但是這次假期時間太長了。人一旦閒下來太長時間無趣,又想找點事情幹充實自己,而對大學生,開學是最好的慰藉心靈的期盼。

對於本科生,雖然開展了線上教學,但是效果可能不會很好。大學生由於沒有高考的壓力,從而沒有目標。所以一個人學習時狀態可能不會太好,相反教室裡上課就會有趣的多,同時能和老師同學互動交流。

對於研究生,工科和醫科的同學會有實驗開展,文理科的同學則需要查閱文獻,而去圖書館查閱比在家裡閱讀文獻更方便。學習是一個過程,需要慢慢積累,而足夠的學習時間是必要的保障,所以早日開學是大部分人的心聲,畢竟人都是嚮往好的。

此外,畢業班和想要實習的同學也會更想上學。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雪山上的麥兜


嘿嘿趁著日語課課間休息來吐槽一下。一開始還好,到後面每門課都有網課,就暴走了。

1.平臺實在太多。什麼省在線開放平臺、超星、釘釘、QQ電話、QQ直播,甚至後來還出現了抖音(這是因為我們院有個老師在網上教口語,我們聽三次直播可以抵一次講座,所以每週二、四搬好小板凳看直播)

2.作業太多實在顧不過來。有些老師作業在上課結束時佈置,有些老師把作業放在一堆壓縮包裡,實在容易忘記,我已經錯過兩次作業了。還有的老師要求拍照,錄音,錄視頻,我....當場去世。我交個作業還要剪視頻、拼圖,真得好麻煩

3.環境嘈雜。我們有些課老師就點名回答問題,恰好我的麥最近壞了,只能直接對電腦說。我家旁邊就是馬路,大車聲音很明顯。我多麼怕我的回答裡出現“請注意倒車”的背景音樂。

4.尷尬。有的時候明明開麥了,大家卻聽不到你的聲音,自己還說的起勁....

5.效率不高。老師講課太慢,讓我有了很多開小差的機會。比如我現在上著日語課,回答著知乎。

6.眼鏡太疲勞。上課電腦 iPad 手機一個都不能少,現在下課,手機都不想玩了,要吐了。

總之就是各種不方便,還效率低,累!我想上學!!!




居亦


並不想開學,因為不用面對虛假的交際。看見不喜歡的人還要強顏歡笑,在家可以做自己,不用處處考慮怎麼說話。孤獨感也沒有那麼嚴重不需要顧慮那麼多人。,也不會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不用應付那麼多形式主義。獨居真好,沒課的時候也會早起,不會那麼拘束。

自己在家上網課也不錯,錄播課開倍速也可以自己認真整理筆記聽課,少了老師的跑題,比學校講課的時候更好。每講課之間不用慌慌張張的跑教室,不用人擠人。下課不用著急跑出來去食堂,不用排隊買飯。還可以隨心所欲自己做喜歡的好吃的。

晚上陪爸媽出去兜風,給父母多做點家務不好嗎?你上學走了一年能回幾次家?還留下多少時間可以陪父母?

閒下來也有很多的時間關注自己喜歡的事物話題,安安靜靜看看喜歡書看看電影看看劇看看紀錄片練練琴唱唱歌,打打自己中意的遊戲都可以。我覺得這比在學校嘻嘻哈哈一整天好太多太多了。

家裡有空地可以在地毯上鍛鍊減肥,有空間跳繩,有自己的房間可以練琴。學校可以嗎?宿舍地方夠嗎?不怕影響左鄰右舍嗎?

以前老說要跳出舒適圈,跳來跳去只跳得自己越來越壓抑,累不累啊。現在看來適應的喜歡的熱愛的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堅持做自己才更加心無旁騖地向前。


開卷有益zl


很盼望開學,至少每天不用過的那麼小心翼翼,還讓人覺得蹉跎歲月,尤其是我們應屆生玩不起啊!

本來吧,我們應屆生基本沒啥課了,剩最後一個畢設了,原計劃三個月就能搞完,在學校,做完一天的任務量,還可以抽時間準備研究生複試,或者工作面試,結果現在可好,待在家裡是什麼也做不了。現在視頻開題答辯已過,除了理論性研究,實操畢設實驗沒法做,真不知道還能不能畢得了業。

除了應屆生,其他人也是每天有刷不完的網課,除了基礎課,還有“疫情防控公開課”看完寫心得,後面不知道還有沒有,

突然想起錢鍾書先生《圍城》裡的一句話:“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在學校時你想天天放假多好,待在家裡,啥也不用幹,沒有人強迫你去做不喜歡做的事,對於我們這些大多數從小就被逼著學習的人,很少有人是真心想學習的。一旦掙脫了枷鎖,基本就放飛自我了。

有句話說得好,絕對的自由就是束縛,那麼絕對的假期對於我來說就是浪費生命。就像那道題:如果給你一個億,你啥也不用幹,就待在家裡,你會喜歡這樣的生活嗎?前提是我們都是普通人,沒人能有一個億,就算有這種生活,也是犧牲了相對的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平凡的自由就好,讓你放縱的事往往是最沒價值的事。

上學後我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價值體系,尤其上大學,我們更加註重追求自我實現,希望創造更大的價值,甚至於去引領發展。這是馬斯洛需求的富裕階段。現在相反不開學我們待在家裡出不去就如同處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溫飽階段,我們面對的是生理需求,早上起床想早餐吃什麼,一天過去了再想晚飯吃什麼,再上一個層次,還在擔心自己人身安全。

盼望疫情徹底結束,盼望開學,盼望開學,盼望開學!(本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是李木子


父母是一種奇怪的生物。

你不在家,想你。

你若在家,煩你。

還會找你扣手機這一系列事情來說教你,具體說什麼呢:你看你,就知道玩手機,也不知道學點習,成天躺著扣手機你不知道幹啥累,上這幾年學白上了。

如果你表現的漫不經心

經典的:養條狗還給我搖搖尾巴!養你就會吃、扣手機有個啥用!

我:.....尾巴......

關鍵是,說教你的時候往往還是他們玩自己手機玩膩了了的時候。

嚷完你,心滿意足繼續扣手機,煩了再來嚷你。

哦,對了他們不知道從哪裡知道要上網課這個消息再來督促你上網課,發現你們沒有網課你還不主動又是一波:不上進、不爭氣、白養了的素質三連。


知乎先生的信箱


我認為大學生大部分是想上學的。尤其是大四畢業生,因為他們正在面臨著畢業論文和找工作的困難。所以他們是很希望去上學,去向老師面對面地請教問題。

現在我國疫情雖然已經得到大的改善,但教育部經過再三考慮:大學生開學日期仍繼續延遲。

這是因為大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需要跨省去上學,人口流動性比較大。如果一旦出現疫情情況,不好控制。所以許多大學生仍然需要在家上網課。

但是很多大學生上網課已經崩潰了,每天對著手機或電腦,心中很是煩躁。

前幾天,我遇見了一件感觸頗深的事(學生渴望回學校學習)。

我的學生深夜2點多在自己的QQ空間上發了這樣一段話:

吾因學而受擾,心生煩鬱,輾轉反側,欲睡而不得,於是起身求學,於無涯學海之中暢遊,良久,竟有睏意,大喜,欲入眠,特此留文,以證在下深夜求學之旅

——庚子年二月廿五莘莘學子留

這一段話表示著他多麼地想回到學校學習。可見大學生多麼想上學啊!





學長聊教育


其實大家意見並不統一。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希望開學,到學校上課。

1.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大家都在家上網課。也許剛開始還有新奇,覺得滿足了自己在家就能上課的願望,可以躺在床上上課。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有各種簽到,還會遇到各種平臺崩潰。特別是當老師要與你連麥時,那種恐慌感油然而生。

2.網課平臺多且煩,當代大學生的手機已經被學習通,QQ,U校園,今日校園,Welearn,釘釘,知到等等APP支配,網課開始以後,變得變本加厲,並且考勤方式多樣化。早上一大早就要簽到上早自習。心態已經崩了!

3.上網課以來,大學生的作業都翻倍了。並且還要忍受平臺的無理取鬧。

4.還有就是,我也確實想我在學校的小夥伴了。在家確實蠻無聊,學校裡大家一起玩還蠻有意思的。

5.我們,我們沒錢了啊啊啊啊!!!!!





鯨落南北Fn


想!

一直以來,我把家當成了一個休息的地方,而學校則是一個戰場。我們在學校吭哧吭哧的上了一學期的課,用了一學期的腦子😂,當然就需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啦,這就叫做勞逸結合。

問題是現在不用去學校,上網課大家也都明白,沒有人監督,想幹什麼幹什麼,就像一隻混吃等死的豬,剛開始爽爽的,後來身體心理各方面都有了壓力,因為在家的生活簡直讓人感覺像個廢人。🐷,大把的青春年華,最終卻用在家裡躺屍,讓人愧疚的很。🙈

現在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回到學校之後,我的體重就可以恢復正常,我的智商也可以恢復正常,我的人生可以走上正軌(至少洗頭會按正常的規律了😹)

還有一個重點:上學的話就意味著有生活費👏😹,這簡直不讓人太開心好不好!


渣渣板栗


想、很想、非常不想


廈門萬葉曠世


想上學。闊別學校數月,想念學校的一草一木和水體景觀,更想念朝夕相處的舍友和每天一起上課的同班同學,希望早些見面,共同成長,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