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电影】张国荣的戏梦乌托邦:不疯魔,不成活?

【一起看电影】张国荣的戏梦乌托邦:不疯魔,不成活?

说起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很多人会联想到21世纪80、90年代。那时的香港正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电影产业也蓬勃发展、佳片迭出、巨星闪耀。而说到当时的电影巨星,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张国荣。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张国荣,我想用“戏痴”最好不过。有人说,张国荣就像是《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他在表达人物时神情生动传神,不仅细腻,还能表现出人物情感微妙变化的过程,达到了“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的化境。

《霸王别姬》无疑是华语影坛的巅峰之作,而张国荣也因程蝶衣一角而走向了巅峰。在影片中,张国荣把程蝶衣的微妙复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典片段随处可见。例如,当苦闷的程蝶衣到袁四爷家看到那把辗转流落的、承载着珍贵记忆的宝剑时,他转过身,神情不知所措,但仍流露出按捺不住的欣喜。他小心翼翼地拿剑在手,若有所思。当袁四爷问:“喜欢吗?”程蝶衣只说了一个字:“我……”当袁四爷跟近时,程蝶衣的神情又慢慢陷入无奈和愁苦之中,手中紧紧握着那把剑,并把它拥在胸前。

【一起看电影】张国荣的戏梦乌托邦:不疯魔,不成活?

这段表演,台词就一个字,但张国荣让这个字有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然而,《霸王别姬》并不是张国荣的全部造诣。《倩女幽魂》是另一部十分经典的作品。他与王祖贤的搭档,也成为了“倩女”系列不可逾越的高峰。他所塑造的宁采臣,天真而又坚韧。因为他的天真,所以他一开始就把“小倩”当做人来看,并抵挡住了“小倩”的诱惑,即便后来他明知道“小倩”是鬼却依然视其为人;而他的坚韧则与他弱不禁风的书生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尤其是当他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拯救小倩这个“弱女子”的时候。张国荣给予了宁采臣刚柔并济的坚强和深情,在我看来,“在他之后,再无宁采臣”。

【一起看电影】张国荣的戏梦乌托邦:不疯魔,不成活?

张国荣的表演具有独创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极高的自编自演的能力,也就是演员的文学塑造能力。作家用文字书写人物,演员则用自己的表情、肢体和声音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张国荣是公认的在电影中表达情感最为丰富、肢体语言最为生动、表达的人物最富有逻辑性的演员。文弱书生尚且被他塑造得无与伦比,更不用说是盖世英雄了。

在《东邪西毒》中,张国荣饰演的是最令人难忘的、那个孤独又固执、冷漠无情又激情似火的欧阳锋。“欧阳锋”用冷酷深深麻痹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固执地从不肯对自己的心上人说“我爱你”,却又无法忍受失去她的痛苦。其中有一场欧阳锋和盲侠的:欧阳锋走到门口,双手撩开布帘,并用手撑在空中,吐了口气,神色冷漠,一边悠然的看着远处,一边与盲侠攀谈,当盲侠说到自己的老婆爱上了自己的朋友,西毒神色一怔,手慢慢放下,一只手伫着柱子,沉重地敲打了两下,最后离开。


【一起看电影】张国荣的戏梦乌托邦:不疯魔,不成活?

在这段表演中,手从撑起布帘到缓缓放下再到伫着柱子,最后到敲打,充分体现了在欧阳锋身上的那种被悠然冷漠掩饰的伤痛。欧阳锋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自我放逐和逃避中挣扎,这种挣扎透过张国荣的眼神暴露无遗。一部《东邪西毒》,一场肝肠寸断。

可以说,张国荣所塑造的每一个形象,几乎都能成为经典,这与他对演艺事业地认真和执着是断然分不开的。对于他来说,表演更是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每一个由他塑造的人物都相当于再活一次,所以他才如此追求卓越、苛求完美。若没有他的痴狂,或许我们便见不到如此多的经典形象。

倪匡这样评价张国荣,说他“眉目如画”。这个评价自是赞扬张国荣的外表俊朗,可更多地,我相信是赞美他眉眼中的可读出的情。他能够表达出了没有说出的思想。一个有思想的演员,他会通过表演传递出他对角色的态度,角色是谁、为何是、如何是。象这样的表演,在张国荣的电影中,也是比比皆是。从张国荣的眼中,观众能够阅尽人生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他对表演的痴狂,对人物的深入解读,造就了无数的经典,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锦上添花。

如果说我喜欢张国荣的绝世容颜,不如说我更沉迷于他对美极致地追求。张国荣曾经说过,演员塑造人物首先要懂得人情、人性、人心,演员要有不同的表演方式,肢体动作要有内在的思想做支撑。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他的创作原则,他注重表演的多样性,注重人物的内心情感,塑造人物是由内到外的塑造,并且他在银幕上通过神情表达的情感不仅丰富细腻,而且还能自然地流动,这说明他在创作角色时会调动各种元素感受这些情感,再把它们释放出来,以上这些都决定了张国荣塑造的角色的鲜活和有血有肉,并且他的角色始终都有一种自我表达的感觉,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自己演自己。

  张国荣的戏梦人生,或许旁人看来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可我相信,只有全心全意爱过、痛过、领悟过每个角色的人生,才可谓是演绎出了真实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