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非洲豬瘟“御溫湯”配方,中藥對生豬復養工作的重要作用

御瘟湯:黃芪25 g,板藍根40 g,大青葉35 g,魚腥草35 g,連翹35 g,杜仲35 g,地黃30 g,生地30 g,大黃30 g,石膏50 g,甘草20 g,牛膝20 g,香附子20 g。上述為60 kg生豬用量。煎藥口服,1 d 1劑,到豬場穩定為止。復養期用2周停1周交替使用。

生豬復養,是中國目前關注的熱點之一。本文敘述的是怎樣發揮中獸醫中藥對生豬復養工作的重要作用,中獸醫辨證施治和中藥處方原則,防治非洲豬瘟,中獸醫辨證施治!

中獸醫學認為,疾病發生、發展、轉變的過程從邪正關係來說,就是正邪鬥爭的過程。《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扶助培補正氣、祛除邪氣乃是防病治病的最重要原則,扶正祛邪理論正是根據正邪消長盛衰的變化及其對疾病發展的影響而確立的 [2]。

中醫辯證施治非洲豬瘟屬瘟病範疇,其病因外感疫厲,毒傷臟腑而病變,若不及時隔離,同群很快被傳染髮病。故非洲豬瘟應從五行五臟論入手,通過清熱瀉火,滋陰生津,調理脾胃,行氣行血,消除瘀癍等綜合調治 [3]。

關於非瘟的防控,“治未病”是首則,預防為主,防大於治,也就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御“敵”(病原微生物)於國門(養殖場)之外。同時要“驅邪扶正”、“固本培元”,用中藥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非洲豬瘟為瘟熱之症,表現為內臟出血和脾腫大,病機為溼熱之邪和血分之證,防治此病需具有清瘟敗毒、涼血消斑、益氣固本,除溼以護脾 [4]。

“君臣佐使”處方原則,配製防制非瘟的中藥處方

① 君藥(扶正):益氣生血、固本培元。黃芪、黨參、白朮、靈芝、絞股藍、淫羊藿、杜仲、菟絲子、當歸、地黃、玄參、丹參等。

② 臣藥(驅邪):清熱解毒、瀉火涼血。銀花、連翹、板藍根、八角、茴香、大青葉、柴胡、犀角、生地、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大黃、石膏、知母、茵陳等。

③ 佐藥(協助君臣藥發揮作用、減緩君臣之烈性):護肝保腎、強心利尿、止咳平喘、活血化瘀、涼血止血。黃連、大黃、雙花等。

④ 使藥(降解毒性、調和諸藥):甘草、牛膝、香附子等 [5]。

防治非洲豬瘟“御溫湯”配方,中藥對生豬復養工作的重要作用

我是養羊的。分享這些希望對養豬的朋友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