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從西部豪強到連續三年無緣季後賽;從不被看好到成為賽季最大“黑馬”;從深陷迷茫到未來無限可期,他們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便在球隊老闆馬克-庫班和主帥裡克-卡萊爾的帶領下迅速完成了重建,那個被無數中國球迷所喜愛的達拉斯獨行俠終於又走回了球迷的視野。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雖然NBA的常規賽因為疫情的蔓延而不得已按下了“暫停鍵”,但已趨於白熱化的“季後賽猜想”依舊是球迷圈中的焦點話題。有消息稱聯盟並不準備取消本賽季季後賽,或許當疫情控制之後就按照目前的排位直接進入季後賽的爭奪。所以,我想在沒有比賽的日子裡花點時間整理分析一下各球隊的季後賽前景。因為獨行俠一直就是中國球迷最熟悉的老朋友,所以我就先從他們說起吧。

作為以防守起家的名帥,卡萊爾的執教履歷堪稱輝煌,他奠定了鐵血活塞的根基,打造了混泥土般的步行者,2011年總決賽祭出的區域聯防更是讓詹姆斯飲恨而歸,許多球迷認為他是當時聯盟造詣最高的防守大師。但是本賽季卡萊爾手中的這支獨行俠卻和我們印象中的不太一致: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防守效率110.6聯盟僅僅排名第17(當然,因為球員結構問題,實際上卡萊爾來到獨行俠後他們的防守效率也一直不算拔尖),可是進攻效率卻達到了116.7高居聯盟第一…要知道接手獨行俠11個賽季以來他們從未有哪個賽季進攻效率排在聯盟第一過,上賽季更是隻有109.4排名聯盟第20,就算是奪冠賽季也才排第八

由一個防守專家起步,“轉型”成進攻大師,卡萊爾的完美“蛻變”讓他的執教能力備受肯定的同時關於他的成功“秘訣”也引起了球迷的熱議。

為什麼他們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提升如此之快?他們進攻端最大的法寶是什麼?又存在著哪些不足?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卡萊爾戰術板上的重要“利器”

如果你是老球迷,一定對當年已近遲暮的雷吉-米勒所帶領的那支東部冠軍印第安納步行者印象深刻?進攻端尋求絕對的團隊配合壓節奏打陣地,各種掩護、擋拆、手遞手,一板一眼絕不含糊;防守端則強調侵略性,全場高壓緊逼不給對手一絲喘息的機會。許多球迷認為那是米勒生涯所待過的最好的一支步行者。

也許吧,那支步行者或許真的算是他們隊史上的最強代表之一了。主帥卡萊爾不單單防守端有真材實料,在進攻端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我一直有一種“錯覺”,尤其是這個賽季以後,我總覺得卡萊爾對四號位有特殊“偏愛”…從傑梅因-奧尼爾到接手獨行俠後的德克-諾維茨基,再到如今的波爾津吉斯,在他的手裡,優秀的四號位球員一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因為反應靈敏、移動快且具有柔和的手感,所以小奧尼爾當年雖是名義上的五號位,但【打法】和【戰術作用】卻是典型的四號位,有點像是那個年代的空間型內線。作為終結點的時候,除了自己拿手的面框、背身外他還擅長於在高位的擋拆接球、順下空切以及多次掩護隊友之後尋找空位的接球投。同時在戰術執行端的作用上他也擁有重要的戲份,米勒經典的雙掩護戰術就是在他加盟之後才得以由托馬斯改進並沿用至卡萊爾執掌教鞭。

而波爾津吉斯的到來就像是當年小奧尼爾一樣成為了卡萊爾戰術板上重要的一環。我們先看一組聯盟球隊進攻類型分類對比吧: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上圖是聯盟各球隊除轉換進攻外【平均使用頻率最高】的三種戰術進攻配合類型,分別是擋拆持球(紅色)、擋拆接球(黃色)和接球投(藍色),聯盟30支球隊中僅有5支球隊這三種進攻類型使用佔比總和超過50%,而獨行俠又是其中最高的,總佔比達到了52.3%。可是他們上個賽季佔比只有46.3%。不僅配合戰的頻率提高了,效率也同樣提高了不少:上個賽季這三項數據平均PPP是0.978分,而本賽季卻達到了1.062分!

獨行俠能夠有如此質的提升除了東契奇逐漸適應了聯盟的環境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波爾津吉斯的加盟。和小奧尼爾一樣,在一眾大個球員裡波爾津吉斯也有極好的移動速度和反應能力,有柔和的手感,更有一手高位策應能力和擋拆、掩護質量,所以,他可以帶來全方位的改變。

第一,空間上的優化。這個應該不需要我說了,獨行俠本賽季最大的改變就在於此…他們已經開始更多地使用當下流行的5-Out Motion Offense(5人外線動態進攻),這種打法講究的是球員之間的傳切跑位,對空間、外線能力的要求更高,以往的獨行俠內線球員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卡萊爾在去年對記者稱球隊並沒有達到他理想中的進攻狀態。可是波爾津吉斯卻可以完美融入這種打法中,

尤其是當他一大帶四小的時候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第二,戰術執行力的契合。波爾津吉斯的作用不僅僅在於他是一個好的終結點,更不是因為他有持球能力可以幫助東契奇消化球權,這是基於獨行俠很多技戰術的執行需要他的參與:

  • 首先是東契奇的很大一部分進攻來自於擋拆持球(46.3%),波爾津吉斯空切PPP是1.50分效率超過聯盟88.4%的球員,擋拆接球投的PPP是1.20分超過聯盟69.1%的球員,他和東契奇完成擋拆後能外拉能內切,都能給對手的防線形成巨大的壓力,這也讓他們兩的擋拆配合“雙威脅”效果發揮到最大,他們的配合效果不亞於掘金約基奇和穆雷上賽季的殺手鐧“Snap Fist”;
  • 其次我前面說了,被譽為“戰術大師”的卡萊爾善於借鑑、改革、創新、利用各種戰術配合提高進攻效率,而這些高效實用的戰術都離不開波爾津吉斯的作用。而在這些戰術中波爾津吉斯不是發起點也不是終結點,但卻是最好的“中轉站”,當他和東契奇同時出現在強側通過局部的擋拆配合後往往會吸引到對手所有球員的注意力,這個時候2、3號位球員就會出現絕佳的空位機會。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我有理由相信卡萊爾的“翻身”一半功勞來自於去年賽季中的那筆交易,我也有理由相信他一直在等待自己滿意的“四號位”,一個可以讓他變幻出各種不同戰術的空間型四號位。

當然,僅僅多了一個波爾津吉斯還不太夠,小球時代“得三分者得天下”,能讓他們在進攻端提升幅度如此之大還需要解決上個賽季那糟糕的三分命中率。

射手基因——板凳席上的“奇兵”

有了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的雙線牽制,這支獨行俠最需要的就是射手。上個賽季他們的三分命中率34.0%聯盟倒數第二,可是本賽季他們的三分命中率卻直線上升到36.9%排名聯盟第八,這個巨大的進步首功當然還是歸於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如果沒有他們的牽制力,獨行俠不會獲得聯盟第二的空位出手佔比(防守人距離4~6英尺+防守人距離6英尺以上):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獨行俠是這個賽季打“艾弗森空切”頻率最高的球隊。雖然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也會成為這個戰術的終結點,但我覺得卡萊爾增加這兩種戰術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那對歐洲天才兄弟,而是為了庫裡家族的神射手塞斯-庫裡。

有些東西可能真的會遺傳吧…自老庫裡開始,這一家三口就成為了聯盟“射手”的代言人,史蒂芬-庫裡自不必說了,塞斯-庫裡本賽季更是接過兄長的旗幟成為最令人膽寒的“冷血殺手”:

  • 本賽季300次三分出手命中率136次,命中率45.3%;
  • 生涯986次三分出手命中437次,命中率44.3%排名歷史第五
  • 對陣熱火的比賽三分球9投8中拿到生涯新高的37分。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上圖是庫裡本賽季的投籃熱圖,弧頂兩邊45度角就是他的“地盤”,這兩塊區域他的命中率分別是45.9%(左)和51.0%(右),這…比好多人的兩分命中率還高…

塞斯-庫裡並不像自己的哥哥史蒂芬-庫裡那般擁有極快的出手速度和投射技術,身高也不及哥哥,無法做出太多高難度的三分出手。但5-Out的打法讓獨行俠的球員跑動和球的移動變得更加流暢,其中“受益”最大的無疑就是塞斯-庫裡,所以很多時候他的投籃完全來自於戰術跑位成功後的空位接球投。

看看庫裡本賽季的空位表現(橫軸是防守人距離4~6英尺空位命中率;縱軸是防守人距離6英尺以上的大空位命中率;點的大小表示兩種情況下的出手佔總三分出手比例;顏色表示總命中率):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卡萊爾對於“舊將”塞斯-庫裡還是寵愛有加的,因為不僅僅給予的出戰時間足夠,還特意為其制定了許多艾弗森空切戰術幫助其創造空位機會,甚至他們另一大“殺手鐧”西班牙擋拆也很多時候讓他作為第三終結點。

當持球人和內線球員在高位擋拆之後塞斯-庫裡常常會成為另一個戰術的關鍵點:高位插上在罰球線附近幫助隊友做一個背掩護。傳統的西班牙擋拆沒有這個“環節”,這一增加的細節一來可以提高波爾津吉斯順下得分的成功率;二來可以有效延緩對方對於持球人的包夾;第三就是倘若防守人被持球人以及內線球員吸引注意力後塞斯-庫裡可以立即外切到另一處弱側弧頂接空位三分出手: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基本功足夠紮實,跑動也足夠積極,可以成為卡萊爾終極戰術中的“奇兵利器”;可以利用穩定的急停跳投懲罰對手的“蹲坑”行為;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下沉底角用三分警告“敵人”對於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的包夾行為;也可以在對手祭出2-3聯防的時候成為最令人頭疼的“攪局者”;更可以在轉換進攻中趁對手落位不及時迅速出手施以懲罰。15年前,卡萊爾的步行者也有這麼一位舉足輕重的射手,他叫雷吉-米勒。

塞斯-庫裡對於獨行俠本賽季的進攻效率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這兩位“新兵”就是卡萊爾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東契奇當然更重要,已經有很多文章分析過所以我也不贅述了)。

但是他們依舊還有不足點,而這個定時炸彈可能會成為他們季後賽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隱憂——獨行俠的中遠距離防守

先梳理一些關鍵數據:這個賽季獨行俠讓對手10英尺內的『運動戰』出手超過了場均41次(聯盟第三),所以即便10英尺內的場均失分超過46分(聯盟控制失分能力第21),但他們讓對手10英尺的出手足夠多,命中率卻不高(限制效果聯盟第九),這樣的失分並不未過;而三分線外他們的場均失分只有20分聯盟第七

內線效果好、外線效果好,可是他們整體的防守效率卻只有聯盟中游甚至中下游水準,為什麼?

因為本賽季他們場均10~24英尺的中遠距離『運動戰』限制效果只有40.3%排名聯盟第20,失分超過22.5分排名聯盟第22,中遠距離段的『運動戰』失分佔比23.8%聯盟倒數第四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很明顯,他們防守端的問題就出現在中遠距離,尤其是中遠距離的輪轉。波爾津吉斯和鮑威爾的內線防守雖然給予了對手較多的機會,但是他們的補漏、協防夠積極。同樣外線因為投入的防守兵力充足,對手很難獲得輕鬆的出手機會。可是中距離他們卻無能為力了…不單單1v1對位下的限制效果不夠好,更因為在防守輪轉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籃下和外線導致頻頻讓對手在10英尺以外的中遠距離段獲得空位機會。

本賽季他們是中遠距離段讓對手空位出手最多的球隊之一,8.7次的空位(防守人距離4~6英尺)出手、2.6次的大空位(防守人距離6英尺以上)出手,僅次於籃網、爵士、雄鹿!

到了季後賽,很多球隊都會削減把握能力不夠高的三分線外出手轉而增加更多的中遠距離段出手,比如雄鹿和快船,他們將擋拆位置前移到肘區部位就是為了增加米德爾頓和倫納德的中距離出手。所以如果遇上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獨行俠的防守策略和大多數球隊一樣,重點是籃下和外線,中遠距離段給予些干擾甚至乾脆“放棄”,更糟糕的是其他球隊的“放棄”只是“戰略性放棄”,可獨行俠卻是“先天性”的中遠距離防守能力缺乏。

內線的博班、鮑威爾防不出來,你不可能不管籃下,他們場均10英尺內失分如此多還是因為將重點放在籃下,倘若更改防守重點?那內線失分不敢想象。同時他們的外線失分不多也不在於球員個人防守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投入兵力足夠、輪轉迅速迫使對面放棄外線出手。所以我想不出他們如何解決中遠距離的防守問題,尤其是波爾津吉斯一大帶四小的時候。協防的重點更加偏向籃下,他們的中遠距離就是個“定時炸彈”。

獨行俠的“神兵利器”——卡萊爾的四號位“偏愛”和射手“情緣”


獨行俠的進攻有自己的特色,在季後賽中很難被對手針對,因為他們並不是一支靠個人天賦、身體條件單打獨鬥,而是一支以團隊協作、戰術跑位立足的球隊,我覺得即便到了季後賽他們的進攻效率依舊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可是他們防守端的問題也顯而易見,而這個“缺點”到了季後賽一定會成為對手的突破口。當然,卡萊爾也一定想到了這個問題,我很期待以防守出道的他能夠在季後賽中為我們再上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