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說閱讀賞析:《霍去病墓讀石》(韓若春)

霍去病墓讀石

韓若春

高中小說閱讀賞析:《霍去病墓讀石》(韓若春)

告別了空降兵頭上那廣闊的藍天,我的著陸點選在了西漢青年將軍霍去病的墓前,成了一位半路出家的守陵人。工作和愛好,使我時常徘徊於墓上和墓周的石頭之間,端詳著形體各異,縱橫爬站的岩石,不放過每一鑿釺痕,每一處字跡,反覆的審讀和考問:你從哪裡來?來此做什麼?尤其是在月上東山,夜深人靜之時,這叩問,有時連自己也分不清,是在問石頭呢?還是在問自身。

據有關史志記載,霍去病墓上的石頭,是隆冬鋪冰道從附近的南山中運來的。質地為“麻石”,學名叫火成岩,比較耐風化。當年,霍去病率軍平叛匈奴,在祁連山一帶屢戰屢勝,戰果最為輝煌。但霍去病英年早逝,生前漢武帝要為他修造府第,他曾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而拒絕,在他死後,漢武帝滿懷痛惜之情,親示要為他修造一座大墓,送葬時“軍陣自長安至茂陵”,儀式非常隆重。堆豎在墓上的岩石, 當是摹仿祁連山形狀的。

霍去病墓建成後,剩下的石料,初看無用,其實不然。太史公最先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說它是“旌.功.表.勳.”的。當初,中規中矩的石頭,全都派上了用場,被埋入墓坑中;稍有一個平面的,被刻上官署之名如“左司空”或“平原樂陵”之類的題石,成為職官和軍吏們到此督工的見證,從而身價不菲; 還有的石頭,雖然不能入墓或作為題記石,但有稜有角,於是就堆諸墓上,充當象徵祁連山的峰石;最後,

就剩下了既不方正,也無稜角的頑石,派不上用場只好把它們隨便扔到墓上了事。可是寒來暑往,不甘寂寞的匠師們,卻把像馬的石頭賦予馬的騰躍,如虎的賜給它虎的氣勢,近魚似龜的昇華成浮游的精靈,形同豬牛的灌注以伏臥反芻的生命。當你接近它們時,似乎就能聽到蠢蠢欲動的喘息和撲食嚼草的聲音。雕塑風格大氣磅礴,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西漢武帝王朝強盛的國力,顯示了我們民族當時征服外部世界的堅強信心,“馬踏匈奴”石雕,就是其中一件扛鼎之作。

幾千年來,它們僻處一隅,被棄置在荒草叢中,任憑風颳霜浸,雨剝雪蝕。到了本世紀 60 年代,才被陳列於墓側,接受世人的注目和禮讚。歷史的光陰與機遇,和這些石頭們開了一個偌大的玩笑,把它們原有的價值位次,進行了重新的排列:看似無用的,成了國之瑰寶,供芸芸眾生瞻仰膜拜,吸引著學者研究探討;而重用的,卻難見天日,默默無聞於地下,尚不知要沉睡至何年何月。作為一個守陵人,朝夕與石頭為伴,今天才算解讀了它們曾經有過的酸辛苦辣,因為考古的書頁的確太厚重,太深沉,需要藉助於有力的槓桿才能翻動,才有機會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探索和藝術的觀照,從而擷取前所未有的信息。

與石為伍的工作是平淡的,但這平淡中亦有充實,亦有安詳。我不是因為它們擁有今天的輝煌才對它們百般地呵護。它們走過了漫長的、不為人知的歲月。它們不為無用棄置而自卑;也不為現今的風光而忘形。它們始終聳立在霍去病墓旁,那流動變化的線條,和厚重有力的團塊間,積澱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德風尚,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寵辱不驚的民族氣節,必將傳揚萬代,永壽無疆。

【注】作者為茂陵博物館工作人員。

(文章有刪改)

太史公說墓上的石頭是“旌功表勳”的,這些石頭,有的堆諸墓上,充當象徵祁連山的峰石,是為了表彰霍去病在祁連山一帶平叛匈奴屢建戰功;有的被雕塑成風格大氣磅礴的各色動物,讚揚了霍去病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寵辱不驚的民族氣節。

文章標題為“霍去病墓讀石”,霍去病墓的石頭,是從附近的南山中運來的;建造形似祁連山的墓是為了表彰霍去病平叛匈奴的功績。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看似無用的墓上之石,成了國之瑰寶,供芸芸眾生瞻仰膜拜;而重用的墓中之石,卻難見天日,默默無聞於地下。積澱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德風尚,和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寵辱不驚的民族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